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企业物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企业物流(Internal logistics)

目录

企业物流的概述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它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企业物流概念的最早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2年4月,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fortune杂志上发表的“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物流”的概念。虽然当时drucker提出的物流(distribution)仅仅是针对产成品来讨论的,但很快就引起了企业界的巨大关注,真正的企业物流(logistics)理念迅速波及到原材料领域,进而形成为综合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理念。

  企业物流理念从提出到发展为相对较为成熟与完善,经历了近40年的时间。在这近40年的时间里,几乎每10年企业物流理念就得到一次极大的更新与充实。从本质上说,企业物流是企业的产品服务的一种存在与表现形式。当初drucker提出企业物流概念的时候,仅仅指产品从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手中的这一段时间的存在与表现形式;而1992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则认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与效益的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这个时候物流已经作为一个复杂的企业运行过程而存在。到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在1992年物流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供应链”的概念,到2001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则对物流概念进一步充实、完善,演变为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上述对物流概念的阐述过于学术化,有些晦涩,不易理解。因此,在企业实践中,对物流概念又形成了较为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那就是认为企业物流就是由7个 “恰当”组成,即7r表达法。即恰当的产品(right product)、恰当的数量(right quantity)、恰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恰当的地点(right place)、恰当的时间(right time)、恰当的顾客(right customer)和恰当的成本(right cost)。7个“恰当”描述了物流的基本活动,强调了空间和时间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成本与服务的重要性。更为简略地说,企业物流就是关于某种产品或服务在客户需要的时候,客户能够在指定的地点得到满足。

  事实上,现代企业物流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共存的领域,它包括对信息、运输存货管理仓储物料搬运包装等作业领域的综合管理过程。

企业物流的发展过程

  概括地说,企业物流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产品物流阶段(product distribution),又称为产品配送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起止为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属于企业物流的早期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中,物流的主要功能大多围绕在对产品从企业工厂生产出来到如何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的运作上。

  在当时,企业重视产品物流的目的是希望能以最低的成本把产品有效地送达到顾客。企业重视产品物流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扩张其生产线;二是为了对付企业内部与外部市场的压力,倾向于生产非劳动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品。产品物流阶段物流管理的特征是注重产品到消费者的物流环节。

  第二个阶段:综合物流阶段(integrated logistics),这个阶段的时间起止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后期,在这个阶段中,企业物流集中表现为原材料物流和产品物流的融合。实践证明,综合物流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因此,在这个期间综合物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当时,运输自由化(deregulation)以及全球性竞争的日渐加剧,使企业认识到把原材料管理与产品配送综合起来管理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与效益,因此,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企业物流迅速地从产品物流阶段向综合物流阶段发生转移。

  第三个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这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对传统的物流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企业已经将单纯的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企业群、产品群或产业链条上不同企业所形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个高度。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信息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在生产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化革命。由信息技术所衍生的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变化,使得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至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商和制成品的分销商,进而使企业物流从综合物流阶段向供应链管理阶段发生转移。

企业物流包含的内容

  企业物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随着企业物流从单纯的产品配送向综合物流直至向供应链管理阶段发展,企业物流包含的内容不断地得到增加、丰富;企业物流涉及的领域不断地得到扩大。现在看来,企业物流几乎贯穿着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概括地说,企业物流包含着采购、运输、存储、搬运生产计划订单处理、包装、客户服务以及存货预测等若干项功能。

  1.采购(purchasing)

  把企业采购活动归入企业物流是因为企业运输成本与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采购的数量与物流中的运输与存储成本也有直接关系。把采购归入企业物流领域,企业就可以通过协调原材料的采购地、采购数量、采购周期以及存储方式等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运输(transportation)

  运输是企业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运输也是企业物流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因为物流中最重要的是货物的实体移动及移动货物的网络。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物流经理负责选择运输方式来运输原材料及产成品,或建立企业自有的运输能力

  3.存储(warehousing & storage)

  存储包括两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活动:存货管理仓储。事实上,运输与存货水平及所需仓库数之间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许多重要的决策与存储活动有关,包括仓库数目、存货量大小、仓库的选址、仓库的大小等。

  4.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

  物料搬运对仓库作业效率的提高是很重要的,物料搬运也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在生产型企业中,物流经理通常要对货物搬运入库、货物在仓库中的存放、货物从存放地点到订单分拣区域的移动以及最终到达出货区准备运出仓库等环节负责。

  5.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产计划与物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实上,生产计划往往依赖于物流的能力及效率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计划还与存货能力、存货预测有关。

