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完全壟斷市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纯粹垄断市场)

目錄

完全壟斷市場的定義

  完全壟斷市場,是一種與完全競爭市場相對立的極端形式的市場類型。完全壟斷市場也叫做純粹壟斷市場,一般簡稱壟斷市場。壟斷(monopoly)一詞出自於希臘語,意思是“一個銷售者”,也就是指某一個人控制了一個產品的全部市場供給。因而,完全壟斷市場,就是指只有唯一一個供給者的市場類型。

  完全壟斷市場的假設條件有三個方面:第一,整個市場的物品、勞務或資源都由一個供給者提供,消費者眾多;第二,沒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消費者不可能購買到性能等方面相近的替代品;第三,進入限制使新的企業無法進入市場,從而完全排除了競爭。

壟斷市場形成的原因

  壟斷市場形成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建立和維護一個合法的或經濟的壁壘。從而阻止其他企業進入該市場,以便鞏固壟斷企業的壟斷地位。壟斷企業作為市場唯一的供給者,很容易控制市場某一種產品的數量及其市場價格,從而可連續獲得壟斷利潤。具體地說,壟斷市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發展的趨勢

  在生產的社會化發展過程中,自由競爭自然而然在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而當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就必然會產生壟斷。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一方面,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產生了壟斷的可能性。因為當生產和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生產和資本逐步集中到少數的大企業手中,他們之間就容易達到協議,形成壟斷,使其操縱、控制市場供給成為可能,而其他企業則無法與之競爭;另一方面,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生產和資本必然集中到了少數大企業手中,這些大企業要在競爭中打敗對方單獨取勝,則很不容易。為了避免兩敗俱傷從而獲取穩定的壟斷利潤,他們都有謀求妥協達成壟斷的共同需要。

  2、規模經濟的要求

  有些行業的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資產和資金,如果充分發揮這些固定資產和資金的作用,則這個行業只需要一個企業進行生產就能滿足整個市場的產品供給,這樣的企業適合於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具有這種規模的生產就具有經濟性,低於這種規模的生產則是不經濟的。這樣來看,規模經濟就成為壟斷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時,大量的固定資產和資金作用的充分發揮,使企業具有了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能力和優勢,因而這個企業能夠以低於其他企業的生產成本或低於幾個企業共同生產的成本、價格,向市場提供全部供給。那麼,在這個行業當中,只有這個企業才能夠生存下來,其他企業都不具備這種生存能力

  例如,鋼鐵、汽車和重型機械等重工業的生產,就要求通過集中大量的資產和資金,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才具有較佳的經濟性。雖然在這些行業中中小企業繁榮使其競爭力不斷增強,但是,在這些行業的現代發展趨勢中壟斷特征的表現非常明顯而突出。

  3、自然壟斷性行業發展的要求

  有些行業具有向規模經濟、範圍經濟發展的內在趨勢,而在整個市場中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範圍的擴展,單位成本遞減,從而實現的效益增加,這些行業具有自然壟斷性。通常情況下,這些具有自然壟斷性的行業是由政府來經營的。如電力、電話、自來水、天然氣以及公共運輸等行業就是如此。這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行業的發展必然要求實行壟斷經營。自然壟斷性行業的發展之所以要求壟斷經營,是因為自然壟斷性行業的發展與壟斷經營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繫的技術經濟因素。

  總的來說,自然壟斷性企業由於實行壟斷經營,可以通過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產生利益,並且由於其壟斷地位而不會產生過多的成本。具體來說,第一,具有自然壟斷性行業的生產需要龐大的固定資本投資,實行壟斷經營,生產規模就大,客戶就多,單位成本就越小,就能得到規模經濟效益。第二,具有自然壟斷性企業進行聯合生產經營要比企業單獨生產的成本低,從而獲得生產與分配的縱向統一利益和對多種用戶提供多種服務的複合供給利益,即獲得範圍經濟效益。第三,自然壟斷性行業生產需要的設備投資巨大,折舊時間長,同時這些設備很難轉移作為其他用途,所以,固定成本有較大的沉澱性。這三個方面的技術理由就形成了進入市場的重要技術壁壘,使新的企業很難進入該市場,從而自然形成壟斷市場。

