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戰略層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戰略層次(Strategic Level)

目錄

戰略層次概述

  戰略層次是企業根據對未來經營環境的判斷,在選擇的目標層面上確定的戰略意圖戰略行動。按照這些戰略行動活動的領域,戰略層次可劃分為市場層次、技術層次和資源層次。

戰略層次的類型[1]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形態的戰略包括如下三個大的層次。每一層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自身的展開方式。

  (1)目標層

  目標層可以按如下方式展開;系統的根本目標,即使系統的根本目標的階段性體現,即具體目標上一級戰略目標的子目標等等。

  (2)方針層

  方針層可開展為;指導性的方針,限制性的原則等具體化、細則化後的政策、制度等物化了的體制、組織等等。

  (3)行為層

  行為層可開展為;全面性的規劃、計劃等具體性的工程、對策、程式等等。

  戰略層次的對象

  戰略的三大層次所針對的對象是各不相同的。

  目標層是針對系統自身的。任何一個系統都有其存在的使命和目標,儘管它可能是自覺的或者不自覺的。對於象社會、經濟等等人工系統,必然有其存在的使命和目標,但又確實可能不為人們所自覺、明瞭。這裡在這樣的意義上使用人工系統這個概念。它是一個以人為主體的系統,它可以是人造系統,即人們刻意設計、建立起來的,它也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投有人在那裡刻意設計。因此有對系統存在的目的自覺與不自覺的可題。特別是當系統經過一段歷史時期以後,由於歷史的連續性以及其它的原因,很可能模糊了系統本來的使命和目標。

  必須重視目標層戰略的針對系統自身的特性。從目標層的展開式中我們看到,使命是目標層的根本。一般而言,使命是系統本身所固有的。除非系統本身巳經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否則,它是不會變化的。特別是不會隨著環境等的變化而變化。倒如,中國共產黨以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共產主義為其歷史使命。只要黨還是由那些具有祟高共產主義信仰的人所組成,就不會改變。目標雖然與環境等因素有較強的關係,但是從根本上表現為系統自身的特性,即它永遠遵從系統使命所指出的方向。就是說,環境等因素的變化,會使目標在形式上、量級上發生變化,但不會發生方向上的、實質性的改變。就一個企業系統而言,在不同的時期會表現出追求最大產出、追求最大銷售額、降低成本、開發新產品、改進生產工藝等不同的行為特征,即有不同的具體目標。它們都是企業追求最大利潤這個根本目標在不同環境狀況下的變形。也就是說,企業的目標沒有變,也不會變,只要它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

  方針層是針對系統環境或系統中的一般問題的。每個系統都存在於一定的環境之中,不斷地與環境進行著物質的、能量的和信息交換。這是系統理論中的基本原理。人工系統也不例外。一般來說,系統擔當其使命、達成其目標的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選擇特定的方式和途徑,就是戰略方針層的任務,也是方針形態戰略的特征。同樣是建設社會主義富強國家這一目標,可以採取“獨立自主,自立更生 這樣的方針戰略,也可以採取“改革、開放,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的戰略。具體的選擇要受當時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制約。一家商場,可以採取全面經營的戰略,也可以採取特色經營的戰略,可以採用價格戰略,也可以採用品牌戰略等等。具體採用哪種戰略,要看商場的各種“環境”狀況。應當說,方針層次的戰略是最常見的戰略。因為它既有內容(謀略)又很簡要(概略)。最符合人們通常對於戰略的觀念。再者,方針層又是比較寬泛的,包含了從簡略到詳細的許多不同的形態。

  方針層可以展開為方針、政策、體制等多種形態。由簡到策,由軟到硬。具體地說,方針一般是對系統行為的指導,就象上面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樣。政策往往是對系統行為的規範,表明鼓勵作什麼;允許作什麼;不准作什麼等等。較之方針要繁複得多。體制則是固化了行為的方式,即所謂模式。通常人們不把政策、體制等看成是戰略形態,而是作為其名稱所表示的特定的東西而加以研究。其實這是無關緊要的。它們與較嚴格意義上的戰略不過是“量(策簡)”上的區別,沒有“質”的差。都是指導、規範、甚至鎖定系統的行為的。特別是體制,它實質上是一種組織形式,是為戰略實施服務的。從邏輯上說,建立計劃經濟體制必然是選擇了計劃經濟戰略之後的事情。但是計劃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戰略是同一的。沒有計劃經濟體制也就無所謂計劃經濟戰略。一般人們總認為體制是比戰略更高層次的東西。其實他們真實的意思是經濟運行模式戰略是比那些發展經濟的行為形態的戰略更高級別的戰略。比如說,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可以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戰略,在市場經濟體制同樣可以採用這一戰略。政策、體制等等,要解決的都是系統中的一般問題。

  行為層是針對具體問題的。系統所要處理的總是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如果一些具體的問題對系統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足夠大,它們就有可能出現於戰略之中,構成戰略中的行為層次。如果對這些具體問題的處理構成這個戰略的重點時,它就表現為行為形態的戰略。行為形態的戰略按當前流行的術語多稱為“規劃”、“計劃”、“工程”等等。象863計劃三峽工程等等都是。行為層次的表現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概略一點、廣泛一點的如規劃,同時針對許多較具體的問題。具體一點的如三峽工程,設立沿海經濟特區,等等,具體而明確。這些具體“工程 的意義都遠不限於“工程”本身,它們會對整個系統產生積極影響,為整個系統的發展掃清障礙、提供契機。

