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人才成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人才成本

  人才成本指在一個人才培養過程中所耗費的全部費用。

高校人才成本核算的分析[1]

  一、高等學校人才成本核算勢在必行

  1.人才成本核算是適應高校改革開放的需要。改革開放後,我國高校的辦學體制和辦學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校多層次多模式的辦學形式,公辦民辦並存的辦學格局,給高等教育事業帶來蓬勃的生機和空前的繁榮。面對這樣的形勢,規模與效益的關係、數量與質量的矛盾,便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人才成本核算,將會斷送剛剛興起的、充滿著生機活力的高等教育大好局面。當然,在成本核算時,要摒棄傳統的“報賬式”的成本核算方式,選用新型的既符合高校改革開放的需求,又能加強國際交流的“大收大支”的核算模式。以適應高校快速發展的需要。

  2.人才成本核算是適應高校科學理財的需要。現在的高校已不再是一切由政府一手包辦的“媳婦”,而是在由國家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框架內逐步成為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在資金運作上已形成預算內、預算外資金統一核算的會計核算體系。這種運作體系,能有效地對高校的財務活動情況及結果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對財務管理價值運動過程進行計劃、分配、協調、控制,從而達到科學理財的目的。這種運作體系必須要求更加全面、合理地對人才成本進行核算,才能達到前述的效果。

  3.人才成本核算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過去政府控制高校教育資源,包辦高等教育經費的機制,制約了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使高校有限的資源缺乏向效率較高的部門流動和集中的內在動力,使得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低下。同時形成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的辦學格局,使高校有限的資源被重覆分散設置,影響了資源的有效利用。新的辦學機制的建立,重視人才成本核算,有利於對高校資源合理配置,使教育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打破傳統的只計支出不計成本的慣例,為高校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同時也為社會其他資本進入高等教育領域創造了條件。

  4.人才成本核算為學校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是提供決策依據的需要。人才成本賬能為學校領導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從投入產出的角度看,具有產業性質,其規模的適度範圍多大、設備投入的流向和數量多大,才能達到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實行最佳效益,這些都需要通過人才成本核算。使高校的資金合理流向部門和項目,保證人才成本始終保持一個相對的最佳狀態。當然這一切都必須依靠學校領導的科學決策而非隨意拍板,而決策的主要依據就是人才成本的核算。

  二、人才成本核算的相關內容

  1.人才成本核算對象

  人才成本的核算對象是人才成本的承擔者。確定人才成本核算對象是核算人才成本的前提。高等教育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耗費,這種耗費是培養人才過程中的成本計算對象。即通過高等教育培養出的具有一定知識和能力的高校在校生。各高校可根據本校的需要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以各類學生為成本核算對象,計算出不同類別學生的單位成本總成本。例如為了考核各系(院)的經濟效益,可按不同系(院)的學生來確定成本核算對象,個別計算各系(院)的教學費用,我們得出各系(院)學生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同樣,為了計算各種層次學生的成本,也可按各種層次學生來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歸集教學費用,分別計算出各層次學生的成本和總成本。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高校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耗費歸集人才成本後,對這種耗費的補償不是通過出售學生而獲得,而是通過政府撥款和學生付費獲得補償,這種做法,絲毫不影響高校人才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

  2.人才成本計算期。

  人才成本計算期是指計算一定數量學生成本所劃分的時間界限。為了使人才成本核算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其計算期必須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因為高等教育本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耗費如何分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筆者認為:從高等教育培養過程的特點來看,應以“學年”為單位作為人才成本的計算期。即以當年的9月至次年的8月底。這種學年可以看做是學生的培養周期,適合高校教育連續性的特點。考慮到我國高等教育經費支出主要依靠政府撥款,而政府撥款採用的是西曆年度,從當年的1月1日開始,這與高校的學年產生了時間上差異。因此,統一以西曆年度為標準,採用教學費用按月結轉、人才成本按學年核算的計算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時間上的差異,不影響學校財務報表的編報。

