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信用衍生工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信用衍生产品)
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

目录

信用衍生工具概述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保险。对于债券发行者、投资者和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是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之后的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

  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发展历程才十年,但在全球发展得如此迅速且日趋成熟,比较有代表性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联系票据信用利差期权等四种。信用衍生产品具有分散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扩大金融市场规模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五个方面的功效,但其功效的发挥也面临着障碍,未来的发展相应将出现新的变化。目前在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还是空白,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将有助于缓解银行业出现的“惜贷”、化解金融不良资产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显然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由于激烈的全球行业竞争,破产现象大幅度增加,企业债务违约率增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传统业务领域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蚕食市场份额,商业银行流失大批优良客户,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且随着经营成本上升和净利息收益下降,银行从传统贷款业务得到的收益已经不足以弥补这些贷款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在市场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新的技术来衡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就应允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是国际掉期与衍生产品协会ISDA)在1992年创造的一个名词,用于描述一种新型的场外交易合约,最初的雏形形成于1993年,但由于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具有的独特吸引力,其交易量增长迅猛,速度惊人。《欧洲货币》甚至宣称:“信用衍生产品的潜在用途是如此广泛,它在规模和地位上最终将超过所有其他的衍生产品”。目前,我国金融资产品质低,不良资产比重大,信用风险隐患严重。国内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金融企业要求信用资产证券化、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简介[1]

  信用衍生工具是用来分散和转移信用资产风险的有关产品,主要包括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联系票据和信用利差期权四种类型。信用衍生工具具有分散信用风险、增加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五个方面的功效,对于提高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信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信用衍生产品最早出现于1992 年的美国纽约互换市场,1993 年3 月,Global Finance 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华尔街三家公司—J.P.Morgan、Merill Lynch 和Banker Trust 已经开始经营某种形式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与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以下是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1992 年,信用衍生产品出现。ISDA 第一次使用“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唱tives)”来描述这种新型场外交易合约。1993 年,KMV 公司提出了它的Portfolio Manager(投资组合管理者)模型的第一个版本,也是第一个信用投资组合模型。1996 年9 月,第一个CLO(Collateralized LoanObligation,附抵押贷款债务)诞生于英国National Weastminster 银行。

  1997 年4 月,J.P.Morgan 推出了CreditMetrics。1997 年10 月,CreditSuisse 发布了CreditRisk +。1999 年7 月,ISDA 发布了信用衍生产品所涉及到的定义,如破产、债务加速和债务违约等。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规模也快速增长,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的统计数据,1995 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未清偿数仅为100亿美元,1996 年增加到500 亿美元,1997 年底剧增至1700 亿美元,到2002 年底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达到19520 亿美元。从1997 年到2002 年短短的五年间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规模增加了10 倍。BBA估计到2004 年衍生品交易名义价值将高达48000 亿美元,估计在下个5 到7 年里,信用衍生产品还将增加10 倍。信用衍生产品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最复杂、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

  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由北美扩展到欧洲,并在拉美和亚洲形成了市场。在美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发展迅速,主要信用衍生产品合约的价值1997 年底为970 亿美元,到2002 年达到10000 亿美元。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高度集中,大量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被限制在少数银行中,仅摩根大通银行就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银行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欧洲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比美国市场更加活跃,由于国家间的贷款出售,即使在欧洲内部也是非常复杂的,包括要得到借款者的授权等。而使用信用衍生产品能够使银行在任何地方出售风险并避免复杂的相互接洽。据统计,欧洲占到31%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份额,而美国仅占27%,伦敦是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加拿大银行在全球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只占很少的份额,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加拿大银行拥有全世界广泛的分支机构,使其不必使用衍生工具就能降低信用风险的集中度。虽然在澳大利亚市场每年衍生品价值约为二十亿到五十亿美元,但在2000 年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据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AMFA)统计,当地信用衍生产品业务主要是银行购买信用保护,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信用保护的出售已经扩展到国际投资公司,估计澳大利亚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将继续增长。总体来讲,在亚洲信用衍生产品还没有显著的交易。在日本,信用衍生产品在1998 年被作为金融工具得到法律认可,在此之前日本机构在伦敦和纽约市场从事信用衍生产品活动,但在90 年代只占很少的市场份额。韩国Kookmin 银行和韩国国有发展银行(KDB)是首次进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韩国银行,拥有650亿美元的KDB 开始通过增加信用产品的需求来增加收益。Kookmin与KDB 银行在韩国有着比海外银行更强的客户关系,然而,依旧存在着监管障碍阻碍投资者对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脉络与结构形式

  按照国际掉期与衍生产品协会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风险转移机制。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之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往往结合在一起,而任何一种避险工具都不能同时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衍生产品使得信用风险管理第一次拥有了和市场风险管理一样具有了专门的金融工具,能单独对信用风险的敞口头寸进行计量和规避,提高了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

