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動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網路動員是針對於某一利益訴求, 以互聯網為媒介, 面向網路某“準群體”, 廣泛傳播信息, 以達到預期目標的社會動員手段。
網路動員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高速快捷的網路環境使得現代人利用網路實現順暢的交流, 以至促生出新型的社會動員渠道。參與者將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結合在一起, 在網路中藉助微博、微信等工具進行組織與傳播, 進行沒有空間障礙的交流, 影響到更多的個體加入到活動中, 形成網路動員。[1]
網路動員是人們利用網路虛擬空間傳遞信息、溝通聯繫、認知建構和發動動員以達到目的的行為過程。這一含義強調:
2、網路動員能否實現虛實轉化,關鍵在於受眾對信息的討論,認知建構。
3、網路動員具有層級遞進性。[2]
網路動員的要素[3]
(一)網路動員的主體: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或個人
動員主體指的是動員活動的發起者或組織者,動員主體具有能動性,在動員活動中處於主導地位。他們擔負設定動員主題,決定在何時以及採取何種方式發起動員的工作。
(二)網路動員的客體:團體、組織成員或個人社會成員
動員客體是動員主體所引導和激勵的對象,是動員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一般是分散的社會組織或個人,客體的結構性屬性對動員活動的效果起到決定性作用。例如他們的文化層次、思想水平、社會參與熱情等。
(三)網路動員的本體:網路公共事件
動員本體是指動員主體發起、組織動員活動所圍繞的中心議題,即由現實社會矛盾引發的網路公共事件。現階段我國社會正處於矛盾多發的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的爆發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特征,加上我國網民規模的逐年增加,因此網路公共事件的發生越來越頻繁。
網路動員的特點[2]
網路動員的特點在於動員地點在網路上,這一因素決定了網路動員的主題易受網路中其他觀點的影響,在動員過程中非主動動員人數占多數,這些參與者的不確定性與信息傳播速度之快,導致網路動員一旦發展起來就會難以控制。網路動員的特點如下:
第一,動員主體不唯一。
動員的過程即傳遞信息,影響更多人的思想和行為的過程。網路動員活動中人人都可以作為獨立的信息源,可以以獨立的身份在網路上發佈信息,他們的身份沒有嚴格要求,發佈的信息沒有內容的限制,也不一定為發佈的信息負責任。而這樣的便利條件也為網路環境埋下了隱患,同時也給網路管理者造成了工作上的困難。
第二,動員內容的多樣化。
現實社會動員往往是正面的,動員內容圍繞著社會文化體制建設而展開的,體現當下社會發展的重點,突出當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而網路動員所在的網路平臺具有的開放性,信息內容的海量化,信息交流的無障礙的特點,使得網路社會動員既有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容,同時非主流甚至反社會的內容也存在其中;既有社會兼容的部分,也有社會所不容的部分。
第三,動員組織的即時性。
網路信息傳播速度之快也決定了網路動員的“即時性”,事件的發佈,動員的形成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形成數量龐大的動員隊伍,還能強化與事件參與者之間的溝通和聯繫,並通過網路社交媒體實時實地的瞭解群體性事件的發展情況。
網路動員的生成途徑[3]
(一)以論壇倡議為代表的傳統生成途徑:電子公告牌(BBS)、貼吧
(二)以博客為代表的Web2.0生成途徑:(微)博客、其他個人主頁
(三)以聊天工具為代表的網路通訊工具生成途徑:QQ(群)、電子郵件
(四)以“人肉搜索”為代表的“另類”生成途徑
網路動員生成的類型[3]
(一)按動員主體身份不同分為:官方動員和民間動員
1、官方動員是指動員活動的發起者是政府或代表政府的組織,利用網路爭取網路輿論的認同以形成共識,進而實現動員對現實社會的影響效果。
2、民間動員主要是由社會公眾或一些非官方社會組織發起的網路動員。動員組織者為了實踐自身或組織的利益或理念訴求,在網上發起呼籲,以尋求網友的支持,改善一些社會行為,實現個人或組織本身的利益目標。
(二)按照動員客體參與形式來分,網路動員可以分為號召性動員和自發性動員。
1、號召性動員是指一部分網民有目的地通過社區、論壇等網路平臺進行發帖、投票,以此進行組織和動員而引起的網路動員活動。
2、自發性動員指的是現實空間或虛擬空間某個信息傳播後,某些網民在網路上發表意見或看法,這些意見和看法隨著信息中涉及事件的進程漸漸發展成為網路動員活動。
(四)按動員本體性質分為:社會救助動員、民主監督動員、道德規範動員、民族抗爭動員。
1、社會救助動員。通過在網路.上發佈某些公眾遭遇的生活困境或不公平待遇信息,尋求社會關註,聚集民眾力量推動事件解決。
2、民主監督動員。社會事務管理、實現民主監督的格局已然形成。民主監督網路動員的形式主要表現,為網民對官員個體或政府組織的失範行為進行曝光,在網路上形成對政府公信力進行拷問的輿論,以實現民主監督權力。
3、道德規範動員。公眾在各個領域的道德失範行為常有發生,因此為維護公共道德標準,對現實社會或網路空間倫理道德失範行為的批判,也成為網路動員的主要形式之一。
