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稅收優惠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优惠税收政策)

稅收優惠(Tax Preference)

目錄

稅收優惠概況

  稅收優惠是指國家在稅收方面給予納稅人和徵稅對象的各種優待的總稱。是政府通過稅收制度,按照預定目的,減除或減輕納稅義務人稅收負擔的一種形式。

  稅收優惠作為稅收制度和財政政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早已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人們對稅收優惠的認識並不完全一致。有人認為,稅收優惠就是指減稅、免稅。也有人認為,稅收優惠是指減稅、免稅、出口退稅和優惠稅率。越來越多的人則認為,稅收優惠不僅僅包括上述幾種主要形式,還應當包括先徵後返稅額抵扣稅收抵免稅收饒讓加速折舊稅項扣除投資抵免虧損彌補等其他實際減除或減輕納稅人和徵稅對象稅收負擔的鼓勵性和照顧性規定。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稅收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總結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稅收優惠的認識正在逐漸深化。與財政支出這種直接支出形式相比,稅收優惠是通過稅收體系進行的一種間接的財政支出,與納入國家預算財政直接支出在本質沒有什麼區別,兩種支出方式的最終結果,都是減少了政府可供支配的財政收入。正是基於這種認識,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稅收理論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稅式支出”,把以各種形式“放棄”或減少的稅收收入納入“稅式支出”的範疇。在稅收實踐上,美國首先把“稅式支出”的概念納入財政預算編製體系。1974年,美國國會預演算法把稅式支出正式定義為:“由於聯邦稅法條款中所給出的專項剔除、免稅或自毛所得中做出的扣除,或給予的專項抵免、優惠稅率或延遲納稅而造成的政府收入損失。”從而以法律的形式將稅式支出作為美國國會預算編製的重要組成部分。1975年至今,美國國會預算中都列有一章專項分析當年的稅式支出,正式建立了通過預算管理各類稅收優惠的稅式支出制度。此後,奧地利、義大利、荷蘭、法國、英國、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相繼編製稅式支出表,對稅收體系中的各項稅收優惠條款,按照不同稅種、不同對象、不同的稅收優惠方式及不同的稅收受益者進行分類編製,以加強對實施稅收優惠的規模、範圍及所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效果的監控和管理。

  綜上所述,稅式支出是指國家預算中以間接支出方式表示的,由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稅收優惠條款而減少的稅收收入。從支出方式看,財政支出屬於直接支出,需要經過法定的支出程式。稅收優惠則屬於間接支出,沒有實際的支出程式,而是通過稅收制度中規定的各項稅收優惠條款進行的,表現為“放棄”的稅收收入。

  與財政支出相比,稅收優惠更加快捷和方便納稅人享受國家制定的各項稅收政策,使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針對某些產業、地區、行業和社會群體及個人給予的政策性鼓勵和照顧措施能夠及時有效地落實到位。也正是由於稅收優惠沒有實際的支出程式,儘管在稅收法律、法規中對享受稅收優惠的對象、範圍、條件和申報審批程式,做了大量詳細、嚴格的規定,但這種支出分散性的特點,無疑會造成在實際操作中的隨意性和寬嚴失度等問題。將稅收優惠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建立稅式支出制度,有利於政府有效控制因實施稅收優惠而損失的稅收收入總量,優化稅收優惠的結構與方式;有利於正確評價實施稅收優惠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效果,及時修正稅收優惠各項條款,便於更好地運用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雖然中國還沒有建立稅式支出制度,但稅式支出的理論與實踐,已引起中國稅收理論界和業務部門的重視。

稅收優惠形式

  (一)減稅

  減稅是對納稅人按稅法規定的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給予減徵一部分的措施。國家在稅收法規中規定減徵,是為了給予某些納稅人以鼓勵和支持。稅收減徵都是按稅法規定進行的。

  稅收減徵的具體辦法有兩種,一是比例減徵法,即按計算出來的應納稅額減徵一定比例。例如,我國稅法規定,在經濟特區設立的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超過500萬美元,經營期10年以上的,可以從獲利年度開始,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至第三年減半徵稅。二是減率減徵法,即用減低稅率的辦法來體現減徵稅額。如我國稅法規定,對在經濟特區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經營的外國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二)免稅

  免稅是對納稅人按稅法規定應納的稅額不予征收,也是鼓勵某些納稅人或某些特定行為的一種措施。例如,我國稅法規定,農業生產單位和個人銷售自產初級農業產品,可以免徵增值稅

  免稅與免徵額不同,所謂免徵額是指從徵稅對象中扣除的免予徵稅的數額。徵稅對象小於免徵額時,不徵稅;超過免徵額時,只就超過部分徵稅。免徵額不屬於稅收優惠,它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不對誰形成優惠,是構成稅收制度的一個要素。

  免稅與起徵點也不同,起徵點是對徵稅對象應當徵稅的數量界限。徵稅對象達不到起徵點的不徵稅,達到並超過起徵點,按全部數額徵稅。例如,我國現行營業稅條例規定,按期納稅的,起徵點為月營業200元至800元;按照次征收的,起徵點為每次日營業額50元。各地可以根據本地的情況確定本地區的起徵點。不超過起徵點的不課稅,超過起徵點的,就營業額的全額課征,不會從全額中扣除起徵點。起徵點看起來似乎是一種稅收優惠,但實際上,是為了照顧應稅收入較少的納稅人,其目的是為了使稅收政策符合合理負擔的原則,起徵點也是稅收制度的組成部分。

  (三)出口退稅

  出口退稅指稅務部門根據稅法規定,對出口企業已出口商品原來所承擔的流轉稅予以退還的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鼓勵出口。納稅人出口適用稅率為零的貨物,向海關辦理出口手續後,憑出口報關單等憑證,可以按月向稅務機關辦理該項貨物的退稅

  (四)先徵後退

  先徵後退是先依據稅法,將納稅人應繳的稅款征收上來,再由財政部門予以全額或部分返還的措施。例如,1994年稅制改革後,曾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流轉稅超稅負返還,即先根據統一的流轉稅法對其徵稅,然後再返還其在新流轉稅制下的稅負超過原流轉稅制下稅負的差額。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稅收優惠"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