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2个条目

目标成本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Target Costing)

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

目录

什么是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日本制造业创立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基础决定产品的成本,以保证实现预期的利润。即首先确定客户会为产品/服务付多少钱,然后再回过头来设计能够产生期望利润水平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流程

  目标成本法使成本管理模式从“客户收入=成本价格十平均利润贡献” 转变到“客户收入-目标利润贡献=目标成本”。在日本,目标成本计算与适时生产系统(JIT)密切相关,它包括成本企划和成本改善两个阶段。

目标成本法的三大环节

  1. 确定目标,层层分解;
  2. 实施目标,监控考绩;
  3. 评定目标,奖惩兑现。

目标成本法注意点

  1. 观念上的调整
  2. 制定控制目标要恰当
  3. 目标成本的定位应是未来市场,而非今天的市场
  4. 将目标成本与预算成本结合起来,完善考核体制,进一步推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1]

  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新品目标成本,并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确保新品成本小于或等于目标成本。这一工作需要包括营销、开发与设计、采购、工程、财务会计、甚至供应商与顾客在内的设计小组或工作团队来进行。

  在预测目标成本时应符合以下原则:[2]

  ①可行性原则。目标成本必须是企业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应立足于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符合国内外市场竟争的需要。

  ②先进性原则。目标成本必须能够反映企业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加强企业管理,应该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

  ③群众性原则。目标成本要反映广大职工的意愿和信心。

  ④科学性原则。目标成本必须广泛收集和整理一切必要的资料,以可靠的数据作为依据,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测定。

  ⑤目标成本要有一定的弹性,能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同时目标成本要便于分解,以利于开展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

目标成本法的特点[3]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它的出发点是以大量市场调查为基础,根据客户认可的价值和竞争者的预期反应,估计出在未来某一时点市场上的目标售价,然后减去企业的目标利润,从而得到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法的特点是改变了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即从生产现场转移到产品设计与规划上,从源头抓起,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功效。

目标成本法实施程序[1]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定目标成本

  1、根据新品计划和目标售价编制新品开发提案。一般新品上市前就要正式开始目标成本规划,每种新品设一名负责产品开发的经理,以产品开发经理为中心,对产品计划构想加以推敲。编制新品开发提案,内容包括新品样式规格、开发计划、目标售价及预计销量等。

  其中,目标售价及预计销量是与业务部门充分讨论(考虑市场变化趋势、竞争产品情况、新品所增加新机能的价值等)后加以确定。开发提案经高级主管所组成的产品规划委员会核准后,即进入制定目标成本阶段。

  2、采用超部门团队方式,利用价值工程寻求最佳产品设计组合。进入开发设计阶段,为实现产品规划的目标,以产品开发经理为中心,结合各部门一些人员加入,组成跨职能的成本规划委员会,成员包括来自设计、生产技术、采购、业务、管理、会计等部门的人员,是一个超越职能领域的横向组织,开展具体的成本规划活动,共同合作以达到目标。成本规划活动目标分解到各设计部后,各设计部就可以从事产品价值价值工程分析。根据产品规划书,设计出产品原型。结合原型,把成本降低的目标分解到各个产品构件上。在分析各构件是否能满足性能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降低成本。如果成本的降低能够达到目标成本的要求,就可以转入基本设计阶段,否则还需要运用价值工程重新加以调整,以达到要求。

  进入基本设计阶段,运用同样的方法,挤压成本,转入详细设计,最后进入工序设计。在工序设计阶段,成本降低额达到后,挤压成本暂时告一段落,可以转入试生产。试生产阶段是对前期成本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分析与评价,致力于解决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一旦在试生产阶段发现产品成本超过目标成本要求,就得重新返回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再次改进。只有在目标成本达到的前提下,才能进入最后的生产。

  (二)在设计阶段实现目标成本,计算成本差距

  目标成本与公司目前相关估计产品成本(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积极从事降低成本活动下产生的成本)相比较,可以确定成本差距。由于新品开发往往很多都是借用件,并非全部零部件都会变更,通常变更需要重估的只是一部分,所以目前相关产品成本可以现有产品加减其变更部分成本差额算出。目标成本与估计成本的差额为成本差距(成本规划目标),它是需要通过设计活动降低的成本目标值。

