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桑多爾·費倫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桑多爾·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1873.07.07~1933.05.22)——早期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匈牙利精神分析之父

桑多尔·费伦齐

目錄

桑多爾·費倫齊簡介

  桑多爾·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匈牙利心理學家,作為弗洛伊德的早期追隨者,是早期最具創新精神的分析師之一,也是促成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建立的關鍵人物,還於1913年成為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的創始人[1]

  費倫齊曾被弗洛伊德視為其“特別喜愛的兒子”,更把他和費倫齊之間的通信看作是“生命、靈魂、興趣的一種親密分享”。

  費倫齊對精神分析理論做出了許多獨創性的貢獻,並開創了一些新的技術,挑戰了分析師作為中立觀察者的觀念,鼓勵積極而帶有情感地參與分析工作。

  雖然這些技術時有爭議,但費倫齊卻以其對精神分析的人文主義方法及其治療受虐兒童的努力而聞名,因其對治療工作富有同情和人性化的態度,被人們銘記至今。

桑多爾·費倫齊生平[1]

  早年經歷

  • 1873 年 7 月 7 日,費倫齊出生在距離匈牙利首都佈達佩斯不遠的米什科爾茨(Miskolc),是來自波蘭的猶太人亞歷山大·弗倫克爾(Alexander Fraenkel)和羅莎·艾本許茨(Rosa Eibenschütz)十二個孩子中的第八個。

  費倫齊成長於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書店老闆,還是文學和激進的政治作品的印刷者和出版商。由於父親對文化有著的濃厚興趣和廣泛的人際圈,以至於費倫齊的家庭與書店都成為了來自於匈牙利和國外的藝術家、知識分子會面的場所。

  而費倫齊的母親是一位充滿活力的女性,積極主動地協助其丈夫發展事業和處理大家庭的日常事務。除此之外,她還負責城市中的猶太婦女聯盟(Union of Jewish Women)這一組織。費倫齊的父親去世後,她開始全權負責起了書店的經營和印刷事業,並獲得了巨大成功。

  由於童年常常處於這種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書店環境的熏陶之中,貫穿費倫齊一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閱讀,在學校中的表現尤為突出,還曾在讀書期間致力於以海涅(Heinrich Heine)的風格寫詩,併在其妹妹和一名17歲的書店店員身上嘗試過催眠。

  然而,15 歲時父親的不幸離世,給費倫齊造成了持續一生的情感影響,而母親也由於孩子眾多和事業繁忙的原因極為嚴厲,使得費倫齊沒有從她身上獲得足夠多的母愛,以至於在心理上終生都有著母愛匱乏和童年期挫敗感的痛苦。

  這種成長環境,深深影響到了後來費倫齊對臨床工作中的母子關係重要性的強調,並努力幫助病人剋服因被愛的願望未能滿足而造成的創傷。

  職業生涯早期

  費倫齊在家鄉的新教學校完成了大學預科學習後,考入了維也納大學主修醫學,並於1894年,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在此期間,他對心理學感興趣,還閱讀了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論述癔症現象的書,但當時他認為那是故弄玄虛。

  之後,費倫齊先是在佈達佩斯的幾家醫院做住院實習醫師,後來又曾作為內科醫生服役於軍隊,他的興趣很快就轉向了神經病學和神經病理學。

  • 1900 年,費倫齊為了進行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的研究開始了這些方面的個人實踐,成為了伊麗莎白救濟院的主要神經病學家。五年後,他被任命為位於佈達佩斯的皇家法院(Royal Court of Justice)的精神病學專家。
  • 1907 年,費倫齊已經在匈牙利和德國的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大約 30 篇論文,探究了精神障礙、性心理問題、夢與催眠、治療過程中醫患關係互相平等的必要性。費倫齊這些早期的研究主題、對學術自由的思想和分析治療中的寬容行為的倡導以及對社會中的等級關係和權威主義的批判,都構成了他日後精神分析思想的核心。

  費倫齊在《夢的解析》剛出版不久時就曾閱讀過,最初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但1907年他接觸到並認識了卡爾·榮格,在吸收了榮格的聯想測驗之後,便很快認同了弗洛伊德的思想。

