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引進型戰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所謂技術引進型戰略,是指利用別人的科研力量來開發新產品,通過購買高等院校、科研機關的專利或者科研成果來為本企業服務。通過獲得專利許可進行模仿,把他人的開發成果轉化為本企業的商業收益。
技術引進型戰略的條件[1]
選擇這種戰略的條件是:
1、當企業缺乏技術專家、缺少實驗設備、企業沒有獨立的研究開發機構時,企業應當採用技術引進型戰略。
2、當企業財力有限,或者在對某一產品改進所產生的利潤不足以抵補研究開發費用時,企業應當採用技術引進型戰略。
3、選用該策略時企業應該具有較好的信息系統,能夠迅速及時的掌握其他研究機構研究開發的動向和成果,具有進入市場競爭的能力。
技術引進型戰略的優缺點[1]
這種戰略的優點是:進行仿製,可以達到收效快、成本低、風險小的效果。據統計,仿製所需的時間僅為獨立研究開發時間的1/5,所需經費為獨立研究開發的1/30,因此有時大企業往往也採用這一策略。
這種戰略的缺點是:由於是仿製,因而有可能利潤較少,同時企業技術水平將永遠落後在技術輸出的企業的後面,一般大中型企業不能夠在較長的時間里以此策略作為本企業研究與開發策略的主體,從長遠來看,過多的依賴引進,勢必逐漸削弱企業科技隊伍的獨創能力和活力,是企業受損,因此技術引進策略在大企業中一般只能用作輔助性的策略。
技術引進型戰略的註意事項[1]
企業在技術引進的時候還要註意以下一些問題:
1,在技術引進中應該註意引進適用技術。所謂適用技術是指適合於本國,本地區或者本企業技術經濟條件和環境條件的,能夠產生最佳社會經濟效益的一種技術,亦稱適宜技術,一般來講,在引進技術的選擇上要考慮五個條件:即技術條件、資金條件、資源條件、環境條件和社會條件。
2,在技術引進中應該註意引進軟體。從技術引進的角度來劃分,一般可以分為硬體引進和軟體引進,硬體在技術貿易中往往是指設備、零件等有形的技術實體,它可以迅速的形成生產能力,較快的產出產品,但是在硬體交易中得不到技術專利和技術專門知識。軟體引進主要是引進技術專利、技術訣竅、技術設計、數據集科研成果等,軟體引進一時難以形成直接的生產能力,往往需要本國的有關技術作為補充,並與國內設備和製造能力相結合,才能轉化為經濟效果,但這種引進所需費用少,有利於促進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國企業技術引進應該採用“軟迎結合,以軟為主”的引進方式,可以收到少花錢多辦事、迅速提高企業技術水平的效果。
3,在技術引進中要重視消化、創新。從技術引進到能夠自己創新一般要經歷六個階段:①操作階段;②維護階段;③修理併進行小的改良階段;④設計階段;⑤能夠自己製作階段;⑥自主開發階段。即在技術引進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技術領域內,利用本國的技術力量獨立研究出新的技術、開發出新的產品。自主開發才是技術引進的最終目的。
4, 在技術引進中要特別重視智力的引進。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應當特別重視人才引進,特別是關鍵領域的優秀科技管理人才,依靠他們,企業才能夠較快的開發出新技術和新產品,並促使本企業科技隊伍更快的成長起來。
案例一:日本製藥企業研發戰略對中國的啟示[2]
我國醫葯行業處於“散小亂”、企業規模效益差的局面。全行業利潤總和不及國外一家大型製藥集團的利潤額,企業缺乏自主創新。
新藥的研究開發是一項耗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事業。國外開發一個新藥通常耗資數億美元,開發周期超出10年,在1993—2003年的U年間,全世界每年上市的創新藥物少於50種,並呈遞減趨勢。日本在醫葯企業創新能力較弱時,通過引進美國許多產品專利和方法專利的許可證,贏得了可觀的利潤之後,再用於新藥研究,加快了新藥研發的速度,例如,武田製藥株式會社不僅積極地開發自己的產品,而且積極地從海外引進,他們充分調查專利的權利關係,儘量選擇取得壟斷實施權的產品。
中國需要加緊對非專利藥的研究:一方面利用公知理論,對已知活性化合物進行“創新修飾”;另一方面收集、研究利用國外期限即過或已過專利:開發出自己的專利。對於陸續過期的專利藥,國內企業需要提前準備、跟蹤,進行技術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