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網站網址: http://www.xauat.edu.cn

目錄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簡介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是1956年全國第三次院系調整時,由原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和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的土木、建築類系(科)整建制合併而成,時名西安建築工程學院。 1959年和1963年,曾先後易名為西安冶金學院、西安冶金建築學院。 1994年3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學校積澱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類系科,具有110多年的辦學歷史和52年的並校史,經過半個世紀尤其是近年來的發展建設,學校目前已日益發展壯大成為一所以土木建築及其相關學科為特色,以工程學科為主體,理工科相互支撐,兼有文學、法學、經濟、管理、藝術、教育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內外著名的土建類院校之一。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具有110餘年的辦學史,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始建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積澱了我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類學科精華。1956年在全國第三次院系調整時,由創辦於1923年、1928年的東北大學土木系和建築系(史稱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個本科建築學系),並校於 1938年的西北工學院土木系(西北工學院是抗戰初期,由遷至陝西的北洋。

  學校占地約3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餘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2300餘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及研究人員70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在校本、專科生2600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3600餘名。學校設有15個院(系),近50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第一批招生。除建築學、城市規劃、景觀學三個專業為五年制外,其餘專業均為四年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徽
放大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徽

   學校現有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6個;國家級科技成果研究推廣中心1個;省部級工程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廣中心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作為國務院首批批准授予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的單位,現有4個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66個學科、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4個博士後流動站及11個陝西省“名牌專業”。

   學校現有97個教研室、43個實驗室、42個研究所(站)。擁有國家科技部和陝西省共建的“西部建築科技國家重點實驗室”。校圖書館藏書20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4500 餘種。學校現已建成了居國內先進水平的中國西部開發遠程學習網——陝西遠程學習中心,實現了與國際網路的資源共用。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科研實力雄厚,教學經驗豐富,先後為國家培養了14 萬餘名各級各類優秀人才,貢獻了一大批在海內外極具影響的科技成果。先後參加了人民大會堂、武漢長江大橋、北京地鐵通風工程、黃帝陵、漢陽陵、華山風景區規劃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工程規劃設計任務,為華夏文明的傳承、祖國經濟建設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行的每三年一次的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中,我校先後參加7屆大賽,6屆榜上有名,共獲14項大獎,其中在第十四屆中獲得最高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是國內外大學在此項賽事中獲獎最多的高校。 1999年我校成功組織了第20屆國際建築師大會(UIA)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這在亞洲地區屬首次承辦,開創了國際上由一所高校全面負責的先河。 2000年,在由英國皇家學會主辦,中國和英聯邦國家共認的註冊結構工程師考試中,全國通過考試的只有12人,我校畢業生就占了三分之一,這些成績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的辦學地位和對外知名度。

  多年來 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全國高校前列,曾於 2000 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2002年我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達98.3%,位居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工科)第一名,近幾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 以上。 2007年學校招生一志願錄取率在全國21個省份達到100% 。

  學校高度重視國際學術交流與對外聯繫,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有長期的合作關係,並與100餘個省市或國有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目前學校設有數十種各類獎(助)學金。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辦學歷史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具有 110餘年的辦學史,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始建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積澱了我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類學科精華。1956年在全國第三次院系調整時,由創辦於1923年、1928年的東北大學土木系和建築系( 史稱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個本科建築學系 ),並校於 1938年的西北工學院土木系(西北工學院是抗戰初期,由遷至陝西的北洋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焦作工學院合併而成的。土木系是該校歷史最悠久,師生規模最大的一個系,該系中歷史最長的一個分支是創辦於 1895年,即清光緒21年的北洋大學土木系 ),並校於 1952年的青島工學院土木系 (其前身是始建於 1901年的山東大學堂土木系) ,以及創建於 1911年的江蘇省立蘇州工業專科學校的土木科、建築藝術科(史稱我國專科教育史上的第一個建築學專業 )合併而成,並校初期定名為西安建築工程學院。 1959年更名為西安冶金學院,1963年易名為西安冶金建築學院,1994年3月8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第三次更名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發展概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繼承和發揚了百餘年來所形成的專業優勢,經過並校 50年來幾代建大師生的不懈拼搏,現已發展成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濃郁學術氛圍,優美校園環境,併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以土木、建築及其相關學科為特色,以工程學科為主題,理工學科相互支撐,文、理、工、管、藝、法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15個院(系),近50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第一批招生。建築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冶金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等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藝術設計等11 個本科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