  職業生涯中期

  • 1908年2月2日,費倫齊與另一位匈牙利醫生首次拜訪弗洛伊德,這是兩人之間親密友誼的開始,從此便一直保持著近20年親如父子的師生關係,他們之間的通信交流,對精神分析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1908年4月27日,在薩爾茨堡舉行的第一次精神分析會議上,費倫齊發表了論文“精神分析與教育學”,這是第一項專門針對這一主題的精神分析工作。而為了向匈牙利介紹精神分析,費倫齊還進行了多次會談,逐漸成為弗洛伊德最親密的弟子,並曾受邀到弗洛伊德家度假,一起旅行。
  • 1909 年,費倫齊受美國心理學家霍爾(S. Hall)的邀請,與榮格、瓊斯兩人一起隨同弗洛伊德訪問了美國的克拉克大學
  • 1909 年,費倫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理論研究論文《內投和移情》,文中介紹了投射(projection)的概念,還描述了內投(introjection)和自我(ego)的其他典型功能。
  • 1911年在魏瑪(Weimar)會議上,費倫齊提議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並得到了弗洛伊德等人的贊同,從此他便積極投身到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創立之中,並於次年成為了“秘密委員會”的成員。
  • 1913 年,費倫齊成立了匈牙利精神分析協會(Hungarian Psychoanalytic Society),並一直擔任協會主席直到去世。
  • 1918 年 9 月,國際精神分析大會在佈達佩斯召開,費倫齊當選為學會主席。爾後,費倫齊受聘於佈達佩斯大學,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精神分析學教授,這曾經是弗洛伊德非常渴望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榮譽。

  然而,由於匈牙利的社會和政治動蕩,費倫齊被迫放棄了這些,但是通過這一事件,精神分析學首次被安排進了醫學課程的教學中,所以這在精神分析運動史上仍意味著一次巨大的成功。

  職業生涯後期

  • 1919年,經過18年漫長而複雜的戀愛,費倫齊和吉澤拉·帕洛什(Gizella Palos)結婚,成為了她兩個女兒Elma和Magda的繼父。

  之後, 費倫齊便完全投身到了精神分析運動的發展和對病人的治療之中,開始發展所謂的“主動”技術,而這些技術卻在後來導致費倫齊與主流精神分析界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

  • 1924年,費倫齊與奧托·蘭克共同發表了《精神分析的發展》專題論文,但是受到了歐內斯特·瓊斯和卡爾·亞伯拉罕等人,以及弗洛伊德本人的強烈批判。
  • 1926-1927年間,費倫齊前往美國,在那裡他用了六個月的時間進行了精神分析方面的講演和分析師的培訓工作,他在華盛頓和紐約的講演對早期的美國人際學派產生了深遠影響。
  • 1927年,費倫齊回到佈達佩斯,繼續分析困難案例,但他與弗洛伊德的關係開始崩解,後者越來越多地表達了對他的精神分析思維方式和他與病人互動的不滿。
  • 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反移情、親子關係、身心取向、多學科的運用等逐漸成為了精神分析探討的主要議題,精神分析人類學、精神分析培訓的基本原則也得以確立,但是費倫齊與弗洛伊德,卻也因理論觀點和臨床治療理念的差異而導致的衝突,痛苦而疏遠,關係進一步惡化。
  • 1932年,費倫齊發表了題為“成人與兒童之間的混淆”這篇有爭議的論文,使得他和弗洛伊德的友誼最終結束。
  • 1933年的5月22日,在其 60 歲生日之前,費倫齊因惡性貧血病逝於佈達佩斯的家中。

桑多爾·費倫齊主要貢獻[1]

  費倫齊為精神分析理論和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理論層面,他介紹了內射的概念,是第一個關註對象關係的分析師,併發展了創傷理論、自我發展階段理論和退行理論等。在技術層面,費倫齊展開了諸多技術革新,受到弗洛伊德在治療病人時對技術所做的一些改變的啟發,發展出了主動技術(active technique),為了治療創傷而特別發展出了放鬆治療(relax therapy),以及相互分析(mutual analysis)和教導分析(didactic analysis)或稱發展分析(formative analysis)等。

  引入共情和重估反移情

  費倫齊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共情(empathy)這一概念及其臨床實踐,對分析師提出了特殊的情感和才能的要求。

  他認為共情方法是理解精神分析臨床工作的關鍵,其共情取向有四個基本維度:一種分析會談的情緒氛圍確立;分析師對治療情境的貢獻;精神分析的技術和方法;共情和神經發生的發展理論。

  費倫齊這種精神分析的共情取向,促進了關於分析師對治療過程貢獻的研究,最終推動了精神分析向非生物學驅力觀的發展。

  此外,費倫齊接納了弗洛伊德對反移情的發現,但卻掙脫了弗洛伊德時代分析師只強調處理病人的情感表達,將反移情作為一種負性事件的傳統觀念,在其自身對共情的理解之上,將反移情引向了治療關係中的核心。

  費倫齊認為反移情的本質特征是溫柔(tenderness),在治療過程中,分析師要時時覺察自身對分析過程的不間斷的影響,併為治療過程創造出一種安全與溫暖的環境,讓病人在其中通過移情的各種表達暴露出其嬰兒期未解決的問題,同時反移情的背景會隨著病人的健康改變而變化。

  由此,費倫齊打下了反移情的客體關係理論的基礎,而“反移情作業”也已經成為了客體關係、人際/人本和關係等治療取向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創傷的言語混亂理論