  (三)在生产阶段运用持续改善成本法以达到设定的目标成本

  新品进入生产阶段三个月后,检查目标成本的实际达成情况,进行成本规划实绩的评估,确认责任归属,以评价目标成本规划活动的成果。至此,新品目标成本规划活动正式告一段落。进入生产阶段,成本管理即转向成本维持和持续改善,使之能够对成本对象耗费企业资源的状况更适当地加以计量和核算,使目标成本处于正常控制状态。

目标成本法及其应用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导向( Market-driven ),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目标成本法的目的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及设计(RD&E)阶段设计好产品的成本,而不是试图在制造过程降低成本。

  1.目标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降低方法的比较

  传统成本法

  在美国,传统成本的降低与目标成本是明显不同的。请看下图表的第一栏,传统成本方法始于市场研究,将消费者需求融入产品规范中,然后公司开始产品设计和工程,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价格。在这一阶段,产品成本不是产品设计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师和设计师确定了产品的设计后,他们才估计产品成本(C t),这里下标 t 表示根据传统思维得出的数据。如果估计的成本被认为太高,那么将修改产品设计。为了得到预期的边际利润(P t),需要用期望售价(S t)减去估计的成本。边际利润是期望售价和估计的生产成本之差。下面的方程式表示了这层关系:

美国传统的成本降低方法 日本的目标成本法
通过市场研究确定

消费者需求
通过市场研究确定

消费者需求和价位
\ \
产品规范 产品规范和设计
\ \
设计 目标售价(S tc)
\ (和目标销售量)
工程
\ 目标利润(P tc)
供应商定价

\
=

目标成本(C tc)
估计成本(C t) \
(如果太高,返回到设计阶段) 预期的边际利润(P t)

=
价值工程  供应商定价压力 (为了减少成本,价值工程和供应商 定价压力都会被使用,它们是目标 成本法的组成部分)
期望售价(S t)-

估计成本(C t)
\
\
制造制造
\ \
期间成本降低持续地成本降低

  资料来源: 这是 F . S . Worthy 在“ Japan 's Smart Secret Weapon” (原载 Fortune , August 12 ,1991 ,pp . 72 ― 75 )中一个表的修改版。

    P t = S t - C t

  另一种广泛应用的传统方法,成本加成法,期望边际利润( P cp )加上期望产品成本( C cp ),这里下标 cp 表示用成本加成法得出的数据。售价( S cp )仅仅是这两个变量之和。这层关系可用方程式表示为:

    S cp = C cp + P cp

  在两种传统方法中,产品的设计者都没有试图达到实际的成本目标。

  在目标成本法中,确定产品成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与传统成本法有显著的不同(见上图表第二栏)。虽然在初始阶段,通过市场研究确定消费者需求和产品规范在表面上与传统成本法类似,但实际上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首先,目标成本法下的市场研究与传统方法不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更准确地讲,一旦在较早的市场研究过程中消费者的信息被获得,这种信息收集将在整个目标成本过程中持续进行。第二,鉴于在制造过程中改变设计非常昂贵,为尽量减少在制造过程中更改设计,在产品的规范和设计阶段将花更多的时间。第三,目标成本法使用完全生命周期概念可使产品的拥有者在产品的有效寿命内成本最小化,即不仅仅考虑最初的购买成本,还要考虑产品的运行、维护和处置成本。

  在这些初始步骤后,目标成本法的过程特点更突出。下一步确定目标售价和目标产品销售量时,有赖于公司对产品给予消费者的价值的判断。目标边际利润是从基于销售回报率的长期利润分析中得出。由于销售回报率与每个产品的利润率紧密相连,因此它是广泛使用的指标。目标成本 是目标售价和目标边际利润之差。(请注意下标tc表示用目标成本法得出的数据)。目标成本法的这层关系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

    C tc = S tc - P tc

  一旦目标成本被确定,公司必须确定目标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 价值工程过程就包括对产品的每个组件进行考察,看是否存在在保留产品功能、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况下,产品设计要更改,生产中的原材料要更换,制造过程要改变。例如,产品设计的更改意味着用的零件更少,或者在可采用通用件时,减少专用件的使用。在能最终确定目标成本以前,价值工程可能要重复几遍。下图表是一个如何计算目标成本的简单例子。