(一)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脉络

  1、信用衍生产品产生的原因

  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首先是银行出于对改善资产质量的考虑。当资产质量已经出现问题或存在潜在隐患,不足以带来足够的预期收益甚至会导致损失时,银行必然希望能卸掉包袱,轻装前进。传统做法往往受到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限制,牵涉到部门协调、利益冲突、市场法规等各个方面的束缚。其次是银行出于保持与客户良好关系的考虑。银行对不良客户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老客户继续保持与银行的合作,而且如果潜在客户了解到某家银行曾对借款人采取了上述处理措施,必将对银行的经营状况、业务作风、管理思路产生疑问,不利于银行开展营销活动。因此银行就迫切需要一种既能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又能降低信用风险的交易技术。再次是银行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众多的银行甚至金融机构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具有同质性,在市场上一方面造成了金融机构之间产品和服务的完全竞争市场,另一方面造成了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买方市场,银行生存环境日益恶劣,不得不寻求开发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2、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

  信用衍生产品最早出现于1992年的美国纽约互换市场,1993年3月,Global Finance上的一篇文章提到华尔街三家公司—J. P. MorganMerrill LynchBanker Trust已经开始经营某种形式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与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以下是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1992年,信用衍生产品出现。ISDA第一次使用“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来描述这种新型场外交易合约。1993年,KMV公司提出了它的Portfolio Manager(投资组合管理者)模型的第一个版本,也是第一个信用投资组合模型。1996年9月,第一个CLO(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附抵押贷款债务)诞生于英国National Weastminster银行。1997年4月,J. P. Morgan推出了Credit Metrics。1997年10月,Credit Suisse发布了Credit Risk+。1999年7月,ISDA发布了信用衍生产品所涉及到的定义,如破产、债务加速和债务违约等。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规模也快速增长,根据英国银行家协会BBA)数据,1995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未清偿数仅为100亿美元,1996年增加到500亿美元,1997底剧增至1700亿美元,到2002年底全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达到19520亿美元。从1997年到2002年短短的五年间信用衍生产品增加了10倍。BBA估计到2004年衍生品交易名义价值将高达48000亿美元,估计在下个5到7年里,信用衍生产品还将增加10倍。信用衍生产品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最复杂、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

  3、信用衍生产品的国际发展现状

  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由北美扩展到欧洲,并在拉美和亚洲形成了市场。在美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发展迅速,主要信用衍生产品合约的价值1997年底为970亿美元,到2002年达到10000亿美元。美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高度集中。大量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被限制在少数银行中,仅摩根大通银行就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银行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欧洲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比美国市场更加活跃。由于国家间的贷款出售,即使在欧洲内部也是非常复杂的,包括要得到借款者的授权。而使用信用衍生产品能够使银行在任何地方出售风险并避免复杂的相互接洽。据统计,欧洲占到31%的信用衍生产品

  市场份额,而美国占27%。伦敦是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加拿大银行在全球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只占很少的份额。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加拿大银行拥有全世界广泛的分支机构,使其不必使用衍生工具就能降低信用风险的集中度。虽然在澳洲市场每年衍生品价值约为20亿到50亿美元,但在2000年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据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AMFA)统计,当地信用衍生产品业务主要是银行购买信用保护,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信用保护的出售已经扩展到国际投资公司,估计澳大利亚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将继续增长。总体来讲,在亚洲信用衍生产品还没有显著的交易。在日本,信用衍生产品在1998年被作为金融工具得到法律认可。在此之前日本机构在伦敦和纽约市场从事信用活动,但在90年代只占很少的市场份额。韩国Kookmin银行韩国国有发展银行KDB)是首次进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韩国银行,拥有650亿美元的KDB开始通过增加信用产品的需求来增加收益。Kookmin与KDB银行在韩国有着比海外银行更强的客户关系,然而,依旧存在着监管障碍阻碍投资者对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

(二)信用衍生产品的结构形式[2]

  在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中,利用信用衍生产品来达到放弃或转嫁风险的目的的交易方称为“信用保障买方”,通常为贷款银行;承担或被转嫁风险的交易方称为“信用保障卖方”,通常为大型投资银行或保险公司。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通常模式为,信用保障买方向卖方支付一笔固定费用,一旦发生了买卖双方所指定的信用问题,信用保障卖方就要按约定的方式和范围赔偿信用保障买方的损失。信用衍生合同与商业保险合同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固定费用,以保证在特殊情况发生时,自己能得到对方的保护或补偿。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联系票据和信用利差期权等四种。