戰略層次與組織層次

  戰略的層次性還與組織的層次性相對應。具體地有如下事實。

  目標層是與系統的領導層、決策層相對應的。系統的使命,系統的目標,都是由領導者制定的。正是因為領導處於最高層次戰略的制定的地位上,所以對系統的生存、發展具有特殊的影響。就如同領導一詞的字面意義所表示的。應當強調,如果系統的使命變了,原系統就不復存在了,而代之以新的系統。就是說,一個系統的消亡至少有兩種方式,一是組織結構的消亡,或者說是“物質”的消亡;另一是使命的改變,也就是“精神”的消亡。

  方針層是與管理者有關的。管理者通過方針、政策等來控制、規範系統的行為。與方針層受制於目標層相對應,管理者是受領導者領導的。確切地說,目標是方針的根源。由於使命層往往隱而不現,方針層經常被錯誤地認為是最高層次的戰略。因而造成戰略研究中的極大混亂和麻煩。最突出的例子是市場經濟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論。這個令許多人爭論不休的問題其實質就是我們可否選擇市場經濟戰略問題。如果站在目標層次的高度,看到這隻是個戰略選擇問題,就不會有那些無謂的爭論。鄧小平正是以其總設計師的雄才大略,站在目標層次的高度,才能不惑於姓資姓社 問題,作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決策。同樣的原因有“一國兩制”這樣的驚世之作。

  行為層是與戰略實施者相關的。實施者對行為戰略的實施構成系統的重大行為,因而具有特殊的意義。象我國改革、開放的突破性措施,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如此。一般說來,實施者的行為要受領導者的領導,管理者的管理。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行為層要受其上各層次的制約。但是例外也是有的,象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與當時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是有衝突的。但是它和戰略的最高層次,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衝突。

戰略層次的種類[2]

  1.公司層戰略

  如果公司擁有一種以上的業務就需要一種公司層戰略Corporate –level strategy)。其關心的問題是:公司的事業(業務)是什麼?公司應擁有什麼樣的事業(業務)組合?其戰略行為一般涉及拓展新的業務,如事業單元、產品系列(product lines)的增加(或剝離),以及在新的領域與其他企業組建合資企業Joint venture)等等。公司層戰略應當決定每一種事業在組織中的地位。

  Image:战略层次.jpg

  2.事業層戰略

  當一個組織從事多種不同事業時,建立戰略事業單元Strategic business unit)更便於計劃和控制。戰略事業單元代表一種單一的事業或相關的業務組合,每一個事業單元應當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競爭對手。這使得每一個戰略事業單元應該有自己獨立於公司其他事業單元的戰略。

  因此,公司的經營可以看作是一種事業組合,每一個事業單元都有其明確定義的產品細分市場,並具有明確定義的戰略。事業組合中的每一個事業單元按照自身能力和競爭的需要開發自己的戰略,同時還必須與整體的組織能力和競爭需要保持一致。

  事業層戰略Business-level strategy)關心的問題是:在我們的事業領域里如何進行競爭?事業層戰略規定該事業單元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以及向哪些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其戰略行為包括廣告宣傳研究與開發(研究是指通過發明新技術來創造一種新產品或新工藝,或改進現有產品;發展則是將已有發明推廣於生產過程或其他產品)、設備條件的改善以及產品系列拓展、收縮的方向和程度。

  全部事業單元必須符合作為一個整體的公司的利益,在可接受和控制的風險水平下,使銷售收益資產結構獲得均衡發展。

  3.職能層戰略

  職能層戰略Functional-level strategy)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如何支持事業層戰略。職能部門如研發製造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財務部門,應當與事業層戰略保持一致。

戰略層次間的關係

  戰略的層次與戰略的級別是不同的概念。戰略的級別劃分對應著系統的子系統的劃分。就是說,子系統的戰略比母系統的戰略的級別要低。因此一般要求前者要服從於後者。戰略的層次則是相對同一系統而言的。層次是同一戰略的層次。一個戰略也可以劃分為許多部分,每個部分表現為不同的形態的戰略。雖然彼此間在層次上有高低之分,但是在級別上都是一樣的,影響的都是同一個系統,而不是另外一個或者它的部分。在戰略的層次結構體系中,有如下一些特征。上面的層次對下麵的層次有指導作用,下麵層次對上面層次有支持作用。就是說,目標的確定要符合系統的使命,方針的確定要有助於達成目標,政策和制訂要在方針的指導下進行等等。

  戰略選擇的靈活性逐漸增加。就是說方針層比目標層的靈活性增加,行為層又比方針層靈活性增加,對於各層次的展開形式往往也是如此。如同我們前面說過的,使命是恆定不變的,而目標層是隨環境的改變而變化的。方針是指導系統合理行為以達成系統目標的,因此也就有了更高度的靈活性。就象通常人們所說的那樣:不管什麼手段,達到目的就行。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至於行為層次,因為是針對具體問題的,那麼可選擇的方法、方式就更廣泛了。與戰略制定的靈活性相關的是戰略(存在)的穩定性。靈活性越少,也就是可選擇性越小,戰略存在的時間就越長,也就是我們說的越穩定。

  行為的靈活性越來越小。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戰略對行為的限定越來越強了。事實上,行為形態的戰略已經是對行為的鎖定。可以說,行為的靈活性與戰略的靈活性是互為對偶的。

參考文獻

  1. 劉海嘯.戰略層次與戰略形態
  2. 高樹軍.《管理學》.第八講 戰略管理.河北大學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戰略層次"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18.21.40.* 在 2017年10月14日 20:40 發表

前面寫戰略層次類型後面說種類,有歧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