  其他两项特点刻画了目标成本法的过程。第一,通过全过程、跨职能的团队指导这一进程。这个团队的成员来自组织的内外两方面,代表着整个价值链。例如,这样的一个团队由来自组织内部的人(譬如设计工程、制造操作、管理会计和营销)和来自组织外部的代表(包括供应商、消费者、分销商和废旧处理商)所组成并不罕见。

  图表 一个目标成本法的例子

在做过市场研究后,Illumina公司决定生产一种新的照明器材以弥补它户外照明产品线的不足,
根据估计,这种新的照明器材能以目标售价$20售出,估计的年目标销售量为100 000个照明器材。Illumina 的目标销售回报率为20% 。
标成本的计算如下:
目标销售额(100 000 个器材 ×$ 20) $ 2 000 000

400 000
减:目标利润(20% ×$ 20/ 单位 ×100 000单位)
100 000 个器材的目标成本 $ 1 600 000
每个器材的单位目标成本($1 600 000/100 000个器材) $ 16. 00

  第二个特点是在计算目标成本时供应商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需要降低特殊组件的成本,厂商需要询问它的供应商降低成本的渠道。对提出大的成本降低建议的供应商,公司可能有奖励计划。然而,有的厂商已经开始应用一种被称之为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供应链管理 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发展合作、互惠和长期的关系。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例如,正像买方和卖方之间开展信用一样,怎样解决成本降低的决策也可以通过买卖之间经营的各个环节开展信息共享来实现。买方甚至可以破费在某些业务问题上培训卖方雇员,或者卖方也可派遣人员加入到买方的工作中去,以便了解新产品。这样的互动与以短期、敌对为特征的传统买卖关系是有明显区别的。

  应用目标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目标成本法具有某些明显的长处,但在日本,一些目标成本法的研究指出,在实施这套系统时也存在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为集中力量达到目标成本而转移了对公司整体目标的其他要素的关注时。下面是几个例子:

  1.涉及目标成本过程的各个部分之间起冲突。通常为了保证时间进度和降低成本,公司给转包商和供应商施加过大的压力,这样将导致转包商的疏运和破裂。当组织的其他成员没有成本意识时,设计工程师会变得烦躁不安,他们认为为了从产品成本中挤出几便士自己付出了太多的努力,而组织的其他部分(行政、营销、分销)则在浪费美元

  2.许多在应用目标成本法的日本公司工作的雇员,在要达到目标成本的压力下,都有绞尽脑汁的经历。绞尽脑汁的明证是设计工程师。

  3.虽然目标成本可以达到,但为降低成本的价值工程反复循环可能使开发时间增加,最终导致产品上市时间晚了。对某些类型的产品,六个月的晚上市可能比少许的产品成本超限代价大得多。

  公司可以找到管理这些因素的办法。但有兴趣应用目标成本过程的公司在试图应用这种成本降低方法之前应有所警醒。 MACS 设计的行为构件——? 特别是对雇员进行激励而不是让其筋疲力尽——? 是应该仔细考虑的。尽管有这些批评,目标成本法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能为工程和管理人员提供降低产品成本的最好手段。

  日本公司应用目标成本法已经多年了。日本Kobe大学为此做过一次调查,返回的问卷表明,100%的运输设备制造商、75%的精密设备制造商、88%的电子制造商和 83%的机器制造商声称他们在应用目标成本法。这样广泛应用的促进力量正在衰减,因为适时制造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可实现效率的增加。日本人确信,如果将注意力从成本降低转移到RD&E阶段,不论是在制造还是在服务成本方面,可进一步得到效率的增加。

  应用

  Boeing飞机公司应用目标成本和价值工程节约成本

项目 结果
737飞行驾驶舱电子管 90% 经常成本的减少
79%零件数量的减少
737/ 757边壁面板的组装 每架飞机节约$ 14700
45% 零件数量的减少
737 # 1 窗户更换 所有时间从12 小时减少到4 小时
737 登机门操作杆 改进门杆
737-X 储存箱支撑 50% 成本的减少
每个储存装置减轻 12 磅

  Boeing 在应用目标成本法上被认为是相当成功的。下面是 Boeing 的项目和应用目标成本法得到的结果的一个表。

  在美国,目标成本法被认为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成本控制的方法,更是一种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综合的方法。一些公司如 Boeing 、Eastman KodakDaimlerChrysler ,已经在部分公司业务中应用目标成本法,而实际上,Texas Instruments 对目标成本法的应用已相当成功。