  1、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互换是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障买方转移给信用卖方的交易。信用保障的买方向愿意承担风险保护的保障卖方在合同期限内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信用保障卖方在接受费用的同时,则承诺在合同期限内,当对应信用违约时,向信用保障的买方赔付违约的损失。对应参照资产的信用可是某一信用,也可是一篮子信用。如果一篮子信用中出现任何一笔违约,信用保障的卖方都必须向对方赔偿损失,其结构如图1所示:

  Image:信用违约互换 .jpg

  图1 信用违约互换

  2、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

  总收益互换是指信用保障的卖方在协议期间将参照资产的总收益转移给信用保障的买方,总收益可以包括本金、利息、预付费用以及因资产价格的有利变化带来的资本利得;作为交换,保障买方则承诺向对方交付协议资产增值的特定比例,通常是LIBOR加一个差额,以及因资产价格不利变化带来的资本亏损。总收益互换在不使协议资产变现的情况下,实现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共同转移,其结构如图2所示。无论在信用违约互换中,还是在总收益互换中,风险的承担者都无须增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而是作为表外业务加以处理。

  Image:总收益互换.jpg

  图2 总收益互换

  3、信用联系票据(Credit-linked note)

  信用联系票据是普通的固定收益证券与信用违约互换相结合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联系票据的标准合约下,保障买方或由保障买方设立的特定目的机构根据参照资产发行票据。保障卖方先行以现金支付取得票据,交换来自有关票据的固定复利率或浮动利率的利息收入流程。假如发生信用违约事件,即根据双方协议的信用事故赔偿额赎回票据;如不发生信用事故,票据在合约期满时才赎回,其结构如图3所示。

  Image:信用联系票据.jpg

  图3 信用联系票据

  4、信用利差期权(Credit spread option)

  信用利差期权假定市场利率变动时,信用敏感性债券与无信用风险债券(如:国库券等)的收益率是同向变动的,信用敏感性债券与无信用风险债券之间的任何利差变动必定是对信用敏感债券信用风险预期变化的结果。信用保障的买方,即信用利差期权购买者,可以通过购买利差期权来防范信用敏感性债券由于信用等级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其结构如图4所示。

  Image:信用利差期权.jpg

  图4 信用利差期权

信用衍生产品的功效与发展前景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使信用风险这一最传统的风险类型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可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对于经典的金融衍生工具,标的资产(如股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不存在违约问题;而信用衍生产品的标的资产(比如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具有众多功效,为银行提供了新的资产组合管理方式,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信用衍生产品的功效分析

  通过选择信用衍生产品来使其贷款组合最优化,银行可以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贷款组合,避免信用风险的行业或区域过度集中,实现贷款组合分散化管理。但与其他贷款的证券化、贷款出售不同,信用衍生产品在消除拖欠风险的同时保留了持有的资产,从而不必改变资产负债表,避免出售相应资产而引起的客户关系的破坏。信用衍生产品不仅为银行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新方式,同时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投资者在无须持有资产和管理资产条件下,创造了新的、收益可观的信用暴露机会和更加有效的资产组合风险多样化管理。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 由于缺少贷款市场的客户来源、运作贷款的人员设施以及法律的限制,往往不能直接进入贷款市场。通过信用衍生产品,投资者可以方便地进入这一市场,不必直接持有信贷资产而承担信用风险敞口。信用衍生产品可以设计更为满意的风险和报酬结构,使其资产组合范围并一步拓宽,成为投资者争夺的一个新业务领域。更为具体来说,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五种功效。

  1、分散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基本、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它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品质潜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以前,金融机构是通过信用评级信贷配给、出售贷款等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但这些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也挫伤了客户的贷款积极性。信用风险的防范及量化是国际金融业一直努力设法解决的问题,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信用风险管理有了属于自己的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它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并转移出去,能够较好地解决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信用悖论问题。所谓信用悖论是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资产组合理论要求银行避免信用关系的过度集中,尽量持有分散的贷款组合。但从银行业务实践的角度来讲,要实现合意的贷款组合则面临恶化与核心客户的交易关系、受制于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不利于在经营地域比较优势的发挥等因素的制约。借助于信用衍生产品,银行既可以避免信用风险的过度集中,又能继续保持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理念无疑具有革命性。

  2、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20世纪80年代,增强资产流动性的结构化金融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它运用金融工程尤其是信用工程技术,通过结构化的方案,包括构建资产池、信用分层、信用增级破产隔离等重新改变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从而将其改造成为市场所接受的工具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是结构化金融运用的主要领域,但资产证券化对资产要求严格,某些类型的资产如商业贷款就难以证券化,即使以抵押贷款债务的形式重新包装并出售给投资者,但由于贷款被转移出资产负债表,这种做法对银行的客户关系会形成消极影响。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银行采用信用证券化的办法,在将贷款仍然保留在资产负债表内的同时,针对贷款组合发行信用联系票据,贷款有关的信用风险由银行转移到票据投资者一方。在这种做法下,银行就将信用联系票据合约中约定的信用风险转移出去而不会影响银行的客户关系。显然,信用衍生产品能把金融资产中的信用风险分离出来,促进了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从而增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3、提高资本回报率

