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生產力佈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生产力分布)

目錄

什麼是生產力佈局[1]

  生產力佈局亦稱生產力配置,是指生產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佈和配置,即在一定範圍內(國家、地區、城市等)生產力系統的空間分佈與組合。生產力佈局是一個由點、線、面、網組成的多層次、多側面、縱橫交織的網路系統。生產力佈局包括工業佈局、農業佈局和交通運輸佈局等,它們又決定著我國三大產業的佈局。

生產力佈局的特點[2]

  生產力佈局具有層次性、綜合性、地域性和繼承性等特點。

  (一)層次性

  生產力佈局是一個多維的系統。從系統構成的角度看,生產力佈局分為要素佈局、結構佈局以及組織佈局。從要素層面看,生產力佈局表現為人口、資金技術知識等生產力要素的分佈、組合和流動;從結構層面看,生產力佈局體現為產業佈局、地區佈局和城鎮佈局等;從組織層面看,生產力佈局又表現為企業佈局以及其他生產組織佈局等。

  按照佈局的空間範圍,生產力佈局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陸大道根據我國生產力佈局的實踐以及我國國土資源的基本特點,將生產力佈局的地域範圍分為地區佈局、地點佈局和廠址佈局三個層次,也稱為巨集觀佈局、中觀佈局和微觀佈局。地區佈局主要是指生產力在全國巨集觀地帶間的佈局,如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沿海與內地的佈局,80年代東、中、西三大地帶生產力佈局等。此外,大工業企業、交通幹線、金融信息中心等在全國範圍的佈局也屬於地區佈局層次;地點佈局的目標是建成地域生產綜合體,地點的範圍指省、自治區、地區級區域;廠址佈局是指在城市中的工業區或者新開闢的單獨工業區內確定企業選址。

  (二)綜合性

  綜合性是指生產力佈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是經濟、社會、政治、生態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生產力佈局的目標是由經濟目標、生態目標和社會目標組成的一個綜合目標體系。在進行生產力佈局時,不能只考慮單方面因素,更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綜合考察多方面因素,並從區情國情出發,充分衡量利弊,在時間和空間的結合上選擇最優佈局方案。任何層次的佈局都是對資源環境承載力進行綜合考察、綜合評價,對影響佈局的條件和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對投資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綜合論證和綜合規劃的結果。

  (三)地域性

  生產力佈局與其所在地區有著密切關係。一方面,生產力佈局要依托所在的地區,必須與所依托空間的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由於各地區之問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生產力佈局受各地區具體條件影響很大,各地區之間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的地域差異使各地區相應取得排他性優勢,從而使得生產力佈局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這也是在具體制訂和實施生產力佈局時,強調因地制宜原則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生產力佈局一旦形成,又對所在地區甚至更大範圍區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產生重大影響。從經濟角度看,生產力的合理佈局,可以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直接帶動地區經濟增長,加強區際協作;從社會效益來看,產業活動能夠提供就業機會,增進社會福利,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從生態效益來看,生產力佈局對自然資源特別是再生資源的保持、保護,對生態系統平衡都有著重要影響。可見,合理的生產力佈局是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提高地區可持續能力的重要途徑;相反,違背規律的生產力佈局將導致經濟損失、社會退步、環境惡化的惡果,甚至帶來災難。

  (四)繼承性

  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生產力都是在已經形成的分佈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力佈局具有較強的歷史繼承性。充分利用和發揮已有的生產力分佈優勢,避免或改變其劣勢,是任何國家和地區在生產力佈局過程中都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歷史上形成的生產力分佈,是新的生產力佈局的出發點。如果產業建設項目能在原有基礎上擴建,可以起到節約基礎投資,縮短建設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新建原來沒有基礎的項目,若能選擇在具有一定生產協作能力及基礎設施好的地區,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社會性

  生產關係制約和影響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生產力佈局的目的、原則以及方案的制訂,受到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一方面,社會環境對生產力佈局有較強的影響。在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強的地區,污染嚴重的產業難以立足;在高等教育和科研發達,知識與技術集中的地區,高新技術產業更容易取得知識外溢效應;在國外工會量比較強大的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受到較大壓力。另一方面,生產力佈局也對所在地區的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合理的生產力佈局能促使政治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科技發展、文化昌盛,不合理的生產力佈局則帶來環境污染、資源破壞等多種社會問題。因此,在進行生產力佈局時,要充分考慮其社會效益。

生產力佈局的內容[2]

  生產力佈局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空間層次的生產力佈局的目標、要求和任務並不相同,同一層次生產力佈局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的內容也有著明顯的差異。

  (一)巨集觀佈局

  巨集觀層次的生產力佈局,又稱國家的地區佈局。它是一國生產力的總體佈局,即在全國範圍內對國民經濟發展、各種產業和生產部門的發展從空間分佈與組合上進行的戰略性總體部署、安排和調整。它的重點在於考察全國生產力空間分佈狀況與發展戰略及其整體效益問題,劃分全國經濟區域,確定不同經濟區域的投資方向與生產力諸因素的合理配置。

