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不良貸款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Non-Performing Loans)

不良貸款(Non-Performing Loan,Problem loan)

目錄

什麼是不良貸款

  不良貸款亦指非正常貸款有問題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

  我國曾經將不良貸款定義為呆帳貸款呆滯貸款逾期貸款(即“一逾兩呆”)的總和。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995年7月27日發佈的《貸款通則》(試行),不良貸款分為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和呆帳貸款,它們具有特定的含義:

  逾期貸款是指逾期(含展期後到期)不能歸還的貸款(不含呆滯貸款和呆帳貸款)。

  呆滯貸款是指逾期(含展期後到期)2年(含2年)以上仍不能歸還的貸款和貸款雖然未到期或逾期不到2 年但生產經營已停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不含呆帳貸款)。

  呆帳貸款是指借款人和擔保人依法宣告破產,進行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則通》的規定,宣告失蹤或宣告死亡,以其財產或遺產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部分或全部貸款,或者以保險清償後,未能還清的貸款;貸款人依法處置貸款抵押物、質物所得價款不足以補償抵押、質押貸款的部分;經國務院專案批准核銷的貸款。

  我國自2002年全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該制度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註、次級、可疑、損失。不良貸款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

不良貸款的成因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專業銀行信貸資金基本上是粗放式經營,不良貸款在專業銀行貸款中已經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不良貸款問題不僅嚴重製約著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轉變,而且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隱患,已到了非解決不可而又很難解決的地步。分析不良貸款的成因對促進我國銀行業務經營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銀行的錢是國家的”的錯誤認識是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的重要思想根源

  在我國的經濟生活中,許多人認為銀行的錢是國家的,不僅企業、企業主管部門以及地方黨政部門的許多人這樣認為,就連我國銀行的一些幹部職工也都這樣認為。當問到企業的貸款是哪裡來的時候,許多企業負責人都會毫不猶豫他說是國家給的,更有一些國有企業的領導人甚至認為,國有企業借國有銀行的錢,就好比是一個人把他的錢從一個口袋挪到另一個口袋,償不償還都無所謂。國有銀行的資產被全部看作是國有資產,國有銀行的錢被認為是姓“公”,這是導致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產生的思想根源。

  實際上,從國家銀行的信貸資金來源中我們可以看出,自有資金在國家銀行信貸資金來源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國家銀行的錢主要來自存款,各項存款在國家銀行信貸資金來源中占的比重在60%左右,而各項存款中有一半以上是儲蓄存款,儲蓄存款在國家銀行信貸資金來源中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我國銀行的錢主要是存款人的錢,國有銀行的資產主要不姓“公”,而是姓“私”。我國銀行主要是在用存款人的錢發放貸款,銀行不過是個“資金池”,它一方面作為債務人把存款人的錢集中起來,另一方面作為債權人將錢貸給借款人,從這個意義上說,銀行對不該貸的客戶提供貸款,就是對存款人的不負責任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是對存款人的犯罪。

  2、借款人信用觀念不強,償債能力太低,是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的客觀原因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一直不是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改革開放以後,這一狀況雖然有所改善,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加以改變,一些企業吃銀行信貸資金“大鍋飯”的思想依然比較嚴重,信用觀念不強,主要表現為“倒逼”銀行貸款,逃避銀行債務。

  一些企業信用觀念不強,與我國對不講信用的企業及其負責人缺乏嚴厲、有效的製裁措施有關,與企業的償債能力太低有著直接的關係。導致企業償債能力太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企業外部的原因,如有些企業或項目沒有進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結論是不能上,但有些領導卻拍著胸脯上了,造成決策失誤;企業經營管理不善,投入產出率低,經營效益不好;企業的社會負擔和其他負擔沉重,承擔著部分政策性職能,使企業舉借的大量資金被用於非生產性開支,等等。實際上,我國企業的債務負擔已經非常沉重,而且有愈來愈重之勢,我國許多企業已不具備完全的償債能力,不可能還清所欠的全部債務,而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設法增加其資金來源,減輕其債務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拖欠銀行貸款逃廢銀行債務就是必然的。

