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裡芬難題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特裡芬難題(Triffin Dilemma),或稱特裡芬困境
目錄 |
研究經濟和金融的人都知道“特裡芬悖論”,也可以說是特裡芬難題。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裡芬(Robert Triffin)在其《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存在著其自身無法剋服的內在矛盾:“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因此而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澱,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 這一內在矛盾在國際經濟學界稱為“特裡芬難題(Triffin Dilemma)”正是這個“難題”決定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不穩定性和垮臺的必然性。
根據“特裡芬難題”所闡述的原因,美國以外的國家持有的美元越多,由於“信心”問題,這些國家就越不願意持有美元,就會拋售美元。
從1971年美國政府宣佈美元與黃金固定價格脫鉤的“尼克鬆震蕩”開始。佈雷頓森林體系就開始瓦解。直到今天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也沒有解決好“特裡芬難題”。
19世紀末第一次正式形成了世界各國普遍採用金本位為基礎的國際性貨幣體系,由於當時英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突出地位,所以該體系實際上是一個以英鎊為中心、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金本位制度,英鎊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支配地位。金本位制在保持匯率穩定、自動調節國際收支、促進國際資本流動方面曾起過重要作用,但又因為其發揮作用的一些前提條件或稱“金本位制的比賽規則”(Rules of the Gold Standard Game)在現實中受到破壞。不能適應戰爭時期增加通賞的需要及英國在操縱國際貨幣秩序時所引起的嚴重的利益衝突的矛盾,使金本位制在一戰前就已面臨崩潰。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演變為一種金匯兌本位制或黃金本位制,形成了一種不受單一貨幣統治的貨幣體系,但這種在狹小的黃金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過渡性的脆弱的國際貨幣制度,在1929~1933年那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暴風雨襲擊下,顯得不堪一擊,終至土崩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英國在戰爭期同遭受了巨大創傷,經濟實力大為下降,而美國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這為建立美元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創造了必要條件。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會爾州的佈雷頓森林召開了有44國參加的。聯合與聯盟國家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佈雷頓森林協定,從而建立起了著名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一種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國際儲備中心貨幣的新型的國際貨幣制度,從而確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布體系的建立和運轉結束了國際貨幣金融頓域的混亂局面,彌補了國際收支清償力的不足,並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投資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但這種以一國貨幣作為最主要國際儲備資產的體系有一種內在的不可剋服的矛盾:美國以外的成員國必須依靠美國國際收支持續保持逆差,不斷輸出美元來增加它們的國際清償能力(即國際儲備),這勢必會危及美元信用從而動搖美元作為最主要國際儲備資產的地位;反之,美國若要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穩定美元,則其他成員國國際儲備增長又成問題,從而會發生國際清償能力不足進而影響到國際貿易與經濟的增長。美元實際上處於兩難境地。這一問題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國際金融專家特裡芬所提出,成為著名的“特裡芬難題”;他並且據此預言佈雷頓森林體系會由於這一內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潰,這已為後來的事實所證明。“特裡芬難題”的本質含義概括起來就是:國際清償力的需求不可能長久地依靠國際貨幣的逆差輸出來滿足。這一難題實際上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就已存在,只不過在布體系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更為典型罷了。
