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技術創新風險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技術創新風險的定義

  技術創新風險,是指由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技術創新項目本身的難度與複雜性、創新者自身能力與實力的有限性,而導致技術創新活動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可能性。

技術創新風險的因素

  從創新主體企業的角度看,技術創新風險至少包括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政策風險生產風險管理風險。每一種風險又分為許多風險因素

風險分類主要風險因素
技術風險1、技術開發難度大,關鍵技術預料不足;2、技術只是無法獲得;3、關鍵技術難於突破;4、存在技術障礙和技術壁壘;5、實驗基地、設備和工具缺乏。
市場風險1、新產品由於性能、穩定性或消費者慣性等因素一時難於被市場接受;2、市場需要開拓且難度較大;3、因價格等原因市場需求不旺或增長不快;4、市場定位不准,營銷策略、營銷組合失誤;5、新產品壽命短或開拓的市場被更新的產品代替。
財務風險1、技術創新資金不足;2、融資渠道不暢。
政策風險1、不符合國家或地方的環保政策、能源政策、科技政策和外貿政策;2、無法獲得產品、原輔材料、設備、技術的進口許可證。
生產風險1、難於實現大批量生產;2、工藝不合理或現有工藝不適應;3、生產周期過長或生產成本過高;4、原材料供應無法解決;5、檢測手段落後、產品質量難於保證、可靠性差。
管理風險1、組織協調不力、其他部門配合不好;2、高層領導關註不夠;3、調研不充分、市場信息失真;4、創新主體的領導人做出錯誤的決策;5、風險決策機構機制不健全、研發過程不協調。

技術創新風險的基本特征

  (一)技術創新風險是可管理的投機風險  

  風險理論把風險分為純粹風險投機風險純粹風險是指只有損失機會而無獲利機會的風險,如火災、地震等。其後果只有兩種可能,即有損失或無損失。投機風險是指既有損失機會又有獲利機會的風險,其後果有三種可能:盈利、損失、不盈不虧,如股票投資、經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投機風險因有利可圖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們為求得利益而甘冒風險。

  1.技術創新風險屬於投機風險。創新主體希望通過成功的技術創新獲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術創新系統在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作用下,創新活動最終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一是創新成功,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二是創新失敗,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甚至無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資金;

  三是技術創新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僅使投入與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風險類型上,技術創新風險屬於投機風險。

  2.技術創新風險是一種動態風險,有其複雜性。即由技術創新系統的外部因素或內部因素的變動,如經濟、社會、技術、政策、市場等因素的變動,研究開發、市場調研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導致風險的發生。而所謂的靜態風險是指由於自然力的非常變動或人類行為的錯誤導致損失發生的風險,如地震、火災等。

  3.技術創新風險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防範和控制的。技術創新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技術經濟活動。通過對技術創新系統的組織管理,尤其是樹立風險意識,完善風險管理,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範和控制風險損失的發生和發展,使受控的技術創新活動向預期目標發展。

  4.技術創新風險導致的失敗結果在某些條件下是可以改變的。例如,電視機、電子錶在美國公司經歷失敗之後,卻在日本企業手中經過完善和市場開拓,最終獲得了成功。事實上,影響技術創新的風險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變某些可控因素之後,能夠改變原來失敗的結果。

  5.技術創新風險是可管理風險。雖然技術創新風險不可能完全滅除,但總的來說,技術創新管理比較完善的創新主體,能夠有效地防範和控制某些風險因素,其技術創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對就會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術創新的成功,必須在完善技術創新管理的同時,還要加強技術創新的風險管理。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說過:許許多多成功的創新者和企業家,他們之中沒有一個有‘冒險癖’。……,他們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為他們能確定有什麼風險並把風險限制在一定範圍內,恰恰是因為他們能系統地分析創新機會的來源,然後準確地找出機會在哪裡並加以利用,他們不是專註風險,而是專註機會。”

  (二)技術創新風險是一個理性過程中的風險  

  在技術創新這一具有創造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許多可變因素以及事先難以估測的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響。這些因素的影響使技術創新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但技術創新過程是創新主體理性行為主導的過程,並不是人們所想象或認為的那樣是一個不確定性很強的隨機過程。因為,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的,其中每個階段都包含有分析、評價、決策和實施等符合邏輯的理性行為。

