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門票經濟是指門票收入在旅游景區的經濟收入里占據絕大份額,門票收入成為景區主要的經濟支柱的一種經濟現象。或者通俗地講,景區門票的升與降直接影響著景區游客的來訪量,並呈一定負相關關係,即門票漲價,游客訪問量便下降;景區門票下降,游客訪問量便上升。
門票經濟的實質性分析[1]
旅游產品是為滿足旅游者的愉悅性休閑體驗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產或者開發出來以供銷售的物象與勞務的總和(謝彥君)。可見,旅游業是關聯性非常強的產業,旅游收入的來源是多渠道的。他們所說的為了“滿足開發新的景點,維持日常運營、保護和人員開支等費用以及控制流量等”這些藉口都顯得比較牽強。
(一)中國旅游資源的運營模式是導致門票經濟的主因。目前中國旅游景區景點的發展模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國家直接經營,第二種是市場化經營模式,即把景區景點的經營權交給企業,這是大部分景區所採用的模式。因為企業化市場運作的逐利性決定了門票漲價可以給景區景點經營企業帶來直接的收益。而降低門票價格雖可以帶動周邊的旅游利益相關者諸如交通、餐飲、住宿和通訊以及當地社區帶來良好的收益。但往往景區景點經營者被排除在此之外,所以相對於降低門票帶來的旅游流量產生的收益遠不及提高門票帶來的更直接,更有動力。
(二)地方政府的財政對門票經濟的依賴是促進因素。在當前中國旅游資源的運營上,地方政府一般都參與了景區、景點的利益分配。一些地方政府把旅游景區變成除土地出讓外的另一重要“搖錢樹”,允許景區一再提高門票價格,無非就是看中了門票收入能帶來的收益能為當地GDP做出貢獻從而使本應用於維護和改善環境和基礎設施的資金流失。忽視了降價帶來的旅游流量的增長引起的綜合效用。
(三)市場供求不均和景區收入單一是基本原因之一。有些旅游資源壟斷性強,旅游企業獨家經營,漲價底氣十足。加上個別旅游企業不經濟探尋多樣經營,拓寬融資渠道,想直截了當通過門票漲價彌補資金的不足。
門票經濟的影響後果[1]
景區景點出售門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游企業的收益,但是基於旅游產品本身的公益性,其消極影響遠遠大於“門票經濟”帶來的正面效果。
(一)剝奪了廣大民眾的基本權利和國民福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休閑、旅游不單單有助於恢復人的體力、智力從而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更是普通民眾應該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一種普惠性的國民福利。旅游景點,尤其是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是公共財產,景區、景點的不合理漲價偏離了旅游資源的公共性和公益性,變相剝奪了部分民眾放鬆心身、提高生活情趣、增長知識和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權利。
(二)損害當地社會和經濟的長遠發展,影響到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旅游業的相關性比較強,可以通過旅游來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和進步。但是,高門票讓人望而卻步,游客的減少必然影響到由當地旅游資源而產生的吃住、娛樂、休閑等的綜合效益,減少了當地的稅費收入,從長遠來看是不利於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另一方面,在景區成為旅游公司或承包經營者主要財源的現實環境里,不僅漲價會成為既定目標,甚至會通過權錢交易等多種手段,以利益共同體的形式來游說和綁架地方政府降低門票的建議與行動必將給政府行政帶來負面影響。
(三)不利於社區關係的改善。旅游業本身是不能增加社會總體的財富,但是可以盤活經濟,實現收入的再分配。漲價無疑降低了一部分游客的出游動力,減少了景區景點的客流量,這必將給當地社區直接或間接從事旅游的團體和個人產生負面因素,影響到他們的收入分配,長久以往會造成本地居民的抵觸情緒。2013年4月,在湖南鳳凰古城實施148元“門票新政”的首個“五一”小長假,游客量不及往年的一半。這不但損害了游客,也損害了普通商家的利益,招致了當地的強烈抵制。
(四)國內財富外流。在目前國際經濟複蘇日益艱辛而國際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各國都盡其所能,採取包括旅游促銷等手段來致力於經濟的恢復。同時人民幣日益升值,國際購買力愈來愈強的情況下。門票漲價會使消費者的國內購買意願降低,國外出行願望增強,大量的國內財富流向海外。除此之外,門票漲價也會嚴重影響游客的旅游心態和滿足程度,對景區的形象大打折扣,從而制約景區發揮綜合效應,影響其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