  巨集觀層次的生產力佈局的主要內容是:在特定時間內,國民經濟總投資的地區分配和重大建設項目的佈局;各經濟區域之間、各經濟中心之間、城鄉之間、城市與所在地區之間的分工協作與空間分佈的確定。巨集觀層次的生產力佈局的具體任務是: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總目標的要求,科學地劃分巨集觀經濟地帶、跨省區市綜合經濟區和經濟類型區;正確地選擇各個時期國家的重點建設地區(地帶)和國家直接投資的重點參與的經濟區;妥善地安排不同時期國家重點建設地區和重點參與區的轉移與銜接;合理地確定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重點是工業內部各部門、各行業和交通、通信能源供給網路)在全國的總體佈局框架或輪廓方向;統籌規劃和安排全國經濟網路骨架系統的主軸線、產業帶的發展方向,促進全國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使各地區經濟在充分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得到協調發展,使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並使地區經濟不斷趨向均衡。

  巨集觀佈局是中觀和微觀佈局的前提和基本依據。該層次的佈局決策是否科學、合理,不僅決定著國家經濟佈局總體框架、輪廓的合理性,而且關係到中觀、微觀佈局決策基本取向的正確性。因此,它是生產力佈局三個層次中的戰略性環節。深入研究並正確地把握巨集觀佈局變化的客觀規律,搞好巨集觀佈局決策,是實現全國生產力佈局合理化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

  (二)中觀佈局

  中觀層次的生產力佈局,又稱國家的地點佈局,地點的範圍指省、自治區、地區級區域。中觀佈局的目標是建成地域生產綜合體,它包括產業部門的佈局和特定地點生產力佈局。它重點考察各產業部門的發展目標、產業順序、產業結構及其調整對策,各地點空間條件與特點、各地點的經濟優勢與劣勢,各地點的發展目標、步驟與相關措施,以及局部地區產業佈局的合理化對策等。

  中觀生產力佈局的內容主要是:在充分考慮巨集觀佈局對全國各地區的要求的前提下,從本地區區情和佈局條件與特點出發,遵循經濟佈局規律和原則,研究和解決好本區域的生產力佈局問題。其主要任務是:佈局各種產業;明確區域開發模式;合理安排用地結構,確定主要城鎮的性質、規模和佈局,即區域城鎮體系佈局;合理配置區域內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經濟基地;統一佈局區域內部城鄉經濟,合理安排城鄉間的經濟聯繫,促進城鄉一體化。

  (三)微觀佈局

  微觀層次的生產力佈局,是指微觀經濟活動或經濟實體,即各類企業(如工廠、公司等)和各種具體生產經營項目的地域分佈(如經濟基地、城鎮、工業區、農業類型區等)與區位選擇。它處於生產力佈局的基礎層次,是把巨集觀佈局和中觀佈局落到實處的基礎環節。微觀佈局決策,一方面受巨集觀佈局和中觀佈局的控制、制約;另一方面又反作用於巨集觀佈局和中觀佈局,影響其再決策。

  微觀佈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多種可能方案(備選方案)的比較,選定擬建企業和特定生產經營項目分佈的最佳地域和區位,對城鎮、經濟基地等地區聚集體內部的各類功能區進行合理配置。

生產力佈局的原則[1]

  從我國的實際狀況出發,生產力佈局原則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生產力佈局經濟原則,其目標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為最終目的,如生產地區分工、減少不合理運輸等原則;另一部分是政治原則,如縮小城鄉差別原則、鞏固國防原則等。所以,我國生產力佈局原則如下:

  1.統一計劃原則

  從發展國民經濟的全局出發,有計劃地安排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各項比例

  2.合理利用資源原則

  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勞動力資源和其他社會資源,保護生態平衡。

  3.減少不合理運輸原則

  儘量使生產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消費地,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現象。

  4.發展生產地域分工原則

  加強地區的專門化和綜合發展,開展地域間的生產協作。部署微觀生產力時,要考慮發揮產業的集聚效應

  5.平衡發展經濟原則

  扶助邊遠地區、落後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儘可能平衡發展各地區的生產力。

  6.縮小城鄉差別原則

  加強工業農業協作,促進城市和農村的協作,以便逐步縮小城鄉差別。

  7.鞏固國防原則

  為了保護我國已經取得的經濟成果和主權完整,鞏固國防是必須堅持的原則。

生產力佈局的制約因素[3]

  生產力佈局的制約因素指影響生產力合理佈局的因素。包括自然技術經濟條件社會政治國防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等方面。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如地形、氣候、地質、水文、土壤、動植物、礦產等,是物質生產的前提條件,也是佈局的依據。經濟條件包括生產發展的歷史基礎、現實的經濟力量、人口——勞動力、生產的社會組織和管理水平以及對外經濟聯繫等,影響和制約佈局的基本因素。科學技術條件是指生產的技術裝備、工藝水平等,它影響人類開發、利用自然的能力,是生產力佈局發展變化的推動力。社會政治和國防安全對佈局有重大影響,特別是表現在投資比例和投資方向上,制約著生產力佈局的面貌和特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維護生態平衡,為生產、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約因素。這些因素對生產力佈局的影響是綜合性的,但在不同時期、不同產業和不同地區,總有占主導地位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必須把握住關鍵性因素,同時兼顧其他,做好佈局決策前的綜合分析工作。

參考文獻

  1. 1.0 1.1 葉素文.物流經濟地理.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01
  2. 2.0 2.1 鄧玲.國土開發與城鎮建設.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5
  3. 張志誠.生產力經濟學辭典.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年03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Yixi,连晓雾,方小莉,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生產力佈局"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