目标成本法的优势分析[4]

  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目标成本法具有以下特色:

  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即注重成本的降低。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控制在生产阶段的耗费,即产品投产后的制造阶段,属于事后管理。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在产品的研究、开发、规划与设计阶段实施,即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就进行充分透彻的分析,有助于避免后续生产过程的大量无效劳动,耗费无谓的成本,从而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

  2.以顾客为导向谋求竞争优势。传统的成本管理以生产为中心,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目标成本法是以顾客认可的价格、功能、需求量等因素为出发点,起始于对产品价格的估算。而产品价格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质及市场竞争力等。而对于价格和功能的权衡选择也反映了企业的战略和对产品发展的需要。

  3.拓宽了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传统的成本管理在过程上重视控制生产阶段的耗费,在范围上局限于企业的内部。而目标成本法则超越了这一局限:在过程上,成本管理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产中、产后、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范围上,超越了企业的边界,构建了包括上游和下游的产品成本价值链,使供应商在满足产品性能水平的基础上提供成本最低的零部件。   

目标成本法与供应链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法——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新方法

  一、目标成本法的原理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使客户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成本管理应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与战略目标相结合,使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资源配置协调起来,因而产生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成本管理方法。全过程是指供应链产品生产到售后服务的一切活动,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在内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是指从生产过程管理到后勤保障、质量控制企业战略、员工培训、财务监督等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方面的工作以及企业竞争环境的评估、内外部价值链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全人员是指从高层经理人员到中层管理人员、基层服务人员、一线生产员工。目标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来考察作业的效率、人员的业绩、产品的成本,弄清楚每一项资源的来龙去脉,每一项作业对整体目标的贡献。总之,传统成本法局限于事后的成本反映,而没有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作业成本法局限于对现有作业的成本监控,没有将供应链的作业环节与客户的需求紧密结合。而目标成本法则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产品以特定的功能、成本及质量生产,然后以特定的价格销售,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

  目标成本法是由三大环节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闭环成本管理体系:①确定目标,层层分解;②实施目标,监控考绩;③评定目标,奖惩兑现。

  与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明显差异在于,目标成本法不是局限于供应链企业内部来计算成本。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信息,如企业的竞争战略产品战略以及供应链战略。一旦有了这些信息,企业就可以从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到制造阶段,以及整个供应链物流的各环节进行成本管理。在目标成本法引用的早期,通常企业首先通过市场调查来收集信息,了解客户愿意为这种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以及期望的功能、质量,同时还应掌握竞争对手所能提供的产品状况。公司根据市场调查得到的价格,扣除所需要得到的利润以及为继续开发产品所需的研究经费,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产品在制造、分销和产品加工处理过程中所允许的最大成本,即目标成本,用公式表示是:

  产品目标成本 = 售价 - 利润

  一旦建立了目标成本,供应链企业就应想方设法来实现目标成本。为此,要应用价值工程(VE)等方法,重新设计产品及其制造工艺与分销物流服务体系。一旦供应链企业寻找到在目标成本点满足客户需求的方法,或者企业产品被淘汰以后,目标成本法的工作流程也就宣告结束。

  目标成本法将客户需求置于供应链企业制定和实施产品战略的中心地位,将满足和超越在产品品质、功能和价格等方面的客户需求作为实现和保持产品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目标成本法的三种形式

  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不同,所选择的目标成本法也不一样。一般说来,目标成本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基于价格的目标成本法;基于价值的目标成本法;基于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法。

  (1)基于价格的目标成本法

  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契约型供应链关系,而且供应链客户的需求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变化较少,也就很少引入新产品。目标成本法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明确产品的市场接受价格和所能得到的利润,并且为供应链成员的利益分配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案。

  在基于价格的目标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达成利益水平和分配时间的一致是最具成效和最关键的步骤:应该使所有的供应链成员都获得利益,但利益总和不得超过最大许可的产品成本;而且,达成的价格应能充分保障供应链成员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2)基于价值的目标成本法

