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牙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牙膏(Toothpaste)

目錄

什麼是牙膏[1]

  牙膏是一種保護牙齒健康的商品。因為人們所吃的食物殘渣留存在口腔中,在乳酸菌的作用下,使牙齒錶面琺琅質中的鈣質轉化為可溶性的乳酸鈣,致使牙齒產生溝痕、穿洞而形成齲齒。因此,我們必須經常刷牙,使用牙膏以清除殘存食物和牙垢。

牙膏的特點[2]

  1.穩定性。牙膏是一種膏狀物,由固體粉末和液體原料組成,這種分散的膏狀物在一定時期內有化學穩定性,不易變質。

  2.觸變性。牙膏是一種能變流型膠體。當受到外力擠壓時,膏體很容易從軟管中擠出;停止外力時,膏體會變得稠厚,不會自行流出軟管。

  3.安全性和衛生性。牙膏用於口腔清潔,因此對其安全性和衛生性要求很嚴格。

牙膏的原料[1]

  1、摩擦劑

  摩擦劑多屬於粉狀的無機鹽類,由於它的摩擦作用而清除牙齒錶面的牙垢。要求摩擦劑顆粒細膩,不至於劃傷牙齒。

  2、洗滌劑

  洗滌劑就是各種界面活性物質,協助摩擦劑更好地發揮潔齒作用。

  3、調和劑

  調和劑又稱賦形劑。它使牙膏成為有一定流動度的膏體。調和劑是液體原料,如水、甘油和酒精等。

  4、膠著劑

  膠著劑是為了使牙膏膏體有一定的可塑性並使牙膏在保管中不致產生分離現象而加人的。膠著劑有白膠粉、澱粉等。

  5、甜味劑

  甜味劑是指在牙膏中加入糖精或糖精鈉使牙膏具有一定甜味,以掩飾其它原料的氣味。

  6、芳香劑

  牙膏中加入芳香劑,既能留香口腔,消除口臭,又是一種良好的防腐劑

牙膏的分類[3]

  (1)按用途分為普通牙膏和藥物牙膏兩類。

  普通牙膏有甲級和乙級兩種:摩擦劑以磷酸氫鈣、二氧化硅為主的是甲級牙膏,以碳酸鈣為主的是乙級牙膏。

  藥物牙膏按加入的活性物質分有:含氟、含硅、含抗菌劑、含酶、含鍶牙膏等。

  含氟牙膏加入氟化亞錫、氟磷酸鈉、氟化鍶之類的氟化物,氟離子能與牙釉質的羥基磷灰石發生反應,生成氟磷灰石,使牙齒變硬,氟化物被認為是有效的齲齒預防劑。

  含酶牙膏是加入蛋白質酶、纖維素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酶製劑而製成的,從而能有效地抑制齲齒發生,防止牙齦炎和牙出血,同時也能有效地清除吸煙和喝茶者牙齒錶面和牙縫問的黃褐色素。

  (2)牙膏按照洗滌劑分類分為肥皂牙膏和合成洗滌劑牙膏。

  (3)按香型分類有留蘭香、薄荷香、冬青香、水果香、豆蔻香、茴香、水果型等香型。

  (4)按軟管直徑分為35mm、32mm、27mm、25mm、22mm、16mm六種。

  (5)按功能性分類,分為防齲牙膏、消炎牙膏、防口臭牙膏、防牙結石牙膏、脫敏牙膏、漂白牙膏等。其中以防齲牙膏為主要產品

  (6)從牙膏的外觀而論,則可分為透明(包括半透明)和不透明兩大類。透明牙膏的優越性在於它有優良的散髮口味的能力,同時又含有防齲劑。它的這些固有特性正是其與其他牙膏競爭的力點。近年來,如去煙黃牙膏、假牙清洗劑等已經或正逐步在市場占一席之地。

  此外,還有漱口水,也稱漱劑,主要功能在於清洗和清新氣息。多數配方中都有一種或多種抗菌劑。可以配成稀溶液,也可製成濃縮型。

牙膏的作用[2]

  牙齒是人們咀嚼食物的器官,其狀況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健康。牙齒錶面有一層堅硬的骨質,即琺琅質,有咀嚼物和保護牙齒的雙重功能。但我們每次吃的食物總有一些殘留在口腔中,有的被牙齒錶面的琺琅質吸附,有的滯留在牙縫間形成牙垢。殘存食物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分解產生乳酸,乳酸能使牙齒的琺琅質轉化為乳酸鈣,使牙齒錶面產生溝痕、穿洞而形成齲齒。牙垢對殘存物的吸附性很強,不斷為乳酸菌提供原料。因此,我們要經常刷牙,清除殘存食物和齒垢。牙膏對保護牙齒和預防牙病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1.用牙膏刷牙,可以清除牙齒錶面上附著的食物殘渣、牙菌斑和牙垢,使牙齒潔白美觀。