  因此,減輕企業債務負擔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但是減輕企業債務負擔不能損害銀行的正當合法權益,更不能把逃廢銀行債務作為減輕企業債務負擔的主要途徑。銀行債務轉股權雖然能大大減輕企業債務負擔,但對銀行來說是不可取的,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明確禁止我國商業銀行在境內向企業投資或從事信托投資和股票業務,銀行債權轉股權為法律所不允許。銀行債權轉股權實際上是將銀行的不良債權轉變為不良股權,只不過改變了一下銀行不良資產的存在形式而已,不但無助於降低銀行資產風險,反而會加大其資產風險,因為一旦企業破產,銀行債權還可以就破產財產按一定比例清償,而銀行持有的企業股權很可能成為一張廢紙,而且銀行人手本身就緊,熟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人才更是奇缺,銀行不可能直接有效地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

  3、銀行經營管理水平不高,風險防範能力不強,是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的主要原因

  不良貸款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銀行經營管理水平不高,風險防範能力不強,不良貸款是銀行貸款粗放式經營的必然結果。從銀行內部來看,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也是很多的,貸款粗放式經營是主要原因,信貸資產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是銀行自我擴張的結果。如1984 年底的信貸失控就是銀行自己造成的,當時突擊發放的許多貸款如今都已經沉澱了。貸款風險意識不強,貸款大部分為信用貸款,後來儘管擔保貸款的比重在提高,但擔保貸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很成問題,貸款債權的保障程度低;貸款“三查”等信貸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執行時流於形式,貸款權、責、利嚴重脫節,重貸輕管,重放輕收,重存輕貸;信貸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有些掌握貸款發放權力的銀行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差,造成貸款決策失誤甚至貸款被騙,或者不能有效制止企業逃債,有的因為思想素質差,發放“人情貸款”,甚至不惜以貸謀私,從而造成信貸資產流失,等等。

  4、黨政部門的行政干預,財政等部門的擠壓,是導致不良貸款產生的重要外因

  我國信貸資金粗放經營中,除了存在我們上面提到的企業“倒逼”擴張和銀行自我擴張外,也還存在黨政部門的“順逼”擴張和財政、企業主管部門等部門的“橫逼”擴張。銀行被迫發放“行政干預貸款”。“安定團結貸款”,信貸資金財政化,這是我國不良貸款產生的重要外因。

  在我國過去的政治、經濟體制下,政企不分,地方黨政領導為了求得地方經濟的增長,必然會要求銀行提供貸款支持,經濟的粗放式增長是貸款粗放式經營的結果。在新的形勢下,一些地方黨政領導地方保護主義和本位主義思想嚴重,只考慮本地區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為一些企業逃廢銀行債務提供“保護傘”,對銀行的保全資產工作橫加干預,而且我國現有法律對債權人明顯保護不夠,對債務人缺乏約束,銀行債權保護得不到法律的充分支持。

不良貸款的影響及解決辦法

  不良貸款的影響:

  根據日本的經驗,中國經濟也象日本一樣被不良貸款所拖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不良資產的危害性。

  1、不良貸款率高,最大的危害是影響銀行對經濟的支持能力。中國的銀行近年來對貸款極其謹慎小心,就是因為不良貸款太多,影響了銀行放款能力。

  2、如果靠發行基礎貨幣來解決不良貸款問題,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如果對之掉以輕心,不良貸款的大量發生還會誘發社會道德風險,如果加大處理不良貸款的力度又可能會引起企業連鎖倒閉破產,增加財政風險和社會危機。

  不良貸款的解決辦法:

  1、加強金融企業的業務監管,保證今後每一筆貸款的質量,防止新的不良貸款產生。

  2、加大中國企業的體制改革,強化企業的經營和競爭機制

  3、適當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給一些能救活的企業輸血,使之起死回生。

  4、發行基礎貨幣,沖淡不良貸款。

  第3和第4種辦法都是增加貨幣供給,通過適度通脹抵消不良貸款,從而活躍中國經濟,使經濟增加活力。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不良貸款"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ebbd8779dccbdba14e2876a74d41b0e0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8月9日 12:57 發表

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註、次級、可疑、損失。不良貸款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