  通常,市场需求变化较快,需要供应链有相当的柔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交易型供应链关系的情况下,往往采用这种方法。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要求供应链企业向市场提供具有差异性的高价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多半不长,这就增大了供应链运作的风险。因此,必须重构供应链,以使其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与客户的现实需求完全匹配。有效地实施基于价值的目标成本法,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够实质性地增强供应链的整理竞争能力。然而,为了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冲突的最小化以及减少参与供应链合作的阻力,链上成员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公平的合作关系。

  基于价值的目标成本法以所能实现的价值为导向,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即按照供应链上各种作业活动创造价值的比例分摊目标成本。这种按比例分摊的成本成为支付给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价格。一旦确定了供应链作业活动的价格或成本,就可以运用这种目标成本法来识别能够在许可成本水平完成供应链作业活动的成员企业,并由最有能力完成作业活动的成员企业构建供应链,共同运作,直到客户需求发生进一步的变化需要重构供应链为止。

  许多供应链成员企业发现它们始终处于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变换供应链成员的成本非常高。要使供应链存续与发展,成员企业必须找到满足总在变化的客户需求的方法。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基于价值的目标成本法仍可按照价值比例分摊法在供应链作业活动间分配成本。但是,供应链成员企业必须共同参与重构活动,以保证每个成员的价值贡献正好与许可的目标成本相一致。

  (3)基于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紧密型或一体化型供应链关系,要求供应链客户的需求是一致的、稳定的和已知的,通过协同安排实现供应链关系的长期稳定。为有效运用这种方法,要求供应链能够控制和减少总成本,并使得成员企业都能由此而获益。因此,供应链成员企业必须尽最大的努力以建立跨企业的供应链作业成本模型,并通过对整体供应链的作业分析,找出其中不增值部分,进而从供应链作业成本模型中扣除不增值作业,以设计联合改善成本管理的作业方案,实现供应链总成本的合理化。

  目标成本法的作用在于激发和整合成员企业的努力,以连续提升供应链的成本竞争力。因此,基于作业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法实质上是以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方式运作,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价格由去除浪费后的完成供应链作业活动的成本加市场利润构成。这种定价方法促使供应链成员企业剔除基于自身利益的无效作业活动。诚然,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利益共享”获得的利益必须足以使它们致力于供应链关系的完善与发展,而不为优化局部成本的力量所左右。

  三、结论

  (1)目标成本法追求供应链总成本的合理化,而不是单个企业功能成本的最小化。

  (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成员企业的共同努力,创造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而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目标是达到本企业,甚至企业单个部门的成本最低或是客户满意的最大化,从而损害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模式,企业必须剔除传统成本法,实施目标成本法,以有效提高客户满意程度,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目标成本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目标成本法在医院病种成本管理中的应用[3]

  利用目标成本法进行病种成本管理,是医院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要求。随着医院“按病种收费”和医疗保险部门“按病种付费”范围的扩大,目标成本法在病种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按病种付费是以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标准(Ic)将疾病按诊断、年龄、性别等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确定疾病诊断相关组分类标准,结合循证医学依据,通过临床路径测算出病种每个组各个分类级别的医疗费用标准,并预先支付给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可从根本上消除医院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提供过度医疗服务的动机,把医院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上来。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各地社保部门相继出台了按病种付费的政策,它为医院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深圳市社保局从2006年开始,对部分病种试行“按病种付费”的探索,2008年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选择了20个病种,分别制定了偿付标准,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偿付”。虽然它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按病种付费”,没有按年龄、性别分组,也没有在组内按病情轻重程度分级,但仍不失为一种付费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根据社保局的要求,做好病种成本的管理工作。

  1.公立医院病种目标成本模型

  医院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投入的是医疗设备、药品、卫生材料及医务人员的劳动等卫生资源,产出的是患者的健康,要维持其经营活动,消耗的资源必须得到补偿,还要有一定的结余。公立医院的医疗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定价原则是“按不含工资的成本收费”,其价值补偿主要来至两个方面,一是医疗收费,包括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二是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主要是用来补助收费标准低于医疗服务成本的差额部分,要求当年的业务收入加上政府补助收入后,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其单病种目标成本模型为:

  1)确定单病种的偿付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单病种偿付标准由社保局制定,财政补助标准根据财政预算配比原则计算。

