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技術轉移(Technology Transfer)
目錄 |
技術轉移是指技術在國家、地區、行業內部或之間以及技術自身系統內輸出與輸入的活動過程。包括技術成果、信息、能力的轉讓、移植、引進、交流和推廣普及,簡稱“技術轉移”。
1、定向性
技術在空間上發展的不平衡,是技術轉移及其定向性的內在根據。從技術效率與功能的角度,可以把技術內容定性為尖端技術、先進技術、中間技術、初級技術、原始技術等5種級差形態。任何特定技術都能從中“對號入座”。當然,這種座次是變動不居的,隨著技術的發展,大體呈依次後移的態勢。正是技術效率與功能上的“級差”,造就了不同技術所特有的技術“勢位”,也賦予它特有的運動“慣量”和特定的運動方向。只要技術形態之間存在著技術勢位的“落差”,技術就會由高勢位向低勢位發生轉移,表現為技術上先進的國家、地區、行業、企業向技術落後的國家、地區、行業、企業實行技術讓渡,前者是技術的溢出者,後者足技術的吸納者。同時,技術轉移實踐表明,在技術定向轉移過程中,技術轉移的“慣量”、成術和效應與技術之間勢位的“落差”成正向變化,而轉移的頻率及成功率與技術勢位的“落差”成反向變化。
2、功利性
人類社會的早期,技術轉移多是一種無意識的活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技術轉移越來越呈現出功利性的特征,直到今天,我們很難看到盲無目的的技術轉移現象。究其技術轉移的功利性,主要體現在經濟目標上。無淪是技術的供給方,還是需求方,都瞅準技術轉移所帶來的市場機會和商業價值,這是不謀而合的,出於競爭目的而發生的技術轉移,歸根結底也是經濟利益的需要。至於為達到某種政治、軍事、環境等“超經濟”目標而發生的技術轉移,只不過是國家整體利益藉以實現的途徑或形式。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今世界,在國家、部門、行業、企業之間所發生的技術轉移已經完全排擠了無意識活動的空閫而與功利性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3、重覆性
與實物商品不同,技術商品的使用價值在流轉過程中具有不完全讓渡性。它作為知識性商品,儘管有時以實物商品形態而出現,但實物形態只是技術的載體或物質外殼;交易完成後,雖然它的使用價值已讓渡給對方,但讓渡者仍然保留了這一技術知識的使用價值,至於以圖文、技能、方法等非實物形態存在的技術轉移,實質上只是使用權的轉移,不影響讓渡者對這種技術的擁有權。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術商品的使用價值在轉移過程中具有顯著的非完全讓渡性質。正因為如此,技術的供給方能夠不斷重覆出賣技術, 如果不加限制,技術的購買者也可以連續不斷地將該技術轉賣出去,直至所有人都掌握這種技術。這就是技術轉移的重覆性特征,也正是技術轉移的重覆性,加速了社會的發展和技術進步,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物質利益。
4、市場化
一般來說,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技術轉移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古代,技術轉移主要是通過上級流動來實現, 產業革命後,主要是通過向外進行強制性的生產資本投資來實現。而今天,技術轉移主要是通過市場化的商業形式實現的。因此,技術轉移越來越顯現出自身獨特的市場化特征,其具體表現是:(1)市場供求規律制約著技術轉移的幾率和成本;(2)技術交易價格主要取決於技術的研製費用、生命周期、轉讓成本、機會成本、體制環境以及轉移所潛在的經濟價值等;(3)技術轉移發生的頻率與該技術物化商品的市場“待遇” 具有極強的相關性,技術的命運與產品的銷路是休戚與共的;(4)市場競爭既刺激技術需求者吸納技術的衝動而加速技術轉移,同時又強化技術供給者對技術的有限壟斷而延續技術轉移的進程。
1.從技術內容的完整性上看,可以把技術轉移區分為“移植型”和“嫁接型”兩種模式
“移植型”技術轉移,是指技術的全部內容。跨國公司的海外擴張多是通過這種模式實現其技術轉移的。這種模式對技術吸納主體原有技術系統依賴性極小,而成功率較高,是“追趕型”國家或地區實現技術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捷徑。但轉移的支付成本較高。
