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力思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故事力思維是指通過故事講述道理、學習經驗、豐富生活,用故事傳遞意義的一種思維方式。
所謂的故事思維就是:利用故事的元素來思考和表達,調動主觀的,情緒化,跳出“說教”,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影響他人,從而解決一些問題。
故事力思維可以幫助領導者迅速掌握人心的核心競爭力,在短時間里迅速講好一個故事併成功說服他人,是一個人感染力、影響力、溝通力的集中體現。
英國的《泰晤士報》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說會講故事的男人更容易吸引異性的註意和欣賞。會講故事是人的本能,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對故事的關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特別是在商業環境中。因為故事能夠自然而然地以一種數據流無法做到的方式(集中註意力)幫你繞開陷阱。
故事力思維的主要應用[1]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不能通過智力影響他人,但情緒可以。
在生活中巧妙使用故事思維,可以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主要表現有以下方面:
(1)故事思維應用於個人或品牌形象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電視劇、電影和文學作品等等,都是在闡述故事。對於精彩的故事,我們都很樂意去聽。比如德芙巧克力的公主王子廣告。
(2)故事思維應用於生活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了問題,他不知道怎麼解決,需要你的幫助。一般人都會直接告訴對方是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該怎麼解決。這樣的回答雖然很直接,但是容易在無形中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故事思維去解決這個問題。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找出一個例子,說明這個人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後來是怎樣解決的。
如何構建故事力思維[2]
信息,尤其是過剩的信息,會成為創造力產生的障礙。但一定要註意的是,也不應矯枉過正。因為信息對於創造力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靈感的源泉。我們要做的,是篩選、整合信息,而不是排斥、屏蔽信息。比如有些人,完全摒棄掉了微博,拒絕瞭解一切熱點,這無疑是不可取的。其實某種意義上,生活在這個“數據豐富,洞察力差”的時代,對那些擁有故事力思維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優勢。他們可以輕鬆地“將數據轉化為意義”,故而,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個“逆水行舟”的過程,整合信息,超越數據,留住缺失的註意力和創造力。
1)多點看書,積累故事素材,為與人溝通積累更多的談資。
2)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故事,因為書本大多數的故事來源於生活。
你是怎麼看待每天的生活的?是一成不變、循規蹈矩,仿佛自動運行的程式;還是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都可能有新的邂逅?
相信你一定是後者,或者正在向後者努力。因為我們都知道,前者的那種機械單調,是不會給生活帶來正面影響的。只有積極地過好每一天,生命才充實,才有意義。而這其中的區別,就在於因投入情感而產生的“價值”。正是由於情感的投入,才把日升日落、朝九晚五的平淡一日變成了你生命中的一則“故事”。
同理,在我們的工作和商業活動中也是一樣。無論是向消費者做廣告,向招標人展示產品,還是以新的包裝形式向客戶銷售產品,我們溝通的核心,都始終應該是向對方傳遞產品的“價值”,而非枯燥的信息,或者是所謂“乾貨”。因為這些商業活動,本質上也是在“講故事”,也需要我們為其投入情感,讓客戶體會到它們的價值所在。
堅持,任何的思維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過程。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練習講好一個故事,通過不斷地實踐,將我們的故事力思維構建起來。那麼,怎樣才能講好一個故事呢?