  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可通过预期收益与意外损失两个参数来表示,预期收益依赖于利差和信用损失,意外损失的计算要基于许多信用同时违约的假设。预期收益和意外损失的比是一个类似于股票基金夏普比率的指标。通过减少意外损失高、收益低的资产,或增加对夏普比率有正贡献的资产,来提高预期收益和意外损失的比率,从而达到提高资产组合预期业绩的目的。没有信用衍生产品,只能通过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才能实施。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这些策略则很容易实现,提高了金融资产的回报率。此外,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一家银行拥有的总资本不能低于经风险调整后资产总额8%,即资本金≥风险资产×风险权重×8%。其中风险权重视交易对手而定,如果交易对手是OECD国家的银行,权重为20%;如果是OECD国家的企业,则权重为100%。银行可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巧妙地改变了交易对手,利用风险权重差异节约银行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回报率

  4、扩大金融市场规模

  金融市场按照其产品定价的基础来划分,可分为基础市场和衍生市场。显然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会直接扩大衍生市场的规模,此外信用衍生产品能分离出基础市场中的信用风险,有助于减缓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歧视的障碍,从而增加金融交易量,基础市场规模扩大。信息不对称是阻碍金融交易的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资金提供方信用风险的加剧,在现实中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一方是有剩余资金的金融机构难以觅到合意的客户;另一方则是急需资金的借款者无法筹措到资金。他们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规模歧视原因所引起的信用风险,很难达成金融交易。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引进,资金剩余者能将信用风险出售出去,从而有助于与资金需求者达成交易并获取稳定的收益。信用风险的购买者往往是与资金需求者有经常业务往来,了解其信用状态的金融机构,也正是这些购买者的存在,才使得原本不能形成的金融交易现在能形成。总之,信用衍生产品通过转移信用风险,极大地削弱了金融交易的障碍因素,从而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

  5、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金融市场效率可分为运行有效(或内部有效)与定价有效(或外部有效),运行有效与交易成本有关,是指金融中介机构在收取公平的服务费用的基础上,以最小成本使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需求者手中;定价有效与信息有关,是指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充分和瞬间地反映着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不存在使投资者持续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利润表现。在有信用衍生产品参与的金融交易中,由于交易的第三方信用风险的购买者的出现,极大地减轻金融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从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有力地促进了金融市场上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信用衍生产品也会使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隐蔽信息更加公开化,增进市场的透明度,这样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反映出更多的市场信息,金融资产的定价也更为有效。此外,信用衍生产品是对金融市场的一次重新整合,使金融机构能进入更多的市场领域,相当于把所有的市场都联系起来,这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并提高了它的效率。

(二)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前景

  1、信用衍生产品面临的障碍

  目前,一些观察家指出全球市场信用风险的增长要大于利率风险流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作为管理日益增长的信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被广泛应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然而这种乐观的评价忽视了一些实际问题,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目前还面临着一些障碍因素。

  首先,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文件非常复杂、冗长,信用事件的定义也很困难,由信用事件产生的纠纷有时导致该产品的失败。尽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标准的违约指数产品,ISDA制定了标准的合同文本,但这些只是解决了部分产品的问题,该市场的标准化程度与利率衍生产品和汇率衍生产品相差较大。

  其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流动性和产品种类受到局限。大量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被限制在少数银行中,少数作市商控制市场价格。根据OCC的数据,美国七大银行占据了商业银行系统信用衍生产品96%的名义价值。由于中等银行的客户多为小公司,并不为大多数投资者所熟知,因此这些企业的贷款不易找到信用保护的卖方。信用衍生产品种类也受到局限,交易只能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企业的债券和贷款上,对于规模较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则缺少可交易性,目前只能采用信用资产组合的方式分散风险,而无法转移风险。在技术方面,缺少标准的违约风险模型和定价公式。

  此外,目前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金要求制约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国际清算银行BIS对信用衍生产品的条例中,银行在使用信用衍生产品降低银行风险时,并没有认可的风险降低,不仅没有减少贷款的资本金要求,而且银行必须建立另外的风险头寸,这实际增加了资本金的要求。