  6.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

  订单处理过程,包括完成客户订单的所有活动。物流领域之所以要直接涉及订单的完成过程,是因为产品物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前置期,即备货周期lead time),它是指从客户下达订单开始,至货物完好交于客户为止的时间。从时间或者说前置期的角度来看,订单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物流功能。订单处理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备货周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承诺

  7.工业包装(packaging)

  与物流紧密相关的还有工业包装,即外包装。企业物流中运输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要求。一般来说,铁路与水运引起货损的可能性较大,因而需要支出额外的包装费用。

  8.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也是一项重要的物流功能。客户服务水平与物流领域的各项活动有关,存货、运输、仓储的决策等取决于客户服务要求。

  9.存货预测(stock forecasting)

  准确的存货和物料、零部件的预测是有效存货控制的基础,尤其是使用零库存(jit-just in time)和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ing plan)方法控制存货的企业。因此,存货预测也是企业物流的一项重要功能。

  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个主要功能外,企业物流还包含诸如工厂和仓库选址、维修与服务支持、回收物品处理、废品处理等功能。当然,不同的企业或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企业物流不一定会涉及到上述的方方面面。

企业物流活动的构成[1]

  企业物流活动的分类与构成

企业物流的分类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

  1.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物流的过程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 “流”的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制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一个一个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的,并且又和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同时出现的物流活动。例如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便会不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滞等物流活动,实际上,一个生产周期,物流活动所用的时间远多于实际加工的时间。所以企业生产物流研究的替力、时间节约的替力、劳动节约的替力也是非常大的。

  企业生产物流研究课题很多,例如生产流程如何安排,从物流角度看才最合理,各生产活动环节如何衔接才最有效,如何缩短整个生产的物流时间,和工艺过程有关的物流机械装备如何选用配合等。

  2.企业供应物流。

  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是一个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还是在以最低成本、以最少消耗、以最大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的限定条件下,因此,就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现代物流学是基于非短缺商品市场这样一个宏观环境来研究物流活动的,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供应数量保证上是容易做到的,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这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的最大难点。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问题,供应方式问题、零库存问题等等。

  3.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利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如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环境是一个完全的买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要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便很大,这便是销售物流的难度所在。在这种前提下,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并采取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达到目的,因而,其研究领域是很宽的。

  4.企业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而且,在一个企业中,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5.企业废弃物物流

  企业废弃物物流是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企业物流的增值作用

  正如前面阐述的,企业重视物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以最低的成本将产品送达到用户手中。事实上,企业物流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物流更为核心的作用还表现在通过几种经济效用来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这几种经济效用分别为地点效用时间效用形态效用占用效用

  1.地点效用place utility

  企业物流活动增加产品或服务价值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改变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地点。从这个角度说,物流活动通过扩展企业的市场边界来增加产品的价值,而扩展市场边界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通过运输来转移产品所处的地点。比如,企业通过物流活动将产品从密集的生产地运输到需求分散的各消费地,这就是地点效用

  2.时间效用(time utility)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不仅要送达消费者需要的地点,而且还应该在消费者需要的时间送达才能实现价值。时间效用就是在消费者需要的时间将产品送达。企业物流通过运输来改变产品的位置,同时也产生产品的时间效用。另一方面,时间效用强调减少备货时间,因此,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3.形态效用form utility

  所谓形态效用,就是指以制造、生产和组装来增加产品的价值。企业的某些物流活动也能产生产品的形态效用。比如,diy装机商将cpu、主板、硬盘、内存、显示器、机箱等零部件通过物流活动组织在一起形成整机;瓶装饮料公司把果汁、水、碳酸盐等调和在一起制成软饮料。这表明企业物流活动能改变产品形态,而改变产品形态可以使产品增值。

  4.占用效用possession utility

  占用效用与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推销紧密相关。所谓产品推销,就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地与顾客接触,增加顾客想拥有产品愿望的一种努力。市场营销依赖企业物流来产生地点和时间效用,进而实现产品的占用效用

企业物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1]

  企业物流过程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一个物流的组织管理过程。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物质资料实体不断运动的过程。

  无论是产品的开发、设计、物料采购、工艺生产、产品销售,都是通过物的流转得以实现;经营方针的决策、企业的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的发挥,也是贴着物流的过程进行的。

  其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就不言而喻。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1]

