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F.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放大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導師和領袖,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奠基人,馬克思的親密戰友。

目錄

恩格斯簡介

  列寧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功績,在於他們用科學的分析證明瞭資本主義必然崩潰,必然過渡到不再有人剝削人現象的共產主義”;“在於他們向各國無產者指出了無產者的作用、任務和使命就是首先起來同資本進行革命鬥爭”(《列寧選集》第3捲第603頁)。

  恩格斯在創立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同時在軍事理論領域造詣很深、建樹卓著。恩格斯同馬克思一起,在批判地繼承以往軍事理論遺產和總結革命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有關戰爭、軍隊、軍事學術和軍事史的學說,為無產階級軍事科學奠定了基礎。

  恩格斯除了從事繁重的理論工作以外,也十分重視和關心國際共產主義的革命實踐活動。他和馬克思一起領導了第一國際。馬克思去世後,他獨立肩負起國際工人運動的領導工作。他用通信、發表文章和私人交談等方式對各國工人政黨給予指導。1889年,在恩格斯的直接領導下,各國社會主義者在巴黎成立第二國際。1893年,七十二高齡的恩格斯親自出席了在蘇黎世召開的第二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代表們以暴風雨般的掌聲向他表示歡迎和致敬。恩格斯在會上發表了簡短講話,提醒各國無產階級在鬥爭中對議會主義和政治改良不可有過高的估價。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倫敦去世。根據他生前的意願,他的骨灰被撤在波濤滾滾的大海裡。

恩格斯的生平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生於德國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父親是個紡織廠主。1837年中學未業,就被迫經商。在不來梅供職時,接近激進的文學團體“青年德意志”,在其刊物《德意志電訊》上發表《烏培河谷來信》,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在此期間經常到柏林大學聽課,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小組,寫了《謝林和啟示》等著作,對弗里德里希·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的神秘主義觀點進行了批判。1842年9月服役期滿後到英國曼徹斯特他父親同別人合營的企業里工作。在這裡,經常到工廠和工人住宅區去調查研究工人階級的狀況,同英國憲章運動的活動家來往,同時為《萊茵報》和其他報刊撰稿。1844年2月在《德法年鑒》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從社會主義觀點出發,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進行批判。這時,他已由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由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從英國回國,途經巴黎時會見了馬克思,此後並肩戰鬥終身。在巴黎和馬克思合寫了《神聖家族》,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哲學,闡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845年3月完成《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第一次說明瞭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而且是能夠爭取自身最終解放的階級,提出了社會主義要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思想。1845年在布魯塞爾和馬克思合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進一步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揭露德國 “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反動面目,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46年和1847年與馬克思在布魯塞爾共同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在工人組織中成功地進行了反對蒲魯東主義、魏特林平均共產主義和“真正的社會主義”的鬥爭。1847年同馬克思一起加入共產主義者同盟,為該同盟先後起草了《共產主義信條》和《共產主義原理》兩個綱領草案。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後,馬克思和R恩格斯受大會委托,於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合寫了科學共產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宣言》成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運動的指南。

  1848年,德國革命爆發後,恩格斯同馬克思一起從法國回到德國,創辦《新萊茵報》,把無產階級群眾團結在周圍,進行了大量的革命工作。1849年5 —7月,親自參加了德國人民武裝起義,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起義被鎮壓後,經瑞士前往倫敦,與馬克思共同重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地方組織和中央委員會。1850—1852年為總結1848年革命的經驗,寫了《德國農民戰爭》、《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兩書。為了從經濟上幫助馬克思,1850年11月重返曼徹斯特,從事商業活動,直到1870年移居倫敦。在這二十年間,同馬克思幾乎天天通信,商討各種政治問題以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各種問題。1851—1862年,在《紐約每日論壇報》和其他報刊上發表文章,論述並支持義大利、愛爾蘭、波蘭、德國、美國等國人民以及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以極大興趣研究軍事理論,寫了大量具有預見性的軍事文章。同時,十分關心英國的憲章運動。

