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化是指通過社會各方力量,利用民間資源進行公共產品的生產與提供。
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化的標誌[1]
1.社會力量成為舉辦公共事業的主體舉辦公共事業的社會力量包括社會上的集體和個人的財力和物力,也包括吸收的海外資金-社會力量成為舉辦公共事業的主體,其特點是實現了公共事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使公共事業發展的資本形態從國有資本形態轉化為社會集團資本形態或融合資本形態,從而使國家縱向獨資轉變為社會橫向註資,使國家集中承擔投資和生產經營的風險轉變為社會分散承擔風險,使國家獨享資本利益轉變為社會分享資本利益。在我國事業單位改革進程中,國家採取“公辦民助”或“民辦公助”,委托“公共事業投資公司”管理和經營公共事業資源.以及鼓勵集體或個人直接興辦等形式進行公共事業出運營,正是符合了這一社會化取向。
2.市場化運營成為公共事業發展的一種機制市場化運營與社會化發展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只有做到產權明晰,並使人、財、物、無形資產等要素按市場規則自由流動,才能真正體現其價值,才會使公共事業步入一個良性迴圈的發展軌道。所以,走公共事業社會化的道路首先要引進市場,通過市場使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為此,應實行政企分開,要籌建各類事業資源的專業性市場,使市場的調節作用滲透到公共事業的方方面面,建立——十完整的公共事業資源配置市場體系,真正使市場成為公共事業資源配置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動力,
3.多元約束成為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特征把公共事業放到開放的社會大環境中運作經營,不僅要完善自我約束,還必須加強社會各方面的約束。現代公共事業組織在包括領導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在內的整個管理體系方面,都要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要通過事業目標約束,事業編製約束、事業財務約束、強化該組織的自律機制。同時,還應重視政府的法律約束和規制,雖化社會多元化的民主監督與管理,以確保其合法經營和健康發展。
- ↑ 婁成武,鄭文範.公共事業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