  2、信用衍生产品的前景展望

  尽管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面临着许多障碍,然而信用衍生产品作为转移信用风险的新工具,其发展有利于金融的稳定性毋庸置疑。它使银行信用组合多样化,增加其承受冲击的能力。贷款者不再过分依赖借款者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从而减少信用的脆弱性。未来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将进入新发的展阶段。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份额将发生变化。非银行机构的比重将不断加大,银行不再成为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主导者。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公司、共同基金等将纷纷涉足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并占据重要地位。据BBA报导,保险机构在1999年己经购买7%的信用风险保护,同时卖出23%,这一数字在今后还将增加。养老基金也增加了其风险暴露

  新产品的推出。虽然传统的信用违约互换还将占据主要市场,估计信用违约互换占全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3/4。然而,信用衍生产品今后的增长将以新的风险转移工具为主,如组合证券化(synthetic securitisations)。

  信用衍生产品监管的变化。尽管一直存在修改资本充足率的构想,但直到2001年9月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才做出了一个新框架,其中包括决定消除信用衍生产品的残留风险(residual risk)因子。新协议明确指出:“降低信用风险的技术如信用衍生产品的近期发展使银行风险管理的水平大幅度提高。”

  电子交易平台的建立。J. P. Morgan和Creditex已经开发了信用衍生产品的电子交易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将加强交易的透明度和流动性。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平台同时提供了丰富的信用衍生产品信息资源。J. P. Morgan开发的Creditex电子交易平台不仅为参与者创造了谈判交易平台,而且提供文本、历史数据以及交易对手的相关信息。未来信用衍生产 品市场是IT与信用衍生产品结合的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向互联网不断渗透,从物质世界发展到虚拟空间。相信在未来的2到5年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将转移到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将更加快速地交易,定价更加准确。

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莫顿·米勒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风险系数较高,因而更加需要衍生交易工具来降低投资风险。在我国金融深化的过程中,曾有过四次不成功的衍生产品交易试点,但我们不能就此因噎废食。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需要完善的原生资产现货市场,现货市场在规模上要有较大容量;市场价格要有适度波动性,足以产生套期保值及转移风险的需求。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且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逐步加大,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基本条件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虽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同时下降的现象,但年末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仍很高,严重的信用风险集中程度已经成为困扰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难题。客观上,我国金融机构亟需高效率、低成本转移信用风险的工具。

(一)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信用衍生产品概念辨析

  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包括了交易对手信用水平和履约能力变化而使投资组合中资产价格下降进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一直是银行业所致力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信用风险的管理在西方经历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传统的规避信用风险的办法主要有:分散化投资、防止集中授信、要求第三方担保、规定强制性条款、设立呆账准备金等。但是,这些静态的、定性的、主观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的水平,而对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用悖论问题的解决却一筹莫展。信用衍生产品的诞生为银行业解决信用悖论、脱离两难选择的困境提供了部分的解决之道。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就是使得银行等信贷机构在无须出售其贷款、确保与客户关系的前提下,改变其贷款头寸或贷款组合头寸的风险收益特性,并可能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要求。商业银行是传统上信用风险的最主要持有者,当然它是信用衍生产品最重要的使用者。商业银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作为对传统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补充。表1比较了传统方式下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在转移和分散风险方面的不同特点。

  表1 传统信用管理产品与信用衍生产品的比较

比较项目 信用衍生产品 传统信用管理产品
贷款出售 贷款参与 担保或备用信用证
风险种类 市场交易的贷款和证券 贷款 贷款 依具体情况而不同
融资 没有融资 回收部分资金 贷款分销时收回一部分资金没有融资
定价 市场定价 双方协定,不透明 双方协定,不透明 双方协定,不透明
对方的信用 因信用衍生产品没有
风险 不同而不同
违约成本 较低 贷款收复成本 贷款收复成本贷款收复成本
会计 没有表内影响 受损益影响 受损益影响 受损益影响
合同成本 ISDA标准合同个案化 个案化 个案化
机密性 机密 依赖于借款人和其他参与方 依赖于借款人和其他参与方机密

  信用衍生产品与在其之前出现的信用担保相比较,其业务范围与方式是极其类似的,所不同的是信用担保大多是在信用产生前(例如银行的贷款行为发生前)进行担保,而信用衍生产品是在信用产生之后进行担保,两者的本质都是通过收益分享来使风险得到转移分担,是对信用风险的交易。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信用衍生产品是信用担保发展到高级阶段,由于市场足够广阔,从而发展出的以信用风险为交易物的标准化交易方式。而交易的发生从信用担保业务中的信用产生前转移到信用衍生产品业务中的信用产生后,更说明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导致的市场的充分发达,但这种变化并末使其信用风险的交易本质得到改变。