  以電信業的發展為例,如果某一個城市有幾個電話公司,每個電話公司都要花費巨額投資建設一個通訊網路,而且各個公司的電話通訊網路都因有其自己的技術特性而很難相互連接,每個電話用戶則只能利用一個公司的通訊網路,因而在幾家電話公司分散經營的條件下,要花費巨額投資進行重覆建設。如果一個電話公司壟斷經營,既能保證技術的統一性,又能避免重覆建設,資本的投資效率和利用效率都得到提高。這種狀況,在自然壟斷性行業發展初期是壟斷市場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通信業網路相互利用的技術性障礙已不復存在,電信業已不能再因此而實行高度壟斷經營,必須引進適度的競爭才能促進其健康發展。現代社會條件下,電信業的高度壟斷經營,只能損害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阻礙電信業自身的健康發展。遺憾的是目前我國許多電信業經營者和某些政府官員的電信業經營思路,還一直停留在電信業發展初期的認識水平上。

  4、保護專利的需要

  專利是政府授予發明者的某些權利。這些權利一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對專利對象的製作、利用和處理的排他性獨占權,從而使發明者獲得應有的收益。某項產品、技術或勞務的發明者擁有專利權以後,在專利保護的有效期內形成了對這種產品、技術和勞務的壟斷。專利創造了一種保護髮明者的產權,在專利的有效保護期內其他任何生產者都不得進行這種產品、技術和勞務的生產與使用,或模仿這些發明進行生產。若不保護髮明專利,社會和生產就難以進步與發展。

  5、對進入的自然限制

  當某個生產者擁有並且控制了生產所必需的某種或某幾種生產要素的供給來源時,就形成了自然壟斷。這種自然壟斷形成以後,其他任何生產者都難以參與此類要素的市場供給,從而就自然地限制或阻止了其他生產者的進入,這樣,就維護了這個生產者的壟斷地位及其壟斷利益。這種自然壟斷的形成得力於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得力於生產中的先行進入。由於先行進入某一行業,從而使其在某種要素或某幾種要素的生產中先行具有了某些優勢,如生產技術或生產經營的優勢,從而增加了其他生產者的進入難度,先行進入者就可以逐漸形成壟斷。第二,得力於生產中占據的自然地理優勢。某種要素或某幾種要素生產的自然地理優勢被某個生產者占據以後,其他生產者生產同種要素或同幾種要素時就不再具有自然地理優勢,前者就形成了生產中的自然地理優勢壟斷。例如,擁有或控制主要原料可以阻止競爭,從而形成壟斷。最常見的是通過對原料的壟斷來限制競爭。有一段時間,在非洲以及其他地區,大多數的鑽石礦都被南非的德比爾斯公司控制。加拿大國際鎳公司對世界已知的鎳礦儲藏量的控制已經近90%,等等。

  6、對進入的法律限制

  政府通過特許經營,給予某些企業獨家經營某種物品或勞務的權利。這種獨家經營的權利是一種排他性的獨有權利,是國家運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賦予併進行保護的權利。政府的特許經營,使獨家經營企業不受潛在新進入者的競爭威脅,從而形成合法的壟斷。政府對進入市場進行法律限制形成法律壟斷,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基於某種公司福利需要的考慮,例如某些必須進行嚴格控制的藥品的生產,必須由政府特許獨家經營;二是基於保證國家安全的考慮,例如各種武器、彈葯的生產必須壟斷;三是基於國家財政稅收收入的考慮,例如國家對某些利潤豐厚商品進行壟斷經營等。

壟斷市場的利處

  1、完全壟斷市場具有促進資源效率提高的可能性

  規模經濟是完全壟斷市場形成的重要原因,完全壟斷市場具有促進經濟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表現在規模經濟上。要形成完全壟斷市場,必須要擁有並投入大量的固定資產和資金,只要充分發揮投入的大量固定資產和資金的效用,企業就具有進行規模生產的能力,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一方面提高產品的產量、增加產品的品種,提供全部供給。這時的產量高於完全競爭企業的產量;另一方面減少資源的消耗,儘量降低產品的成本,這時的產品成本低於完全競爭時產品的成本;再一方面採用效率高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從而促進資源效率的提高。完全從規模生產的經濟性上來考慮,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同時,壟斷企業形成的初期也是通過規模生產來提高資源效率和企業的經濟效率的。

  2、完全壟斷市場具有刺激創新的作用

  創新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第一次使用某種新知識,研究出一種新產品、新的勞務或一種新的加工技術等。完全壟斷市場類型與創新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專利是形成壟斷的一種原因,只要創造了一種新產品、勞務或新的加工技術並獲得了專利,就會形成對這種產品、勞務或加工技術的壟斷;同時,只有對創新進行專利保護,授予創新者以壟斷權力,才能促進創新。這是因為完全壟斷市場通過專利形式給予創新者以壟斷排他性權利,使創新者在一定時期內享有創新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因而,就會刺激更多的企業進行創新活動,同時,也刺激壟斷者繼續大量投資於科研開發工作,這樣就能促進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創新活動的開展,從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壟斷市場的弊處

