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新型農村社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新型農村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既有別於傳統的行政村,又不同於城市社區,它是由若幹行政村合併在一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或者是由一個行政村建設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既不能等同於村莊翻新,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在農村營造一種新的社會生活形態,讓農民享受到跟城裡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過上像城裡人那樣的生活。

新型農村社區的解讀

  新型農村社區由節約土地,提高土地生產效率,實現集約化經營為主導,農民自願為原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目標,讓農民主動到社區購房建房,交出原來的舊宅用於復耕。實現社區化之後,農民又不遠離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環境。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農村社會建設相對滯後、公共服務資源匱乏的問題凸顯;農民在解決溫飽、基本實現小康之後,對居住條件和生產生活環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要不斷滿足農村居民的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讓他們共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物質和精神文明成果。

  2009年10月發佈的《關於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以中心村為核心,以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為契機,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農村社區建設全覆蓋;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抓手,積極穩妥推進遷村並點,促進土地節約、資源共用,提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新型農村社區模式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探索中主要形成了三種模式:

  1.“城鎮開發建設帶動”模式。

  “城鎮開發建設帶動”模式就是站在實現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高度,把縣域經濟發展、小城鎮開發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中心村)建設,一體規劃、一併推進,圍繞“農村發展什麼產業、在什麼地方發展;農民居住什麼環境、在什麼地方居住”兩大課題,統籌考慮耕地保護、糧食安全與農民富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

  按照“做強主城、膨脹縣城、發展集(聚區)鎮、建設社區(中心新村)”的思路,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以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發展,著力構建合理的城鎮體系、合理的人口分佈、合理的產業佈局、合理的就業結構

  2.“產城聯動”模式。

  “產城聯動”模式為給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有效破解“三農”難題,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打破行政區劃,按照“以社區建設為突破、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人文關懷為紐帶、以文明建設為保證”的建設方向,通過對代管的行政村進行村莊、土地雙整合集中,實現了人口向城鎮社區集中(農民產業集聚區內找到了工作,提高了收入,自然樂意搬遷到環境優美的城鎮社區居住),土地向農業企業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大戶集中(人口集中以後加速了土地流轉、土地向大戶集中,加速了農業產業化,這樣又反過來促進了村莊整合,人口向城鎮社區集中)。

  根據農戶收入水平的高低,對錦和新城社區規劃設計了獨院、多層、高層、廉租房等不同樣式、不同面積的居住用房,以滿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從而使農民實現了“從一輩子蓋幾次房到三輩子蓋一次房”的夢想,使幾千年來生活貧窮、房屋簡陋分散、環境髒亂差的落後農村從此消失。

  3.“中心村建設”模式。

  “中心村建設”模式前期由農民企業家為報效本村村民個人興建,個人出資,為本村農戶建成連體式住宅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黨員電教室、便民超市等,形成中心村,然後圍繞中心村以群眾自建為主,企業社會幫建為輔。

  政府為建房農戶每戶補助水泥,每戶協調發放貼息貸款,每戶給予拆遷補助等。同時加強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求打造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宜居社區。

  無論哪種模式,讓農民就近享受周到的公共服務,讓有條件的農村居民儘快適度集中,住進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樓房,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型農村社區"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