  2、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国际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强,我国整体金融环境正在不断成熟之中,对信用衍生产品的开放和应用是可以预见的。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仍呈稳定增长状态,同时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也呈不断改善的态势,过去2年中的信贷资产不良率一直在下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信贷市场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取得进步,得益于目前尚不成熟但却谨慎发展的金融市场,表明了国内金融市场侧重与调整、改善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状况将有利于国内市场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在条件成熟的时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我国银行运用信用风险对冲手段的现状目前,我国不存在真正的信用衍生产品,只有几种与违约期权类似的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它们是:(1)住房按揭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指在被担保人因为死亡、失业等原因无力还贷时,保险公司代其向银行清偿余债,同时行使追偿权,从抵押物中得到补偿或向投保人追回赔款。(2)房屋装修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指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要代借款人向银行偿付贷款。(3)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指当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汽车贷款时,由保险公司将承担80%的违约损失,汽车承销商承担另外20%的损失,银行则完全规避了放贷风险。这些履约保证保险与违约期权的不同之处就是,信用保险是由贷款人自己购买来代替提供抵押品,商业银行并不介入保险产品的交易。因此,该方式实质上也是一种信用风险保险方式而非信用衍生产品交易。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建立可考虑按以下次序逐步展开:首先,在国内银行同业之间进行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使国内银行相互调剂风险头寸,重组贷款结构。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在积累一定经验以后,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向国内机构投资者开放,使其通过信用化生产品参与贷款市场。这一方面可为缺乏投资渠道的国内机构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可交易资产。另一方面可吸引新的资金来承担信用风险,为国内银行化解债权风险助一臂之力。待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基本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与法律框架之后。再考虑允许外资银行和国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该市场。这相当于全全面开放人民币贷款市场,将掀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二)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打破了计划经济下高度集中统一的信用制度与体系的同时,却一直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规范的信用体系。由于信用行为缺乏必要的预算约束与制度约束,造成了金融市场上信用关系的严重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风险,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发展。在目前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及规范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两种主要风险,显然信用风险在我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我国银行业出现的“惜贷”现象、大量不良资产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正是信用缺失的体现。因此加强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是我国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作为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产品将在我国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1、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的“惜贷”问题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自从它产生以来,存款和贷款作为维护银行信用的传统业务与基本业务,二者一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存款数额的多少决定着贷款的结构和规模。而贷款的合理投放与收回是银行盈利和兑付存款的保证。为了实现效益目标,避免支付危机的出现以及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银行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找贷款对象,开辟贷款新领域,避免信贷资产沉淀,加快贷款的周转。而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银行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业务出现滑坡存差初现,这一现象被称作“惜贷”。“惜贷”现象表明商业银行的经营意识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商业银行受到行政干预的程度明显减弱,同时也表明社会信用低下,令商业银行有贷怕放。“惜贷”是商业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中,依据现时的政策和法规,在对贷款总量的把握上,做出的一种符合自身利益的自主选择。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信用低下。

  商业银行“惜贷”严重阻碍了资金的合理流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减缓了经济发展。由于“惜贷”的根源是信用缺失,解决这个问题也应该从信用入手。通过设计实用可行的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能把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以合理的价格转移出去,“惜贷”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信用衍生产品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购买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比商业银行更为了解借款者信息的机构,如果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合理,它们是愿意购买的。对商业银行来说,此处信用衍生产品与贷款担保的功能相同,但两者在运行方式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信用衍生产品是有精确定价、可转让的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而贷款担保则不具有。借款人一旦发生信用违约,贷款者虽然在两种情况下都会得到赔付,但信用衍生产品的购买者与借款人之间没有追索关系,贷款担保对借款人有追索权。

  2、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有助于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

  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和累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制度、转型经济制度还是计划经济制度下,金融不良资产都是普遍存在的。但必须看到:同为金融不良资产,由于生成的根源、背景和制度前提不同,它的表现方式、治理方法和遏制措施也是不同的。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长较快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银行替代政府行使部分财政职能,发放了大量的政策性贷款,承担了改革的成本,这是形成不良资产最主要的原因。二是银行本身的原因,由于银行自身管理落后,缺乏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部分信贷人员徇私枉法,造成工作失误,盲目放贷。三是宏观经济波动过大,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经济增长的粗放低质与不稳定,直接造成信贷资产的低质量和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第一个原因是政策性的,需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来加以解决;第二个原因是企业内部治理方面的,需要进行产权改革,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第三个原因是商业性的,可以通过金融市场上的产品创新加以解决。前两者都需要政府进行经济金融制度的创新,此处将重点将探讨第三个原因商业性不良资产的化解。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沉淀的不良资产要进行处置;二是要防范新的不良资产的形成。这两方面的内容实质上也都可以归结为信用缺失问题,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将有助于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处置沉淀的不良资产需要资产证券化等方法,信用衍生产品能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加速资产证券化进程,进而有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新的不良资产的形成主要还是信用风险造成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信用信息,并提供了转移信用风险的手段,可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

