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溝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高效溝通是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是否擁有這種素質將影響中職生今後的工作成效。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從事何類職業,溝通與合作、交流與分享都是必不可少的。對企業外部而言,為了實現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與優勢互補,人們需要掌握談判與合作等溝通技巧;對企業自身而言,為了更好地在現有政策條件允許下,實現企業的發展並服務於社會,也需要處理好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公眾、企業與媒體等各方面的關係。
溝者,構築管道也;通者,順暢也。
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達成行動或理解你所傳達的信息和情感,即溝通的品質取決於對方的回應。良好的溝通是要說對方想聽的,聽對方 想說的。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進行有效的編碼、解碼與反饋。所以,真正的溝通力是100%的責任溝通,不認為“ 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理解,將“ 對牛彈琴”溝通責任徹底歸於彈琴者。
提高溝通要弄清楚聽者想聽什麼,透過認同、贊美、詢問需求的方式實現,並以以對方感興趣的方式表達,如幽默、熱情、親和、友善。同時,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中,依據需求、變化場所。傾聽時,用對方樂意的方式傾聽,積極探詢說者 想說什麼,設身處地、不要打斷並積極回應、鼓勵表達;控制情緒適時回應與反饋,最後確認理解,聽完後澄清異議。
美國著名財經雜誌《產業周刊》評選的全球最佳CEO---喬爾瑪·奧利拉( 諾基亞公司)說,一個稱職的CEO要具備的素質有兩條:首先是溝通的能力;還有就是對人進行管理的能力。美國著名學府 普林斯頓大學對一萬份人事檔案進行分析,發現:“智慧”、“專業技術”和“ 經驗”只占成功因素的25% ,其餘75%決定於良好的 人際溝通;哈佛大學就業指導小組調查結果顯示,在500名被解職的男女中,因人際溝通不良而導致工作不稱職者占82% 。
企業執行力不好,其中最大的問題源自於溝通,也就是說執行者沒有搞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開始執行操作。這種錯誤概率肯定非常的高。有的時候,不是不想搞明白,而是在特定的執行環境下還沒有搞清楚就使然。
問題在哪呢?我們來研究中國的一句古話: 對牛彈琴。也是我們管理者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意思是譏笑接受訊息的人弄不懂發送信息的人說的 是什麼意思。認為這個人太笨了,與他說這些是 白費口舌。
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典故:戰國時代,有一個叫 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 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 公明儀一時興緻來了,擺上琴,撥動琴弦,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裡卻無動於衷,仍然低頭一個勁地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閑地吃草。 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 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最後,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 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於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後,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 抱琴回去了。
顯然能夠明白:問題不在牛,而在彈琴的人。如果你對著牛來彈琴,牛能明白嗎?當然不能明白。那誰之錯?顯然是彈琴之人。若想實現 對牛彈琴,首先要會講“牛語”。這說明在執行當中,面對聽不懂的下屬,我們也要學會“牛”語了。否則你的下屬怎能執行好呢?甚至被我們稱之為“不拔不動”。
我們再看一則故事:從前有位秀才,夜晚被蚊子咬醒,於是對睡在旁邊的夫人說:“爾夫被毒蟲所吸也”。秀才看到夫人沒有反應,又大聲地說了一遍:“爾夫被毒蟲所吸也”,夫人還是沒有反應。此時,秀才大怒:“老婆子!趕快起來,你老公被蚊子咬死了”。妻子聞聲,趕快起來,趕走了蚊子。
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屬下聽完你的工作指示,而無動於衷。誰之錯?主管。那麼要想讓屬下立即行動,首先要瞭解屬下,用屬下容易接受的方式與之溝通,才是上策。有一個寓言故事: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 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走來了,他用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瞭解他的心。”所以,不要 對牛彈琴,而要對牛講“牛語”!溝通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在管理當中,溝通的主導責任是管理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