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質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信息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根據社會信息環境的需要,培養和提高社會個體成員的信息意識與信息能力的過程。信息素質教育並不排斥各種專業知識教育,相反,信息素質教育為各種專業知識教育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人是環境的產物。信息素質教育的提出,既是社會演進的要求也是文化積澱的結果。英語中literacy 翻譯成漢語是有文化的意思,它的否定表達方式是“非文盲”,反義詞是文盲(illiteracy)。在傳統社會裡,文盲占人口的大多數,有文化的只限於少數人。中世紀的歐洲,文化掌握在天主教神職人員之手,目不識丁的國王,屢見於史。中世紀晚期,印刷術的發明為文化的普及開闢了道路。工業社會需要有文化的勞動力,提出了掃除文盲,普及教育的要求。Literacy 的標準是會讀、會寫、會算。圖書館事業興起後,開展用戶教育提出了圖書館素質(或文化)問題,稱之為library literacy。電腦普及後,為了加強電腦技能教育,便有了電腦文化computer literacy或電腦素質之說,也有稱之為數字化素質(digital literacy)網路素質(network literacy)和媒體素質 (meidia literacy)的。在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發達的國家裡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質(information literacy) 的概念。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 . 澤考斯基(Paul Zurkowaski)1974年在美國全國圖書館與情報學委員會上,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質的概念,他把信息素質概括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信息專業人員需求的急劇增加和信息技術教育的蓬勃興起,人們對信息社會本質和信息素質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深化。
此後,信息素質的概念在美國被逐漸推廣。在1980年代,由於電腦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電腦為工具獲取信息在美國成了人們註目的中心,促使人們對信息素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使教育界感到了一種教育的危機感。如在1983年發行的“A Nation at Risk”一書就認為,現在學校中學生獲取信息的水平參差不齊,面對日益臨近的信息社會,應該對學生實行能夠對龐大的信息進行評價的教育。當時的圖書館界也開始對傳統的圖書館利用教育進行了反思,提出“批判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概念。如Norris認為:作為信息檢索的重要因素,要對資料,信息的選擇和評介進行批判的思考。批判的思考是使能動的學習成為可能的關鍵。
1985年美國的Colorado大學Denver校園的Auraria圖書館從圖書館利用教育的領域對信息素質的定義進行了探討。他們認為:信息素質應該是一種綜合性的技能,具有信息素質的人能超越對個別信息的探索,不但能對信息進行必要的和有效的處理,而且對其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評價能力,懂得圖書館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因此在信息社會中,大學圖書館對學生只進行利用圖書館技能的教育是不夠的,圖書館利用教育的主要內容應該向信息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 1987年由Columbia大學與Colorado大學共同召開了一個關於圖書館與大學優秀性研究的座談會,Patricia Breivik在會上指出,為了達成終身學習,大學生具備信息素質是非常必要的,大學圖書館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獲得信息,對信息源進行評價的技能的教育。1988年美國的大學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也制定了新的圖書館利用教育指南,其中4個核心部分是信息認識、信息構造、信息處理、物理的存儲。可以說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信息素質教育是美國大學圖書館界的一個研究熱點。
進入90年代後,由美國圖書館協會(ALA)提出的信息素質的定義被普遍地接受,ALA指出:“具有信息素質能力的人,能夠充分地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並能有效地檢索,評價和利用信息。即掌握了各種學習方法,知道怎樣組織知識,發現和使用信息。這些人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因為他們不管碰到什麼問題或做什麼樣的決定時,都能夠發現必要的信息”。 由此可見:90年代後的美國信息素質教育已被引起了廣泛地註意,而且在強調信息素質的作用的同時,已將信息素質放在整個素質的整體中去考慮。正因為如此,Rader把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視為是圖書館中的一場革命,它遠遠超越了傳統的圖書館利用教育的作用和範圍,是傳統的圖書館利用教育適應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
