鎖短放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鎖短放長是指央行集中釋放長期流動性、減少操作頻率,一方面通過正回購回籠過剩的短期流動性,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的渠道釋放長期流動性。例如央行向國開行發放棚戶區改造再貸款,財政部首次試點地方債自發自還、擴大發行規模並延長髮行期限等。
中國巨集觀政策的方向是“穩增長、促改革、防風險”。穩增長需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發力,無論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市場,貨幣寬鬆都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而財政收入增速的下滑更需要貨幣政策發力。促改革的目標是改革經濟體制,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出現。
而我國經濟結構中,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占據了較多的金融資源,要激發經濟活力必須給新的經濟業態提供資金支持,這必然需要新的資本進行支持。在於經濟下行周期中,企業的違約風險上升,資金鏈條脆弱的機構容易導致大面積違約事件的發生,而維持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也是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的重要保障。
從國際環境看,美國經濟已從次貸危機中率先複蘇並已進入加息周期當中,資本外流壓力加大,全球流動性收縮壓力加大,也導致國內外匯占款的波動性加大。為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央行也需要提供寬鬆的貨幣環境以促進國內經濟的穩定。為了在避免銀行短期資金過於泛濫,同時保持寬鬆貨幣環境央行需要進行“鎖短放長”的扭曲操作。
為了在避免銀行短期資金過於泛濫,同時保持寬鬆貨幣環境央行需要進行“鎖短放長”的扭曲操作。通過鎖短放長,將增加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避免在流動性緊張時被動下調準備金率。這種“鎖短放長”的做法,相當於提高了銀行的資金成本,促使銀行去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