  2.牙膏含有微量鹼性和香精,它可以中和對牙齒破壞性很大的乳酸,還具有一定殺菌功能和防止齲齒的作用。

  3.用牙膏配合牙刷對牙齦的摩擦,可以改善牙齦組織的血液迴圈,增強防病能力。

  4.牙膏具有清涼爽口、減輕口臭的作用。

  5.藥物牙膏還具有防治口腔疾病的特殊功效。

牙膏的質量要求[1]

  1、感官指標

  1)牙膏膏體應細膩、不粗糙、不結粒、無氣泡、無裂紋,在保管期內牙膏膏體無明顯分離現象。

  2)牙膏應潔凈無明顯雜質。香味應與所標稱的香型一致,不得有皂片、摩擦劑等原材料的氣味及其它異味。

  3)牙膏軟管應端正,管尾封扎應牢固整齊、無磨損、滲漏現象。帽蓋螺紋應與軟管緊密配合,不得歪斜滑牙。

  4)包裝紙盒圖案印刷清晰,不得破裂,中包裝紙盒及大箱須乾燥,尺碼須內外大小適宜。

  2、理化指標

  1)pH。牙膏的pH以接近中性為宜。pH一10以上則鹼性過大,對口腔有刺激,對唾液酶反應起抑製作用;pH=5以下酸性過大也不適宜。

  2)室溫粘度。這是表示牙膏膏體在室溫下稠度是否適宜的指標。粘度過大,使用不方便,粘度太小,過於稀薄會產生滲漏、膏體分離等現象。

  3)擠膏壓力。室溫下擠壓力越大,使用起來越不方便,因此規定擠膏壓力不能超過一定數值。

  4)耐熱粘度、耐熱擠膏壓力、耐寒擠膏壓力。這些指標是為了測定牙膏經受一定的溫度變化後,其膏體粘度、稠度是否仍然穩定。好的牙膏經過一定溫度的變化,其稠度和粘度在室溫下仍能恢複原來的狀態。膏體穩定性不好,在受熱以後往往產生氣脹、分離出水、變色變味等現象。

  5)泡沫量。牙膏中的洗滌劑含量不宜太多,含量太多減低摩擦力,反而影響潔齒效果。因此,牙膏的發泡量被控制在一定數值以下。

牙膏的經濟狀況[2]

  我國自1912在上海誕生第一支三星牌牙膏以來,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1949年牙膏產量只有2100萬支,到1991年我國牙膏年產量達到21.牙膏生產廠,年銷量達22億多支。

  今後牙膏品種的發展趨勢是,名牌潔齒型牙膏在市場上占有一定地位,藥物牙膏具有較大的發展前途。各種彩色牙膏、透明牙膏以及特種用途牙膏將有很大發展。

  常見的牙膏品牌有:中華牙膏、黑妹牙膏、兩面針牙膏、北京牙膏、美加凈牙膏等。

牙膏生產中應註意的問題[4]

  1.加料次序

  甘油吸水性很強,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因此當CMC在甘油中分散均勻後應立即溶解於配方規定的全部水(或水溶液)中為好,以避免放置時間過長因吸潮而變濃甚至結塊.且甘油膠一次加入水內,以避免因分散劑不足或攪拌分散力差而造成膠團凝聚結層。十二醇硫酸鈉(K12)一般在捏合時加入粉劑較為合適,並能減少制膠過程中產生大量泡沫。此外,CMC是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具有高黏度,不易擴散,所以膠基發好後必須存放一定時間。

  2.離漿現象

  離漿現象即牙膏生產中常見的脫殼現象。即由於膠團之間的相互吸力和結合的增強,逐漸將牙膏膠體網狀結構中的包覆水排擠出膏體外,使膏體微微分出水分,失去與牙膏管壁或生產設備壁面的黏附現象(即稱脫殼現象)。如能根據膠合劑的黏度調整其用量,降低膠團在膏體中的濃度,緩和膠團間的凝結能力或適當加大粉料用量,利用粉料的骨架作用,都可減緩離漿現象的發生。

  3.解膠現象

  解膠現象是由於化學反應或酶的作用,使膏體全部失掉膠合劑,固、液相之間嚴重分離,不僅將包覆水排除膏體外,就連牢固的結合水也將分離,使膠團解體,膠液變為無黏度的水溶液,粉料因無支墊物而沉澱分離。這種不正常的解膠現象無論發生的急緩,其後果均嚴重影響牙膏的質量。為儘量杜絕此種現象的發生,當發現親水膠體濃度增加時,粉質摩擦劑的用量就必須減少;親水膠體的黏度越高,粉料的需要量則少;甘油用量增加時,水分應該減少並增添穩定劑,甘油濃度過高會引起親水膠體的黏度減弱,甚至使有些親水膠體沉澱;如果加入洗滌發泡劑的量太多,就會使親水膠體水溶液的黏度顯著下降。因此在牙膏生產中應根據每批原料的性能及其相互間的關係適當進行配方和操作的調整,以保證制膏的正常生產。

