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孔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孔丘)

孔子(Confucius)

先师孔子
放大
先師孔子

目錄

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的生平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西曆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子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占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的主要思想[1]

  (一)仁愛的修身之道

  1.仁愛之道

  孔子認為“仁”就要做到這五點:“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悔,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貸》)

  2.忠恕之道

  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里的基石,“仁”這個字是單立人加一個二,所以叫做“二人稱仁”。所以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才會有“仁”。孔子認為“愛人”的具體表現和做人做事的出發點就是忠恕之道。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宋代朱熹對忠恕也做了解釋,他說:“盡己之謂忠,推幾之謂恕。”這就是孔子所說的道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孝悌之道

  孝指尊敬順從父母,悌指尊重兄長,是中國古代處理家族內部兩大關係的基本要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學而》)“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子罕》)由於當時的家族組織與行政這關係密切,在家能孝悌者,在政治上必定能敬重君主、公卿,所以,“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學而》)因為孝悌與政治相通,因此當有人問孔子“子奚不為政”時,孔子回答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政》)

  (二)禮的治世之道

  1.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把禮作為治國之經緯的思想,認為禮是治國之本,形成了以禮樂教化治國安邦的總體思路。孔子對周禮抱著尊重的心態,而在實際上又有所損益。在繼承中創新,目的是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同禮”的,在《論語》中多次談到自己對西周禮樂的嚮往。子曰:“周監乎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陽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述而》)這態度談和感情畢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為周禮再好,也只是代表一個逝去了的時代,儘管那個時代曾經確實是輝煌的。

  如果孔子果真面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形勢,一味地維護周禮,那他肯定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保守派。但是,事實上,他對周禮也有許多不滿之處,併在推崇周禮的前提下,對周禮進行了許多“損益”。如“周禮”重視祭祀鬼神,而孔子在回答樊遲問知時則主張:“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雍也》)子路問事鬼神的問題,孔子明確地告訴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他的弟子都認為“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孔子重人事輕鬼神,革新了“周禮”的基本精神。又如“周禮”規定的宗法制、世襲制在孔子這裡也被打破了,他提出的“舉賢才”(《子路》)打破了親親尊尊,主張“學而優則仕”(《子張》),向社會打開了取士的大門。孔子通過對周禮的損益創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使之他整個思想體系的制高點,並與“禮”配合,在修己的同時治人,在人的倫理道德完善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良好秩序

  2.孔子繼承西周德治思想,總結春秋德禮思潮,提出了“德化”、“禮治”的治國思想。孔子不滿當時“天下無道”,動蕩不安的社會,抱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救世情懷,奔游列國,孜孜以求,倡導“德化”、“禮治”。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他提出“為國以禮(《先進》),集中表達了他對禮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除了重視德、禮,孔子也沒有忽視政、刑在治國理民過程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朱註:“道,猶引導,謂先之也。政,謂法制禁令也。齊,所以一之也。道之而不從者,有刑以一之也。免而無恥,謂苟免刑罰。而無所羞愧,蓋雖不敢為惡,而為惡之心未嘗忘也。禮,謂制度品節也。言躬行以率之,則民固有所觀感而興起矣,而其淺深厚薄之不一者,又有禮以一之,則民恥於不善,而又有以至於善也。”可見,孔子認為在治國理民過程中,德、禮與政、刑都是不可缺少的,不過,在這四者當中他是有先後的,這就是德、禮為先,政、刑為後。

  3.孔子認為“治國以禮”既要註重形式,又要註重精神實質。他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陽貨》)認為玉帛、鐘鼓是禮樂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於形式上是不夠的,要註重禮的精神。 ’禮的精神主要體現為“仁”、“恭”、“敬”、“讓”、“情”等方面。“仁”是禮的最根本的精神內容。孔子是:“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意謂不仁的人,怎麼能談得上禮樂呢?援仁入禮,以仁充禮,為孔子構建學說體系的最關鍵環節。

