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社會主義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科學社會主義(Scientific Socialism)
目錄 |
科學社會主義是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關於階級鬥爭、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建設社會主義併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的人類理想社會的理論。兩位偉大的導師吸收了以往人類思想的精華,結合當時的實踐鬥爭,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1]
這裡的“科學”二字,是相對於“空想”而言的,正如馬克思在1874年所指出的那樣:“‘科學社會主義’也只是為了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立時才使用”。這是因為,在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之前,空想社會主義已經存在,並且在歐洲社會有較大影響。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會主義者稱之為“第一批社會主義者”、“社會主義的創始人”、“社會主義的先驅”。科學社會主義就是在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2]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有其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
19世紀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先進國家已占統治地位,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但它的發展又使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固有矛盾,即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更明顯地暴露出來,並導致周期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從1825年英國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後,大約每隔十年左右迴圈一次。危機造成了生產力的空前破壞,它使無數工廠、銀行倒閉,工人大批失業,從而加速了社會階級的兩極分化。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爆發,表明瞭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不可調和性。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嚴峻。
最初,工人群眾反對資本家的鬥爭是自發的,常常表現為破壞機器,搗毀工廠。隨著鬥爭的展開,實踐教育了工人,使他們逐漸認識到,失業和貧困的根源不在於機器的使用,而在於資本家的剝削和壓榨。於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就逐漸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工人們開始聯合起來,採取罷工的手段,進行經濟鬥爭。罷工鬥爭進一步提高了無產階級的覺悟,使工人認識到,必須從改變政治上無權的地位著手,展開政治鬥爭。因此,英、法等國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也就在更高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開始了獨立的政治運動。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和英國憲章運動是當時歐洲最突出的三大工人運動。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工人運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標志著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始顯示出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作用。
馬克思和恩格斯參加了當時階級鬥爭的實踐,在此基礎上,周密地研究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繼承了18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1867年發表的《資本論》和1875年撰寫的《哥達綱領批判》,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原理進行了深刻的論證。
在三大工人運動中,無產階級提出了自己獨立的政治經濟要求,衝擊著資本主義制度。工人階級所顯示出來的巨大革命力量為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階級基礎。它也證明瞭空想社會主義已經成為工人運動的障礙。空想社會主義者幻想通過和平的方式來改造資本主義社會是行不通的。因此,用科學的革命理論指導各國工人運動,已成為歷史發展的迫切需要。同時,工人運動的鬥爭實踐,不僅使無產階級加深了對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認識,同時也為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制定,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科學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學研究的是改變資本主義世界、建設社會主義世界的一般規律。這就是說,科學社會主義所研究的不僅是社會主義社會,而且還有資本主義社會,它是以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這兩個社會形態作為研究客體,當然也包括從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國性過渡時期和世界性過渡時期在內。科學社會主義是一門綜合性科學。
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闡明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以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取代生產資料的私有制,科學地論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
(2)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無產階級是作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出現的。
(3)無產階級專政是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因此,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要對整個社會進行改造,發展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實現由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偉大目標。此外,科學社會主義科學地闡明瞭無產階級政黨在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科學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聯繫最直接、最密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
科學社會是馬克思主義繼承與發展,它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科學社會主義將消滅一切專制的政治形式,建立完備徹底的民主制度,國家將失去暴力性質,成為單純的管理機關和服務機構。
(2)科學社會主義要求將人的思想從資本、宗教、國家下徹底解放出來,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和科技的優秀成果,使人的人格日益完善,智力日益發展。
(3)資本主義最大限度地耗盡地球的資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科學社會主義將合理地使用資源,並妥善地解決人口問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一、唯物史觀
(一)唯物史觀的涵義