  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成立後,恩格斯同馬克思一起積極地參加了國際的領導工作,同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進行了原則性的鬥爭,為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基礎。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後,發表了一系列軍事評論文章,科學地估計了戰爭的進程。在1871 年3月,巴黎工人舉行武裝起義,建立了巴黎公社以後,同馬克思一起積極支持巴黎公社。1872—1873年,寫了批判蒲魯東主義者的《論住宅問題》。第一國際解散後,在馬克思主要致力於寫作《資本論》的情況下,承擔了在定期報刊上,特別是在同敵對思潮的鬥爭中發表他們的見解的任務。1875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與機會主義拉薩爾派合併時,同馬克思一起,嚴肅地批判了愛森納赫派領袖的投降主義立場,批判了《哥達綱領》中的拉薩爾主義觀點。 1876-1878年,寫了《反杜林論)一書,對杜林的觀點進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1879年,同馬克思合寫了有名的《通告信》,批判德國黨內蘇黎世三人團的改良主義和投降主義。從70年代初至1883年,致力於研究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並作了許多札記,對當時自然科學的最重要成就作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概括,逝世後這些札記被輯錄成《自然辯證法》一書。

  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發表馬克思的文獻遺產和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並寫了許多重要著作。經他整理的《資本論》第2 捲和第3捲,分別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1884年寫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闡明瞭階級產生的過程、國家的起源和實質。1888年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同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關係,詳盡地闡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指導和推動下,國際社會主義工人代表大會(即第二國際)在巴黎召開。在他的關懷和指導下,第二國際聯合各國工人政黨,開展了反對無政府主義和改良主義傾向的鬥爭,1893年8月,恩格斯在歐洲大陸旅行期間出席了正在蘇黎世召開的第二國際的第三次代表大會。這是恩格斯唯一的一次參加第二國際的代表大會。

  恩格斯在晚年承擔了整理、出版馬克思未完成的《資本論》第二、三捲手稿的巨大工作,1885年7月,《資本論》第二捲出版。1894年 12月,《資本論》第三捲出版。在他主持下,1887年1月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英文版。他還再版了馬克思的其他著作以及共產主義者同盟的著名活動家威廉·沃爾弗、格奧爾格·維爾特等人的作品,並籌備出版馬克思全集。

  八九十年代,恩格斯繼續在各個思想領域內從事理論研究工作,全面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1884年10月,《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一書出版,在馬克思主義史上第一次系統探討了人類社會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起源、發展及其消亡的規律和家庭的變遷史。1886年4月至5月,發表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890年和1893年,先後發表《沙皇俄國政府的對外關係》和《歐洲能否裁軍》,分析了九十年代初歐洲國際關係的特點和趨勢,揭露了沙皇俄國是歐洲反動勢力的堡壘,闡述了無產階級對戰爭、和平和革命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方針。針對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內部右傾機會主義思潮日益抬頭的情況,1891年1月發表了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併為之作序,3月再版了《法蘭西內戰》並寫了導言,6月寫了《1891年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1895年初為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單行本寫了導言。恩格斯在這些導言中集中地捍衛和發揮了馬克思主義訴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1894年11月,他寫的《法德農民問題》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爭取農民同盟軍、引導農民走向合作制的原則、方針和政策,批判了法國工人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在農民問題上的右傾錯誤。他指出,在農民占人口多數的國家裡,"為了奪取政權,這個政黨應當首先從城市跑到農村,成為農村中的力量"。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橋的滑鐵盧車站大廳舉行追悼會。27日,遵照他的遺囑,他的骨灰被灑在伊斯特勃恩海濱的大海中。

由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併在柏林大學聽課,研究黑格爾哲學,參加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這時,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觀上雖然是一個民主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但他在實際鬥爭中,逐步意識到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同德國現實之間的矛盾,再加上受L.A.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一書的影響,開始向唯物主義者轉變。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國曼徹斯特的棉紡廠當職員,接觸到真正的產業無產階級。他和工人交往,參加他們的集會和鬥爭,並同憲章運動領袖建立聯繫。為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和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恩格斯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 。1844年3月,在《德法年鑒》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和《英國狀況——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兩篇文章,以社會主義觀點考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指明一切弊端都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統治的結果,論述社會主義革命和消滅私有制的不可避免性,初步論述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這清楚地表明恩格斯已經完成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由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

