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羅伯特·扎榮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羅伯特·扎榮茨(Robert B. Zajonc,1923.11.23—2008.12.3 )

目錄

羅伯特·扎榮茨簡介

罗伯特·扎荣茨

  羅伯特·扎榮茨(Robert B. Zajonc),波蘭裔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因研究出生次序、家庭規模等因素對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以及社會促進等問題而著名。197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研究領域主要有態度和信念、歸因社會認知等。其提出的主要理論有曝光效應多看效應)、匯合模型理論、移情和表情特征等。扎榮茨博士的研究跨越若幹理論問題,例如認知溝通關係的本質,他人存在對一個人表現的影響,情緒的影響包括無意識的影響,偏好的浮現,智力成績的總的模式,因為他們被家庭結構的改變所影響,以及種族滅絕本質和原因。

  扎榮茨博士的職業生涯獲得了許多著名獎項,包括1978年美國心理學協會(APA)的科學貢獻獎,實驗社會心理學會傑出科學家獎。華沙魯汶大學榮譽心理學博士學位,1975由於對出生順序的和智力開發的研究,獲得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研究獎(與G. Markus共用)。他的履歷中還包括許多服務於專業領域的貢獻,他做了8年的異常和社會心理雜誌的副主編;曾是APA普通心理學會的主席,實驗社會心理學會前任主席;他曾服務於APA科學事務委員會;作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他是1976前蘇聯的駐外代表。還幫助成立了華沙大學研究社會研究所。

羅伯特·扎榮茨生平

  早期生活

  1923年11月23日,扎榮茨出生於波蘭的Łódź,是家中唯一的孩子。1939年,在納粹入侵波蘭到達之前,他的家人逃到了華沙。在他們短暫停留期間,他們居住的大樓遭到空襲。扎榮茨的父母都死了,他受了重傷。他在華沙的其餘時間都致力於在華沙的一所地下大學學習,直到他被送往德國勞改營。他從勞改營逃了出來,被抓了回來,然後被送進了法國的政治監獄。第二次逃跑後,他加入了法國抵抗軍,繼續在巴黎大學學習。1944年,他移居英國,在歐洲戰役期間成為美國軍隊的翻譯。

  教育經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移民到美國,在那裡他申請了密歇根大學的本科入學。在緩刑期間,他被錄取了。1955年,他在密歇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那裡擔任教授近40年,直到1994年。在那裡期間,他曾在20世紀80年代擔任群體動力學研究中心主任和90年代擔任社會研究所所長。隨後,他成為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名譽教授。

羅伯特·扎榮茨研究貢獻

  優勢反應強化說

  社會促進社會幹擾的理論之一[1]。優勢反應強化理論(Social facilitation),由美國學者扎榮茨(R.B.Zajonc)於1965年提出,它可以比較好地解釋社會促進與社會幹擾現象。所謂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於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他人在場的形式有實際在場、想像在場和隱含在場。與社會促進相反,有時候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的工作績效降低,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幹擾,也稱社會抑制

  扎榮茨對社會促進作用和社會阻抑作用提出共同的原因解釋。他認為,他人在場提高人的一般動機水平,而動機水平的提高會加強優勢反應。由於簡單而熟悉的行為,正確反應占優勢,他人在場加強這種反應,從而提高了行為效率。而個人在完成複雜、困難、生疏的任務時,不正確的反應占優勢,他人在場提高動機水平的結果是強化不正確的反應,妨礙任務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  經過試驗結果顯示:有人在場時,測試者學習簡易的詞比單獨學習要好些,而學習有難度的詞表時,獨自學習的效果比集體學習要好。這證明有人在場會促進熟練工作的成績,而干擾非熟練工作的成績。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根據活動的內容、工作的性質,以及個人的特點來安排工作和學習的環境,利用群體情境的社會助長進作用,避免阻抑作用,從而提高活動效率.  優勢反應強化說這一假設提出後,許多研究者深化併發展了這一假說。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個體可能通過其競爭動機和他人對其評價的認知獲得社會促進效果。在結伴活動中,每個人都試圖自己幹得快一些好一些,實際上這是一種隱含的競爭動機。此外,他人在場也會喚起個體對他人評價的認識,這可能是影響社會促進更為重要的因素。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受到他人評價,並逐漸學會關註他人評價,贏得好的評價。在場的他人也許對活動並無多大興趣,但活動者卻以為他人正在評價自己,於是激活競爭動機,產生促進作用。

  多看效應

  多看效應(曝光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會心理學又把這種效應叫做熟悉定律,越熟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這種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2]

  多看效應,或者曝光效應是在日常中經常出現的心理現象,人們傾向於更偏愛某一對象僅僅是因為對這個對象更熟悉,針對許多種類的對象都被證實存在這種效應,包括單詞、漢語字元、圖畫、聲音等等。[3]

  20世紀60年代,扎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另一個實驗:在一所大學的女生宿舍樓里,心理學家隨機找了幾個寢室,發給她們不同口味的飲料,然後要求這幾個寢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嘗飲料為理由,在這些寢室間互相走動,但見面時不得交談。一段時間後,心理學家評估她們之間的熟悉和喜歡的程度,結果發現:見面的次數越多,相互喜歡的程度越大;而見面的次數越少或根本沒有,相互喜歡的程度就較低。