布體系崩潰後,仍以由美元為中心的多元儲備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特征的牙買加體系開始建立。由於該體系實現了國際儲備多元化,美元已不是唯一的國際儲備貨幣和國際清算及支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特裡芬難題”。但這一體系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呢?從多元儲備體系的現實情況看,美元仍占有很大優勢,能在國際儲備中占一席之地的也只有美元、日元、馬克等極少數國家的貨幣。這種多元儲備制,不論其幣種和內部結構如何變化,但國際清償力的需求仍要靠這些國家貨幣的逆差輸出來滿足,實質上是沒有變化的。所以說,多元儲備體系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解決“特裡芬難題”,因而也終將違脫不了崩潰的命運。
“特裡芬難題”告誡我們:依靠主權國家貨幣來充當國際清償能力的貨幣體系必然會陷入“特裡芬難題”而走向崩潰。不論這種貨幣能否兌換黃金,不論是哪一國貨幣,不論是一國貨幣還是幾國貨幣,也不論是以一國貨幣為主還是平均的幾國貨幣,其實質道理是一樣的,因而其結果也會一樣。“特裡芬難題”揭示的意義正在於此。這對於我們分析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無疑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作為建立在黃金一美元本位基礎上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根本缺陷還在於,美元既是一國貨幣,又是世界貨幣。作為一國貨幣,它的發行必須受制於美國的貨幣政策和黃金儲備;作為世界貨幣,美元的供給又必須適應於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的需要。由於黃金產量和美國黃金儲備量增長跟不上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雙掛鉤”原則下,美元便出現了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為滿足世界經濟增長對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增長需要,美元的供應應當不斷地增長;而美元供給的不斷增長,又會導致美元同黃金的兌換性日益難以維持。美元的這種兩難,即“特裡芬難題”指出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內在不穩定性及危機發生的必然性,該貨幣體系的根本缺陷在於美元的雙重身份和雙掛鉤原則,由此導致的體系危機是美元的可兌換的危機,或人們對美元可兌換的信心危機。正是由於上述問題和缺陷,導致該貨幣體系基礎的不穩定性,當著該貨幣體系的重要支柱——美元出現危機時,必然帶來這一貨幣體系危機的相應出現。
任何理論命題的成立都應以其對現實生活的洞察及對寓於其中的內在矛盾的揭示為前提。特裡芬難題所直接針對的,正是寓於佈雷頓森林體制之中的矛盾。早在佈雷頓森林體制尚處於正常運行的5O年代後期,特裡芬就開始對該體制的生命力表示懷疑,結果,便是“特裡芬難題”的提出。特裡芬總結道:與黃金掛鉤的佈雷頓森林體制下美元的國際供給,是通過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即儲備的凈流出來實現的。這會產生兩種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國糾正它的國際收支逆差,則美元穩定金價穩定,然而美元的國際供給不衍需求;結果美國聽任它的國際收支逆差,則美元的國際供給雖不成問題,但由此積累的海外美元資產勢必遠遠超過其黃金兌換能力,從而美元的兌換性難於維繫。如此兩難困境,註定了佈雷頓森林體制的崩潰只是時間早遲而已。
實踐已經證明特裡芬難題的正確性。然而,如何在理論上評價特裡芬難題的意義?我認為在評價特裡芬難題的理論意義的時候。以下幾點是值得註意的:
第一,特裡芬難題的實質在於,指出了現代國際經濟生活中黃金與信用貨幣之間不可調合的衝突所達到的尖銳程度。自金本位制以來的人類商品經濟史,無論是在一國之內、還是國際範圍內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黃金與信用貨幣之間矛盾鬥爭的軌跡,而特裡芬所揭示的佈雷頓森林體制的兩難困境無非是在典型環境下的插曲罷了。
第二,特裡芬難題所直接針對的,雖然只是佈雷頓森林體制,但由於上述理由,它的理論內涵所能包容的歷史事實,卻遠遠不止於佈雷頓森林 體制,它實際上也是對戰前金匯兌本位制(包括黃金——英鎊本位制)的歷史反思。
第三,在國際貨幣制度伺題上,特裡芬是一個“凱恩斯主義者”。凱恩斯在理論上反對金本位制,在實踐上,40年代初,他提出的“凱恩斯計劃”不僅反對與黃金掛鉤的國際貨幣制度,而且曾明確建議設立不兌現黃金的國際貨幣單位班柯爾(Bancor)。而特裡芬在對佈雷頓森林體制提出質疑時。主要的疑點也集中在黃金與美元的關係上,他主張黃金的非貨幣化,並且明確建議特別提款權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手段,以逐步替換黃金和美元儲備。可見,特裡芬難題實則是在凱恩斯的國際貨幣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新穎之處不在於理論基礎的創新,而在於他應用這一理論對佈雷頓森林體制所進行的獨到剖析。尤其可貴的是,在多數人都對佈雷頓森林體制頗多贊譽。同時該體制還處於良好運轉的50年代。特裡芬能獨闢蹊徑、切中要害。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olo,Vulture,Angle Roh,Kane0135,Hamwen,Kava,Chrizjr,Zfj3000,Dan,Ronnin,Ilovelye,鲈鱼,忠,Tiffany,Gaoshan2013,Yixi,苏青荇.評論(共54條)
我看這文章挺好的啊,你怎麼象個極端的宗教信徒?你說你能解決問題那你拿出你的方案啊,漫罵恰說明自己的無能!是雄性就直接說出你的觀點!!!!