  由企业物流的地位可以看出,企业加强物流管理使其合理化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

  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相当比重,企业物流合理化可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运输费用及仓储包装费用,从而直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通过合理制订生产计划使物流均衡化,同时减少库序、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可以有效地缩短生产周期,使进厂的原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成品”供给用户。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应通过各种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使企业的原材料、中间在制品和成品库存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把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据一些机械厂统计,原材料从进厂到形成产品出厂为止,只有5%的时间是被加工活动所占用,其它95%的时间是属于仓储、搬运或在加工线上的等待时间,也就是属于物流舌动所占用的时间。

  据一些行业的统计,工厂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是被材料费占用的,一般材料费(含原料及在制品)占流动资金的75%左右。

  4.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日本一位企业家认为,“只要看物流状况,就能判断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是很有道理的。

  就以库存为例:

  库存过多不仅占压流动资金,而巨掩盖了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矛盾,如某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劳动纪律松弛,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等。

企业物流的层次结构[1]

  企业物流的层次结构

企业物流合理化途径[1]

  1、对厂址选择进行科学决策

  考虑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适应性

  2、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进行合理布置

  生产系统服务系统的各类设施的空间布置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合理化的前提。各车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车间内各台设备的相对位置一经决定,物流路线被决定。

  应合理布置、减少物料流的迂回、交叉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并避免物料运输中的混乱、路线过长等现象。

  图:工厂布置调整与物流改善

  工厂布置调整与物流改善

  3、合理控制库存

  库存管理要满足三个目的。

  ①原材料成本下降

  原材料采购时,如采取大批量购买战略,价格和供应费用可下降;但批量太大又会导致库存增加,库存费用也随之上升。反之,为了降低库存,采取小批量购货原则,又会导致价格和采购费用的损失。应按照原材料成本最低的原则决定购货批量。

  ②保证供应,防止缺货

  要有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库存,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因此,要根据原材料种类、它们对生产的重要性、采购的难易程度,合理制订各种物资的存货定额。

  ③减少流动资金

  4、均衡生产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均衡生产就是生产物流流量的均衡,这是杜绝生产中浪费现象的重要措施。

  例:某小型工厂,其最终成品的组装几乎都集中在每月下旬。上旬、中旬、下旬的成品产出比例是0:2:8,生产物流很不均衡。经调整生产计划后,其上、中、下旬产出成品比例达到2:3:5,仅此一项,每月可增加利润几十万元。

  均衡生产的最佳状态是从毛坯投入到堆积、不间断、不超越、有节奏的流动状态,是工序间在制品存储量向零挑战的生产组织方式。

  实行均衡生产的主要措施是科学地制订生产计划和加强对生产的组织管理。

  5、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

  物流机械的配置主要考虑以下条件。

  ①根据物料形态与特性、搬运工艺要求、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别与规格的物流机械,而且要注意系统配套。

  ②要根据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机械化水平。

  ③物料的单元化集装化

  用托盘或容器将物料集成一定规模的单元,并以货物单元的规格化、标准化为基础,使搬运、储存设施的规格统一起来,能使搬运机械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大幅度地提高物流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物流系统效率。

  6、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标志,物流信息系统几乎覆盖了整个工厂的生产过程

  合理制订生产计划,控制生产物流节奏,压缩库存,降低生产成本,合理调度运输和搬运设施,使厂内物流顺畅。这些都是依赖于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

  在工厂外部,原材料供应市场和产成品销售市场的信息,也是组织工厂物流活动的依据。

  因此,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管理层进行决策分析。

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联系与区别[1]

  1.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之间的联系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相重依存和不可分割的,也反映了微观物流宏观物流之间的关系。

  (1)从系统网络上看

  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联系起来看,才能构成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企业物流可以说是宏观物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和区域物流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或据点。

  (2)从两者的物流关系上看

  企业物流是社会物流的基础,而社会物流则是企业物流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

  (3)从两者物流的连续性看

  只有把社会物流同企业物流联系起来,才能保障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的不断进行。

  (4)从物流系统功能的发挥上看

  只有通过社会物流这根无形的链条,才能把所有的企业物流联系在一起,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

  2.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之间的区别

  (l)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属于宏观物流。

  (2)社会物流系统侧重于流通领域的物流;侧重于生产领域里的物流研究。

  (3)社会物流是以商流为前提条件的,即没有商流,就没有物流;企业物流由于倒重于企业内部,在一般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只有单纯的物流。

  (4)社会物流涉及的面广,影响的因素多,且随机性强,变化大;企业物流相对来讲,由于范围小,涉及因素较少,以及生产类型、生产效率相对稳定,物流的规律性强,可控性强,物流网络严谨。

企业物流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企业物流通过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与发展。因此,企业物流与宏观经济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二者表现为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概括地说,企业物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改善供给状况、提高产业效率等方面。