  多看效應不僅僅是在心理學實驗中才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發現這種現象。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那些人緣好的人,往往將這種“多看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善於製造雙方接觸的機會,從而提高彼此間的熟悉度,互相產生更強的吸引力。在我們新認識的人中,有時會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難看,可是在多次見到此人之後,逐漸就不覺得他難看了,有時甚至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夫妻相假設

  扎榮茨1987年的研究設計讓志願者們對十幾對夫婦的照片進行了排序。研究在一起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夫妻在身體特征上是否表現出相似之處。收集了已婚夫婦結婚當天的照片,然後收集了25年後的照片。然後,他比較了這兩張照片,以測試它們的物理相似性。結果表明,在一起生活了25年後,這對夫妻的面部特征有著相似之處。他們還發現,面部更相似的夫妻表明他們更幸福,婚姻更成功。[4]

  扎榮茨和他的同事對這一現象給出了以下四種解釋。

  • 飲食上,丈夫和妻子吃的食物類型相同,因此消耗的脂肪相似,這可能導致面部特征相似。
  • 地區相似,已婚夫婦通常生活在同一地區,因此經歷相似的天氣條件,這可能導致面部相似。
  • 人們與長得像他們或最終會長得像的人結婚。
  • 情緒傳出理論(Waynbaum,1907),這一理論的含義之一是面部特征的相似性可以歸因於移情。當你對某人感同身受時,你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們的表情,這會讓你產生類似的情緒。因此,面部運動肌肉參與移情可能會導致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人的面部特征相似。

  扎榮茨在論文中提到共同生活的夫妻,隨著相處時間增加,他們的面部特征相似性也會增加。飲食、生活方式、戶外活動時間和笑聲這些共同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共同的面部肌肉反應,塑造了人們的臉龐。他援引的情緒效應的血管理論(the vascular theory of emotional efference)認為,習慣性使用面部肌肉組織可能會永久性地影響面部的生理特征。

  根據扎榮茨的結論,與他人的社交接觸可能會影響我們的面部特征。

  出生次序與智力[5]

  1975年,扎榮茨與G. B. Markus在《Psychological Review》發表了一個理論,解釋為何長子女比在家庭中排序較後的子女的智力較高。這個理論,到今時今日仍是一個備受關註的理論,稱之為群集理論(confluence model)。根據這個理論的論點,一般而言出生排序愈前,智力水平相對較高;相反地出生排序愈後,智力水平相對較低。這是因為在家庭內,長子女在他們早年的成長時期只有成年人與他們相伴,因此他們的日常生活都經常與智力水平較高的人相處。而另一方面,出生排序較後的子女有其他兄弟姊妹共用資源,所以家庭的資源被稀釋,所以其在學業成就的表現不如長子女或獨生子女。而這個現象不獨在西方社會出現,即使在東亞地區亦一樣。

  不過,這個理論仍有一個弱點,就是有些出生排序較低的子女,研究發現他們所得到的資源不比長子女差。通常這些子女對上的兄弟姊妹都比他們年長至少五年。因此,一方面他們的兄弟姊妹對家庭的倚賴相對較少,使他們可以得到成人更多的照顧;另一方面,較年長的兄弟姊妹亦能夠領導這些弟妹。技術上,這一類出現與長子女相近智力水平的弟妹,被稱為「功能長子女」(functional firstborns)。

  偏好無需推理[6]

  1980年,為紀念扎榮茨獲得1979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傑出科學貢獻獎而受邀發表的一篇名為《感覺與思考:偏好無需推理》的思辨性論文,引起了廣泛的爭論。該論文提出,情感和認知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是獨立的,情感更強大,而且是第一位的。這篇論文引發了人們對心理學中情感的極大興趣,是將情感和情感過程研究帶回美國和歐洲心理學前沿的眾多影響之一。

  情感判斷的本質可以被視為獨立於感知和認知操作,並且在時間上先於感知和認知的操作,這些操作通常被認為是這些影響判斷的基礎。他的建議與大多數當代心理學理論中普遍認為的情感判斷是後認知的觀點相悖。在他的發現中觀察到認知和情感基礎系統的部分自主性,這反映出認知記憶的存在並不總是產生可靠情感判斷所必需的。 然而,有人指出,這些系統也不是完全相互獨立的,它們確實以多種方式相互影響,同時也為信息處理提供了單獨的效果保護。

  情感神經科學假說

  情感神經科學假說假設快樂情緒與大腦溫度有關。這種關係被靜脈血的變化所調節,靜脈血的改變根據下丘腦功能的變化而波動。扎榮茨假設來自大腦的靜脈血是由面部表情調節的。反過來,血液從大腦流入竇腔,然後流入身體的靜脈。海綿竇血液中的熱量能夠影響下丘腦的溫度,因為它們非常接近。

