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遼寧大學(Liaoning University)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lnu.edu.cn/
目錄 |
遼寧大學初創於1948年11月東北人民政府在沈陽建立的商業專門學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東北財經學院、沈陽師範學院和沈陽俄文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遼寧大學。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遼寧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具備文、史、哲、經、法、理、工、管、藝等多學科的遼寧省惟一的綜合性大學。學校現有三個校區,即沈陽崇山校區、沈陽蒲河校區和遼陽武聖校區,教學區占地面積2196畝,建築面積64.45萬平方米,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
(一)建校的歷史背景和學校的主要任務
遼寧大學是1958年9月15日建立的。校部設在沈陽市皇姑區崇山西路(原東北財經學院、沈陽俄文專科學校校址),二部設在皇姑區維德街(原沈陽師範學院校址,現為遼寧中醫學院校址)。當時有學生5,761人,教師658人。
1958年5月,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為了適應這種形勢和建立遼寧省完整的教育體系,中共遼寧省委於七月決定,以沈陽師範學院、東北財經學院、沈陽俄文專科學校為基礎合併成立遼寧大學,並組成了以東北財經學院院長何松亭為主任委員的籌備委員會。經過一個月的緊張工作,到8月中旬,籌備就緒,成立了由原三院校黨委委員組成的中共遼寧大學臨時委員會,井由邵凱、劉漢清、何松亭、唐景陽、陳放、蘇生、汪遲,趙連順、高玉成等同志組成常委會。在8月15日召開的第一次臨時黨委會議上,宣佈遼寧大學成立,公佈了臨時校領導名單:黨委第一書記邵凱、第二書記劉漢清、校長何松亭、副校長唐景陽、陳放、蘇生。
9月4日,召開遼寧大學第一次全校教職工大會,會上宣佈了學校的組織機構和處、室與各系的幹部名單;黨委也宣佈了黨群部門和各總支、直屬支部的幹部名單。
9月5日,遼寧省人民委員會以(58)教新字第936號文向中央教育部並轉國務院報告遼寧大學成立備案時說:“根據遼寧省工農業生產的躍進情況,和為了適應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儘快地建立起遼寧省完整的教育體系,經遼寧省委討論並決定以沈陽師範學院、東北財經學院、沈陽俄專為基礎合併成立遼寧大學(即綜合大學)。它的任務是:(1)為遼寧地區培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隊伍和實際工作者;(2)培養大專院校和中等學校師資;(3)培養科學研究人才併進行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專題研究。”
1958年9月15日,舉行遼寧大學成立大會,全校師生員工參加。
9月11日、15日。《遼寧日報》和《沈陽日報》分別發表社論,祝賀遼寧大學成立。指出遼寧大學的成立,“是我省教育事業發展上的一件大事情。”
學校正式決定:9月15日為遼寧大學校慶日。
建校的同時,響應”全民武裝、大辦民兵師”的號召,組建了遼寧大學民兵師,開展軍事訓練。1958年12月12日,沈陽軍區及遼寧省軍區,在學校召開民兵訓練現場會議。
1958年9月15日,校刊《遼寧大學》創刊。其宗旨是:“《遼寧大學》是遼大黨委的機關報,也是全技師生員工的喉舌。它的任務是為政治服務,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及時地正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全面地報道學校生活,反映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交流經驗,指導工作。1958年9月5日到1960年8月27日,共出刊145期。1960年8月27日以後停刊。
(二)從專業院校向綜合大學的轉變和過渡
遼寧大學是由三所專業院校合併建立起來的。建校以後,面臨一個從專業院校向綜合大學的轉變和過渡問題。 1961年暑假,原專業院校最後一批學生畢業離校,標誌著轉變和過渡的結束。在這方面,學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明確了培養目標。遼寧大學建校後,從1958年招收的新生起,即按省委、省人委的指示和綜合大學的性質。明確學校的具體培養目標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師資;科學研究人員。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著實現這個培養目標進行安排。
第二,調整了專業設置。遼寧大學建校後,在專業設置上,分別不同情況,採取了合併舊專業建立新專業(經濟系)、在原專業基礎上調整專業方向(中文、歷史、外語,數學、物理系)、新建一批專業(生物、化學、哲學系)和調出一批專業(財政、計統系)等四項措施。在專業調整中變化較大的是財經各專業。當時由於遼寧省對培養財經管理人才重視不夠,因而根據財經學院為國家培養企業和財經管理人才,綜合大學政治經濟學係為國家培養財經理論人材的模式,將原東北財經學院的工業經濟、農業經濟、貿易經濟三個部門經濟系合併到一起,改成政治經濟學系,只設一個政治經濟學專業;1959年8月,又根據省委的決定,將財政系、計統系調整齣去,與大連商學院合併,成立了這寧財經學院。東北財經學院原來專業比較齊全,專業建設較有基礎,在1953年財經院校調整以後,就已成為全國六所財經院校之一。但合到遼寧大學,最後只剩一個系、一個專業。專業少了,培養面窄了,到後來,根據經濟建設的客觀需要,又重新拓寬專業培養面,重新設置過去彼撤銷、被調整齣去的專業。