“嫁接型”技術轉移,是指技術的部分內容,如某一單元技術,或關鍵工藝設備等流動而實現的技術轉移。它以技術需求方原有技術體係為母本,與外部先進技術嫁接融合,從而引起原有技術系統功能和效率的更新。顯然,這種技術轉移模式對技術受體原有技術水平的依賴性較強,要求匹配的條件較為苛刻。雖然技術轉移的支付成本較低,但嫁接環節上發生風險的頻率較大。一般為技術實力較為均衡的國家、地區、企業之間所採用。
2.從技術載體的差異性上,可以把技術轉移區分為“實物型”、“智能型”和“人力型”技術轉移3種模式
所謂“實物型”技術轉移,是指由實物流轉而引起的技術轉移。從技術角度看,以生產手段和勞動產品形態出現的實物,都是特定技術的物化和對象化,都能從中反觀到某種技術的存在。因此,當實物發生空間上的流動或轉讓時,某種技術就隨之發生了轉移,這是所謂“硬技術”轉移的基本形式。
所謂“智能型”技術轉移模式,是指由一定的專門的科學理論、技能、經驗和方法等精神範疇的知識傳播和流動所引發的技術轉移。它不依賴實物的轉移而進行。通常把這種技術轉移稱為“軟技術”轉移。目前市場上的專利技術、技術訣竅、工藝配方、信息情報等知識形態的商品交易,都是這種技術轉移藉以實現的基本形式。
“人力型”技術轉移,是人類社會較為古老的一種技術轉移模式,它是由人的流動而引起的技術轉移。如隨著人員的遷徙、調動、招聘、交流往來、異地培養等各種流動形式,皆可引發技術的轉移。這是因為,技術無論呈現何種具體形態,都是以人為核心而存在,為人所理解、掌握和應用。所以人力資源的流動必然伴隨著技術轉移。“二戰”期間,為躲避戰亂及法西斯迫害,歐洲特別是德國大批科學家逃往美國,就曾使這些國家許多領先技術特別是核技術轉移到美國開花結果。
上述3種技術轉移模式,由前到後,依次呈現出由有形技術向無形技術、由固化技術向活化技術轉移的特點。從轉移的難易程度上看,由於對轉移支持條件的要求不同,一般來說,前者的轉移難度相對小於後者。但從技術轉移的有效性上看,後者卻往往大於前者,人才的轉移是技術轉移最富有成效的模式。
3.從技術功能上看,又可把技術轉移區分為工藝技術轉移和產品技術轉移兩種基本模式
一般來說,在產業技術系統內部,並存著工藝技術形態和產品技術形態兩大系統,而每種技術形態又包含若幹相關性極強的單元技術,它們共同構成社會生產活動的技術基礎。從具體生產過程看,工藝技術是產品技術形成的技術前提和物質手段,直接決定著產品的技術性能和生產能力。而從社會生產總過程看,產品技術往往又構成工藝技術的單元技術(廣義上說,工藝技術的實體本身就是特定的產品),它又影響著工藝技術的總體水平和效率。
事實上,任何產業技術就其功能而言,都不是萬能的,而是有其不同的側重點。當技術側重於影響生產流程,具有提高效率和擴張產量作用時,我們把這種技術的轉移稱為工藝技術轉移;而當技術側重於影響生產過程的結果,有助於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及功能拓展時,我們把這種技術的轉移稱為產品技術轉移。一般來說,農業、採掘業領域的技術轉移多屬前者,而製造業、信息產業、建築業等領域的技術轉移多屬後者。同時,工藝技術和產品技術在功能上又具有極強的相干性。因此,技術轉移過程,又往往是通過工藝技術的轉移來達到產品技術的升級,或通過產品技術的轉移來實現工藝技術的改造。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考察技術轉移的角度是多層面的,劃分的標準是多元的,因此,技術轉移又有直接與間接、誠意與非誠意、通用技術與特有技術、國際與國內、有限與無限等不同模式的區別和聯繫。上述對技術轉移模式的劃分,只是相對於實踐價值大小而言的,遠未窮盡技術轉移的所有模式。同時,對不同類型技術轉移模式的區分,也只具有相對意義。事實上,在技術轉移過程中,多是以某種模式為主導並兼容其它模式,或直接就是混合模式的技術轉移。
技術本身的複雜性導致了自身轉移過程的複雜性,迫使我們不得不迴避這種複雜性而只能從技術本體的狀態入手,來考察它對轉移過程的制約關係。
(1)技術發育狀態 不同發育狀態的技術是技術內容成熟程度不同的的表徵,它會給技術轉移過程帶來不同的影響。一般而言,技術的發育周期可劃分為孕育期、產業化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處於孕育期的技術,其形態不定型,產業化問題沒有解決,因此使用價值不確定。這意味著它的轉移風險較大,但如果未來市場支持環境看好,也可能獲得巨大成功。由於引進這類技術雖然交易成本不高,但引進後投入較大,所以它要求技術受體必須具備較強的經濟和技術實力。這是以高風險換取較大競爭實力的技術轉移過程。處於產業化期的技術,其形態已定型並日趨完善,實用價值較高而風險較低,因此,社會需求看漲。同時它又具有較大的生產技術缺口,改進的空間較大,技術受體同樣需要繼續耗費較大的使用成本。成熟期的技術,產業化問題基本解決並相對完善,技術支持環境較好,市場需求旺盛。此類技術轉移基本上不存在風險。但此類技術特別是其中的主導型技術往往為技術供體所壟斷,而非主導型技術轉移過程已顯露出衰退期技術轉移的蹤跡。衰退期的技術,社會需求逐漸降低,技術即期風險全無,操作相對容易,即使技術實力和學習能力較低的產業主體,也能夠勝任這種技術要求。但由於技術充分固化,技術轉移主要以設備形式的轉移來實現,因此,交易價值仍然較高。同時,由於技術會在一定範圍內走向衰亡,因此,使用這類技術所獲得的技術優勢和競爭能力相對短暫,不利於技術受體技術實力的積累與發展。