與馬克思合作創立和豐富馬克思主義

  1844年8月,恩格斯拜訪僑居巴黎的馬克思,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同年9月,與馬克思合寫《神聖家族》一書,批判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闡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 1846年間兩人合著《 德意志意識形態 》一書,這部著作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系統的闡述。1845年,恩格斯寫出《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第一次明確地指出無產階級所處的政治經濟地位必然推動它去爭取自身的解放 ;而社會主義只有成為工人階級的政治鬥爭目標時才會成為一種政治力量。

  恩格斯和馬克思於1846年初在布魯塞爾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各國的社會主義團體建立聯繫,宣傳科學社會主義。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應邀加入德國工人的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並積极參加它的改組工作。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 ,向大會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把舊的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1847年12月~1848年1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公開樹起共產主義運動的旗幟,是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848年歐洲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馬克思、恩格斯受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的委托,為德國無產階級制定了行動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德國三月革命爆發後 ,他們立即回國參加革命鬥爭。恩格斯除協助馬克思創辦《新萊茵報》外,還親身參加南德和愛北斐特地區保衛革命成果的幾次激烈戰鬥 。革命失敗後 ,1849 年11月10日恩格斯流亡倫敦與馬克思會合,擔負起重建同盟中央委員會和地方組織的工作,著手總結1848年革命的經驗教訓。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徹斯特經商,以便在經濟上接濟馬克思,使之能夠完成《資本論》的寫作。工作之餘,他還研究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就各種理論問題同馬克思交換意見,寫了大量軍事、政治論文。恩格斯極其關心歐美各國工人運動的發展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寫過不少論述波蘭問題的文章。他在《波斯和中國》、《俄國在遠東的成功 》等文章中,揭露沙皇俄國和英國對中國的侵略,預言今後必將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1870年9月,恩格斯從曼徹斯特遷居倫敦。10月,當選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委員。在國際的後期發表《論權威》等著作,總結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經驗,批判了巴枯寧派的無政府主義思潮。1877~1878 年恩格斯寫出《 反杜林]論》,深刻批判E.K.杜林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哲學、庸俗的政治經濟學和假社會主義,第一次系統地論證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該書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1880年,把《反杜林論》一書理論部分中最重要的內容改編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小冊子,在法國和其他國家的工人中廣為傳播,馬克思稱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

  恩格斯從1873年開始對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寫了許多札記和片斷。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後被編成《自然辯證法 》一書出版。其中《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科學地解決了人類起源的問題。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 , 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出版馬克思文獻遺稿工作 。 1885 和1894年先後出版《資本論》第二捲和第三捲,完成了馬克思未竟之業。1884年,恩格斯發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論述原始社會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揭示在私有制基礎上形成的階級對抗和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的起源和實質,指明私有制、階級、國家消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批判資產階級學者、拉薩爾主義者以及無政府主義者關於國家問題的謬論。1886年,他發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系統地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及唯心史觀,精辟地論述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對恩格斯理論教育思想的簡要梳理

  從本質上來說,恩格斯的理論教育思想直接從屬於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馬克思的理論教育思想相融相通,相輔相成;但從其形成的過程與特點來看,它又是一種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普及與傳播的觀點和學說體系,具有相對獨立的性質和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可以說,恩格斯的理論教育思想正是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和科學的理論指南。擇其要者,有以下諸點:

1、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恩格斯理論教育思想之內核。

  如何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始終都是馬克思主義關註的焦點問題。它直接折射出了人們對待馬克思主義所採取的根本態度,究竟是教條化的理解還是創造性地運用?恩格斯認為,任何科學的理論都是植根於實踐並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學說,屬於相對真理。馬克思主義也是如此,也是建構在一定社會實踐基礎之上的科學認知,而不是抽象理論的簡單邏輯演繹,離開了與具體實際情況的結合,它也就陷入了主觀主義的桎梏。他指出:“社會主義自從成為科學以來,就要求人們把它當作科學看待,就是說,要求人們去研究它。”即科學的理論需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在恩格斯的戰鬥生涯中,他和馬克思經常強調:理論一定要走出“書齋”,實現與實際的緊密聯繫,反對脫離現實、純粹抽象的理論思辯。