  4.如何實現以禮治國?孔子把“正名”作為起始。當他與學生游衛時,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子路有些不解,孔子接著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這一主張要落實在政治上,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為此,在君臣關係上,他強調君臣之間要以禮相待,“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佾》)至於父子、兄弟、朋友之間,—句話,各種社會關係都要以禮為準則,甚至要求人們“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孔子倡導的禮,體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應該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不能“自諸侯出”,更不能“陪臣執國命。”(《季氏》)由於法治與禮治在那個特定的時代是有對立的,所以孔子站在維護禮治的立場上反對晉鑄刑鼎,這說明孔子確實有保守傾向。

  孔子思想所指向的是整個社會的物質基礎和精神生活,其思想體系所圍繞的軸心即是治國安民的社會實踐。我們承認孔子是非常崇尚文武周公之道的,以至於連做夢不見周公都發出“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的感慨,可是他更註重“損益”,註重變化,不僅“殷因於夏”、“周因於殷”有“損益”和變化,以此類推,將來“繼周者”也會有“損益”變化。(《為政》)對此孔子自己曾有過生動的描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衛靈公》)

孔子對中華文明的貢獻[2]

  (一)文學上的貢獻

  我國傳世的第一本文學作品《詩經》, 是由孔子整理成書的。據《史記一孔子世家》記載,古時有詩三千餘篇,孔子刪除其重覆的,選取其“為施於禮儀”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詩經》文本。孔子刪定《詩經》,最初的本意只是為他的“言語”科和“文學”科教學提供一部教材,實際上卻同時向中國文學史提供了第一部作品集, 開創了中國文學史的新時代。孔子還對《詩經》的主旨、作用和若幹篇章作了重要解說。《論語》中就有很多記載,如:“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為政》) “不學詩,無以言。” (《季氏》)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 使之四方, 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子路》)等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更是最近發現孔子詩論文獻。孔子對《詩經》的解說,分編詩之義和說詩之義兩個部分,涉及到文學、政治、倫理、教育等各個層面,其中的一一些重要思想、理論,對後來的文學創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產生了極其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向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孔子整理的《詩經》和孔子的詩論,就是兩乾五百多年來中國文學和文論的“源頭活水”。

  (二)史學上的貢獻

  孔子是我國第一部史書《春秋》的作者。 《春秋》是魯國編年史,記載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魯國曆史。孔子修《春秋》,是有感於“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出於撥亂反正的政治目的而作。孟子說: “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孟子一騰文公下》)。司馬遷說《春秋》“貶天子, 退諸侯,討大夫, 以達王事而已矣” (《史記一太史公自序》)。孔子為《春秋》發凡起例,確立了許多書寫歷史的原則和凡例,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謂“春秋筆法” ,即用簡約的文字表達複雜的微言大義,褒善貶惡, “一字之褒,如同華袞之榮: 一字之貶,無異斧鉞之誅”。 《春秋》一書僅僅16000餘字,卻記載了242年的歷史,可謂文約義豐。後世解釋《春秋》的著作有數種,傳世的有《左傳》、 《公羊傳》和《穀梁傳》。孑L子以前,周王朝和各諸侯國都有史官的設置,負責記錄國史,並且形成了秉筆直書、善惡必錄的優良傳統。孔子修錄《春秋》,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又進一步賦予了史學以“資治”的目的,通過把歷史的原始記錄改寫成歷史著作,創立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史學,奠定了此後兩千多年中國史學發展的基礎。應該說,不是司馬遷而史孔子,才是中國史學之父。