  學校現有教職工 250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及研究人員700餘名,形成了一支陣容整齊、結構合理、素質優秀、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目前在校各類學生2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近12000人,研究生近5000人,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在冊學生8000餘人。

  西安建大是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的單位。學校現有碩士點 66個,碩士點已基本涵蓋了學校所有的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5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築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學科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結構工程、環境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3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16個省級重點學科。此外,學校還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研究推廣中心,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廣中心,6個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設有建築、城市規劃、建材等三個甲級設計研究院及一大批極具水平的研究機構。

  半個世紀以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鑄就了“育材興國,科技富民”的辦學精神,形成了“自強、篤實、求源、創新”的校訓和“為人誠實、基礎扎實、作風朴實、工作踏實”的優良校風,先後為國家培養了 14萬餘名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研發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突出教學主旋律,推動質量上臺階。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而教學工作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素以“治學嚴謹”而著稱的西安建大,續延百年名校之脈絡,秉承五十年辦學之傳統,遵循教育教學之規律,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和凸顯了“以生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近年來,在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和優秀論文評選中,我校學子先後 10餘次名列前茅,獲得20餘項獎勵。特別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建築師協會共同舉辦的全球最高規格的“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中先後6次獲獎,成為這一賽事全球獲獎最多的院校,在第14屆中獲最高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1999年受國際建築師協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委托,西安建大承擔了第20屆國際建築師大會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的出題、組織和評選工作。這是亞洲地區首次承辦這一賽事,開創了由一所高校全面負責此項賽事的先河,充分體現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地位。2006年西安建大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科研邁上新臺階,碩果纍纍接踵來。面對西部大開發、教育大發展的良好機遇,西安建大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大力開展科學研究,近年來 學校相繼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和重大國際(地區)合作項目、國家 “十五”科技攻關項目、“863計劃”項目、“973計劃”前期專項等國家級大項目方面均實現了新的突破。先後在 在全國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3000餘篇,出版科技著作百餘部,取得國內先進水平以上成果、獲全國三大獎和省部級以上科技獎百餘項,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創社會經濟效益近百億元。目前學校自有知識產權(專利)數量、專利申請數量均在全國高校排名第50名左右。學校設有建築、城市規劃、建材等三個甲級設計研究院及一大批極具水平的研究機構。近年來,先後承擔的“黃帝陵整修總體規劃與設計”、“黃土高原綠色建築體系研究”、“大顆粒流態化理論用於水泥熟料煅燒的機理性研究”、“西部乾旱缺水地區水資源再生利用研究”、“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稀有金屬鈦鋯提取與加工研究”、“納米技術研究”等幾十項國家級重點規劃設計及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足以反映西安建大雄厚的科研實力。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主要院系簡介

  【建築學院】

  建築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原東北大學建築系和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東北大學建築繫於1928年由留美學 者梁思成先生創建,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科於1923年由留日學者柳士英和劉敦楨兩位先生創建,兩校開創了中國現代建築教育的先河。1956年根據國家高等院校調整方案將兩校的建築系(科)整建制合併並遷往西安。

  自1956年並校至今,建築學院共培養建築學專業畢業生2180餘名,城市規劃專業畢業生480餘名。目前建築學院在讀本科生844名。

  建築學院從並校伊始即招收培養研究生。現擁有建築學科博士後流動站1個,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等4個學科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690餘名。

  建築學專業自創建迄今已有近80年的辦學史,城市規劃專業也有20年的歷史,已成為教育體系完善、專業特色鮮明的全國最優秀的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專業之一。繼1994年、2000年以優秀級的成績通過全國建築學專業評估委員會的評估以後,2006年又以優秀級再次通過國家專業評估,城市規劃專業也再次以優秀級通過全國城市規劃專業的複評,成為國際上承認學位的少數中國高校(專業)之一,也是西北地區有資格授予建築學學士、建築學碩士學位以及工學博士學位的唯一院校。