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但歸納其要義,其基本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大的方面:
第一,信息意識教育。信息意識是指人的頭腦對信息及其運動規律的抽象性、概括性、總體性的認識。信息意識既是信息主體對信息的認識過程,也是其對外界信息環境變化的一種能動的反映,因此,信息意識對對信息主體的信息行為必然起著控制性作用,信息意識的強弱則直接影響到信息主體的信息行為效果。信息意識包括信息主體意識、信息獲取意識、信息傳播意識、信息保密意識、信息守法意識、信息更新意識等多種意識因素。強化信息意識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受教育者對信息應有的科學、全面、深入的認識得到培養,比如信息的內涵、特征、結構,信息的功能及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源的類型、特點,信息交流的形式、類型、模式,信息整序的理論和基本方法等;另一方面也是培養主體自身的信息需求的良好的自我意識,即作為行為主體,能時刻意識到自身的潛在信息需求,並能隨時將它轉化為顯在的信息需求,進而充分、正確地表達出來。總之,信息意識是信息素質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社會個體成員適應信息環境,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基礎。
第二,信息道德法規教育。信息道德是指在整個信息活動中,用以調節信息創造者、信息服務者、信息使用者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在日益複雜的、現實和虛擬的信息環境中,對受教育者進行信息道德法規教育,也是信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其具體內容而言,主要包括(1)信息交流與傳遞目標應與社會整體目標協調一致;(2)信息活動中所應承擔的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3)培養遵守有關信息活動的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的自覺性;(4)堅決抵制各種淫穢、迷信、謠言、欺詐和其他虛假信息;(5)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6)尊重個人隱私;(7)培養信息良知和尊重基本人權;(8)在信息活動中堅持公正、平等、真實原則;(9)正當使用與合理髮展信息技術;(10)正確處理信息創造、信息傳播、信息使用三類主體之間的關係等。
第三,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主要指通過對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評價,進而創造新信息和新知識的能力。隨著社會信息量的不斷擴充更新以及電腦技術的廣泛使用,各種光碟技術、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在為我們提供了各種便利的同時,如何提高人們的信息能力,已經成為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1)信息的收集能力。這裡主要指的是在信息素質教育中,應該使受教育者充分掌握的文獻信息資源的檢索能力。其中包括電腦文獻檢索的基本原理;檢索功能和策略;網路信息檢索工具;檢索步驟與方法等;(2)信息的整序能力。是指能否將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特定的目的,進行篩選、分類排序、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3)信息的利用能力。是指能否在不違背信息道德法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儘可能地發揮和實現信息的使用價值;(4)信息的評價能力。主要是指能否對特定信息進行科學的甄別、實事求是的批判、客觀公正的評估,以達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目的;(5)信息的創新能力。也就是通過在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加工整合的基礎上,創造新信息和新知識的能力。綜上所述,信息能力教育理所當然地是信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成立專門的信息素質組織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到, 美國成立了許多組織來推動信息素質教育與研究, 如信息素質總統委員會和國家信息素質論壇以及信息素質教育行動委員會。這些組織在促進信息素質的教育和研究方面, 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雖然也由高校圖工委舉辦了多次全國性信息素質教育研討會, 但也僅限於理論上的探索, 並沒有在實踐中給予更多的推動。專門的信息素質組織, 除了開展理論研究, 更能改變教育界與圖書館界彼此缺乏溝通的局面, 並加深二者的合作, 對全國範圍的信息素質運動能充分發揮組織和協調作用, 使信息素質教育呈現出整體推進的態勢。
(二)制定國家信息素質標準