  費倫齊在弗洛伊德早期所放棄的性誘惑假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創傷的言語的混亂(confusion of tongues)理論。

  他在其著名的論文《成人和兒童間的言語的混亂》中指出,由於兒童從其父母或是照看人那裡獲得的是以性欲的宣泄為表達方式的愛,由此混亂便成為了一種最初的內部狀態。

  兒童的父母因他們本身未能解決的自戀需要,為了其自身的性欲、權力欲、施虐欲等欲望的滿足,就把這些強加到了渴望愛與溫柔的孩子身上。因此,兒童除了感到自己正在被傷害與虐待之外並沒有感到絲毫的愛。

  更糟糕的是,兒童事後可能會被其父母告知,如果這種虐待被說出去的話,那麼將會受到身體傷害甚至是收回對他們的愛,其結果便是強化了兒童的這種混亂狀態。

  費倫齊認為,這種混亂狀態歪曲了兒童的現實感,因為兒童被強迫要求接受施虐者對這一事件的定義。

  “然而,相同的焦慮,如果到達了一種確定的最大程度,就會如自動裝置一般強迫他們去服從攻擊者的意願,預測攻擊者的每一個欲望並使其滿足,並通過與攻擊者認同而完全忘卻了他們自身”,“柔弱的與發育不良的性格是對突然的不愉快的反應,不是通過防禦而是通過對受焦慮折磨的認同和對脅迫者或攻擊者的內投”。費倫齊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一種言語上的壓抑就會產生,兒童不能說出創傷所在。

  費倫齊的這一理論的基本思想是認為創傷的形成是兒童的父母中的一位,或者是權威人物的性誘惑的結果。他對性誘惑假說的深入研究,使精神分析從對生物學驅力的探討,轉向了對人類行為中的創傷作用的關註。

  現實感的發展階段理論

  費倫齊在描述自我(ego)發展的時候是按照序列順序進行的。他在弗洛伊德所認為的自我發展建立在壓抑機制、自我對現實的適應和判斷的理論基礎之上,在其著名的論文《現實感的發展階段》(1913)中指出,強迫性神經症是心理生活向兒童階段的退行,是個體不得不服從於不可抗拒的本能的結果,實質上是一種全能感的象徵性表現。

  費倫齊進而從弗洛伊德所認為的在強迫症病人的全能幻覺中“一種古老誇張的兒童期妄想被明顯地坦白了”這一點出發,試圖揭示出強迫症病人的全能感幻覺的起源和命運。“……自我從快樂原則現實原則發展……兒童通過對自然力量的確認而替代了誇大狂,構成了自我發展的本質內容”。

  費倫齊把幼兒自我的心理髮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 無條件的全知全能期(period of unconditional omnipotence)

  費倫齊認為人類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就有了心理生活,儘管那隻是一種無意識狀態。在這一時期,胎兒所需要的所有溫暖、保護、營養都會通過臍帶得到滿足。於是,費倫齊由此推斷到,胎兒在這種類似於寄生的狀態下,會獲得自身是全知全能的心理印象。病人自身的童年期誇大狂只是要求曾經存在的無條件全能狀態的回歸。

  • 神奇幻覺的全知全能期(period of magical-hallucinatory omnipotence)

  嬰兒出生之後,無助的哭鬧和掙扎很明顯是對先前狀態被打斷的抗爭反應。但是,嬰兒的哭鬧很快就會被母親那溫暖的懷抱和無微不至的關照所平息,於是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個願望滿足的實現就是因出生而失去的滿足環境的重新獲得。由於嬰兒還不具備理解原因和結果之間關係的能力,更不知道母親或者是照看者的存在和活動對其願望滿足的重要意義,因此,他會覺得自身是處於一種神奇的能力護佑之下,只要通過簡單的想象就能滿足自身的願望。

  • 藉助於神奇姿勢的全知全能期(period of omnipotence by the help of magic gestures)

  當嬰兒的需要和自身不協調的簡單表達,不能充分滿足需要的時候,嬰兒便逐漸發展出了特殊的表達方式。例如,模仿吮吸的動作來表達饑餓的需要,逐漸學會伸手去抓他所想要的物體。在嬰兒懂得哭泣以及其他表示需要的動作和表情能帶來滿足時,便進入了一個靠姿勢來表達的全能時期。

  • 神奇思維和神奇言語期(period of magic thoughts and magic words)

  在這一階段中,嬰兒的言語始於象徵性姿勢,但是很快就具有了特殊意義。象徵性姿勢具有加速有意識思考和動力釋放的能力。由於這一時期的嬰兒的願望比較少而且相對簡單,看護人很快就能猜出嬰兒的要求並急於使其滿足。這就讓嬰兒傾向於認為自己本身就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只依靠想法和言語就能使願望滿足。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桑多爾·費倫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