  快樂的面部表情使下丘腦降溫,從而增強積極情緒。相反,負面情緒是由負面面部表情溫暖下丘腦的能力引起的。扎榮茨研究了這一理論,讓研究參與者發出母音,從而產生面部表情,從而產生冷血和大腦模式。扎榮茨和他的同事發現,參與者對刺激的評價更積極

  這一發現也在通過小探針對下丘腦進行實驗性冷卻或加熱的大鼠身上得到了複製。[7]

  大鼠下丘腦降溫

  扎榮茨還對下丘腦溫度的控制感興趣,以觀察頭部血液溫度的變化是否可以調節對刺激的吸引力。他創建了兩個實驗,以檢查大鼠在下丘腦冷卻或進食期間食物的吸引力和愉悅性。

  第一個實驗篩選了誘導喂食的方法。有17只雄性大鼠在下丘腦內側的前邊緣植入了下丘腦熱電偶以及兩個慢性口腔插管,以便進行味覺反應性測試。在第一個實驗中,有一個篩選過程,

  每天將一隻大鼠置於透明的室內一次,並將其下丘腦熱電極連接到水流上,在10分鐘內,將下丘腦熱電極在各15秒的交替開/關箱中冷卻2.5°。第1、3和5天進行下丘腦降溫,第2、4和6天進行行為測試。在下丘腦冷卻期間,許多大鼠表現出進食增強。扎榮茨還發現,在下丘腦冷卻而不是加熱期間,或者當大鼠處於正常溫度時,會引發進食。

  在他的第二個實驗中,扎榮茨將17只大鼠的下丘腦熱電極連接到水流,並將大鼠的連接到輸註管。在1分鐘內,每天一次,隨機向大鼠註入純蔗糖、蔗糖/奎寧混合物或蒸餾水。然後將熱電極冷卻或加熱2.5°C 0–20秒,然後關閉20–60秒。扎榮茨發現,下丘腦冷卻或加熱不會改變對純蔗糖、蔗糖/奎寧混合物或蒸餾水的享樂反應[8]

  匯流模型

  扎榮茨與Greg Markus一起開發了匯流模型(1975),該模型提供了出生順序和家庭規模對智商得分影響的數學模型,量化了家庭動態變化與智力之間的關係。在形成這個數量值時,融合形成了整個家庭環境的絕對智力能力的平均值。隨著家庭規模的增加,家庭的整體智商下降;大家庭的孩子智商確實稍低。家庭中的最後一個孩子被剝奪了輔導年幼孩子的機會,作為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會有輕微的“額外”損害。這些影響在理論上很重要,但影響的大小相當小(相當於大約3個智商點的範圍),因此,出生順序不是智商的絕對決定因素,儘管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Wichman、Rodgers和MacCallum(2006)對智商依賴於出生順序的能力提出了質疑,他們聲稱觀察到的差異是家庭差異的產物。 扎榮茨認為,這一被認為的結論是基於他們錯誤地將出生順序效應視為平行線性關係,此外,他們所採用的方法也存在缺陷,例如使用不聚焦的測試,導致顯著的趨勢仍然無法識別。 Bjeckedal等人(出版中)的一項研究通過其自己的研究結果表明,在127902名挪威同族兄弟姐妹的樣本中,出生等級的增加與智商的下降同時出現,從而支持了這種現象的家庭內性質。

  非人類動物的感官互動

  扎榮茨想測試感官交互作用假說,即刺激反應不僅取決於強度,還取決於條件的其他方面。為此,扎榮茨進行了一項實驗,他研究了兩隻雄性白色瑪瑙鴿。鴿子被訓練來區分兩種音調,它們被要求啄食左鍵以獲得響亮的噪音,而右鍵以獲得柔和的噪音。每一個正確的回答都被授予鴿子食物。每一次試驗後,都會出現一次燈火管制,隨後會發出燈光,表示另一次試驗的開始。他們發現,感官互動假說確實成立,鴿子不僅使用了音調的強度,而且在做出反應時也使用了光的呈現[9]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Matlin, M. W., & Zajonc, R. B,"Social facilitation of word associations": Erratu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9,12(2)
  2. Zajonc, R.B. , "Mere Exposure: A Gateway to the Sublimina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10 (6): 224–228
  3. 黃哲千. 基於曝光效應的閾下網路廣告效果研究[J]. 知識經濟, 2016(13):43-43.
  4. Zajonc, R. B.; Adelmann, Pamela K.; Murphy, Sheila T.; Niedenthal, Paula M, "Convergence in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of spous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87,11 (4): 335–346
  5. 陳明.羅伯特·扎榮茨簡介.心理學空間.2015-3-8
  6. Zajonc, R. B., "Feeling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0,35 (2): 151–175
  7. Berridge, Kent C,"Remembering Robert Zajonc: The Complete Psychologist". Emotion Review. 2010,2 (4)
  8. Berridge, K. C., & Zajonc, R. B., Hypothalamic cooling elicits eating: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motivation and pleas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1,2(3), 184-189
  9. Zajonc, R. B.; Sulloway, Frank J, "The Confluence Model: Birth Order as a Within-Family or Between-Family Dynamic?".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7,33 (9): 1187–119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羅伯特·扎榮茨"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