  3、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并且这个问题很难通过市场经济中的融资市场自动得到满足。中小企业的基本融资来源是贷款和自有资金,然而这些融资渠道却并不通畅。在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必要的贷款;在资本市场上,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融资活动。信贷配给是借贷市场的贷方提供资金少于借方需求的一种状态,造成信贷配给的原因主要是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不按照与银行的协议或对银行的承诺使用资金,或者在有能力偿还银行信贷的情况下,不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因此对银行来讲,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更加难以控制。减少代理人道德风险的办法,主要是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督。对大企业的监督成本是较低的,因为许多大企业的信息可以从公开的市场上低成本获得;即使大企业没有在市场上公开的信息,银行也可以通过贷款的规模经济降低单位资金的成本。然而,对中小企业而言,监督的成本是较高的。一方面。银行在投入人力和收集企业信息的成本上可能在绝对额上大于监督大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中小的监督的单位成本通常也会高于对大企业的监督成本。为了减少银行与中小企业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监督成本,银行通常要求中小企业在申请信贷时要有充分的担保,可是很少的单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因此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很难得到突破。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问题的结症在于两点,一是由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担心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以至于做出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逆向选择;二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道德风险的监督成本较高。为中小企业融资设计可操作的信用衍生产品,能把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反映到衍生产品的价格中去,一方面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道德风险的监督成本,从而减轻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设计信用衍生产品的关键在于定价问题,政府可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信用进行评估的机构,定期公布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这样既有助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双方的定价,又可降低交易双方搜寻信息的成本

信用衍生工具的效率贡献

(一)微观效率贡献

  1.对商业银行的益处。

  根据BBA统计,2002年商业银行占信用保护买方交易者的52%、信用保护卖方的39%。而且,按照BBA当年的预测,2004年时商业银行在两类交易者中所占份额虽然都会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在参与者中的主体地位仍会保持。运用信用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益处。

  (1)解决信用悖论。

  对商业银行来说,使用信用衍生工具最大的贡献便是解决了信贷悖论的问题。早在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就促使商业银行考虑他们对客户的风险暴露问题。由此引来银行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降低风险暴露但又不损害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随着信用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因为银行使用信用违约互换转移其中的信用风险时,不需将信贷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这样既可维持与客户长期良好关系,同时又避免了在其它转移信用风险(如贷款出售和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中产生的法律费等,简化了流程,节约了成本。

  (2)缓解资本压力。

  国际清算银行现有的规定要求银行对评级高的客户的低收益贷款实行百分之百的风险加权。但是,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信用可以保护转移一部分信用风险,降低资产的总体风险加权,缓解一部分资本充足率压力。通过信用衍生工具交易,银行可以开辟新的客户资源,即使银行对客户不甚了解也可以放贷。因为通过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将信用风险转移至对客户信用状况比较了解的信用违约保护卖方,同时还可以放松一些优质客户的信用额度

  (3)降低信贷的集中度。

  如上分析,银行通过信用衍生工具可以进军原本不了解或不熟悉的行业和地区。同时,由于该项交易降低了贷款整体的风险加权,银行就可以扩大在非传统业务行业和地区的贷款业务,从而可以降低银行信贷业务的地区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尤其在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组合中,降低业务集中化带来的风险,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资产组合。

  (4)培育新的盈利点。

  按照传统观点,商业银行通常是信用保护的买方。但在2003年,根据Fitch统计,参与信用衍生工具交易的银行中,占四分之三的交易者是净卖方。银行信息渠道有限,对一些行业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因此,银行在这些行业和地区的信贷业务开展不足,风险暴露程度也很低。将出售信用保护作为盈利业务之一,商业银行通过这种途径间接了解不熟悉的行业和地区,进而提高对这些行业和地区的风险暴露程度,开拓新的盈利空间。

  (5)降低银行系统的系统风险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是负债经营、高杠杆率。通过信用衍生工具将信用风险转移至银行系统外的低杠杆率企业。而且如果这些企业能够更擅长于管理风险并接受市场的监督,比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以及私人资产管理者,那么整个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就会降低。

  (6)改变信用风险管理方式。

  信用衍生工具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管理、定价、转移信用风险的方式。在信用衍生工具产生之前,银行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资本金要求和交易对方信用评级、银团贷款以及贷款出售的等方式规避和化解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工具促使银行体系内建立一套通用的信用管理系统,统一界定一些基本的度量指标如违约时间、违约事件、违约率和挽回率,通过可靠的量化数据,降低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成本,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2.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益处。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比如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各类基金,它们不具备持有资产和管理资产的条件,而且它们也不具备专业的信贷人员和客户资源。但是,通过信用衍生工具,它们可以作为信用保险卖方,进入到信贷市场,不必直接承担风险敞口