上述分析表明,處於不同發育狀態的技術,由於內容的成熟程度不同,社會需求、使用成本、風險頻率各有差異,直接影響其轉移的難易。一般來說,越是靠近產業化、商品化階段或時期,技術本體內容越是趨於基礎性,其應用的廣泛性、外部性就越高,就越容易向產業領域擴散和轉移。
(2)技術匹配狀態
技術匹配狀態是制約其發生轉移的又一重要因素。它是指各種相干技術要素之間的依存關係,其中包括技術系統自身的匹配,與其它技術系統之間的匹配,以及與技術受體原有技術系統的匹配等三重依存關係。技術系統自身的匹配狀態,是表現技術發展程度與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標。現實中絕元孤零零的“元技術”能夠發揮作用,任何技術形態都是若幹單元技術的有機聚集,所以現實技術似乎都是天然匹配好的,只是匹配的程度不同而已。顯然,技術的實用價值大小與發生轉移的難易程度直接取決於技術系統內部各單元技術之間的依存關係。同時,一種技術體系的確立,除了內部諸單元技術之間的相匹配之外,還必須與外部相關的支持性技術系統相匹配,倘若缺乏這種匹配,該技術至少在即期是沒有前途的。如滲灌技術儘管市場前景廣闊,但因防堵技術不匹配而無法推廣。相反,蒸汽機技術改變交通運輸面貌,是在機械加工、鐵路、造船等技術系統匹配下才得以實現。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使成熟的技術,當與技術受體原有技術系統不匹配、欠匹配或一時無法匹配時也很難達到轉移的預期結果,甚至招致慘重失敗。
(3)技術環境
技術環境是技術轉移活動所面臨的、由技術發展各種態勢所構成的技術背景。它們都以不同方式在全局上制約著技術的橫向轉移。一般而言,某一時代科技發展的速度越快、水平越高,在原有技術體系之間“製造”出的技術勢位落差越大,從而促使技術轉移的頻率就越高。同時,隨著科技發展速度和水平的提高,新生技術資源會越來越富集,致使特定技術形態在效率梯度排列中的位置,不斷由先進走向落後加速蛻變,生命周期日漸縮短,淘汰趨勢迅速加快,從而為技術轉移提供越來越大的選擇餘地和越來越多的市場機會。此外,由於科技發展水平在不同產業領域的不平衡態勢,也會給不同產業領域在技術源頭上造成“先天”的不平等,使其技術轉移的難易程度有別而帶上行業性的特點。
即技術的擁有者和轉讓方。在技術轉移過程中,技術供體常常處於主宰地位,它對技術轉移的作為或不作為,直接制約著技術轉移能否實現及其實際成效。
技術供體的不作為直接限制著技術轉移的發生,它往往是由於壟斷戰略的需要。因為,技術轉移作為一種能力的轉移,對技術的擁有者來說,其目的從來不是為了轉讓,而是為了獲得壟斷技術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因此,當技術擁有者確信能夠壟斷特定技術時;或在有限範圍內轉移技術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時;或技術需求方是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時;或估計特定技術受體在引進技術後,會導致技術泄密,或不足以掌握該技術,以至給技術供給方聲譽造成嚴重影響時;或當技術轉移過程過分複雜而導致轉讓成本太高並由技術轉讓方負擔時,他們是絕不會轉移自己所擁有的技術的。
技術供體的作為,是技術轉移得以實現並如何實現的首要前提,它往往出於交換戰略的需要。對任何技術來說,擁有者的壟斷都是有限的。技術的擁有者也會根據技術的發展狀況,懷著不同目的而轉移技術,從中換取各種“利益”。這種作為的條件是:
(1)當特定國家或地區市場容量較小,無法達到規模經營時,技術擁有者傾向於轉移技術以分享當地的市場份額;
(2)當對外部市場不瞭解,或資本力量有限而無法直接投資時,有可能轉讓技術;
(3)技術創新周期較短,更新速度較快時,為避免技術實用價值無形損耗,儘快收回研製成本,技術擁有者傾向於轉讓技術;
(4)當特定國家或地區推行技術的國有化和本土化,或對外直接投資限制較多時,欲進入該國家或地區市場的技術擁有者傾向於轉移技術;