第三,制訂新的教學計劃。遼寧大學建立後,按照新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依據全國綜合大學的教學計劃,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於1959年10月,制訂出新的教學計劃(在此以前安排了臨時教學計劃)。這個教學計劃對各種課程的安排比例是:政治理論課占總學時的15-20%;業務基礎課占60一70%專業課占15一20%。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加大了政治理論課的比重。以中文係為例,原沈陽師院1957年教學計劃。四門政治理論課共343學時,占總學時的13.48%;新計劃四門政治理論課加上形勢與任務課共634學時,占總學時的23.01%。二是增加了業務基礎課和學術性較強的專門化課,減少了專門業務性課程。中文系原教學計劃有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課程298學時,新計劃只開教育學、心理學68學時,減少了77.21%。三是強調對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的訓練。從第二學年開始,在教學計划上安排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時間。
根據新的教學計劃,各系都選用綜合大學的教材或按綜合大學教學大綱編寫新教材,進行授課。
第四,師資培養、圖書館藏書、實驗室建設,也都按照綜合大學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和教學計劃採取了逐步調整的措施。
學校設有25個學院,即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外國語學院、廣播影視學院、國際關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亞澳商學院、新華國際商學院、本山藝術學院、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院、藥學院、生命科學院、環境學院、信息學院、輕型產業學院、人文科技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基礎學院。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8個,其中設有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MBA(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JM(法律碩士)、MTCSOL(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FA(藝術碩士)等2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中國語言文學、哲學、法學、化學和統計學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具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6個,有6個博士後流動站;設有世界經濟、國民經濟學和金融學3個國家重點學科、6個省重點一級學科;設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高校輔導員培訓與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轉型國家經濟政治研究中心、遼寧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學校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2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學實驗平臺、6個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截止2014年4月,學校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8萬餘人,其中本科生近2萬人,研究生7000餘人,外國留學生1000餘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255人,其中教授281人、副教授476人,博士生導師9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雙聘院士1人。
學校現有校舍建築面積64.45萬平方米,各類實驗教學中心(室)28個,實習基地125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2564萬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較為完善,圖書館總面積達4.2萬平方米,館藏文獻277.5萬冊,其中珍本、善本書300餘種,被聯合國出版部指定為聯合國文獻收藏圖書館,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學校設有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珍藏2000餘件文物和1.6萬多號生物標本。校園網是中國教育和科研網的組成部分,已成為沈陽北部大學區域節點。
自建校以來,遼寧大學已為國家培養各類學生15萬餘人,為美國、日本、俄羅斯、南韓、義大利、英國、法國等94個國家培養長期留學生8000餘人,短期留學生3000餘人。學校分別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塞內加爾達喀爾大學共建孔子學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學院品牌跨越亞、歐、非三大洲,國際化辦學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