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階級鬥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李自成起义
放大
李自成起義

目錄

什麼是階級鬥爭

  階級鬥爭馬克思主義、自由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看來,是指階級衝突。對馬克思恩格斯而言,迄今為止所有存在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史(原始社會除外)。馬克思所說的階級概念和血緣沒有關係,也和上、中、下的社會階層無關,而是指“經濟地位”。他認為階級歸屬是由自己和生產手段的關係決定。

階級鬥爭的本質

  要實現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就必須協調好各階級之間的利益關係,就必須實現人力價值資源在各階級之間的合理分配。階級鬥爭的客觀本質:就是各個階級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通過經濟、法律、倫理、軍事和政治的手段,重新調節與其他階級之間的利益關係。其中,軍事戰爭和暴力革命是在階級矛盾達到高度激化狀態時才採用的最後手段。階級之間的矛盾與鬥爭在根本上是圍繞著社會價值資源的分配或再分配進行的,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勞動力生產資料之間的利益分配私有制社會裡,基層統治階級通常代表著生產資料,被統治階級通常代表著勞動力。當分配給生產資料較多的價值資源時,就會損害勞動力的利益,進而損害全社會的利益,這時,被統治階級就會反抗基層統治階級的壓迫;當分配給勞動力較多的價值資源時,就會損害生產資料的利益,基層統治階級就會加強對被統治階級的壓迫。由於利益分配的決策權和決策執行權通常掌握在基層統治階級手中,被統治階級總是得到較少的利益份額,只有不斷地進行階級鬥爭才能得到相對合理的利益份額,因此被統治階級所進行的階級鬥爭通常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2.生產力生產關係之間的利益分配。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生產力。在私有制社會裡,中層統治階級通常代表著生產關係,被統治階級通常代表著生產力。當分配給生產關係較多的價值資源時,就會損害生產力的利益,進而損害全社會的利益,這時,被統治階級(有時會聯合基層統治階級)將反抗中層統治階級的壓迫。

  3.經濟基礎上層建築之間的利益分配。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在私有制社會裡,高層統治階級通常代表著上層建築,被統治階級通常代表著經濟基礎。當分配給上層建築較多的價值資源時,就會損害經濟基礎的利益,進而損害全社會的利益,被統治階級(有時會聯合基層統治階級和中層統治階級)將反抗高層統治階級的壓迫。

  在私有制統治政權建立的初期,勞動力與生產資料之間、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利益分配通常處於相對合理的狀態,可以有效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正因為這樣,這種統治政權才可能建立起來併為人們所接受和擁護。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由於統治政權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體制在不同程度上的封閉性和僵化性,導致社會價值資源的分配或再分配越來越趨於不合理,階級矛盾日趨激化,最終導致舊統治政權的覆滅。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土地是最基礎的生產資料,土地的租息與國家的賦稅直接地決定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利益分配份額,間接地決定著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利益分配份額,還間接地決定著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利益分配份額,因此是階級鬥爭發生和發展的主導因素。當出現自然災害時,如果租息與賦稅不變,就會相對地惡化三個方面的利益分配關係,使之朝著不利於勞動力,不利於生產力,不利於經濟基礎的方向發展,當這種惡化程度超過被統治階級的承受極限時,就會爆發大規模的軍事戰爭和暴力革命。

階級鬥爭的形式

  階級鬥爭存在於階級社會的各個領域,表現為多種多樣的形式。階級鬥爭的形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有著不同的發展情況和成熟程度。就階級鬥爭發展程度最為充分的資本主義社會來說,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可區分為經濟鬥爭、政治鬥爭、思想鬥爭三種基本形式。

  1.經濟鬥爭

  經濟鬥爭是工人為實現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的要求而向個別資本家進行的鬥爭。罷工是經濟鬥爭最重要的手段。工會是在這種鬥爭中產生的無產階級最初的組織形式。經濟鬥爭作為無產階級鬥爭的最初形式,起著動員、組織教育工人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著無產階級的貧困化過程。但是經濟鬥爭並不能觸及資本主義剝削的根基。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無產階級必須開展政治鬥爭。

  2.政治鬥爭

  政治鬥爭包括從利用資產階級民主制,開展無產階級自己獨立的政治活動,到奪取政權的廣泛領域,鬥爭的根本目標和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政治鬥爭要求無產階級作為階級整體投入鬥爭,通過鬥爭維護和實現無產階級整個階級的根本利益,要求建立自己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即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鬥爭是比經濟鬥爭更高形式的階級鬥爭。

  3.思想鬥爭

  思想鬥爭或理論鬥爭也是無產階級鬥爭不可缺少的形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思想鬥爭方面的任務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工人群眾,使他們從"自在的"階級變為"自為的"階級,擺脫和抵制資產階級的思想影響,並用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戰勝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以政治鬥爭為核心的三種基本形式在階級鬥爭的實際進程中互為前提、互相滲透,形成階級鬥爭的更為具體多樣的形式,諸如隱蔽的和公開的、和平的和非和平的、議會的和非議會的等等。無產階級只有善於從實際出發,靈活地運用各種鬥爭形式,才能完成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歷史使命。