(5)當某種技術給資源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井被限制使用時,技術擁有者傾心於這種技術向外轉移,當然這是典型的惡意轉移;
(6)當把技術轉移當作某種超經濟的策略工具,以換取額外的特殊利益時,這種技術轉移是技術擁有者樂於進行的。
總之,技術擁有者對技術轉讓的作為或不作為,都是受利益杠桿的驅使。作為,無疑是為了利益,而不作為,同樣是為了利益。因此,技術能否轉移最終取決於技術擁有者對這兩種利益的權衡與取捨。
即技術的吸納者和引進方。一般而言,技術受體對外部技術吸納能力的強弱直接制約著技術轉移的渠道、方式和其所能達到的實效。技術吸納能力,作為從事技術轉移活動的本領,是以技術預測能力為起點,包括學習、理解、消化、吸收、模仿、改良、創新等多種能力在內並梯次演進的複雜能力形態。每一種能力都是在前種能力基礎上發展而來並包前者於其中,成為衡量技術受體技術實力強弱的基本尺度並最終設定著技術轉移所能獲得的實際成效。
從實體與屬性的關係上看,技術吸納能力是技術受體內部各種基礎性實體要素的技術表現力。技術吸納能力對技術轉移的制約作用,本質上是這些實體要素的集成作用。主要有以下實體要素。
(1)技術存量
從實物形態上看,技術存量包括人與物兩種要素形態。一般情況下,二者是相互適應的,可以從人的素質與物的效能及其二者在量的規模、結構、變動比、老化率等對其進行客觀描述和綜合評價。技術存量是動態的,如果沒有技術增量的介入,技術受體的技術存量會因人們的知識老化、設備性能相對落後、圖書資料陳舊等原因而自行衰減。技術存量是技術引進中能夠自主動用並藉以投入的技術資源,從靜態上規定著技術受體引進或承載外部先進技術的內容、規模和形式。從動態上看,技術存量的調整與更新會給技術轉移拓展新的領域和渠道,提供新的市場機會和條件。特別是人力資本存量的更新,對於立國興業更具決定意義。在技術轉移中,它既可彌補其它技術存量的短缺效應,也能使技術受體的技術實力超常發揮。
(2)組織形態
我們把技術受體內部各種結構性要素之間有機傳導和制約機制稱之為組織形態。其中產權組織形態的合理化能激發技術受體的創新動機,有助於發揮制度創新的多重功能,對技術轉移過程施加積極影響。資產運營形態反映著生產要素的分佈及其重組或替代關係,在動態上它能夠引起資本結構、產業結構及產品結構的演變和調整,影響技術轉移的“波及效應”和規避技術轉移風險的能力。職能結構形態是決策、開發、生產、營銷等主要部門的設置及其權力劃分與制約關係。它的不斷優化既可使參與技術活動的部門與個體的技術協作能力形成有效聚集,以實現技術轉移的預期目標,又可通過提高生產過程各個環節上的協調運作效率來降低技術轉移成本。
(3)財力總量
財力總量是技術受體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通常以貨幣形態存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資源的獲取是非饋贈性的,因此,財力總量就成為影響技術受體吸納外部先進技術的首要經濟前提,直接制約著外部技術資源進入技術受體內部的流量大小及其實際作用發揮的成效。需要指出的是,在現實的技術轉移過程中,它直接關係到財力總量在支持技術轉移中是否達到所期望的有效力度。顯而易見,向技術進步傾斜的財力配置結構及其支持的有效規模和力度,是技術轉移得以實現並順利達到預期目標的基本保證。
(4)產業規模
即技術受體中生產要素和產品的集中程度和經營活動的集約化水平。通常用資產總量、職工人數、銷售收入等一組指標來衡量。一般而言,隨著技術受體產業規模的擴大,對技術轉移的貢獻是不斷遞增的。從理論上說,這種產業規模製約技術轉移及其成效的作用一般來自3個方面。①由於資本市場的不完全性,使規模較大的技術受體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有助於保持技術進步的持續性。②規模較大的技術受體,容易從專業化和分工效率中產生規模經濟,從而擁有更多的技術存量和財力積累,以保證技術進步的有效投入。③規模較大的技術受體,由於經營結構多元化,便於分散和化解創新風險,並提高技術轉移的極化效應和“乘數”作用。上述分析表明:技術轉移對技術受體存在著一個最小有效規模的限制。低於這個規模,技術進步能力無疑是萎縮的,但規模超出一定限度,也會產生內部不經濟,反而給技術轉移帶來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基本結論:技術轉移過程是技術本體、技術供體和技術受體這三維變數相互制約、協調互動的過程。在技術本體給定的條件下,能否實現技術轉移,主要取決於技術供體的意願,而技術轉移的成效,主要取決於技術受體的經濟實力和技術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