  4.物料之間的配伍性

  在制膏過程中,除了考慮物料的擴散性外,還必須考慮物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氯化鍶是脫敏型藥物牙膏的常用藥,它與十二醇硫酸鈉極易起反應,生成十二醇硫酸鍶和硫酸鍶白色沉澱,從而使泡沫完全消失。又如加酶牙膏中不宜用CMC作膠合劑,因酶會破壞CMC膠體。故在配方設計時,就應避免這類現象的發生。

  5.膏體的觸變性

  牙膏膏體是以膠合劑與水組成的網狀結構為主體,結合、吸附和包覆了其他溶液、懸浮體、乳狀體、氣泡等微粒而組成,具有典型的膠體特征。膠體的網狀結構對膏體的穩定是關鍵。影響網狀結構的主要原料是膠合劑,由於膠合劑分子定向的特征(即雙親性質,,親水基團都伸人水中,形成結合水層,膠團的性質變化與結合水層有關。

  膠體粒子的網狀結構與包覆物的關係非常密切,在膠體網的空腔內,包覆水及粉粒等形成網狀的骨架。當膠合劑,水溶液,粉料配比適當時,即出現膠體特有的觸變性。觸變性是由膠休的結構黏度而來。結構黏度的結構網在加壓或加熱時被破壞,黏度下降;但靜止一段時間或溫度下降後,結構網又複原,黏度恢復正常,此即膏體的觸變性。

  觸變性為正常膏體的特征,牙膏膏體失掉了觸變性,就標誌著膏體將要分離出水而變稠難擠。觸變性的保持,首要一點是結構網的組成部分應具有在結構破壞後當破壞力消除時有迅速複原的能力,以及易於鬆散的結構條件。在牙膏的製作及使用中,觸變現象可以使膏體經得起機械加工和使膏體從軟管中順利擠出。由於膏體的觸變性,靜置後的膏體的結構黏度逐漸增大,管體得到支撐而挺直端正。又如剛擠出的膏體極易黏附在牙刷上,亦是觸變現象。

  在牙膏生產過程中,必須留意觀察膏體受一定限度的外力影響時.它的彈性、黏度和可塑性等的變化。只要註意每一工序膏體的觸變現象。就可以判斷膏體的質量和作必要的預防。研磨完畢的膏體靜置數分鐘後,由於受研磨的影響而軟化的膏料復轉變為凝膠,這時如果用手指在膏體錶面劃0.5一lcm的槽,該槽若在適當的時間內保持其形狀不變,表明膏體正常。太稀薄無彈性的膏體,沒有正常的觸變現象.靜置後不會成凝膠狀態。以手指在錶面劃槽會立即被浸沒。如果觸變現象正常,膏體的膠凝成形是沒有困難的。

  6.膏體的黏度

  黏度是膏體的主要特性指標,具體的表現為膏體的觸變性、流動性、擴散性、附著性等。實踐表明,採用高黏度的親水膠體,在較高的濃度時,加入較多的粉質摩擦劑,就不能吸收到需要的水分,會使膏體十分稠厚。反之。低黏度的親水膠體,即使在較高的濃度時,能容受較多量的粉質摩擦劑的加入。

  將牙膏從軟管中擠出一條在易吸水的紙條上以檢查其彈性、黏度和可塑性等。管內膏料受到手指輕微的壓力時即應潤滑地從管曰擠出來,擠出的膏條必須細緻光滑,按管口的大小成圓柱形,並應保持這一形狀至適當的時間,膏條放置一段時間,錶面不應很快的乾燥,水分不應很快滲入紙條,膏條應黏附在紙面上,即使紙條傾斜也不應該落下,這些都是膏體正常的現象。

  7.腐蝕現象

  牙膏是多種無機鹽混合含水的膠狀懸浮乳化體,裝牙膏的軟管如為鋁製品,當膏體與之接觸,鋁錶面與膏體界面會發生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解決減緩腐蝕的途徑一是在鋁管內壁噴塗防腐層,使鋁管錶面與膏體隔離;二是在膏體中加入緩蝕劑,如正磷酸鹽、硅酸鹽、鋁酸鹽等。常採用在牙膏配方中加入0.2%—0.5%焦磷酸鈉(pH<9.0)的方法來緩解膏體對鋁管的腐蝕問題。如果用去離子水溶解焦磷酸鈉,不僅溶解完全,而且部分焦磷酸鈉會變成磷酸二氫鈉存在於膏體中,使緩蝕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劉敏主編.第十二章 日用工業化 商品學基礎.科學出版社,2006.05.
  2. 2.0 2.1 2.2 周家萍.第十章 牙膏 日用百貨商品知識.中國商業出版社,1996年05月第1版.
  3. 陳少東,趙武主編.第三章 牙膏的檢測 日用化學品檢測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05.
  4. 王培義編著.化妝品:原理·配方·生產工藝.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05月第2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牙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