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F危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3F危機是由法國財長拉加德提出即:金融危機、燃料危機、和糧食危機的統稱。
3F危機的概述[1]
法國財政部長拉加德出席八國集團財長會議時曾用3F危機來形容目前世界經濟的現狀。所謂的3F,是指金融(FI-NANCE)、燃料(FUEL)和糧食(FOOD)。拉加德在出席八國集團財長會議時說:“目前的世界經濟被3F劫持了。”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市場動蕩,讓大量投機資金涌入原油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市場,加大了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壓力。通脹壓力又削弱了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利率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和穩定金融市場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一向以解決全球經濟問題為己任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能否在應對“3F危機”方面有所作為,成為輿論關註的焦點。
G8之前的部長級會議曾一再呼籲保持金融市場穩定,卻難有具體措施出台。特別是在美元匯率問題上,儘管歐盟和日本一直對美元貶值表示不滿,但美方迄今除了在口頭上支持強勢美元外,尚無採取實際行動的跡象。如美國總統布希昨日抵達日本時就表示,美國的增長雖然並不如期望般強勁,但在美元問題上,美國同意強美元的政策,同時認為美國經濟力量可在美元上反映。而在利率政策上,各方由於經濟周期和所受通脹壓力的不同,協調起來更為困難。
自年初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已經上漲了約40%。但有關國家由於利益的不同,對油價上漲的原因各執一詞,即使在G8內部,意見也不一致。美國堅稱“供求不平衡推高了油價”,而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則認為期貨市場投機過度是油價走高的主要因素。為尋求共識,G8甚至罕見地要求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能源機構調查油價上漲的原因。不過,在G8財長會議結束後,日本媒體曾發表評論說,G8雖呼籲產油國增產,但作為成員國之一的俄羅斯都沒有認真對待,表明G8的影響力有限。
與油價相比,持續高漲的糧食價格對許多依賴糧食進口的發展中國家的打擊更為猛烈。但世界各國對高糧價成因的意見不一。上月的世界糧食安全會議,多數發展中國家和西方國家在生物燃料問題上更出現尖銳的分歧。有批評說,高糧價加劇了全球貧困問題,作為富國俱樂部的G8在解決高糧價問題上負有道義上的責任,也應當有所作為。當然,要解決3F危機,最終的出路還在於國際社會的合作。
3F危機的現狀[1]
(1)金融動蕩:危機過去,還是暗潮洶涌
自去年夏季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西方金融機構的直接損失已高達數千億美元,並連累全球主要股市大幅下挫。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多次降息和向市場註資之後,市場的流動性短缺局面已有所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在6月參加八國集團財長會議時甚至樂觀地指出:“次貸危機最嚴重時期可能已過去。”
不過,許多市場人士警告說,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並未出現根本好轉,信用和借貸市場仍有可能進一步惡化。而且,隨著美元的貶值和油價上漲,世界經濟所承受的通脹壓力越來越大。在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缺乏足夠信心的情況下,金融市場仍然暗潮洶涌。
八國集團此前的部長級會議曾一再呼籲保持金融市場穩定,但卻難有具體措施出台。特別是在美元匯率問題上,儘管歐盟和日本一直對美元貶值表示不滿,但美方迄今除了在口頭上支持“強勢美元”外,尚無採取實際行動的跡象。而在利率政策上,各方由於經濟周期和所受通脹壓力的不同,協調起來更為困難。
自今年年初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已經上漲了約40%。油價的飆升,除了讓產油國收入大增,讓歐美石油巨頭賺得盆滿缽滿外,對世界大多數國家,特別是依賴石油進口的發展中國家,都是沉重的負擔。但要抑制油價,就必須要找準油價上漲的原因。遺憾的是,有關國家由於利益的不同,對油價上漲的原因各執一詞,也就難以開出共同的“藥方”。