  如果社保局制定的是某一病种的综合标准,医院要根据综合标准制定该病种的分类分级内部控制标准。如社保局只制定了生育保险平均偿付标准,医院要分别按顺产和剖腹产分组,再根据年龄、有无合并症和并发症确定相关组分类标准,通过大标本量的回顾性调查和临床路径分析,制定每个组各个分类级别的医疗费用控制标准。

  2)确定单病种收支结余标准。单病种的收支结余标准根据单病种偿付标准、财政补助标准、科室收支结余率历史水平和当年的预期收支结余计算求得。在收费水平、财政补助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单病种的收支结余可根据科室全成本核算条件下的历史收支结余率计算。在医院快速发展时期,为了增加积累,用于医院建设,医院还可通过压缩人员支出和管理费用等手段,提高收支结余水平。

  3)计算单病种目标成本。根据医院目标成本计算公式,公立医院单病种充许的目标成本为偿付标准加上财政补助标准,减目标结余(目标利润)。由于各地财政状况差异较大,财政补助能到位的医院,允许的目标成本会大于偿付标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补助收入较少,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基本上没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些医院的价值补偿实际上只有医疗收费一种方式,其目标成本模型和企业基本上没有区别。见下图。

  Image:目标成本模型.jpg

  2.病种目标成本的实现

  病种目标成本的实现要经过根据“目标成本计划”计算成本差异、优化治疗方案压缩成本和根据优化治疗方案组织实施三个阶段,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图2中,方框部分为计算成本差异阶段,圆框部分为计划压缩成本阶段,六边形部分为按治疗方案和目标成本计划实施治疗阶段。

  Image:病种目标成本实现流程图.jpg

  1)制定最初的目标成本计划,估算成本差异。

  目标成本模型建立以后,要制定目标成本计划,并根据现有资料对成本进行估算,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异。

  制定单病种目标成本计划要经过治疗方案设计和编制目标成本计划两个步骤:第一步,结合循证医学依据,通过临床路径制定和设计治疗方案;第二步,根据治疗方案编制目标成本计划。在优化治疗方案阶段,如果修改了临床路径和治疗方案,也要根据所做的修改,修订目标成本计划。

  2)优化治疗方案,通过临床路径和价值工程压缩成本。

  优化治疗方案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要成立由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组成的“工作组”,通过价值工程过程,在实际临床路径基础上,确定优化临床路径j,主要侧重于对平均住院日的缩短、贵重药品和卫生材料的选择、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化验次数、增加必要的服务项目,目的是使流程更趋合理、有效和节省。

  在能最终确定目标成本计划以前,这一价值工程过程会重复多次。在选择贵重药品和卫生材料时,还要与厂家或供货商协商供货价格,或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价格,以降低药品和材料成本。

  3)按治疗方案和目标成本计划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持续改进

  单病种治疗方案是通过综合某一病种病情轻重程度相同的同类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要求制定的,由于病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即使两个病情一样的病人,也不可能使用完全相同的治疗方案,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对治疗方案仍要进行个性化处理。

  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某一病种同类病人的平均成本水平,便形成单病种实际成本。医院通过目标成本考核,对医务人员实施奖惩和进行持续改进,通过调整目标成本,开始下一轮的目标成本管理。

案例二:丰田式目标成本法分析[5]

  美国《商业周刊》2003年第1期评选出世界十五位最杰出经理人,日本首家税前盈余超过1万亿日元(87.4亿美元)的企业—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张富士夫(Fujio Cho)名列榜上。在日本经济被人形容为“处在黑洞看不见曙光”之际,张富士夫此时能获选,意义非同寻常。

  丰田公司成立于1933年,目前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10%,是仅次于通用、福特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丰田为什么能历经60年而充满活力、旺盛不衰?就管理会计制度而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著名的丰田原创——目标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的概述

  很多人熟悉丰田式生产管理体系的代表——“及时制”(Just In Time,JIT)。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各国,丰田创始的管理会计制度——目标成本法所受到的重视并不亚于JIT,甚而有超越JIT的说法。那是因为JIT仅为生产阶段的生产管理制度,而目标成本法则是进入生产阶段前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是丰田汽车公司员工经过几十年努力探索出的成功杰作,是运用科学管理原理和工业工程技术开创的具有日本文化内涵的成本管理模式。