  建築學院擁有一支學科門類齊全、專業梯隊完整、富於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學院現有教師128 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0人,講師44人。學院下設7個研究所,4個試驗中心和教育部建築數字博物館,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家甲級資質)為研究生、本科生提供了良好的專業學習和專業實踐的場所。在保證教學的同時,學院教師們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重大科研合作項目在內的二十餘項科研項目和上百項省部級項目,榮獲多項獎項。繼1999年受國際建協委托我校成功舉辦第17屆世界建築師大會第5次獲大獎之後,在2005年第 22屆世界建築師大會上,我校建築學院學生提交的設計方案又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建築學院十分註重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聘請美國哈佛大學,德國德累斯特大學、魏瑪大學,法國波爾多城市與景觀學院,挪威科技大學,義大利羅馬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教授為客座教授,並與之建立了穩定的校際友好合作關係,每年定期進行教學和科研合作。

  櫛風沐雨,頑強拼搏,建築學院創造了輝煌的過去;求源篤實,銳意創新,建築學院更能譜寫壯麗的新篇。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的前身——建築工程系成立於1956年並校之時,由原東北工學院建築系、西北工學院土木系、青島工學院土木 系、蘇南工業專科學校土木科合併而成,匯聚了建國初期結構工程、工程力學等方面的一大批專家和學者。1999年,結合國家教育部新的專業目錄,我校綜合專業和學科優勢,將原建築系的總圖設計與運輸工程專業併入建築工程系,成立土木工程學院,開辦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兩個專業。我院土木工程專業已連續三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專業評估,畢業生具有中英互認結構工程師申請資格,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名牌專業。交通工程專業含總圖設計與運輸工程方向,學校自並校以來一直是全國培養總圖設計與運輸工程人才的唯一高校。

  土木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整體水平高、發展趨勢良好的師資隊伍,目前共有教職工154 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44人,94%的教師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全校共有11個實驗室為土木工程專業和交通工程專業的教學服務,其中結構工程與抗震實驗室、岩土工程實驗室、道橋與交通實驗室、土木與交通工程模擬中心隸屬土木工程學院,面積總計12000多平方米,各類實驗教學儀器500 多台套,設備及資產總值近2000萬元。結構工程與抗震實驗室為陝西省重點實驗室,2005年被國家教育部列入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是我國西北地區歷史最長、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土木工程實驗室。

  學院設有專門的圖書資料室,與校圖書館聯網建設,目前擁有與土木、交通工程專業有關的中外文期刊170餘種,各種圖書、期刊、教學資料2.5萬冊。

  學院堅持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以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提升本科教育的水平。上世紀60年代,學院開始培養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准設立全國首批的結構工程博士點,1999年設立土木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0年被批准為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結構工程學科於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學院目前擁有結構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現代結構理論、智能建築環境技術等七個博士點,還擁有七個碩士點、一個工程碩士點和四個高教碩士點。

  自並校以來,土木工程學院的歷代同仁辛勤耕耘,共為國家建設輸送土木工程專業人才13500多名,交通工程專業人才2700多名,合計16200多名。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扎實、工作能力強、責任心高、協作精神突出,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近三年兩專業畢業生供需比均保持在1:3左右,就業率均在98%以上。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是在原衛生工程系、環境工程系的基礎上成立的,至今已走過51年的歷程。目前擁有4個本科專業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4個碩士點(環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環境科學),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環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環境科學、環境材料)和2個博士後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環境工程),3個省級名牌專業(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排水工程),是我國西部13個省(市)中高等教育層次最全的環境類院系。現有教職工107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30人;現有在校本科生1044人,碩士生507人,工程碩士高教碩士164人,博士生108人,博士後6人。現每年招本科生180餘人,碩士生170餘人,博士生20餘人。有5個教研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2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擁有一個分析中心、教學實驗中心、工程實驗研究中心、1個計算中心。實驗室現有建築面積10000m2。目前該院已經形成了本(專)科、碩士、博士、博士後以及成人教育的多層次、多規格的較完整的教育、教學體系,形成了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市政工程專業的科學研究體系。

  50年來,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 項,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973”項目2項,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9項,國家“六.五”至“十.五”科技攻關項目13項,國際合作項目8項,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水利部、陝西省等省部級攻關項目與基金項目12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近 190餘部,發表論文1600餘篇,申報與授權國家專利40項,獲得國家科技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49項。主持完成教育部、陝西省教學改革項目1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