階級鬥爭的作用

  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社會發展的深刻原因在於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以及受這一矛盾制約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必然表現為階級矛盾,表現為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被剝削、被統治階級只有通過階級鬥爭,推翻剝削階級的政治統治,奪取政權,才能運用政權的力量變革生產關係,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道路。有時被剝削、被統治階級所進行的鬥爭雖然沒有根本推翻剝削階級的統治,但由於他們在鬥爭中所顯示的力量,迫使剝削階級不得不進行某種改革,作出某種讓步,也在不同程度上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導致社會的進步。

  歷史上進步階級戰勝反動階級的過程實際上是新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逐步取代舊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過程,是舊社會向新社會形態過渡的過程。在這一鬥爭過程中,不同的階級處於不同的歷史地位,具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歷史作用。沒落的、反動的階級所進行的種種活動阻擋著歷史的前進;只有新生的、進步的階級所從事的階級鬥爭才真正推動著歷史的發展。階級鬥爭作為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和社會變革的杠桿,只是為生產力發展掃清了障礙,創造了更好的社會條件,生產的實際發展還必須通過生產活動本身來實現。

階級鬥爭的規律[1]

  概括起來,階級鬥爭的規律有這樣幾條:

  第一,階級鬥爭總是由經濟領域發展到政治領域。階級q爭根源於經濟領域和物質利益領域,所以階級鬥爭總是從經濟領域開始。這也與一個具體階級的形成有直接的關係。任何一個階級都不是一開始就成為後來的樣子。在開始的時候,總是先出現一些在物質生產中處於不同地位的分散的、互不聯繫的個人。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在生產中處於對立地位的人們在經濟領域中各自進行著互不相干的鬥爭。在長期的鬥爭中,處於相同地位的人們慢慢地認識到了他們之問的相同的利益,逐漸聯合為一個彼此之間有密四聯繫的社會集團——階級;提出了共同的經濟要求.一直發展到進行集體鬥爭。實際上,共同的經濟要求就帶有政治的性質了。後來,發展到對政治性權利的要求。最後,是對國家政權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

  第二,一般地說,作為階級鬥爭的政治鬥爭都由意識形態鬥爭發展到武鞋鬥爭

  第三,階級鬥爭的中心和直接目的是政權問題。對於階級鬥爭的這一規律,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是這樣表述的:“每一個力圖取得統治的階級,即使它的統治要求消滅整個舊的社會形式和一切統治,就像無產階級那樣,都必須首先奪取政權,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說成是普遍的利益,而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如果說在唯物史觀的創立時期創始人的表述還帶有較為濃厚的學術理論色彩,當後來創始人成為成熟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時候,就用標準的政治術語來表述這一規律了。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寫道:馬克思證明.“在全部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問題的中心僅僅是社會階級的社會的和政治的統治,即舊的階級要保持統治,新興的階級要爭得統治”。後來他又指出:“在階級反對階級的任何鬥爭中.鬥爭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權力”。很明顯,在階級社會中,任何一個剝削階級只有取得並鞏固丁政權,才能保持並鞏固自己的剝削地位,而被剝削被統治階級只有奪取並鞏固了政權,才能從根本上推翻一切剝削制度。一切階級鬥爭都是圍繞著政權問題進行的,階級鬥爭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

  第四,階級鬥爭的“蕩板”規律。恩格斯在晚年總結出了階級鬥爭的這一規律。他在1892年4月指出:“為了獲得那些當時已經成熟只待採摘的資產階級的勝利之果,也必須使革命遠近超越這一目的,就像法國在1793年和德國在1848年那樣。顯然,這就是資產階級社會發展的規律之一。”“在這種極端的革命活動之後,接踵而至的是不可避免的反動,這個反動也同樣超出它可能繼續存在下去的限度。經過多次動蕩以後,新的重心終於確立了,並且成了今後發展的新起點。”1895年恩格斯叉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做了進一步的概括:“實際上情形太多是這樣:第一次勝利的成果,只是由於較激進的一派取得第二次勝利才會鞏固下來;一旦達到這一點,從而得到眼前需要的東西,激進派及其成就又從舞臺上消失了。從17世紀英國大革命起的近代一切革命,都顯示了這些似乎是與任何革命鬥爭分不開的特征。”他還進一步指出:“看來,無產階級爭取自己解放的鬥爭也具有這些特征”。恩格斯的這兩次論述,前面從革命勢力與反動勢力的鬥爭,後面從革命勢力內部不同派別的鬥爭的角度,闡述了階級鬥爭類似鐘擺或鞦韆那樣的運動規律,可以簡稱為“蕩板”規律。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在恩格斯看來,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鬥爭也具有這些特征,即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也要遵循這一規律。因此,這一規律對無產階級革命鬥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五,一國國內的階級鬥爭,總是和國際性的階級鬥爭聯繫在一起的。這種聯繫,在中世紀以前還不很明顯,而在近現代,則是非常突出的。例如歐洲的三十年戰爭,法國大革命以後法國和反法同盟的戰爭.巴黎公社,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國家的階級鬥爭,等等。在這些鬥爭中,不但一國國內的階級鬥爭和國際的階級鬥爭密切聯繫在一起,而且有時候一國國內的鬥爭的勝負,還被國際的鬥爭所決定。

參考文獻

  1. 孟慶仁.論階級鬥爭的實質、規律和當代特點(A).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3,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8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Lin,Tracy.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階級鬥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35171c4d8c7f8a5d095f2b7a8c1966e8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1月30日 21:41 · 浙江 發表

就階級鬥爭發展程度最為充分的資本主義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