  根据丰田公司的定义,目标成本法是指从新产品的基本构想、设计至生产开始阶段,为降低成本及实现利润而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目标成本,并且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以最终使得产品的设计成本小于或等于其目标成本。这一工作需要由包括营销、开发与设计、采购、工程、财务与会计、甚至供应商与顾客在内的设计小组或工作团队来进行。日本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其目的并非是要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而是激励经营管理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和全体雇员实现他们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的目标。

  二、目标成本法的实施程序

  目标成本法的主要实施程序有3个阶段:

  1.以市场为导向设定目标成本

  (1)新产品计划(Product planning)与目标售价制定

  汽车的全新改款通常每4年实施一次,在新型车上市前3年,一般就正式开始目标成本规划。每一车种(如:Corolla、Corona、Camry等)设一负责新车开发的产品经理,以产品经理为中心,对产品计划构想加以推敲,编制新型车开发提案。开发提案的内容包括:车子式样及规格(长、宽、重量、引擎的种类、总排气量、最高马力、变速比、减速比、车体构成等)、开发计划、目标售价及预计销量等,其中目标售价及预计销量是与业务部门充分讨论(考虑市场变动趋向、竞争车种情况、新车型所增加新机能的价值等)后而加以确定的。开发提案经高级主管所组成的产品规划委员会核准承认后,即进入制定目标成本的阶段。

  (2)制定目标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分解

  公司参考长期的利润率目标来决定目标利润率,再将目标销售价格减去目标利润即得目标成本。然后将成本规划目标进一步细分给负责设计的各个设计部,例如按车子的构造、机能分为:引擎部、驱动设计部、底盘设计部、车体设计部、电子技术部、内装设计部。但并不是各设计部一律均规定降低多少百分比,而是由产品经理根据以往的实绩、经验及合理根据等,与各设计部进行数次协调讨论后才予以决定。设计部为便于掌握目标达成活动及达成情况,还将成本目标更进一步地按零件予以细分。

  2.在设计阶段实现目标成本

  (1)计算成本差距

  目标成本与公司目前的相关估计产品成本(即在现有技术等水准下,不积极从事降低成本活动下会产生的成本)相比较,可以确定成本差距。由于车子的零部件大小总共合计约有2万件,但在开发新车时并非2万件全部都会变更,通常会变更而须重新估计的约5000件左右,因此公司目前的相关产品成本可以现有车型的成本加减其变更部分的成本差额算出。目标成本与估计成本的差额为成本差距(成本规划目标),它是需通过设计活动降低的成本目标值。

  (2)采用超部门团队方式,利用价值工程寻求最佳产品设计组合

  接着,进入开发设计阶段,为实现成本规划目标,以产品经理为中心主导,结合各部门的一些人员加入产品开发计划,组成一跨职能(cross-functional)的成本规划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来自设计、生产技术、采购、业务、管理、会计等部门的人员,是一超越职能领域的横向组织,展开两年多具体的成本规划活动,共同努力合作以达成目标。

  后,各设计部就可以开始从事产品价值分析和价值工程。根据产品规划书,设计出产品原型。结合原型,把成本降低的目标分解到各个产品构件上。分析各构件是否能满足产品规划书要求的性能,在满足性能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降低成本。如果成本的降低能达到目标成本要求,就可转入基本设计阶段,否则还需要运用价值工程重新加以调整,以达到要求。进入基本设计阶段,运用同样方法,挤压成本,转入详细设计,最后进入工序设计。在工序设计阶段,成本降低额达到后,挤压暂告一段落,可以转向试生产。试生产阶段是对前期成本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分析和评价,致力于解决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

  一旦在试生产阶段发现产品成本超过目标成本要求,就得重新返回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来进行再次改进。只有在目标成本达到的前提下,才能进入最后的生产。

  3.在生产阶段运用持续改善成本法以达到设定的目标成本

  约进入生产阶段3个月后(因为若有异常,较可能于最初3个月发生),检查目标成本的实际达成状况,进行成本规划实绩的评估,确认责任归属,以评价目标成本规划活动的成果。至此,新车型的目标成本规划活动正式告一段落。进入生产阶段,成本管理即转向成本维持和持续改善,保证正常生产条件,维持既定水平目标。成本体系的持续改善是指不断改进现行成本管理体系,使之能够对成本对象耗费企业资源的状况更适当地加以计量和核算,以提高成本数据的决策相关性,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但值得注意的是,成本规划中的目标成本尚有其他功能,即可作为制定制造阶段标准成本(丰田称此为基准成本)的基础,且可延续至下一代新车型,成为估计下一代新车型成本的起点。