  首先是促进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企业通过物流活动有效地将产品送达市场,实现销售,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的专业化带来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带来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提高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其次是改善供给状况。有了企业物流活动,才能在生产地、仓储与需求地等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改善供给的同时,物流活动还使得供给的产品或服务变得丰富多彩。从这个角度来说,物流作业提供了联接与存储的网络,它对现代经济的运转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最后是提高产业效率。通过物流整合,能够实现产业链的最佳组合,进而达到对整个产业效率的提高。

  上述三个方面是物流作用于宏观经济的主要表现。在企业实践中,物流对于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对于提升某些地理位置的土地价值等也有明显的作用。具体地说,物流通过产生地点和时间效用来实现对产品价格的降低作出贡献。事实上,企业常常通过权衡规模经济效益物流成本的增加来降低价格。如果生产企业从技术与管理方面改善物流系统,人们一定能看到价格的下降和产品的丰富等好处。另一方面,物流中的运输作业常常影响到土地价值。比如,航空港附近、水运码头附近以及高速公路的交汇点附近等就常常是企业设置仓库或临时存储点的理想地理位置,而这自然影响到当地的土地价值。

企业物流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从前述对企业物流的具体内容的讨论知道,企业物流几乎涉及到贯穿企业运营的所有过程,因此,企业物流对这些过程都具有或多或少的某种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就表现为企业物流与微观经济的某些互动关系,比如企业物流与生产制造的关系、企业物流与市场营销组合的关系等。

  企业物流与生产制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生产周期的影响,若物流稳定畅通,则生产周期可能相对稳定且较短;若物流起伏不定,则生产周期的波动可能较大。在现今不少竞争激烈的行业里或者原材料的价格变化较为频繁的行业,对物流的快速响应要求表现得更为强烈,比如it制造业、通讯行业等均如此。出于竞争的考虑,现今很多行业都趋于努力缩短生产周期并减少改变生产线的时间与费用,采用零库存方法进行存储与计划的公司更是如此。比如dell电脑公司,通过零库存的生产模式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存货风险,提高应变能力。除了生产周期,企业物流还与产品包装直接相关,无论是生产作业还是物流作业中,包装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产品,以免受损。因此,物流中的运输方式、物流质量的高低与稳定性等都会影响到包装的要求与稳定性。

  企业物流与市场营销的关系更为密切,称企业物流为市场营销的另一半也毫不为过,这是因为企业系统中的产品物流作业直接关系到产品如何被有效地运输、存储及送达客户,因而对产品的销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大小、形状、重量以及工业包装等物理特性影响着物流系统对产品的移动和存储。具体地说,可能影响到对承运人的选择、设备的要求、破损率、存储能力、装卸设备的利用等方面,比如要求货损低的运输,可能选择空运;要求批量大的运输,可能选择水运等。另一方面,产品物流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消费包装,尤其是面向零售业的产品更是如此。事实上,在零售业中包装可能是影响销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营销经理需要考虑包装的外观、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等。消费包装影响物流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包装应该适应工业包装,消费包装的大小、形状影响到工业包装的应用;二是消费包装的物理特性影响到物流系统,如运输、装卸和仓储等。

  从价格因素来看,在物流作业中把托运量调整到与运量相关的价格点是很重要的,而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运输成本,自然也就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定价策略。通常情况下,铁路运输有最小托运量的要求,而公路运输有针对不同托运量的运价等级,运量越大,单位运价越低,一次性大批量托运可以获得折扣运价,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

  从渠道来看,产品的分销渠道和最终交易渠道都对物流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企业选择的分销策略,比如渠道类型、渠道层次等影响到物流的效率;最终交易渠道的数量与地域分布则直接影响到物流的成本等。

  从促销来看,不同类型的促销对物流的要求是不同的。拉动式促销通过广告来实现,拉动式促销引起的需求不平稳,企业难以准确预测,因而对企业物流系统的要求是具有救急能力,反应迅速;而推动式促销是通过渠道中间商来实现,推动式促销引起的需求相对较为平稳,企业预测也相对较为容易,因而对企业物流系统的要求是平稳通畅则可。不过,不同类型的促销方式对企业的营销费用需求不同,效果的持续性也不同,因此企业需要对营销费用与物流成本进行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刘联辉.物流学(讲义).第十章 企业物流.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2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企业物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59.53.118.* 在 2008年4月6日 11:29 发表

理论基础知识全,但我要创建一个企业实用的物流数据处理系统不知有何方法?请回410252625谢谢!

回复评论
1.58.81.* 在 2011年9月16日 11:02 发表

好棒的网站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