4、民族抗爭動員。針對我國與其它國家間利益衝突觸發的動員活動,這類動員-般是由歷史、文化、領土等之間的糾紛,引起網路上大規模的相互詆毀和征討。
網路動員的作用[2]
網路動員往往從總體上推動了衝突的擴散,改變了弱勢群體和強勢群體的博弈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強者對弱者的控制。
網路動員不僅加速了衝突的擴散,它往往也會導致衝突的升級。它一方面可以縮短了衝突的周期,另一方面則有可能強化了衝突的激烈程度。互聯網是滋生和培養各種謠言的最好土壤,互聯網在加快了各種信息的傳遞與溝通的同時,也面臨各種虛假信息的困擾,這種虛假信息極有可能增強了衝突的強度和烈度。
網路動員的優勢[3]
1、動員受眾廣、效率高
網路技術手段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信息傳播機制的變革速度,主要表現在傳播和獲取信息方式的變革兩個方面。首先,隨著(微)博客、微信等自媒體的快速發展,網路空間的所有參與者都有發言的權利,人人都有傳播信息的麥克風,這種便捷的上傳信息渠道,使得網路信息的來源更加豐富,網路傳播內容以核裂變式速度增長;其次,智能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終端的出現,使得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網路信息的傳播率和到達率也得到保障。網路工具的個人化與大眾性,使動員活動擁有相對傳統動員而言更為廣闊的動員客體。由此,網路動員在信息擴散、動員範圍方面具有了以往動員活動不可比擬的優勢。
2、動員途徑多且受時空限制較少
由於網路的大眾化與便捷性,網路動員活動所需的資源少、準入門檻低,動員主體只需一臺聯網的電腦或移動終端便可以實現一次網路動員。在網路動員中,參與者可以利用的動員途徑種類眾多。他們通過在網路社區論壇和媒體網站評論區上發帖,這些帶有動員信息的帖子在網路上或被其它組織、個人轉載,或通過即時通訊工具等方式傳播,原始帖的信息和包含一些網民對意見、看法的信息通通在網路公開發佈,這種類似“蝴蝶效應”的傳播方式無疑會引起更多網民的關註,響應動員主體的號召。而且與傳統型社會動員較多利用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動員途徑相比,網路動員途徑所受的時空限制較少。
3、動員參與者之間互動性較強
網路動員過程具有了交互性的特征,被動員者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動員信息,他們不但有了主動選擇信息的權利,而且可以通過網路自由地發表對相關問題的意見、看法,形成與媒體、網民的觀點碰撞和意見交流,在網路上形成強大的輿論,使網路成為一個“觀點的自由市場”。網路動員的整個信息傳播過程都是雙向互動式的互動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動員者和被動員者之間的隔閡,避免動員的負效應。
網路動員的劣勢[3]
1、缺少專業化、組織化因素
首先是動員主體的不確定性。網路動員活動有其特定的動員主體,或者稱之為動員發起人、組織者,但網路動員主體又與其它動員主體有明顯的區別。在網路動員過程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領導者,而只是出現階段性的策略化的領導者,他們因為與動員議題存在著地緣上的接近性或認知上的統一性而臨時性地擔負其了發起者和倡導者的角色。
其次是動員客體的動態性和模糊性。在網路動員活動中,動員客體被集結成一個特定的群體,雖然這個群體是現實社會的延伸,但與現實社會群體相比,群體較少具有組織化結構,群體成員更大程度上不具有共同的身份,相互認知度和認同感不強,成員之間的交往具有非持續性和非緊密性的特點。
總之,由於缺乏專業化、組織化因素,網路動員很難形成對動員參與者的約束與限制。這種“弱組織化”形態下的動員活動參與者,只是一種暫時的、鬆散的聯盟,待動員的活動結束之後,這個聯盟也就隨之解散。
2、動員的隱蔽性和複雜性
由於網路的虛擬性和匿名性特征,網路動員參與者之間存在的現實生活中身份、角色的差距被隱藏,甚至是重構。這些形形色色的社會成員以符號化角色在虛擬空間交往時,並不需要表明現實身份,這種“去個人身份化”的動員信息交流參與者大多數都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使他們能夠更自由地表達意見、釋放壓力同時也承擔著網路言論和信息傳播行為與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脫節的風險。因此在某些不良動機支配下的網路動員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社會秩序,造成消極影響。
網路動員過程中參與者身份隱蔽性,不可避免造成了動員活動的複雜性。網路動員中存在勸說者、旁觀者和行動者三類人群,這三類人群之間的互動對動員的效果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虛擬身份的“保護”下,他們的互動過程中對自身言論和行為與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認識不清。這種特征使得網路輿情的發展具有複雜性、極端性和不確定性,也為人為地製造網路輿論提供了條件,這是動員活動中非理性情緒和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