實際上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要求滿足兩個條件:稀缺性、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穩定供給。正是這兩個相矛盾的屬性要求,導致了貨幣市場的震蕩。
把學術討論控制在理論的、可以自由發言的、不進行漫罵和攻擊範圍內,這是一種道德。對於那些無償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思想的人,我們應該給予鼓勵和尊重。
實際上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要求滿足兩個條件:稀缺性、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穩定供給。正是這兩個相矛盾的屬性要求,導致了貨幣市場的震蕩。
第二個條件未必吧
"特裡芬難題"?美國強調美元流通速度、美元存量;其他國家也是一樣強調外匯存量、本國貨幣速度;當世界各國外匯存量大,美國才會出現"特裡芬難題"如果世界各國發展不同,就不會出現"特裡芬難題",這就是理論與現實的矛盾!
大家好,這個問題至到如今, “美國人“ 的口號只在文章里出現。 換個關點,美國興榮經濟是由誰開始建立呢?世界經濟規矩是由誰開始施定呢? 其實門後有門,或許可以參考一下誰是世界總數人口不到1%而還獲得總數20%諾貝爾獎的得獎者吧。---給予參考---
2個問題 1. 國際貨幣市場是一個交易市場,也是自由的市場 2. 所有國家都是交易的主題 如果以任何一個自由市場的主題作為參考去衡量市場的運作基準結果一定是相悖的,好比你取一個流動水特定水分子作為基準去測量水流量一樣,最後永遠是出錯的。所以只能從這個市場外取基準 我不反對以黃金作為基準單位,畢竟它也是稀缺金屬;但是任何國家貨幣都不能在作為核心貨幣來掛鉤。 最後所有的外匯都是由外匯市場統計出來得出對基準單位(黃金)的匯價,由此就可以得到每天變化的整個市場的匯價。 所有的行為都是從市場的需求得出來的結果,也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因素在裡面;
當初實行美元作為核心貨幣,是因為美國的強勢,以及美國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這個體系一齣生就帶有國家利益在裡面,怎麼折騰最後都是錯的。這麼顯然的問題還搞出來個xxx難題!!!
不管是個人,社會或是國家如何的打拼 一切都只是為了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 換句話說,錢只是在人的手裡打轉 全世界的錢轉來轉去加總起來還是個零阿...
貨幣體系只是和平時期的過度產物,歷來都是戰爭決定貨幣規則,貨幣規則引發戰爭。如果二戰不是美國為代表的聯軍勝利,世界上也不會以美元作主要貨幣。
看來發展才是硬道理,要麼經濟強大,要麼政治強大,才能使本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從而才有可能把財富集於本國,貧窮轉嫁它國。特裡芬的悲劇在於不瞭解這只是一種強勢經濟體或強權政治體從興盛走向衰竭的一個自然過程。
矛盾始終存在------國際貿易及世界經濟的不斷增長無疑會增加對國際交易媒介手段的需求,美圓作為當今世界貨幣的核心地位不但沒有動搖,而且因為歐盟內部的矛盾所導致的歐元地位的下滑,美圓的的國際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在如此背景之下,美國的印鈔機不得不開足馬力,這樣既可以滿足國際市場對美圓的需求,有可以為其雙赤字解燃眉之急.
