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管理計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進度管理計劃(schedule management plan )
目錄 |
進度管理計劃是確定製定和控制項目進度計劃的準則和工作的文件。是2016年公佈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
管理計劃就是一些規定或者說指導框架,管理是各個過程的規則/規定。
(1)進度管理計劃是項目管理計劃組成部分,為編製、監督和控制項目進度建立準則和明確活動。
(2)根據項目需要,進度管理計劃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詳細或高度概括的,其中應包括合適的控制臨界值。
(3)項目進度管理包括為管理項目按時完成所需的各個過程。
但管理計劃不涉及具體的內容(文件/數據),但需要項目中的具體內容來推進項目完成。
1. 項目進度模型制定
需要規定用於制定項目進度模型的進度規劃方法論和工具。
2. 進度計劃的發佈和迭代長度
(需要先明確生命周期以及開發方法類型,我們在進度計劃中具體講解)
使用適應型生命周期時,應指定固定時間的發佈(1)時段(2)階段(3)迭代。
(1)固定時間段指項目團隊穩定地朝著目標前進的持續時間,它可以推動團隊先處理基本功能,
然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再處理其他功能,從而儘可能減少範圍蔓延。
3. 準確度
準確度定義了需要規定
(1)活動持續時間估算的可接受區間
(2)允許的應急儲備數量
進度管理計劃規定了
(3)排列活動順序的方法和準確度
4. 計量單位
需要規定每種資源的計量單位。
例如,用於測量時間的人時數、人天數或周數,用於計量數量的米、升、噸、千米或立方碼。
5.組織程式鏈接
工作分解結構(WBS)為進度管理計劃提供了框架,保證了與估算及相應進度計劃的協調性。
WBS詳解鏈接:
6. 項目進度模型維護
需要規定在項目執行期間,將如何在進度模型中更新項目狀態,記錄項目進展。
7. 控制臨界值(偏差臨界值)
可能需要規定偏差臨界值,用於監督進度績效。
它是在需要採取某種措施前,允許出現的最大差異。
臨界值通常用偏離基準計劃中的參數的某個百分數來表示。
8. 績效測量規則
需要規定用於績效測量的掙值管理(EVM)規則或其他測量規則。
進度管理計劃可能規定:
(1)確定完成百分比的規則;
(2)掙值管理 EVM 技術
如基準法、固定公式法、完成百分比法等。更多信息,參閱《掙值管理實踐標準》
(3)進度績效測量指標
<1> 進度偏差(SV)
<2> 進度績效指數(SPI)
用來評價偏離原始進度基準的程度。
進度偏差(SV)與進度績效指數(SPI)詳解鏈接:未完待續...
9. 優先順序
目前面對的情況:全球市場,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很難定義長期範圍。
因此,為應對環境變化,需要採用適應型的規劃,該規劃制定了計劃,但也意識到工作開始之後,優先順序可能發生改變,需要修改計劃以反應新的優先順序。
進度管理計劃規定了排列活動順序的方法和準確度,以及所需的其他標準。
10. 報告格式
需要規定各種進度報告的
(1)格式
(2)編製頻率
由於每個項目都是獨特的,因此項目經理可能需要裁剪項目進度管理過程。
裁剪時應考慮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1. 生命周期方法
哪種生命周期方法最適合制定詳細的進度計劃?
2. 資源可用性
影響資源可持續時間的因素是什麼(如可用資源與其生產效率之間的相關性)?
3. 項目維度
(1)項目複雜性
(2)技術不確定性
(3)產品新穎度
(4)速度或進度跟蹤(如掙值、完成百分比、“紅黃綠”停止信號燈指示)
如何影響預期的控制水平?
4. 技術支持
是否採用技術來制定、記錄、傳遞、接收和存儲項目進度模型的信息以及是否易於獲取?
1. 規劃資源管理
項目進度計劃提供了所需資源的時間軸。
2.識別風險
3. 控制進度
進度管理計劃描述了進度的
(1)更新頻率
(2)進度儲備的使用方式
(3)進度的控制方式
1. 規劃風險應對--變更
對進度管理計劃的變更包括:
<1> 資源負荷和資源平衡變更
<2> 進度策略更新
2. 控制進度
可能需要更新進度管理計劃,以反映進度管理方法的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