在信息素質標準的制定方面, 國內顯然也是落後了。在國內眾多的相關論文中, 談到要制定國家標準的呼聲很高,但真正做這方面研究的人卻極少。2000年, 楊曉光、陳文勇在探討信息素質能力分類和核心能力構成的基礎上制訂並建立了高等院校學生信息素質能力標準, 共9大標準40項。次年二人又提出了我國高等院校學生應具有的信息素質核心能力及其考核指標, 包括7項16條。之後每年僅有一兩篇論文研究這個問題。2006年至今筆者已檢索到4篇文章, 並且研究也都很深入, 如師忠凱設計出一套適合我國大學生的信息素質評價標準, 共5項20條。而在基礎教育的信息素質標準方面, 無論是對學生還是教師, 學者們更多的是採用量化的評價方法進行研究。國內信息素質標準制定的滯後, 一方面是因研究者甚少,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專門的信息素質組織來推動這項研究的開展所致。畢竟個人的研究成果只是一家之言, 只有經過實踐和有組織的專家群的研究討論才可定論, 所以歸根究底還是要有一個專門的組織來號召大家進行研究並最終通過一個適合我國教育現狀的、客觀的、科學的信息素質標準。
(三)深入合作
由實踐可知, 關於信息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開展需要圖書館界和教育界共同的努力, 二者缺一不可。美國信息素質教育的合作是多層次的, 這正是我們值得借鑒的地方。
1.教育界與圖書館界的合作。教育界與圖書館界的合作, 主要是從全國範圍來推動信息素質的理論與實踐活動。我們也看到, 目前國內信息素質教育的理論研討多是由圖書情報界發起的, 而事實上也有一些教育界的學者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並且由於他們實際參與教學, 更有條件開展課題及項目研究, 所以二者既有合作的基礎而且也是必要的。巨集觀上的合作最主要的是成立專門的信息素質教育研究組織,由教育界與圖書情報界的機構共同組成, 廣泛開展合作, 進行理論與實踐交流。
2.教師與圖書館員的合作。一方面是圖書館員走進課堂, 另一方面是教師把信息素質教育的內容納入自己的課堂教學。美國教師與圖書館員的合作開展得卓有成效, 形式也是多種多樣, 高校圖書館員與教師的合作、中小學圖書館員與教師的合作、高校圖書館員與K- 12圖書館員的合作等等。
而我國的信息素質教育目前還未形成這種合作, 雖然我們在大聲疾呼, 但由於國內的信息素質教育大多還是由圖書館員擔任, 單憑他們自己很難將其納入學科教學, 儘管開展這項合作對圖書館員們來說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辛苦, 但他們的意願是積極的, 只是多數教師對信息素質教育的認識還不夠深入, 所以這種合作還是很難展開。這時巨集觀上的合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通過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的密切合作, 由國家教育部門提出要求, 提高教師的信息素質能力, 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納入信息素質教育, 大力鼓勵和支持他們尋求圖書館員的幫助與合作, 雖然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方式, 但相信會是行之有效的。
3.信息素質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信息素質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素質教育貫穿於學科課程教學的始終。就高等教育來說, 我們充分具備條件: 首先我們已經認識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 認識到了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其次在全國信息素質教育討論的大環境下, 教師的信息素質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而且高校也有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基礎硬體設施和軟體環境。我們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開設信息素質教育課程, 在原來的文獻檢索課的基礎上拓展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 如網路化教學、設計研究性課題等等) 和評價體系, 在教學過程中首重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四)全民教育
美國的信息素質教育是全民的信息素質教育。我國信息素質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可以說已取得了一些進展, 但是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方面還有待開拓。在學校的信息素質教育中我們看到學校圖書館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而關於公共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開展不是很熱烈。作為學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對象的教師和學生只是全民的一小部分, 而公共圖書館面向的是更廣大的民眾。信息素質教育是全民的,同時也是終身的教育, 所以絕大部分人一旦由學校步入社會, 他們的信息素質教育還是要由公共圖書館承擔。公共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就是學校教育的延續, 所以開展公共圖書館對全民信息素質的教育也是一個重點課題。在具體的操作中, 應多與社區和學校聯繫合作。
總之, 信息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探索的課題, 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的合作是必須的, 教育行政的干預在現階段也是必要的, 圖書館員與教師的信息素質都有待提高, 這樣才能在微觀層面將信息素質教育與學科課程進行充分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