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價格因素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扣除價格因素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價格指標,在不同年份之間進行對比時,有各年間價格變動因素,而不能確切反映實物量的增減變動。為此必須消除價格變動因素,使之可比,才能真實反映經濟發展動態。扣除價格因素的辦法,是利用可比價格進行不同年份間價值指標的對比。
扣除價格因素的方法有兩種:
(1)利用可比價格進行不同年份間價值指標的對比,即價值指標統一按相同的價格計算。
(2)價格指數縮減法,指用當年價格計算的價值指標直接對比後再扣除相應的價格指數。
如:河南省199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93.62元,1996年為3755.44元,則1997年為1996年的發展速度;4093.62/3755.44 x 100% =109.0%。同期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上年為100)為102.4%,則1997年河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扣除價格因素後的發展速度:109.0%/102.4=106.4%,即實際增長6.4%。
值得註意的是扣除價格因素並非用某一指標的增減幅度去減(物價總水平上升)或加(物價總水平下降)物價總水平的增減幅度,而是用其發展速度去除以價格指數。例如,1997年,某省費品零售總額的現價發展速度為111.1%,零售物價總指數為102.9%,則扣除價格因素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速度應為(111.1/102.9-1)×100%=8.0%,而不是8.2%。1998年,某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速度應為107.1%,零售物價總指數為97.7%,則扣除價格因素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速度應為(107.1/97.7-1)×100%=9.6%。從現價看,1998年某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低於1997年4個百分點,但考慮價格因素後,1998年實際增長幅度還比1997年高1.6個百分點。
中國巨集觀經濟面臨以下問題:
首先,由於經濟結構中的深層矛盾,龐大工業產能一方面使 70% 以上的商品供大於求,並且不得不依靠投資增長和國際市場來消化,另一方面,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關鍵生產要素瓶頸的存在,難以支撐持續的投資高增長,而依靠國際市場則必然受到全球資源供給和需求狀況的雙重製約。
其次,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受國際市場資源類產品供求關係緊張和價格上漲影響,輸入性通脹對國內經濟運行的影響日益增大。在國內消費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壓力要麼轉化為工業庫存的增加,要麼使部分生產能力被淘汰。
第三,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經濟增長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較低,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就業壓力始終存在,加上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國內消費難以實現大幅增長。
針對以上問題,2008年巨集觀調控應把握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加強物價上漲形勢的跟蹤研究,適當調高穩定物價的預期調控目標,在穩定物價總水平的前提下,穩步推出資源價格改革。
二是圍繞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在巨集觀調控中的作用。增強匯率彈性,逐步釋放匯率升值壓力,更好地調節社會總需求和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嚴格控制國外短期投機資本的流入。
三是完善穩健財政政策。公共資源分配應繼續向改善民生傾斜,加快研究和建立資源環境稅體系,改變國民收入分配過於向資本傾斜的格局,加大向勞動者分配的比重。
四是結合需求調控,以節能減排為核心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