這其中其實是有竅門的,只要抓住“兩點一線”,就可以快速地理順、講好一個故事。
“兩點”,即是興趣點、特點;“一線”則是故事的“金線”。
首先來說說“兩點”。
在故事的開頭,要迅速抓住聽眾的註意力,激發出他們的興趣點。首先,要有場景設置。就像書或者電影一樣,當我們儘早抓住聽眾的註意力時,我們就創造了氛圍,建立了情緒。但需要註意的是,相比於有佈景有音樂的電影和有實體的書,用無形的話語進行場景設置無疑是更加困難的。故而還需要一個足夠吸引人的開場白,然後再延伸故事線,這樣就可以保證聽眾的註意力不會迅速分散。
特點則保證了你的故事的獨特性。獨特的情節和鮮明的人物都屬於此類。可以說,一個好故事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獨特性(特別是人物的獨特性),我們欣賞故事中的某個人物或者某個英雄,為之傾倒動情,也是因為他們獨特的經歷和個性。
為故事設計特點的經驗,可以輕鬆地應用於商業活動中。比如品牌的構建。“品牌”的理念與“特點”很接近,核心都是一種定義性的品質或個性。故而,其可以很輕鬆地作為“特點”本身被設置進故事中——相比於品牌旗下的商品和品牌的調性,品牌誕生的故事才是其構建核心。就如我們提起“中國李寧”時,想到的是體操王子李寧的傳奇生涯;提起聯想時想到的是柳傳志的奮鬥經歷;提起蘋果時想到的是喬布斯和他的車庫。
再來說說故事的“金線”。
所謂“金線”,即是故事整體的結構和框架。正如著名作家貝麗爾·班布里奇所說:對於一個故事來說,結構最重要。你可能會想到一個奇妙的情節,但你必須要知道如何構建這個情節,如何引導,否則再好的情節也無法發揮充分的影響力。而框架則是故事的基礎,它決定了故事的調性、發展模式和大致走向,是故事保持統一性、完整性和緊湊性的必要前提。
同時,在構建起框架後,我們就可以給故事情節設定一個明確的規範:什麼是應該發生的,什麼是應該略去的。故事的脈絡和主要矛盾得以確定,這時再加入“興趣點”和“特點”,一則吸引人的故事就完成了。
眾所周知,王石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對運動也很有興趣,在登山方面頗具實力,曾兩次登頂珠峰。後來,王石迷上了皮划艇,在外出進行商務活動時,只要所到城市有水面有裝備,就要去划艇。更是在2014年參與了亞洲賽艇聯合會的主席競選。
其實競選局面對王石頗為不利,其本人不過是個皮划艇的“票友”,而競爭對手大久保尚武則是專業的皮划艇運動員。但王石在競選演說中,充分發揮了其出眾的感染力、影響力和溝通力。
他首先用自己兩次登頂珠峰的經歷感染了在場的成員(感染力),隨後話鋒一轉,講述了自己醉心於皮划艇的始末和憑藉登山的技能基礎在皮划艇領域取得的成就(溝通力),最後分享了自己商業上的軼事,承諾將利用自己豐富的商業人脈為協會尋找國際贊助商,解決資金問題,還要推動新型比賽的設置和協會組織機構的改革(影響力)。
最終,王石作為一個非專業民間人士,以領先對手近三倍的票數成功當選為亞洲賽艇聯合會新一任主席。不得不佩服其核心競爭力之強。
我們可以發現,王石的競選演講,是通過故事來構建起來的。其實,在短時間里講好故事併成功說服他人,正是一個人感染力、影響力、溝通力的集中體現。
- 跨越事實:重塑觀眾的認知
- 投入情感:瞭解人們的需求
- 提供焦點:保持觀眾的關註度
- 運用八卦:創建並增強聯繫
- 展現個性:使用個性化語言
- 使用修辭:亞里士多德的ELP
- 激發興趣:令人好奇的開場白
- 探索結構:構建故事的特點
- 製造衝突:矛盾是情感背後的動力
- 利用故事原型:發揮符號的作用
- 構建故事:尋找一根金線
- 將數據轉成意義:來自數據的幫助
- 避免重覆:省略是創造的一種形式
- 打亂故事順序:展示精彩的內容
- 故事三部曲:三節連環加強語氣法。
- 筆尖下的思考:不斷地重寫、推翻、再重寫、再推翻、潤色。
- 筆製造高潮部分:人們對於某一段經歷的記憶,只會記得高峰時和結束時的感覺
- 提出假設:製造“假設”是科學事業的核心,也是創造性領域的核心。
- 保持兩個不同層面:不要合併兩個不同的陳述
- 避免線性述事:要嘗試另一種呈現方式,使你的觀眾保持好奇心
- 刺激觀眾:每一個故事都應該是一個神秘的盒子
- 刺使用串聯板:通常就是一系列圖片,通過這些圖片講故事。
- 引人入勝的標題:在註意力經濟的原則里,標題必須緊湊、有效。
- 設計轉折點:在最令人回味無窮的往往是故事中一個令人吃驚或意想不到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