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初次分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指國民總收入(即國民生產總值)直接與生產要素相聯繫的分配。任何生產活動都離不開勞動力、資本、土地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取得這些要素必須支付一定的報酬,這種報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主要包括居民提供生產要素所得報酬收入,政府利用國家權力對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再生產所征收的生產稅進口稅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企業在扣除其固定資產消耗和其他運營成本及稅收後的凈營業盈餘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生產要素價格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政府通過稅收杠桿和法律法規進行 調節和規範,一般不直接干預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企業單位內部的分配,其依據主要是效率原則,即根據各生產要素在生產中發揮的效率帶來的總收益多少進行分配,高效率獲得高回報。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政府通過稅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調節各收入主體之間現金實物的分配過程,也是對要素收入再次調節的過程。

  初次分配是更為基礎性的分配關係,它要解決的,主要是貨幣資本的所有者與人力資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問題,不僅數額大,而且涉及面廣,如果在初次分配中出現重大的社會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難加以扭轉。初次分配市場中調節機制的缺失,會導致分配秩序混亂,從而造成收入差距擴大,現實情況也正是如此。

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過程

  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是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因此,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國有經濟、集體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各企業中分別進行的。 

  國有經濟初次分配國有企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三部分:(1)以稅金形式上繳國家,成為國家集中的純收入,由國家統籌安排,在全社會範圍 內使用;(2)以企業基金形式留歸企業支配,用於企業發展生產、集體福利、職工獎勵等方面;(3)以工資形式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分配給企業職工,由職工個人 支配和使用。

集體經濟初次分配:

  城鎮集體經濟初次分配:城鎮集體企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四部分:(1)以稅金形式上繳國家財政,形成國家集中的純收入;(2)以 合作基金形式上繳集資單位,形成統一支配的集體收入;(3)以企業基金形式留給企業;(4)以工資形式分配給職工,形成職工個人收入。

  農村集體經濟的初次分配:農村集體經濟由於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以,要以承包農戶為單位進行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承包農戶創造的國民收 入在初次分配中發解為四部分:(1)以農業稅形式上繳國家,形成國家集中的純收入;(2)以公積金公益金形式留給集體,用於擴大再生產和集體福利; (3)以管理費形式提留給鄉村政權組織;(4)以個人收入形式留歸農戶。

  個體經濟的初次分配:個體經濟單位創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兩部分:(1)以稅金形式上繳國家;(2)稅後利潤全部形成個體勞動者個人收入

  私營經濟的初次分配私營企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三部分:(1)以稅金形式上繳國家;(2)以工資形式分配給企業職工;(3)以企業主收入形式歸企業主支配。 “三資企業”的初次分配:“三資企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四部分:除按註冊投資比例分一部分給外方投資者外,其餘部分的分配與一般企業相似,分別以稅金、企業基金工資形式,形成國家收入、企業收入和勞動者個人收入。

我國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則

  初次分配註重效率、再分配註重公平,是對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的深化,科學地界定了按效率分配與按公平分配的不同領域,避免了適用範圍的混淆,同時也合理地界定了企業與政府在分配工作中不同職責。

  初次分配註重效率,必將促進經濟迅速發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適當拉開收入差距,有利於實現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鼓勵更多的人通過市場競爭走上富裕之路,激發不同生產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投資熱情,創造更多的財富,從而提高整個經濟運行的效率。改革實踐證明,如果沒有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不可能有我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

  再分配註重公平,有利於保持社會穩定。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由於人們所擁有的稟賦不同、對生產要素占有的差異,按生產要素分配必然帶來社會成員 收入上的差距,差距過大則有失社會公平。而且,收入結構的失衡會導致消費結構的失衡,最終影響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經濟結構的平衡,反過來又影響企業的效率。 所以,再分配要充分發揮政府的調節功能,實現收入分配的相對公平,限制社會各類人員之間收入差距的過分懸殊,通過稅收、財政轉移支付等政策措施,使高收入 者個人、階層、行業或機構收入的一部分再轉化為社會的收入,並使低收入階層成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獲益者。

  強調初次分配註重效率、再分配註重公平,能調節效率與公平的矛盾,實現共同富裕。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是一對矛盾。如果完全按效率原則進行分配,必然會產生較大差距,與公平原則相矛盾,不符合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但分配越平均,效率越低,也不符合社會主義本 質的要求。強調初次分配註重效率、再分配註重公平,則將二者辯證地統一起來:初次分配效率優先,適當拉開收入差距,對社會貢獻越大收入越高,這本身也體現 了公平;再分配註重公平,照顧到大多數人的利益,有利於普遍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這時公平也是一種效率。這樣,政府按照初次分配註重效率的原則,制定路線 方針政策,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按照再分配註重公平的原則,通過強化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主導作用,理順分配關係以控制收入差距,制定相關法律以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健全以養老、醫療、傷殘為主的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擴大就業和再就業渠道,從而為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奠定穩定的社會基礎。

初次分配的主要指標

  一般來說,衡量一國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指標是分配率,即勞動報酬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如果勞動者的報酬總額占GDP的比重越高,則說明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上述三項指標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以美國為例,國民總產值的70%是勞動報酬,其他國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 ~65%之間。而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著資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勞動所得持續下降的局面。職工工資總額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為15.3%,1996年為13%,20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1%,同時行業之間、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持續擴大。

  當然,強調初次分配的公平不是要否定效率,否定市場機制。鑒於發展還是我們的第一要務,正確的國民收入分配觀念和做法應該是:平衡資本利益與勞動利益的關係,以初次分配的公平與效率的統一為主,以政府再分配的公平與效率的統一為輔,實現國民收入分配的效率與公平的統一。具體而言,就是提高勞動者尤其是農民、農民工及城市工薪者的勞動報酬及福利待遇,讓勞動者所得在GDP中所占比重達到50%以上,並適當降低資本所有者的回報,同時控制財政收入的增長步伐,徹底打破行業壟斷,真正體現初次分配中的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

  總之,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是整個社會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礎,而勞資關係又是市場經濟國家根本的社會關係,只有通過初次分配平衡了資本利益與勞動利益的關係,才能從全局平衡社會總體利益格局,進而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機制的完善

  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直接涉及到國家、企業(集體)和勞動者個人的經濟利益。因此,在分配中必須採取各種正確的政策措施,統籌兼顧三方面的利益,註意經常調節三者的矛盾,以便更好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看,初次分配的機制還需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特別是,要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和規範所有者、經營者和生產者的權、責、利關係,形成國有資產收益與職工個人收入相互制衡的關係,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分配的自我約束機制。要改進現行的彈性工資總額計劃、企業 工效掛鉤的辦法,特別要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殖作為掛鉤的重要考核指標,並建立考核指標體系。對國有企業和國家或集體控股企業,要建立工資分配的民主管理和 民主監督制度。此外,非公有制經濟的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由於也直接涉及各方面的物質利益關係,同樣需要處理好。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3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初次分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王涛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4月8日 11:40 發表

因為起點造成的差距是很難調節的,二次分配將引發既得利益者與政府的博弈,也將衍生出尋租、妥協等行為,從而影響二次分配的效果。所以,初次分配體現效率也要兼顧公平。

回複評論
222.95.1.* 在 2010年9月26日 21:57 發表

勞動者創造的財富應該讓勞動者有權享用。這是社會主義起碼要做到的!

回複評論
194.221.86.* 在 2012年1月3日 01:25 發表

數據不正確吧。通過收入數據計算初次分配大概在40%左右。另外再非配之後的比例才是影響人們生活的,尤其是對於接受轉移支付的低收入人群。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