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財政發行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財政發行(currency issue for fiscal purposes)

目錄

財政發行概述

  財政發行是經濟發行的對稱。是國家為彌補財政赤字而增加的貨幣發行

  財政發行是國家為彌補財政赤字或財政透支而增加的紙幣發行。國家通過財政發行能夠取得財政收入財政發行具有無償性,人們叫它“發行稅”或“隱蔽的稅收”。其強制性錶面不明顯,實際上由於貨幣是國家規定流通和使用的,所以財政發行具有很強的強制性。

財政發行的作用

  一國的財政預算,主要靠政府收入來保持政府支出,並保持財政收支的基本平衡。當政府支出增長過快,而收入增長有限時,就會發生財政赤字。出現赤字以後,可能採用多種籌資措施,如增加稅種、提高稅率以擴大稅收來源,向社會發行財政債券,向銀行借款(或透支)或要求中央銀行購買財政債券。財政擴大稅收或向企業與個人出售財政債券不會引起中央銀行貨幣供應量的擴張,因而也不會出現直接的財政發行;而向中央銀行借款要求中央銀行購買財政債券,則會直接影響中央銀行的貨幣供應量,是一種因財政赤字引起的貨幣創造,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財政發行不直接等同於通貨膨脹。用貨幣創造來彌補財政赤字,還有赤字性質、赤字變化趨勢以及赤字額度大小與時期長短的區別在政府非生產性支出膨脹戰爭與社會波動而造成財政赤字,或財政赤字延續時間很長的情況下,國家只能靠增發貨幣來彌補預算赤字,這樣,必然會使貨幣供應量不斷增長,引起物價水平上升,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如果是由於政府對生產建設的早期投資過大而出現赤字,但在一定生產和投資周期中有可靠的收入增長,且赤字的數量不大或持續時間很短,那麼,即使用增發貨幣來彌補財政赤字,一般在貨幣滯後效應的6~24個月以內,也不一定導致通貨膨脹;因出現暫時性的財政赤字而增發的貨幣只會引起物價水平的一次性上升,而不會助長通貨膨脹。

  中國在1958~1960年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1985年後的幾年中都出現過數額不等的財政發行,其方式主要是財政部向中國人民銀行的借款和存款帳戶透支。在經濟體制改革中,財政部對企業發行國庫券和其他債券來平衡預算,在理論上不影響中央銀行的貨幣供應量但由於中國的資金市場不發達,企業管理中漏洞多,銀行幾乎承擔全社會的流動資金供應,因而一部分財政赤字和企業虛盈實虧與擠占挪用,間接而迂迴地轉化為財政發行,加大了貨幣供給的壓力,成為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因素。

財政發行與稅收的區別

  財政發行與稅收的最大區別,在於稅收是以社會總產品為基礎,是國民收入的一部分,有物資保證,一般不會引起物價上漲和經濟紊亂。而財政發行,則沒有相應的社會產品作基礎。在商品數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情況下,物價高低同貨幣多少成正比例,濫發紙幣造成虛假的購買力,這樣就會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社會經濟紊亂。馬克思曾經指出:“這種使本國貨幣貶值的措施,也許是在徵稅方面的登峰造極的發明,因為這種做法就是稅上加稅。”財政發行在資本主義國家是經常現象,政府把它作為彌補財政收支差額的良方。我國早在宋、元時代,就採用這種辦法。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嚴格控制貨幣發行。

  由此可見,財政發行雖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取得財政收入收款快,辦法簡單,但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破壞社會經濟秩序,危害人民生活。因此,財政發行不宜作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Angle Roh,山林,sky,Alan,Kane0135,Lolo,Zfj3000,Dan,泡芙小姐,KAER,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財政發行"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