  3.人才成本項目的設置

  一是直接費用。是指培養學生的部門直接發生的教學和科研費用。此項費用發生後便直接計入有關的人才成本。該項目包括以下明細項目:工資津貼職工福利費、人民獎學金、公務費、修繕費、業務費及其它費用。二是輔助費用。是指由其他部門轉來的教學費用或與教學有密切關係的費用,主要包括兩項內容:(1)某些系(院)為外系(院)教學服務轉來的教學費用。(2)直接為學生和教學服務的處室轉來的費用。如學生處、團委轉來的費用。輔助費用的費用項目和直接費用相似,包括工資、津貼、職工福利費、公務費、修繕費、業務費等其他費用。輔助費用向受益單位結轉時,按費用項目結轉。記入有關項目中。三是管理費用。是指為教學服務的行政管理費用及其他費用。其費用項目也包括工資、津貼、職工福利費、公務費、修繕費、業務費等其他費用。

  我們在確定人才成本核算的內容時,應當指出,高校的全部經費支出並不全部形成人才成本。筆者認為,高校的下列支出費用不應列入人才成本:離退休人員經費;用於校辦企業及學校附屬機構的支出;校外捐贈的科研項目支出。

  三、人才成本核算方法及降低成本的途徑

  1.人才成本核算的方法。

  (1)每月將能夠直接記人人才成本的費用記入“人才成本”明細賬。(2)每月末將管理費用按照不定期的分配比例分別記入有關的“人才成本”明細賬中。(3)每月末將為教學服務的處室的費用轉入各教學系部的“人才成本”明細賬中,把基礎教學部門及為其他系部提供教學服務的部門的費用分配計入有關教學系部的“人才成本”明細賬中。(4)每月末,各教學系部將各項費用彙集後,轉入“事業支出”的有關明細賬中。(5)每學年末,彙集本學年各月“人才成本”的發生額,即至計算出本年度的人才總成本,再除以本年度在校學生總人數就是人才單位成本,每屆學生的總成本就是這屆學生在校年度總成本之和,再除以這屆學生總人數即是這屆學生的單位成本。

  2.降低人才成本的基本途徑。

  (1)高等教育必須融入市場經濟。降低教育成本,融入社會大市場,走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使高等教育事業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一是要加快後勤社會化的步伐,加大後勤社會化的力度。儘快、儘早與高校財務分離,使高校有限的資金用在教學、科研上。二是應實行人才有償使用制。高校培養人才所實現的耗費,應通過人才使用得以補償。使教育資源的耗費得到補償,教育事業實現良性迴圈。三是大膽容納社會資金贊助辦學,走資金來源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對可以贊助、融資,或共同辦學、科研投資等形式的資金來說,無論是社會資金或是外資性質,都不應一概拒絕,要走多渠道籌資辦學的新路子。(2)引進師資比培養師資更適宜。高校的人才成本當中,用於教學等方面的投入在人才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高校要培養出優秀人才必須有一支實力很強的師資隊伍。在培養師資方面,學院的投入是相當大的。要降低人才成本,首先要降低這方面的成本。這樣才能使全校的總人才成本有所降低,要實現這一目的,引進師資人才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應適量加強橫向師資人才的合理流動,把多餘的師資人才流向急需的地方。搞活校際間的師資交流渠道。這種引進師資成本大大低於高校自己培養師資成本,是一個雙贏的決策。

  3.強化財務制度管理和約束機制

  高校財務系統是高校人才成本核算的中心,它對降低人才成本、提高辦學效益起著紐結作用。因此加強對高校財務制度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高校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國家撥款、學生繳納學費和其他有償服務活動收入。國家經濟還不寬裕,不少地區還在勒緊褲帶辦學,因此要管好用好這有限的經費,大力增收節支、杜絕浪費。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壓縮編製,實行定員定編定崗,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滿負荷工作;二是對公用經費的支出加以限制,特別要控制辦公費、差旅費、電話費、車輛維持費等經費支出。制定費用定額標準,用預算指標控制支出。

  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強化財務的核算和管理工作,提高經費使用效益;三是在教學方面採取指標控制的責任成本管理方式。實行“指標考核、確保質量、經費包乾”的責任成本控制方式。在實行考教分離、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教務處、學生處應制定各種科學的考核指標,並確定不同層次、不同數量、不同質量的經費折算繫數,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步俊.對高校人才成本核算的初步探討.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年6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泡芙小姐,东风,y桑,林巧玲,寒曦,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人才成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