  創新設想→調研→開發→中試→生產→市場銷售技術創新過程的技術創新風險分析矩陣表明,在技術創新整個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均可能存在技術風險、資金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決策風險政策風險,或者說不同特征的風險,如技術、市場、管理、決策等風險,在創新過程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分佈,其發生變化的規律存在顯著的差別。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完善的技術創新管理,如進行市場調查研究,對創新設想進行評估,切實按照目標顧客需求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開發新產品,制定和實施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使技術創新活動實現其目標。事實上,技術創新綜合能力不同的企業,他們所面臨的創新風險有著明顯的區別。創新綜合能力強的企業,相對而言創新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一些技術創新調查項目的研究結果證明瞭這一點。有的研究認為:新產品失敗率25年來保持穩定的原因,是對新產品管理能力的長期改進,要保持這種穩定,可能意味著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對技術創新風險進行理性的分析,始終致力於完善技術創新管理和風險管理,是防範和控制創新風險的基本措施。

  (三)技術創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逐步遞減  

  美國布茲·阿倫和哈米爾頓咨詢公司根據51家公司的經驗,歸納出新產品設想衰退曲線。從新產品的設想到產業化成功,平均每40項新產品設想約有14項能通過篩選進入經營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圖的條件,得以進入實體開發設計的只有12項;經試製試驗成功的只有2項;最後能通過試銷上市而進入市場的只有1項。事實上,在衰減過程中許多不確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說可能導致風險發生的不確定性因素隨著過程的進展而逐步減少。衰減比率會因產品不同、技術的複雜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別。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減率越高。但衰減曲線的形狀具有典型性。

  這一衰減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學習過程,獲取經驗的過程。在創新設想階段,重點是要明確技術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在調研評估階段,重點研究顧客是否存在這種需求,企業有無能力利用這一環境機會;在取得進展後,要儘量明確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確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開發的後期,甚至產品投放市場後,不確定因素還會存在,還是會遇到一些預想不到的新的風險。

  一些資料表明,有些創新活動,對創新項目估計不足,有時甚至不存在技術可行性或市場接受能力;對研究開發費用、設備調整費用和批量生產費用估計不足,特別是常常低估後者,致使投資超過預算,甚至超過企業的承受能力,而承受過大的風險。因此,在考慮創新項目的評價時,不僅要進行事前研究,而且還要進行事中研究,對各個階段都要進行評價,即由一次性評估轉變為多階段的評估,有一次性決策轉變為多階段決策。

防範技術創新風險的途徑

  新技術開發是探索性很強的工作,潛在著許多失敗的風險。在制定風險決策時,情報的數量和質量致關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準確,才能作出正確的、有把握的決策,企業承擔的風險也就相對減少;反之,承擔的風險就會增大。因此,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情報信息的搜集,不僅在技術開發階段,在樣品研製、商品化和進入市場等階段,獲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應的對策是:

  1.樹立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風險控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技術創新的風險管理。

  2.加強市場研究

  必須進行細緻的市場研究,對用戶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準和滿足這些需求。這在產品創新中起著重要作用。有些企業不作細緻的市場調研,僅作膚淺的分析,就盲目上馬,往往一事無成。

  3.重視分析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

  有些企業希望高新技術成果能夠立刻實現規模生產、創收見效,未待技術完善,未進行小試和中試,就籌措巨資,投資上馬。正是由於這種邊完善技術、邊建立生產線的僥幸心理,導致創新周期過長,成本過高,甚至項目失敗的結局。因此識別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對防範風險是至關重要的。

  4.加強信息溝通

  創新項目在執行過程中,要加強信息溝通,使企業內部各部門協調配合,加強與同行的技術協作,與用戶建立密切的聯繫,建立信息反饋渠道,改進新產品

  5.加強市場營銷

  當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缺乏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是許多新產品失敗的直接原因。對於新產品的市場開拓,制定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註重營銷溝通,完善服務,聽取用戶的建議,完善新產品,是一些企業面臨的緊迫任務。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技術創新風險"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83.4.134.* 在 2010年5月23日 11:18 發表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