  1、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市場競爭的損失

  完全壟斷市場的物品、勞務或資源都由一個供給者提供,即完全由一個企業壟斷;在這種市場類型中,由於法律的和自然的限制,新的企業無法進入市場,因而完全排除了市場競爭。而市場競爭是市場運行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推動力,市場競爭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命運和發展前途,因而市場競爭會迫使企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個別勞動消耗,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技術迅速發展。完全壟斷市場排除了市場競爭之後,壟斷企業無市場競爭壓力,它不用改進生產技術同樣也可獲得高額壟斷利益,因為壟斷企業的目的是利潤最大化,改進生產技術能促進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時它就改進生產技術,不用改進生產技術也可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時它就不會改進生產技術,這樣,就造成了社會競爭的一定損失,使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技術進步的推動力。

  2、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生產效率的損失

  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壟斷企業具有進行規模生產的條件和能力。如果壟斷企業進行規模生產,就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產量,獲得最佳的生產效率,在獲得豐厚利潤的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生產效率的提高。但是,壟斷企業壟斷了市場供給,沒有供給的競爭者,因而可以通過降低產量、提高產品價格的手段來獲取豐厚的利潤,而不必通過採用花費大量投資購買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增加盈利。對於壟斷企業來說,通過降低產量、提高產品價格的辦法比提高生產效率的辦法更容易獲利,同時獲利的成本更低,因而壟斷企業就沒有必要去提高生產效率。如果各個行業的壟斷企業都只用降低產量、提高產品價格的辦法就能獲取豐厚的利潤,那麼誰也不會去設法提高生產效率,這樣一來,就必然會造成社會生產效率的損失。

  3、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社會產量的損失

  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由於壟斷企業完全壟斷了市場供給,因而壟斷企業生產的產量決定著市場供給的產品總量。一般來說,壟斷市場的產量低於完全競爭市場的產量,因為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企業根據平均成本最低點所決定的產量進行生產,即按最佳產量進行生產,社會產品的產量多。而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壟斷企業則是根據利潤最大化所決定的產量進行生產,利潤最大化決定的產量只能是較低的產量。因為壟斷企業在壟斷了全部市場供給的情況下,只有降低產量使供給市場的產品數量減少時,產品才會供不應求,這時的產品才能在壟斷市場中賣出高價錢,從而壟斷企業就能獲得最大利潤。這種利潤最大化決定的生產規模對於社會來說不是最優生產規模,其產量不是社會最優產量。在利潤最大化決定壟斷企業產量的情況下,由於壟斷企業的生產條件和生產能力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所以,壟斷市場首先造成了社會生產條件和生產能力的損失,最終造成了社會產量的損失。

  4、完全壟斷市場會造成消費者利益的損失

  在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由於壟斷企業壟斷了市場供給,並憑藉著壟斷權力控制了市場價格,消費者只能被迫接受壟斷企業控制的市場高價格。這樣一來,消費者出高價格購買的產品和服務,價格與其價值嚴重背離,消費者的利益與其權利嚴重背離,必然造成消費者利益的重大損失。從實質上來看,壟斷企業對消費者造成的各種損失,就是壟斷企業對消費者利益和權力的掠奪。壟斷企業對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行為,既違背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等價交換的基本原則,又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同時,壟斷企業對其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很難有正確的認識及改進的措施。因而,政府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干預。如對壟斷企業的產品價格進行調節,甚至直接定價,對其征收合理的高額稅收,從而降低壟斷企業的超額壟斷利潤;加強對壟斷企業的監管和處罰,及時發現並制止壟斷企業對消費者的損害等等。

  完全壟斷市場也是一種極端的市場類型,這種市場類型只是一種理論的抽象,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大多數壟斷企業總是要受到政府或政府代理機構各個方面的干預和調節,而不可能任意由壟斷企業去完全壟斷市場。當然,如果政府對壟斷企業不進行干預,或者干預不力,壟斷企業壟斷市場、損害社會和消費者利益的可能性也是隨時可能出現的。

  即使完全壟斷市場在現實經濟實踐中幾乎是不存在的,但是,研究完全壟斷市場還是具有積極意義。例如,研究完全壟斷市場可以促使我們瞭解完全壟斷市場條件下出現的各種經濟關係,從而有利於我們運用這種理論來研究現實市場類型條件下市場主體行為如何最佳化;研究完全壟斷市場理論還可以使我們明確政府對壟斷行為進行干預、調節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干預、調節活動對市場正常運行及對市場主體利益的協調所起的重要作用等。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完全壟斷市場"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Qcx2 (討論 | 貢獻) 在 2009年2月8日 23:47 發表

解釋很詳細,這個網站真不錯.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