  他們認為:“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鬥爭、我們眼前的歷史活動的真實關係的一般表述。”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再次指出:“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於自然界和人類歷史,而是從它們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這是對事物的唯一唯物主義的觀點。”他反覆告誡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詮釋和運用既不能神聖化和絕對化,更不能機械地僅拘泥於其錶面字句和個別論斷,“不要生搬硬套馬克思和他的話,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像馬克思那樣去思考問題,只有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者’這個詞才有存在的理由。”

  在恩格斯看來,科學準確地研究與把握馬克思主義是理論本身的客觀需要,而那種經院式、學理式地搬用或套用馬克思主義的行為貌似正統,其實卻與理論格格不入。他在批評教條主義的時候指出:“關於這種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曾經說過:‘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大概會把海涅對自己的模仿者說的話轉送給這些先生們:‘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穫的卻是跳蚤’。”理論教育是一項精神產品的生產活動,在本質上歸屬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應用層面,主要解決的是理論的宣傳、普及和服務問題,其最直接的任務就是傳授理論知識,但目的卻是使人們通過理論的運用來推動自身對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認識與改造。如若片面地註重理論的“灌輸”和信念的強化,理論教育必將形成觀念上的思維定勢和產生實際工作中的“路徑依賴”,從而脫離科學的軌道,步入逆境的漩渦。恩格斯也告誡過世人,“如果不把唯物主義方法當作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把它當作現成的公式,按照它來剪裁各種歷史事實,那它就會轉變為自己的對立物。”

2、堅持鮮明的無產階級黨性原則——恩格斯理論教育思想之靈魂。

  恩格斯、馬克思一生以思想啟迪的方式哺育了無數堅定的共產黨人,給予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巨大影響。毋庸諱言,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具有著強烈的意識形態性,這恰恰是受到資產階級非難的主要緣由,但同時也是無產階級所應堅持的基本立場。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階級革命意識覺醒和實踐鬥爭中的指導地位是不容置疑和更改的。他與馬克思提出的資本主義必將成為歷史陳跡的論斷,並非源自於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偏見和責難,而是由社會發展規律決定的,是終結人剝削人制度的歷史邏輯,也只有實行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和“傳統的觀念”最徹底的決裂,才能夠從實質上去除和澄清整個無產階級思想上的偏差與混亂。正如他們所說的:“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儘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

  在恩格斯的視域範圍中,教育是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其性質隨著社會關係的變化而變化,一定的教育是根據一定階級的要求向被教育者傳播一定的思想,從而造就具有一定理念和品質的人,不同社會的教育造就不同類型的人。為此,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有著強烈的意識形態性,即,理論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丟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理論教育就喪失了內在的靈魂,也不再具有生存的空間。正像恩格斯自己所說的那樣:“社會主義現在已經不再被看作某個天才頭腦的偶然發現,而被看作兩個歷史地產生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鬥爭的必然產物。它的任務不再是構想出一個儘可能完善的社會體系,而是研究必然產生這兩個階級及其相互鬥爭的那種歷史的經濟的過程;併在由此造成的經濟狀況中找出解決衝突的手段。”

  3、造就全面而自由發展的人——恩格斯理論教育思想之主旨。

  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內容,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價值。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出發點,就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現實的人;它的理論歸宿和最高升華,就是人的發展和人類解放。馬克思主義從誕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看作是人類解放的“頭腦”,強調要用科學的理論去武裝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提高人們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以人的個性的不斷豐富來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這是恩格斯和馬克思在他們的理論中所體現和追求的崇高目標。

