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客體關係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relations theory)

目錄

什麼是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主張人類行為的動力源自尋求客體。客體關係理論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論框架中探討人際關係,更強調環境的影響。認為真正影響一個人精神發展過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嬰兒與父母的關係。此理論探討的是嬰兒與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個體的精神結構以及個體如何成長起來,將 人格發展的重心從俄底普斯情結轉移到從出生到3歲的俄底普斯前期的衝突之上。

  客體(object)一詞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對嬰兒而言,客體指滿足需求的事物,對兒童而言,客體一詞可與『他人』互換,客體關係即指人際關係。而此等人際關係乃塑造了個體當前與人們之間的互動情形,不論是真實的或幻想的。

  客體關係是指存在一個人內在精神中的人際關係形態的模式。客體是一個與自體相對應的概念,客體指的是一個被愛著或恨著的人物,地方,東西,或者幻想,包括內在客體和外在客體。外在客體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東西,內在客體指的是心理表象,即與客體有關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覺或記憶。自體也是一種心理表象,指的總是一個內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屬於自己的想法,感覺或幻想。

  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假定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型態一旦建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進而言之,人們會去尋找符合過去已建立過關係型態的關係。例如:過於依賴與過於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覆著剛學走路時與母親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1]

客體關係理論來源

  梅蘭妮·克萊茵是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認為兒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擊性,破壞性本能。他們的心理世界充滿了原始的衝動,謀殺和自殺的傾向。任何內驅力和本能都是與客體相聯繫的。初生嬰兒只能根據他所體驗到的客體的好或壞來代表這個客體。此時,他所體驗到的只是客體的部分特征,所以稱為部分客體。本能和內驅力支配著嬰兒的內部世界。客體關係以內驅力或本能形式呈現出來。兒童的焦慮與恐懼都源於死亡本能。當客體引起嬰兒的恐懼和焦慮時,為了防止報複或被毀滅,而想控制客體甚至毀滅客體。他會採取例如投射,分裂,理想化與貶抑,投射認同的心理機制。嬰兒不斷地運用心理機制來控制他們的欲求和需要,逐漸能把同一客體的各種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客體表象,並建立客體關係。

  梅蘭妮·克萊茵認為,死亡本能是引起兒童內在焦慮和被迫害感的原因,由不同客體引發的被迫害感激發了他對被報複的恐懼,而這種早期的的焦慮和恐懼又會影響以後的客體關係。在治療中,個體與客體的關係以移情的方式轉移到治療師身上,治療師要對這些移情進行解釋與分析,讓早期被內化到病人生活中的客體和內在衝突再外化,通過修正內化的客體減輕病人的內在焦慮。

  馬勒把客體關係概念集中在一個人的心理誕生方面,她認為心理誕生是一個分離與個體化的過程,由此嬰兒才能與母親分離併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嬰兒心理誕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自閉,共生,分離-個體化,建立客體恆久性。馬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務,挑戰和危機。如果兒童特定發展階段不能如期完成或突遇創傷性事件,便會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尤其在封閉階段和共生階段親子關係中斷或者遇到嚴重的創傷性事件,就會導致各種嚴重的心理障礙。當分離與個體化過程均停頓或者失敗時,常導致精神病或邊緣型人格違常;當分離過程停頓或失敗,但個體化過程正常,常導致自戀型人格違常。馬認為,治療就是讓病人重新經歷早期的發展歷程,達到較高水平的客體關係。

客體關係理論運用

  客體關係理論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解釋與治療:

  邊緣型人格的特征為平時情緒焦慮,易怒,易衝動,長期空虛孤獨,憂郁不安,如遇壓力事件則易導致短暫性精神病,表現出短暫的激動,幻聽及妄想等癥狀。用客體關係理論解釋邊緣型人格,即是以人格發展和親子互動的觀點解釋此類人格精神病理的心理成因。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自體與客體表象雖已分離,但仍將事物看作分裂的兩極,不能統合好壞,黑白,愛恨,是非等概念,對事物有理想化和貶抑兩種全然的看法,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對同一個人有完全相反的評價。

  客體關係論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心理機制主要包括分裂,理想化與貶抑以及人際間的投射認同。分裂即患者將事物分裂為全好或全壞,這是此類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機制。理想化即患者認為客體事物是完美的,而自體則毫無價值,相反,貶抑即患者認為自體是完美的,而客體是毫無價值的。這種心理機制導致患者不能在內心統合包含好與壞兩方面的客體,而使其很快的對客體產生崇拜,而後又發現其缺點而完全否定。人際間的投射認同是指患者將其自體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體身上,然後再企圖控制或廢除客體上被投射的自體部分,從而導致兩人間關係的緊張狀態,患者的投射經客體反應後加以修飾,又再度內射到患者心中。

  客體關係理論學者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成因有兩種,衝突論和缺陷論。衝突論認為邊緣型人格障礙可能天生具有較多的攻擊性和死亡本能,或是由於幼時母子關係的挫折而產生對客體的嫉妒和恨。即兒童為了維持和母親的關係,將不好的客體部分內化到自體中,同時將好的客體保存下來,從而將情緒分裂為愛恨兩極。缺陷論認為邊緣型人格患者在幼時缺乏夠好的母親的照顧,形成內心的空虛感或孤獨感。

  心理治療師對此類障礙患者會談中應註意使用澄清,詮釋等治療技巧。澄清即詢問進一步信息以暴露患者內心的矛盾。詮釋是對患者病癥的形成過程加以解釋。邊緣型人格者可能在不同時間出現攻擊性或內心敏感不安兩種情況:在患者衝突不安時,治療師表現出包容性和共情的態度可緩解患者的不安,同時可通過人際間的投射認同修正患者投射出來的自體部分,經內射使其自體得到重建。當患者出現攻擊性時,治療師應給予適當的限制,當設立限制時,對治療者相當重要的就是承認自己的局限。如此一來,患者就不會把治療者理想化,也不會認為治療無效完全是自己的錯。對於邊緣型患者而言,限制的設立應該維持在最小程度。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姚樹橋、楊彥春主編.醫學心理學(第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nonameh,essilco,上任鹅陈.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客體關係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35171c4d8c7f8a5d095f2b7a8c1966e8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1月11日 20:59 · 浙江 發表

瞭解客戶,掌握客戶,拿下客戶,最後達成交易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