  (1)为投资银行提供了一个将资产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外投资银行对这个目标非常关注,尤其是在投资银行越来越倾向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时候。投资银行的资本金极其有限,不具备从事信贷业务的资本条件。但是,通过运用互换工具来支持银团贷款却不会对它自身产生资本金不足的压力,同时还可以达到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目标。同时,通过信用衍生工具交易还可以建立新的资产组合来满足不同风险管理需要和投资偏好。因为信用衍生工具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投资者满足投资要求,比如期限、残值率等。此外,还弥补了投资组合的空缺,比如在一个投资组合里需要在某个时期内到期的债券,但是市场上又缺乏符合条件的投资工具,投资银行可以用在相应时期到期的信用衍生工具来代替。

  (2)为保险机构提供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国外,保险机构通常是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违约保险的买方,而且对不同类型的保险机构活跃的市场不同。比如,寿险机构活跃于抵押债务债券市场,单一险种保险机构通常活跃于信用违约互换。

(二)宏观效率贡献

  1.提高信贷市场流动性。

  以CDS为例,它为银行提供在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上做空方的机会,银行购买信用风险保护覆盖信用风险带来的或有损失,不必担心风险暴露过大,同时转移一部分贷款事后监督管理成本,减少贷款集中度,从而可以集中精力从事具有优势和熟悉的行业或地区贷款。而且,银行可以进入原本不会涉足的风险较高的部门或地区贷款。而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CDS出售信用保护,承担其愿意承担的风险并获得稳定的收益,同时又不必增加额外的资本和财务费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大大提高了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投资者参与度,降低了贷款成本。

  2.完善信用风险的定价机制。

  在运用信用衍生工具之前,同一债务人在不同的借贷市场上的品级不同,因而支付的风险升水也不同。比如,非公开协商形成的贷款信用风险价差通常比债券市场价差窄。信用衍生工具产生之后,银行运用该工具转移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信用风险被重新定价,违约保护成本成为发放新贷款的定价参照标准。这样,在被割裂的两个市场中,通过信用衍生工具,信用风险定价趋于一致,信用风险价差逐渐减小,从而形成对信用更敏感的均衡价格

参考文献

  1. 李晓安,阮俊杰.信用规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 胡奕明.公司财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0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7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信用衍生工具"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2.211.50.* 在 2008年3月26日 22:50 发表

“总收益互换是指信用保障的卖方在协议期间将参照资产的总收益转移给信用保障的买方,总收益可以包括本金、利息、预付费用以及因资产价格的有利变化带来的资本利得;作为交换,保障买方则承诺向对方交付协议资产增殖的特定比例,通常是LIBOR加一个差额,以及因资产价格不利变化带来的资本亏损。总收益互换在不使协议资产变现的情况下,实现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共同转移,其结构如图2所示。无论在信用违约互换中,还是在总收益互换中,风险的承担者都无须增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而是作为表外业务加以处理。 ” 此处说明是否正确??好像卖方买方搞反了

回复评论
61.50.138.* 在 2008年8月25日 11:33 发表

大量引用别人的文章需要注明出处,不然侵犯著作权

回复评论
221.222.229.* 在 2009年11月13日 22:33 发表

222.211.50.* 说的对,确实是把卖方买方搞反了,请大家注意。

回复评论
Moni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1月14日 11:13 发表

不知道呀,想验证一下试着去找找,找到的都是原图那意思,在总收益互换条目中,补充了厦门大学金融系的课件和一篇文章

回复评论
Angle Roh (Talk | 贡献) 在 2009年11月14日 14:05 发表

是的,是反了,现在已更正,谢谢指正

回复评论
118.138.178.* 在 2012年5月6日 14:43 发表

“总收益互换是指信用保障的卖方在协议期间将参照资产的总收益转移给信用保障的买方,总收益可以包括本金、利息、预付费用以及因资产价格的有利变化带来的资本利得;作为交换,保障买方则承诺向对方交付协议资产增殖的特定比例,通常是LIBOR加一个差额,以及因资产价格不利变化带来的资本亏损”

好像还是反了吧?

回复评论
Dan (Talk | 贡献) 在 2012年5月7日 16:01 发表

118.138.178.* 在 2012年5月6日 14:43 发表

“总收益互换是指信用保障的卖方在协议期间将参照资产的总收益转移给信用保障的买方,总收益可以包括本金、利息、预付费用以及因资产价格的有利变化带来的资本利得;作为交换,保障买方则承诺向对方交付协议资产增殖的特定比例,通常是LIBOR加一个差额,以及因资产价格不利变化带来的资本亏损”

好像还是反了吧?

添加了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