唯物史觀是科學社會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基石,是關於人類社會一般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通常也可表述為歷史唯物主義。1892年,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中使用“歷史唯物主義”來表述這一科學的歷史觀。列寧稱之為“科學的社會學”。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歷史唯物主義之前,人們總是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闡釋歷史。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強調玄虛的“自我意識”。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觀察社會歷史的方法和以往一切歷史理論都不同。歷史唯物主義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係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出的物質生活條件。歷史唯物主義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前提;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及上層建築構成統一的社會有機系統;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二、剩餘價值學說
從全社會的角度看,剩餘價值不可能是在純粹的流通領域內產生的,而只能是在資本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由於在價值理論中我們已經把價值歸結為一定的勞動時間,所以從資本生產過程的角度看,剩餘價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勞動而添加在勞動對象上的那部分新價值,減去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後的那部分餘額。這樣,工人的工作日就分為兩部分:在必要勞動時間內再生產出勞動力自身的價值;在剩餘勞動時間內生產出剩餘價值。因此,剩餘價值就可以歸結為剩餘勞動時間的凝結。但由於生產資料歸資本家所有,所以剩餘價值實質是由雇佣工人的剩餘勞動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那一部分價值。
三、社會主義終將取代資本主義
(一)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取代的必然性
(1)資本主義與其他私有制不同,資本主義所有制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生產資料被共同使用,生產部門被集體管理,資本家以工人的剩餘價值賺取高額利潤,但發達的現代工業使生產日益社會化了。在這種基礎上,資本主義所有制日益喪失私有制的特征;股份制的產生加速了生產的擴大,也使生產資料變為公司財產,使私有性質不斷被揚棄的過程更為迅速。
(2)由於市場供求關係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經濟危機永久性地困擾著資本主義併成階段性的發生。儘管資本主義不斷地通過自我調整,存活併成熟起來,但隨著資本主義日益發展成熟,它繼續調整的空間也就越來越有限。當危機無法在資本主義的範圍內得到根本解決,對抗性矛盾發展到最高頂點,革命也就無法避免。
(3)社會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將孕育新的社會生產關係與之相適應。所以,就像封建社會孕育資本主義社會一樣,資本主義在製造危機的同時,同樣孕育了社會主義,並隨著危機的不斷爆發而促使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可見資本主義不過是歷史發展的一個過渡階段,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社會主義的產生是以資本主義為基礎。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將被社會主義所取代。
(二)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歷史過程,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生產關係方面說,一種社會經濟制度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必須是它的生產關係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從生產力方面說,一種新社會制度要取代舊社會制度,歸根到底要求比舊社會制度有更高的勞動生產力。
(3)從革命條件方面說,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各國社會主義革命條件成熟狀況必然不平衡,這就使社會主義革命只能先在一國或少數國家取得勝利。
一、列寧關於社會主義革命的論斷
列寧認為,帝國主義的實質就是壟斷,帝國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是發展到壟斷組織和金融資本的統治已經確立、資本輸出具有突出意義、國際托拉斯開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已把世界全部領土瓜分完畢的資本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的腐朽性、垂死性決定了它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
馬克思、恩格斯在認真研究西歐資本主義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得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在幾個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爆發才能取得勝利的結論。列寧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基礎上,對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判斷——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不發達國家首先勝利的理論。
列寧著重分析了社會主義可以在經濟落後國家首先勝利的條件。這些條件主要是:
(1)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加劇了。各國在競爭中往往以軍事衝突和戰爭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國主義內部的衝突加深,從而造成資本主義統治鏈條中的薄弱環節。
(2)帝國主義戰爭的嚴重破壞,使一些經濟不發達國家的社會矛盾尖銳化,使這些國家的人民除了起來革命之外沒有別的出路。
(3)不發達國家由於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封建勢力存在,造成這些國家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動搖性、甚至叛賣性,他們不可能舉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把這些國家引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4)這些國家的無產階級人數雖少,但革命性強,有農民作同盟軍,有經過長期革命鬥爭鍛煉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如果這些條件匯合起來,就可以形成一種直接的革命形勢。
列寧早在《國家與革命》中就深刻地闡明瞭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的歷史經驗時提出的一個重要原理,這就是:無產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無產階級應當打碎這個機器,並用新的國家機器來代替它。
在俄國革命實踐過程中,列寧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並且密切結合俄國的實際,又提出了無產階級不需要打碎舊國家機器中某些不具壓迫性的機關的思想。
二、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探索
1918年3月,蘇維埃政府經過激烈的鬥爭,終於同德國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贏得了暫時的喘息時間。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列寧及時地提出蘇維埃要實現工作重心的轉移,即把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的任務提到一切工作的首位。
列寧對經濟上還相當落後的俄國,如何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問題作了最初探索,設想利用國家資本主義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十月革命後,列寧對國家資本主義的認識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從1918年上半年開始,列寧就認真地思考向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家租讓某些企業的可能性問題。列寧還進一步探索了新經濟政策條件下國家資本主義的具體形式。第一種形式是租讓制。第二種形式是小商品生產者合作社。第三種形式是代購代銷制。第四種形式是租借制。
馬克思、恩格斯在設想未來新社會的經濟制度時,認為未來社會不存在商品貨幣關係。列寧從俄國的經濟實踐出發,分析了俄國當時經濟中存在著五種經濟成分,即:(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農民經濟;(2)小商品生產(它包括大多數出賣糧食的農民);(3)私人資本主義;(4)國家資本主義;(5)社會主義。而在這五種經濟成分中,小商品經濟占優勢,因此不可能消滅商品貨幣關係。
1921年3月,俄共十大一致通過了《關於以實物稅代替餘糧徵集制》的決議。它標志著蘇俄進入了探索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新時期。