  (三)哲學上的貢獻

  《易》是大道之源, 也是中國哲學之源。《漢書一文藝志》記《易》之由來,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認為在《易》之早期發展史上,有三個至關重要的階段: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階段,周文王由八卦演為六十四卦是第二階段, 孔子作《易傳》是第三階段。 《易傳》的基本特點是, 闡發易理。《易》原是卜繭之書,在很長一段時問內並沒有引起孔子的註意。 《史記一孔子世家》記“孔子晚年而喜《易》,讀《易》緯編三絕” 。1972年出土的書《易傳》亦記“夫子老而學《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橐”。孔子晚年如此好《易》,弟子問: “夫子亦信其藍乎?”孔子回答說: “我觀其德義耳。吾與史藍同途而殊歸。.史巫好《易》,是信其藍占;孔子好《易》,是“觀其德義”。孔子以其非凡的慧覺註意到《易》的“德義”層面,發現了蘊含於《易》之中的豐富哲理,於是作《易傳》十篇(又稱十翼)予以系統的闡發。可以說,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轉向哲學,從而引發了易學革命的第一人。《易傳》中所運用和闡述的~些基本範疇、命題、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 如天道、太極、陰-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等等, 是中國哲學的寶貴財富。古時易老並稱, 《易傳》與《老子》確實是中國哲學的“雙璧”,是兩篇不朽的哲學文獻。

  (四)教育上的貢獻

  孔子時代, 教育與學術由官府壟斷,但已開始出現鬆動的跡象,孔子順應這一趨勢,及時打出“有教無類” 的旗幟,以私人身份招徒講學,創辦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先後培養了弟子三乾,賢人七十二;選編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教材;將弟子分為“德行”、“言語” 、“政事” 、“文學” 四科進行教育。最值得稱道的是,孔子在其豐富的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套完整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如:教育目標是培養君子仁人,教育對象則“有教無類”: 教學原則是因材施教,教學方法採用“循循然善誘人”的啟髮式,要求弟子學思結合、舉~ 反三、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重視德育,智仁勇並舉而以仁為中心;提倡教師以身作則,師生教學相長;倡導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一為政》)要求弟子學以成才, 學以致用。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被尊稱為“萬世師表”。他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被奉為圭臬,指導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教育,而且在今天看來,多與現代教育理念相契合,閃爍著科學的光芒。

  (五)政治上的貢獻

  孔子有過從政的經歷,在魯國“由大司寇行攝相事”個月內, 曾取得了“國中大治” 的政績。但是,比較而言,孔子的從政實踐遠不如他的政治思想更為出色和更有影響。孔子的政治思想,從“仁者愛人”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實行仁政德治,始終將社會的公正、程式、誠信和人民的福祉擺在第一位。孔子認為,為政首先要從自身做起,他說: “政者, 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論語一顏淵》)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一子路》)提倡選賢與能,賢能的標準是德才兼備。主張為政以德,寬猛相濟,德主邢輔。德治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法治是“道之以政,齊之以邢”,在這個意義上,孔子認為,德治優於法治。德治是以民為本的政治。德治要求“博施於民而能濟眾”, 反對苛政虐民,主張厚施薄斂, “使民以時” ,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造福於人民。孔子是清醒的現實主義者,也是有追求的理想主義者。他的政治理想,一是實現“天下為公” 的“大同”社會, 一是實現“天下有道”的“小康”社會。這是孔子為中國人民設定的兩個理想社會的目標。孔子的政治思想, 自漢代以降,一直被奉為治國平天下的指南,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政治文明的主導思想。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於東超.孔子的主要思想[J].學理論,2011(28)
  2. 牛燕.淺談孔子對中華文明的五大貢獻[J].神舟民俗,2009(28)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6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y桑,中国人杰,LuyinT,陈cc.

評論(共4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孔子"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7.105.40.* 在 2015年8月31日 22:03 發表

有道理

回複評論
互联好运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6月29日 01:22 發表

知書達理古聖賢,學而致用邁家園!

回複評論
36.224.245.* 在 2017年7月18日 09:11 發表

ok good

回複評論
112.96.36.* 在 2021年2月20日 10:01 發表

我認為孔子出國訪問齊國的一句話很好,它說:有朋友從遠方來是件快樂的事,那麼大家都應該快樂。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