  在撰寫《共產黨宣言》時,他們就明確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特別是談到未來的社會形態,他們又一致認為共產主義社會將是一種階級差別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消失,公共權力已不再具有政治的性質,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而後恩格斯又在《反杜林論》中詳盡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指出現代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社會化大生產,現在已經有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這種可能性現在第一次出現了,但它確實是出現了”。針對無產階級在未來社會中的情形,他堅信:“教育將使他們擺脫現在這種分工給每個人造成的片面性。這樣一來,根據共產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社會,將使自己的成員能夠全面發揮他們的得到全面發展的才能。”這一論斷既是對共產主義社會本質特征的簡單概括,也極為鮮明地規定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根本指向。

恩格斯對理論教育事業的貢獻

  自《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這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正式誕生的文獻的問世,150多年來同馬克思主義相伴而生或後來又層出不窮的社會思潮、學說派別,雖然都鼓噪一時,有的甚至不可一世,但是一個個又都如過眼雲煙。惟獨馬克思主義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當初只為少數思想家掌握的科學理論,從開始只是人類思想園地中的一個學派,發展成為傳遍全球、震撼世界的思想理論體系,成為億萬人民行動的奮鬥綱領,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指導思想,成為指引時代前進的光輝旗幟,“而葆其美妙之青春”。這其中都凝聚著恩格斯這位傑出思想家的不朽功勛。

  緣於理論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因此,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發展史,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發展史。尤其是在談到傳播《宣言》思想的歷史時,恩格斯曾經作過多次闡述。他在《宣言》1888年和1890年的序言中說,《宣言》有它本身的經歷,它出現的時候曾經受到當時人數尚少的科學社會主義先鋒隊的熱烈歡迎。《宣言》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1848年以來現代工人運動的歷史。“現在,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有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到加利福尼亞的所有國家的千百萬工人共同的綱領。”1888年,恩格斯在《費爾巴哈論》的單行本出版的序言中,又闡述了大致相同的思想。他說:從馬克思主義的問世到1888年,“這期間,馬克思的世界觀遠在德國和歐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語言中都找到了擁護者。”

  1885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論》的第二個版本的序言中,指出《反杜林論》的大量發行甚至出乎他本人的預料,他說:本書所批判的對象現在幾乎已經被遺忘了。這部著作不僅以連載的形式以饗成千上萬的讀者,而且還彙編成單行本大量發行。我在前幾年對杜林的評論,現在怎麼還能使人發生興趣呢?這種情況是由於德國政府的反社會黨人法所造成的。反動派政府愈查禁,就愈適得其反。“誰只要不是死抱住神聖同盟各國的傳統的官僚偏見不放,誰就一定會明白這種措施帶來的效果:被禁的書籍兩倍、三倍地暢銷,這暴露了柏林大人先生們的無能,他們頒佈了禁令,卻不能執行。事實上,由於帝國政府的幫忙,我的若幹短篇著作發行了比我自身努力所能達到的更多的新版。”這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是遮擋不住的,馬克思主義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始終在以各種形式進行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自《宣言》發表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的巨大發展的顯著特點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傳播始終是在與各種錯誤思潮的鬥爭中進行的、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反對各種錯誤思潮的鬥爭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對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教育的過程。在鬥爭中進行理論教育和傳播馬克思主義,這是一個最突出的特點。

  馬克思主義是在鬥爭中不斷得到發展的科學。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發展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部同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的學派和思潮鬥爭的歷史。列寧指出:“馬克思的學說直接為教育和組織現代社會的先進階級服務,指出這一階級的任務,並且證明現代制度由於經濟的發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這一學說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邊都得經過戰鬥,這就不足為奇了。”可以這樣說,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哪一個社會思潮,像馬克思主義具有那樣巨大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威力,那樣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著億萬人民群眾的思想和行動,那樣經久不衰地煥發著革命的、批判的偉大精神和創造性的理論活力;也沒有哪一個社會思潮,像馬克思主義遭受那麼多方面的、長時間的猛烈攻擊,那樣粗暴或精巧的、露骨或隱蔽的歪曲和詆毀,具有那樣曲折、艱辛和微妙的戰鬥經歷。

