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但斯克協議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格但斯克協議,波蘭政府與格但斯克廠際罷工委員會為解決1980年夏季工潮而達成的復工協議。
自1976年以來,波蘭經濟形勢日趨惡化。1980年7月1日,為緩解經濟困境,蓋來克宣佈大幅度提高肉類價格,結果招來了格但斯克市列寧造船廠的工人大罷工。
政府許諾提高工人工資,形勢有所緩和。
8月14日,格但斯克、格丁尼亞、索波特和什切青等地工人再次掀起罷工,發展成為全國規模的工人大罷工。罷工期間,各地工人分別成立罷工委員會,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以瓦文薩為首的三聯城(格但斯克、格丁尼亞、索波特)的罷工委員會。
1980年8月22日格但斯克廠際罷工委員會提出“21項要求”,其主要內容包括:允許建立獨立自由的工會;恢復1970年和1976年罷工後被解雇的工人的工作和被開除學生的學籍,釋放政治犯;取消黨的機關的特權,不按黨派選拔幹部;保證言論、印刷和出版自由,向各種信仰的代表提供宣傳工具;等等。雙方經過緊張而激烈的談判,終於在8月31日在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簽訂協議書,這就是著名的“格但斯克協議”。
協議書最主要的政治內容,就是規定工人在承認波蘭統一工人黨對國家的領導作用、承認已有的國家聯盟體系的前提下可以成立新的獨立的自治工會。政府承諾保證罷工者和支持罷工者的人身安全,保證他們迄今的工作條件,責成各主管部門研究參加廠際罷工委員會的所有罷工工廠的職工們提出的各行業的特殊問題;立即通過全國性的大眾傳播媒介公佈本協議的全文。
廠際罷工委員會則承諾於8月31日17時結束罷工。政府還同意了工人在提高工資、改善勞動條件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至此夏季工潮方告結束。
這次大規模的工人罷工導致了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蓋萊克的下臺,使波蘭繼續陷入經濟、政治危機之中。
影響:格但斯克協議並未解決政府與罷工工人之間的矛盾。相反,獨立工會的合法化為此後更激烈的衝突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