即便在八國集團內部,意見也不一致。美國堅持認為“供求不平衡推高了油價”,在把需求上升的責任歸咎於新興市場國家的同時,要求產油國增加產量。而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則認為期貨市場上投機過度是油價走高的主要因素。為尋求一致意見,八國集團甚至罕見地要求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能源機構共同調查油價上漲的原因。
在八國集團財長會議結束後,日本《每日新聞》曾發表評論說,八國集團雖然呼籲產油國增加產量,但作為成員國之一的俄羅斯都沒有認真對待,表明八國集團在高油價問題上影響有限,束手無策。
(3)高糧價:增加援助,還是減少爭糧
與油價相比,持續高漲的糧食價格對許多依賴糧食進口的發展中國家的打擊更為猛烈。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的數據,今年前3個月全球基本農產品價格指數猛升了53%。過高的糧價,使上千萬人受到饑餓的威脅,在一些國家甚至引發了社會動蕩和政局不穩。
與油價的問題相似,世界各國在高糧價成因問題上的意見不一,影響了全球採取共同措施的有效性。在6月初舉行的世界糧食安全高級別會議上,多數發展中國家和西方國家在生物燃料問題上就出現了尖銳的分歧。
近年來,美國、歐盟和巴西等都在積極推廣生物燃料。其中,巴西主要是用甘蔗生產乙醇燃料,而美國和歐盟卻主要使用玉米和油菜籽等糧食作物,這就直接造成了汽車與人爭搶“口糧”的局面。許多國家也因此要求美歐等國減少對生物燃料的巨額補貼。
美國否認發展生物燃料造成糧食供給減少,認為生物燃料對糧價影響甚微。許多人士批評說,高糧價加劇了全球貧困問題,作為“富國俱樂部”的八國集團在解決高糧價問題上負有道義上的責任,也應當有所作為。
當然,要解決“3F”危機,最終的出路還在於國際社會的合作。正如聯合國日前在一份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全球經濟下滑給所有國家都帶來了威脅,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強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全球經濟安全。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在一份提前泄露的八國峰會聯合聲明草案中,發達國家隻字未提3年前有關對非援助的目標。
八國集團領導人在2005年鷹谷峰會後發表公報說,同意免除18個最貧困國家所欠國際金融機構的債務,承諾在2010年前把八國集團對外發展援助每年增加500億美元。“5.65億美元足夠買1億多套蚊帳,保護世界最貧窮人口免受瘧疾困擾;或者可以抵銷400萬艾滋病患者一年的治療費用。”國際樂施會政策顧問馬克斯·勞森說,“當你意識到……富國銀行里的萬億美元之後,這(開支)會告訴你,我們希望這些國家領導人履行諾言,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援助相比之下多麼微乎其微。”
無論是金融、燃料還是能源問題,都是全球經濟中間實現經濟發現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
當前經濟趨勢:
(2)另一方面,缺少誰來管理全球化的矛盾。
這個矛盾在今天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因此全球金融危機、能源、糧食危機只是全球失衡和深層次矛盾表現出來的東西。
市場經濟有三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1)一個是市場機制不能夠解決公平問題,因此,你會發現,在全球化市場化越來越多的時候,全球矛盾越來越加大;
(2)另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是外部性的問題,像氣候問題就是外部性的問題,是用市場方式解決不了的。
(3)第三個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充分創業問題,市場機制是不能夠創造充分就業問題。
市場機制在這三個方面有缺陷之後,就導致了要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能夠實施一些促進公民競爭的一些社會政策,就業、扶貧、創造更多的機會公平,再分配手段。
氣候問題,政府可能會和企業、社會共同建立起一些機制,譬如說排污權的交易,氣候的協調等等,就是我們說的節能減排。充分就業的問題,從政府來講,就會有很多能夠創造就業的一些政策包括巨集觀的政策。現在全球化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市場化以後,我們發現沒有統一的政府,市場的缺陷就是沒有一個組織能夠像一個國家的政府那樣有效地管理全球化中間所產生的不公平問題,產生的外部性泛濫的問題。
外部性按概念來講就是契約的雙方對第三方產生的影響,買賣雙方,你買我賣,但我們所產生的污染和氣候變暖的問題對全球產生了影響。現在全球失衡的情況下,全球巨集觀政策的調控,有可能進入高通脹、低增長的時期,這種情況下,全球經濟迫切地需要一個協調的機制解決這個問題,所以,3F危機是我們全球共同面臨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