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偽包裝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防偽包裝是指藉助予包裝,防止商品從生產廠家到經銷商,以及從經銷商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過程中被人為有意識的竊換和假冒的技術與方法。其目的是防止商品在流通和轉移的過程中不被竊換和假冒。防偽包裝主要是對銷售包裝而言的,即那些需要進入商場,併在貨架上由消費者進行挑選的產品包裝,對於那些大批量的工業品包裝及運輸包裝,防偽包裝的意義相對小些。
防偽包裝的作用[1]
防偽包裝既能保護商品生產企業的利益和聲譽,又能保護消費者利益和身心健康。同時能遏制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科學而可靠的防偽包裝可以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的經營意識在產品開發、生產和改進方面的應用和推廣。防偽包裝可為一些產品真偽的識別提供科學的驗證,還可以為所包裝的產品增加信任度和安全感。
防偽包裝的特點[1]
防偽包裝是一般包裝舶延伸和發展,它最大的特點是防止人為地某些有日韻地損害而對商品進行保護。防偽包裝有時與一般包裝直觀上看,無任何區別,它的加密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顯示出其防偽功能。防偽包裝所實現的功能多,傳遞的信息量大。防偽包裝的生產、設計和使用更科學、難度更大、更註意方法和技巧。
防偽包裝的分類[1]
1.按識別真偽方法分
(1)一線防偽包裝指大眾化的識別真偽,只需藉助於簡單的方法或不需任何特殊技術便可判別真偽的包裝。
(2)二線防偽包裝指由專業人員或需用專門儀器識別,將特殊材料和信息經特殊工藝加入到包裝中。
(3)組合防偽包裝將上述兩種防偽包裝技術組合使用,以方便大眾消費者識別,同時還可通過儀器作科學評判驗證的包裝。
2.按包裝種類分
(2)防偽外包裝指在外包裝上施以防偽技術。(3)標貼防偽將作了防偽處理的特殊貼簽,放入包裝中或貼於包裝上。
防偽包裝的常用手段[2]
防偽包裝手段名目繁多且層出不窮,按技術層次和方法不同,大體上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採用防偽標識。
2.採用特種材料與工藝。
3.利用印刷技術。
4.利用包裝結構形式等。
選擇防偽技術,應視商品屬性與價值而定。根據所做的防偽包裝定位分析,可以採用單一技術防偽,也可以採用多重技術防偽。無論如何,簡單、實用、有效和經濟是選擇防偽包裝手段的重要原則。常用的防偽包裝技術有以下幾種:
1.激光防偽標識
(1)激光全息圖像。激光全息圖像標識是防偽標識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防偽包裝技術,是當前最流行的防偽手段。激光全息圖像由於綜合了激光、精密機械和物理化學等學科的最新成果,其技術含量比較高。合格的全息模壓圖需要美工技術、專業技術人員和全息技術專門工作環境的合作,對多數小批量偽造者而言,激光全息標誌的技術含量高,全套製造技術的掌握和製造設備的購置難以做到。激光全息防偽商標的製作工藝流程:圖案的選擇與設計→拍攝全息圖→製作全息圖母版→製作金屬模板→壓印→複合→模切→成品。
激光模壓全息圖具有價格低廉、容易驗證及奇異的光學效果,廣泛地應用於防偽包裝上。目前國內外許多廠家為了達到整體防偽效果,改變了以一小塊激光全息圖標識的局部防偽方式,整個包裝都經激光處理,呈大面積立體化防偽,使造假者無從下手。
(2)激光防偽的包裝結構形式。
①軟包裝袋。用於糖果、食品、飲料、茶葉、藥品、化妝品等的包裝。它是用高新技術製作出來的激光薄膜,然後再和普通塑料膜複合,加上印刷形成激光材料軟包裝袋。
②硬包裝盒。用於酒類、藥品、保健食品、牙膏、香皂、化妝品等的包裝。
一種是先用高新技術制出激光薄膜,然後再和硬紙板複合,加上印刷形成硬盒。另一類是先在硬盒上印刷,然後再和經激光處理的上光膜複合,形成上光式硬盒。
③手提袋。用於西服、大衣、藥品、食品等的包裝。
④鐳射紙。用於煙盒、瓶貼、標簽、稅條、禮品包等的包裝。
它是直接在紙上進行激光處理形成的。其生產工藝難度較大,成本也較高,但由於其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及便於處理等特點,特別適合於做食品盒、禮品包等。
目前出現了一種厚度為200~500\mu的PVC材料經模壓處理後形成的激光材料。這種材料在光線的照射下有著絢麗多彩、五彩繽紛並且變化無常的激光全息圖像。它既有精美的外觀又採用專版專用的方法,使造假者難以仿造。這種材料既可以用於各種食品的包裝盒,又可以作為文具、辦公用品、工藝品、日用品、高檔服裝等的透明包裝盒。
2.隱形標識系統
隱形標識系統包括使用特殊機能的防偽油墨印刷的標識、電腦生成的圖案和食品中添加生物抗體三大類。
(1)特殊機能的防偽油墨包括光變油墨、磁性油墨、熒光油墨與磷光油墨、熱敏油墨四大類。