  三、丰田式目标成本法的特色

  成本规划活动的目标细分至各设计部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丰田式目标成本法所体现的成本管理思想特色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拓宽了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

  传统的成本管理过程上重在控制生产阶段的耗费,在范围上局限于企业的内部。目标成本法超越了这一局限:在过程上,成本管理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产中、产后、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范围上,超越企业的边界进行跨组织的管理,构建包括上游和下游的产品成本价值链和企业间信息交换系统,使其相互作用,共同进行成本的控制,同时提高产品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实力。

  2.明确了企业成本管理必须着眼于未来市场以求取竞争优势。

  丰田公司在制定目标成本的过程中,始终将其目标放在未来的市场,而非今天的市场。目标成本法中所确定的各个层次的目标成本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激烈竞争的市场,按照这种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明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负责将一项新产品的设想变为现实的成本计划人员制定目标成本时,是以最有可能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水平为基础,其它一切环节都以这一关键判断为中心。从预测销售价格中扣除期望利润额后,成本计划人员开始预算构成产品成本的每一个因素,包括设计、工程、制造、销售等环节的成本,然后将这些因素又进一步分解以便估算每一个部件的成本,因此目标成本法并非只针对成本,而是整合产品概念、品质、公司的利润计划等具有市场导向的利润管理手法,它是以成本管理之形式达成终极的利润管理之目的。

  3.调整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整个目标成本法的核心部分是确定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从丰田的经验来看,该目标成本是由产品的成本规划委员会根据市场信息、内部潜力的挖掘以及供应商的潜力挖掘和协作而确定的。这意味着成本管理的重点将由传统观念下的生产制造过程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目标成本法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阶段转移到产品规划设计阶段,从业务下游转移到源头。这种源流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有助于避免后续制造过程的大量无效作业,耗费无谓的成本,使大幅度降低成本成为可能。

  4.深化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形象地说,传统的成本管理重在治病,目标成本法重在防病。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在于成本的节省,而目标成本法的目标在于建立和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改变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传统观念,取而代之以战略性成本管理的观念。战略性成本管理所追求的是不损害企业竞争地位前提下的成本降低的途径,如果成本降低的同时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地位,这种成本降低的策略就是不可取的。

  5.丰富了成本管理的手段

  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基于会计方法

  但会计方法决不是成本管理唯一的方法。目标成本法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的手段是综合性的,它注重从技术层面去把握成本信息,将价值工程方法引入成本管理,是把价值工程、组织措施和会计方法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贯彻实施的。将成本计算与产品开发、设计与生产工艺一体化地加以分析运用,采用超部门团队方式(包括会计师、供应商),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就衡量产品的功能、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是成本管理手段的一种创新,它能够保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确保产品功能和质量的提高。

  6.独特的差额估计与差额管理

  决定成本规划目标(目标成本与估计成本的差额)而对成本加以估计时,并非是将所有的成本、费用都从最初开始累计,而是将焦点放在与现有车型的差异上,将现有车型的成本加减因变更设计所导致成本的增减差额来计算而得。设计部的目标并不是目标成本总额,而是通过设计活动所须降低的成本目标值(成本规划目标);对设计人员及相关人员而言,要达成目标成本100万与要降低成本15万的感受是不同的。像这样的差额估计与差额管理方式,不仅可节省时间与许多繁杂的手续,并可较有效率地估计成本,提高精确度。

参考文献

  1. 1.0 1.1 莫锡强.目标成本法应用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2)
  2. 范兴美.目标成本法在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8,(3)
  3. 3.0 3.1 荣德义 陈氤.目标成本法在医院病种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现代医院》.2008年8卷10期
  4. 刘雅静.从丰田汽车公司看目标成本法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7)
  5. 吴革,张越.日本最赚钱的企业_丰田汽车公司的目标成本法解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4(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目标成本法"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4.210.129.* 在 2011年8月27日 12:40 发表

目标管理关键在于生产岗位的成绩为基础直至最高岗位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