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譽意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信譽意識[1]
信譽意識是指企業在其活動中認真爭取和維護公眾信任的自覺信念。
企業信譽的形成,單靠行政手段是不行的。它是在社會輿論、人們的信念、偏好、傳統習慣、教育、外界影響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強調公共關係活動中的信譽意識,就是要求公共關係行為具有維護企業良好信譽的自覺性。具備了這種自覺性,就必然會清醒地認識到現代社會的發展所帶來的民主和平等的社會關係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所造成的市場變化,必然使企業的發展走出專制政治和自然經濟的樊籬,形成平等競爭的局面。競爭的實質在於爭奪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信譽。而公共關係作為樹立企業信譽的不可替代的手段,也必然在信譽競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企業的發展與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具有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信譽高必然形象好,形象好必然獲得公眾支持,只有在社會公眾廣泛支持的前提下,企業才能真正得到發展。因此,任何公共關係活動,都應把建立並維護社會組織的信譽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為一種主體條件,信譽意識,也應當是公共關係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思想觀念。[2]
有了信譽意識,就會對本組織的產品和服務負完全徹底的責任;就會在社會交往和經濟活動中重合同、守信用;就會以負責的態度對待社會組織或企業行為所引發的一切社會影響。[3]
信譽意識的具體表現[1]
首先,要具有信譽至上的信念,在日常活動中不發表任何有損於企業信譽的言論,不姑息任何有損於企業信譽的行為,不做任何有損於企業信譽的事情。企業對公眾和社會言必信、行必果,堅持向公眾和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
其次,把建立和維護企業信譽的自覺性與建立和維護良好企業形象的自覺性聯繫起來,把提高企業信譽視為完善企業形象的基本任務,把維護企業信譽視為維護企業形象的長期工作。
再次,要註重以科學的制度和政策去保障企業的信譽,以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和持之以恆的努力,去實現、建立和維護企業信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