(2)電腦生成全息圖、電腦密碼圖案、電腦光學圖案系統等,形成的密碼不易破譯,防偽性強。
(3)在商品中加生物抗體是美國生物碼公司開發的一種全新隱形標識系統。此系統包括兩種物質:一種是加人到產品中的標誌化合物;另一種是用於識別標誌存在與否的,做定量分析的抗體。
3.激光噴碼
激光噴碼主要用於包裝的生產日期、產品批號的印刷。激光噴碼技術也稱激光“燒字”技術。
激光噴碼封口技術是一種較好的容器防偽技術。在產品被充填完並封口加蓋後,在蓋與容器接縫處進行激光印字,使字形的上半部分印在蓋上,下半部分印在容器上。包裝容器在復用時,新蓋與舊容器殘留字跡很難對齊;此外,激光器價格昂貴,而且在生產線上噴碼印字。一般制假者難於投巨資購買此設備,因此也被稱為投資型防偽包裝設計。噴碼時廠家可以任意更換印字模板,不同日期用不同的模板,更換細節隱秘,外人較難破解。
從防偽效果看,激光噴碼技術不比激光全息圖像技術差。激光全息標識是由印刷廠印刷,使用標識的廠家不能確保該母版不從印刷環節外流或非法複製。激光噴碼機價格貴,而且必須線上使用,加上字形模板的更換變型的隱蔽性等幾大特點,使那些分散的中小型工廠難以制假。
4.特殊的包裝結構
一次性使用的包裝容器,也可以實現防偽,又叫做破壞性防偽包裝。此種容器一旦開啟即自行報廢,不能重覆使用,可以防止“舊瓶裝新酒”式的偽造。
食品飲料中大量使用的防(顯)竊啟包裝也具有一定的防偽功能,可以防止產品被偷換與摻假,。目前,市場上的飲料、礦泉水及瓶裝木糖醇的瓶蓋都採用顯竊啟包裝,即瓶蓋打開後,無法恢復,使消費者能夠判斷產品是否已被開啟。某些容器可以設計得比較複雜或在容器結構、製造工藝方面加入產品生產企業的獨有技術等,使造假者難以假冒。
實例1:兒童百服嚀——破壞性防偽包裝
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兒童百服嚀”使用的是破壞性防偽包裝,當取出藥品時,必須將紙盒破壞掉,防止重覆使用或者真品包裝裝假品的情況,有效地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
實例2:酒類產品的包裝結構防偽技術
當前假冒酒類產品的途徑一般可以歸納為三類:一是制假者利用舊的包裝容器、標簽等實施制假活動;二是制假者從黑市上買來新的包裝容器、標簽等實施制假活動;三是一些經濟實力雄厚、規模較大的制假企業,仿製出各種名優產品,大批量制假。
針對以上三類制假途徑,可以考慮以下防偽設計原則。
(1)防止利用舊容器制假的防偽包裝設計原則(“防舊”)。
為了防止不法分子通過回收舊瓶灌人劣質酒坑害消費者,許多廠家目前採用的一次性破壞防偽包裝,其結構有多種,用於外包裝的破壞性酒盒。如有一款瀏陽河酒的外包裝帶有一把無孔鎖,一旦開啟外包裝就會將酒盒破壞。也有用於內包裝的單向保護閥門結構、防盜蓋結構、一次性防偽酒瓶等防偽設計,如董酒全部採用金屬防盜蓋、茅臺酒內外包裝瓶蓋均使用紅色扭斷式防盜螺旋鋁蓋、西鳳酒採用鋁質扭斷式防盜蓋、五糧液採用金屬扭斷蓋等。
(2)防止利用新包裝制假的防偽包裝設計原則(“防新”)。
即防止造假者利用新的包裝進行造假活動。目前採用的技術有特種包裝材料、激光燒印等。激光燒印技術需要對設備進行高昂的投資,而且這些設備是在包裝現場使用,因而具有較好的防偽效果。如西鳳酒在瓶蓋扭斷連接處噴上出廠日期、批號,起到了“防舊”和“防新”的目的。
成功的防偽包裝設計一般都需要考慮以上各種因素,綜合運用多種防偽技術,僅靠某一種防偽技術進行防偽遠不能解決假冒的問題。另外,任何防偽技術都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不斷開發新的防偽技術,並且進行有效的組合,以達到最佳的防偽目的。
防偽包裝的發展趨勢[1]
作為現代防偽包裝,總的發展趨勢是:高的安全可靠性和識別的簡易方便性。
安全可靠性指所採用的防偽包裝技術要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較高的工藝難度,而且這種技術的可知度要低,最好為獨有的專有技術及工藝。
識別方便性指識別真偽的方法簡單而快捷。特別是對廣大消費者來講;最好不需要任何儀器或工具便可識別,如需要工具來識別,這種工具也應是特製的併在包裝中配備,或既可用人的各種本能(如視、聽、摸、聞等)來識別,也可用專用儀器或設備來加以檢驗與判別。
防偽包裝將朝如下幾個方面發展:
(1)已廣泛使用並推廣的防偽技術將被新的專有防偽包裝技術所取代;
(2)任何一種防偽包裝技術都將會在一段時間後被新的防偽包裝技術所取代。任何一種防偽包裝技術都不可能一勞永逸,絕對可靠,如同鈔票在不斷更新防偽措施和技術一樣,商品包裝也應如此;
(3)隨著防偽意識的增強,不同的企業生產的商品會將自己獨有的自行研製的技術用於包裝防偽;
(4)未來的防偽包裝朝著“一線防偽”與“二線防偽”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5)多種防偽技術相結合的防偽包裝將不斷出現,這對於那些缺乏防偽技術能力的企業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