1921年5月,俄共舉行的第十次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新經濟政策問題的決議》,其主要精神是:新經濟政策是一項長期政策;商品交換是新經濟政策的主要杠桿;在國家監督下由合作社執行商品交換任務;部分修改大工業生產計劃,發展日用品生產;發展中小企業,擴大地方和企業自主權。新經濟政策開始建立起一種新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它有以下重要特征:其一,以市場為取向。其二,多種經濟成分共存。其三,堅持黨的領導,改善黨的領導。其四,改革過分集權的政權體制,加強對權力的有效監督與制約。
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1.利用優秀文化遺產為社會主義服務
俄國是一個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吸收外國的科學技術成果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列寧提出這樣一個公式:“樂於吸取外國的好東西: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秩序+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一總和一社會主義。”
為了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列寧認為必須團結和使用從舊社會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和專家。他明確地指出,只有利用資本主義文化因素才能建設社會主義,而知識分子就是這樣的因素。
2.關於社會主義文化教育的思想
列寧指出:“在實際上使被剝削的勞動者能夠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這正是蘇維埃政權一項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今後應當堅定不移地把這項工作繼續下去。”
為了改變蘇維埃俄國文化落後的狀況,必須堅決掃除文盲。列寧十分重視加強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對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重大作用。重視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教育必須同工廠勞動結合起來並實行綜合技術教育的思想。列寧在領導蘇維埃俄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還非常重視共產主義思想教育。
四、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理論
聯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確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後,斯大林在領導蘇聯工業化的過程中,論述了它的方法、速度、資金來源和人才來源等一系列理論問題。
在工業化的速度上,斯大林1926年以前曾經同布哈林一起反對托洛茨基、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的超速工業化主張。斯大林認為,在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下,蘇聯工業化的資金來源只能靠內部積累。他把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資金來源分為三類:(1)靠掠奪殖民地來積累資金,如英國;(2)靠掠奪戰爭賠款來積累資金,如德國;(3)以出讓經營權換取貸款來積累資金,如舊俄國。而蘇聯既不能去掠奪殖民地和依靠戰爭賠款,也不能去接受列強的奴役條件來換取貸款,只能依靠自我積累。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斯大林當年提出加速工業化,優先發展重工業,以及依靠自己積累工業化所需要的資金,是符合當時歷史實際的。如果不這樣,年輕的社會主義國家便難以生存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更證明瞭這一點。
五、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人民在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推翻了地主資產階級政權,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勝利的當天即召開了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佈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從此,蘇維埃成為俄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1917年11月一1918年3月,全國各地相繼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8年1月25日全俄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宣佈俄國為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共和國。同年7月10日,全俄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通過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根本法)》(簡稱蘇俄憲法),確立了以蘇維埃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1922年12月30日,蘇聯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聯盟條約》和《聯盟成立宣言》,宣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1924年1月31日,蘇聯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簡稱蘇聯憲法),確認蘇聯為統一的蘇維埃社會主義的聯盟國家。1934年蘇聯宣佈剝削階級已經消滅,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已占統治地位。1936年12月5日蘇聯蘇維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會通過的蘇聯憲法,進一步完善了蘇維埃制度。1977年10月7日第九屆最高蘇維埃第七次非常會議通過蘇聯憲法。該憲法繼承前三部蘇聯憲法的思想和原則,宣佈蘇聯已經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憲法以專章規定了蘇聯的政治制度,宣佈蘇聯是社會主義全民國家,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國內各族勞動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規定蘇聯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人民代表蘇維埃,並規定蘇聯共產黨是蘇聯政治制度的核心。
國家結構形式: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根據當時俄國的民族狀況提出國家結構形式採取聯邦制,並建立了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這是基於自治基礎上的聯邦制。它的成員是享有民族區域自治權但不享有主權的自治單位,如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自治專區等。1922年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統一的多民族的聯盟國家。它的組成單位是在法律上享有一定主權的加盟共和國。到1940年,蘇聯已擁有15個加盟共和國。1922年12月第一次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以及後來頒佈的三部憲法,對蘇聯和加盟共和國的法律地位及其職權劃分作了明確的規定。其原則是:既要保障加盟共和國作為主權國家的法律地位,又要鞏固聯盟國家的統一。
政黨制度: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曾與左派社會革命黨聯合執政。1918年聯合執政破裂後,一直由布爾什維克黨(1952年改稱蘇聯共產黨)執政,形成了一黨制的政黨體制。1977年蘇聯憲法第6條明確規定:“蘇聯共產黨是蘇聯社會的領導力量和指導力量,是蘇聯社會政治制度以及國家和社會組織的核心。”
選舉制度:1918年《蘇俄憲法》規定,凡年滿18歲的勞動者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剝奪剝削階級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實行不完全普遍、不完全平等、不完全直接的選舉制度,並採用公開投票的方式。
1936年蘇聯憲法規定,凡年滿18歲的蘇聯公民均有權參加選舉,實行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投票的選舉制度。1977年蘇聯憲法繼承了這些選舉原則,只是在被選舉權的年齡上作了改變,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的被選舉權從23歲改為21歲,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的被選舉權從21歲改為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