  正是在這種戰鬥的歷程中,馬克思主義逐漸在廣大勞動群眾的思想和鬥爭實踐中生根發芽,並煥發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恩格斯和馬克思也一生以思想啟迪的方式哺育了無數堅定的共產黨人,給予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巨大影響。簡而言之,恩格斯對無產階級理論教育事業的貢獻在於:

  1、在無產階級自身解放的問題上,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的解放是無產階級自己的事情,但無產階級政黨必須註重對他們自我意識的啟發。在他看來,之所以無產階級長期遭受著剝削與奴役,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階級意識的缺失,沒有發揮出作為一個階級的真正力量。為此,恩格斯就把理論教育的首要功能視為增強無產階級自我意識的“推進器”。他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與馬克思一起指出:“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進而,他又強調:“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動;誰要想革命,誰就要有準備革命和教育工人進行革命的手段,即政治行動。”在這一點,列寧曾有過客觀的評價,他說,是“恩格斯第一個指出,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正是它所處的那種低賤的經濟地位,無可遏止地推動它前進,迫使它去爭取本身的最終解放”。

  2、在解放整個人類世界的問題上,恩格斯相信無產階級將是推進這一事業的歷史責任承擔者,其途徑是以徹底革命而絕不妥協的方式來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前途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建立。這一過程的完成既體現了人類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也表徵著無產階級真正解放自身的實現。他指出:“完成這一解放世界的事業,是現代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深入考察這一事業的歷史條件以及這一事業的性質本身,從而使負有使命完成這一事業的今天受壓迫的階級認識到自己的行動的條件和性質,這就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理論表現即科學社會主義的任務。”按照恩格斯的理解,這時理論教育的作用則將進一步地表現為培育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充當行動指南的“傳播器”。在這個問題上,列寧也明確提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工人階級的功績,可以這樣簡單地來表達:他們教會了工人階級自我認識和自我意識,用科學代替了幻想。”

  3、在人們的信仰問題上,恩格斯一方面認為信仰作為人類的一種精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方式。之所以要通過理論教育來樹立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主要就在於它可以為人類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動力,並能夠在現實實踐中轉化為物質力量。他說過:“只要進一步發揮我們的唯物主義論點,並且把它應用於現時代,一個強大的、一切時代中最強大的革命遠景就會立即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另一方面,在恩格斯看來,“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而“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於這個階級的。”無產階級若想實現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類的偉大歷史使命,不僅要在經濟和政治上獲得統治地位,而且更要在思想文化領域內占據支配地位。那麼,幫助無產階級增強政治覺悟,樹立正確的政治目標,從而來提高整個階級的政治成熟程度,實現信仰上的真理性與價值性的內在統一,就成了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應有之義。

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 《反杜林論》:集中當時多門科學的重要成果,批駁了杜林的理論。
  •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對哲學問題作出經典概括,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提出了科學標準。
  • 《自然辯證法》
  •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用唯物史觀闡明瞭國家的實質和其消亡的必然性,成為歷史哲學研究的主要作品。

恩格斯語錄

  • 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恩格斯對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是這樣評價的。
  • 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 在合理的制度下,當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工作的時候,勞動就能恢復它的本來面目,成為一種享受。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60.29.5.* 在 2008年7月11日 11:33 發表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至今被資產階級瘋狂攻擊的巨人。不是人類毀了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毀了人類。

回複評論
218.7.36.* 在 2015年5月20日 16:26 發表

只是一個學說

回複評論
高雪妃 (討論 | 貢獻) 在 2016年6月21日 10:10 發表

剝奪和被剝奪,總是有不合理的狀況發生,有人受害,不能不願或沒有和解。累積問題,牽連人,事,越來越大,爆發出來,天災人禍,生活停頓,生命結束,家庭團體破裂,這樣的遭遇對任何人來說都很痛苦,無法承受,以致損失精神,生命,財產,親人,社會。

回複評論
39.144.190.* 在 2022年6月11日 19:21 發表

1889思格斯?

回複評論
essilco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6月13日 09:10 發表

謝謝指正,錯誤之處已做修改~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