  50年來,共培養本(專)科畢業生7236人,碩士生673人,博士生57人,不少人已經成為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和教學科研單位的學術帶頭人,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了社會普遍好評。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始創於1958年,由無線電專業發展起來,1986年設立自動控制系,1999年改建信息與控制工程學 院。現下設自動化、電腦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四個專業。現有教職工95人,其中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90人,教授12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 24人,講師、工程師38人,博士24人。學院有智能建築環境技術一個二級博士點,電腦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統工程、信息與信號處理四個碩士點,碩士導師30人、碩士生226人,擁有4個現代化的實驗室,一個新建成的配置先進的電腦中心。該院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電氣自動化、工業過程自動化、電腦通信領域的開發與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任務。該院一貫註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鍛煉,學生工作後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年有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部、省級的鑒定,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冶金工程學院】

  冶金工程學院(原冶金系,前身礦冶系)成立於1958年,是西北地區唯一學科門類齊全的冶金科學與工程學院,是中國主要的冶金科教基地之一。

  學院目前有博士點2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工學碩士點6個:冶金物理化學、化學工藝、有色金屬冶金、鋼鐵冶金、材料加工工程、應用化學;工程碩士招生領域3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礦業工程;本科專業4個:冶金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其中冶金工程和金屬材料工程為陝西省名牌專業。目前在校本科生1100人,碩士生160人,博士生25人。

  學院目前在職教職工79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25 人。聘任兼職教授36名,其中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11名。教師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比例達到100%,博士(含在讀)比例達到78%,提前達到並超過了國家教育部制度的“十五”末目標(碩士80%,博士30%)。建院(系)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萬名德才兼備的科技與管理人才。其中許多人成為各部委、省市及大型企事業的領導、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廠礦、科研院所的業務骨幹。學院積極開展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註重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培養的學生深受社會歡迎,畢業生供不應求,多年來,學院畢業生的供需比平均保持在1:5以上。

  學院科研能力逐年增強。現有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陝西省重點學科,5個研究所,3個校企合建工程中心,擁有大型和精密實驗儀器及設備500台件。80年代以來,先後承擔國家“863”、“九五” 重點科技攻關、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二十餘項,成果均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省部級重點項目、企業橫向項目100餘項,取得成果90餘項,其中獲省部級獎30餘項,申報獲得專利40餘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學院學術氛圍濃厚,先後組織承辦了十餘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有經常性學術往來。學院是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金屬學會、中國黃金協會的理事單位,是中國青年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材料研究青年委員會的理事單位。為參與國家和地方科技進步計劃的制訂及管理咨詢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是由建築學院與機電工程學院相關專業合併而成,有十餘年的辦學歷史。自學院成立以來,秉賦與弘揚學校“育 人興國,科技富民”的辦學精神,和“自強、篤實、求源、創新”的校訓,努力探索以工科為主體的多科性大學藝術類專業的辦學思想、宗旨、特色與人才培養模式。在辦學思想與方向上:堅持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方針,堅持以生為本,重視學生個性、創新意識和全面素質的培養。在辦學宗旨上堅持:以培養新型高素質藝術人才為中心,從事藝術與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促進文化與經濟發展;在辦學特色上:立足社會需要、立足於多學科、綜合性、互補性的學科建設特點與優勢,揚長避短,以特色求發展並確立領先地位。在辦學模式上:不斷探索多科性大學藝術教育的本質性規律,走藝術性與科學性、藝術性與工程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道路。實現“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要求。

  經過幾年的努力,學院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學術研究,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等方向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為培養優秀藝術(設計)人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學院目前有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工業設計、雕塑、理論、音樂八個教研室。有環境藝術、影視攝影、城市雕塑三個研究所。有一個藝術實驗中心,中心設有視覺傳達實驗室、產品成型實驗室、影視實驗室、雕塑實驗室和模型與演示實驗室。學院現有: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兩個方向)、工業設計、攝影(影視藝術)和雕塑四個本科專業,其中藝術設計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學院設有1個設計藝術學碩士點,1個風景園林碩士點。在校本科生1089人,碩士研究生193人。學院現有教職工93人,專業教師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人、講師33 人。另有兼職教師2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共有博士、碩士生導師26人。

  近幾年全院師生在全國各種藝術設計競賽和藝術作品展覽中獲得了多項大獎,完成了多項城市景觀規劃設計與城市雕塑重點工程,出版、發表了一批學術著作與論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得到了同行與社會的好評。也為國家各大設計院、研究院、大專院校、大型企業及其它領域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學院已成為我國西部培養高級藝術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