經濟活動、政治活動、軍事活動構成是人類為了利益而做交互的三個不同階段而已。所以特裡芬難題是個虛假難題,當博弈的力量發生改變後,這個難題就會自然消失。
這裡其實是一個全球治理問題。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就對應的有什麼樣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法律。在全球化的今天,個人選擇的自由大於一個組織、社區以及地區與國家的選擇權。問題在於沒有選擇情況下的選擇是決定者。 難題在於我們選擇嗎?誰為我們選擇?為什麼?
依本人愚見 恢復金本位才是王道
請問當生產出的物品(或者說財富)的價值總量已經超過了黃金的價值總量時怎麼辦?或者暫時還沒有超過,但GDP每年增長5%,黃金產量達不到每年增長5%,換句話說GDP遲早有一天要超過黃金總量時怎麼辦?再引入銀本位?或者乾脆硬性規定GDP不得超過黃金價值?把多餘的產品發送到太空上創造一個星球聽上去是個很好的主意。再或者老天爺可憐大家,一次送給了地球人多到數不清的黃金,地球人的GDP永遠達不到黃金的價值,那黃金不就貶值了嗎?那金本位和美元本位有區別嗎?一下反問了那麼多問題沒別的意思,其實我只是想說,在經濟問題上沒有簡單粗暴的“王道”解決辦法,要是有的話早就實行了,也輪不到我們來啰嗦。現在的美元貶值問題已經超越了經濟的範疇,融合了政治、經濟、外交、歷史、人性、倫理等各種因素,完完全全是一隻怪獸,只有全世界一起努力,才有解決的可能。
脫離金本位後特裡芬問題其實已經解決了,美元已經成為世界貨幣,美聯儲即世界央行,央行發行貨幣不會必然導致貨幣貶值,只要和貨幣需求平衡就ok。也就是美國逆差不會必然導致美元信用下降。大家覺得然否?
這些就如同談集體和個人的關係,很淺顯但很難解決,最好的結果就是大家是一家,變成地球村,那樣就不好矛盾了!但是想想可能嗎?不可能,用我們中國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
黃金跟不上經濟成長是鬼扯,所有經濟成長都是取自自然資源,GDP不過是個數字罷了~根本代表不了實際資產~所位經濟大爆發只是通膨跟帳面在作祟罷了~別給經濟學家唬了~金本位才是王道
黃金只是欲望的替代品而已,只要經濟向好,那麼就有價值;一旦經濟不行了再多的黃金也是沒用的,就算是人手一把黃金又如何。所以說當國與國 地區與地區 之間的資源合理利用,民生穩定,黃金存在其實沒什麼意義,但現實是隨著時間推移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越來越厲害,估摸著在未來,人類面臨大災難幡然醒悟後,可能就沒這東西存在了,誰叫大家活在個這樣的意識形態的世界里。
黃金跟不上經濟成長是鬼扯,所有經濟成長都是取自自然資源,GDP不過是個數字罷了~根本代表不了實際資產~所位經濟大爆發只是通膨跟帳面在作祟罷了~別給經濟學家唬了~金本位才是王道
黃金也並不代表實際資產不是?就實際幫助來說,黃金僅僅是稀缺的工業金屬,不代表各種資源,套樓上說的,人手一把黃金代表人人都有資產?就這點來看,黃金和貨幣沒什麼兩樣,不代表經濟也不代表實際資產,金本位的失敗代表有其缺陷。也許放棄金本位,讓那些金條別躺在金庫,能真正用在生產上,創造出來的產物,對人更有幫助。
想要恢復到金本位,前提是各國的黃金儲備和現有的外匯(美金)儲備相等,並且全世界美金的現有發行量和全世界現有黃金的開采量相當。
說一說自己的愚見,金本位下的貨幣制度確實缺乏一定的彈性,而且因為黃金儲備的嚴重不均衡,也許會在世界範圍內擴大“貧富差距”,雖說人類的經濟成長來源於實體生產,實體生產取材於自然,可黃金在自然中仍屬稀缺,綜上,金本位難以適應如今的經濟形勢。
如果你玩過游戲你就知道這個難題非常好解決。為什麼在游戲中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游戲幣換人民幣裝備換人民幣。道理是一樣的。
的確如此
可能他說的是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的美元,那時候美元兌換黃金是固定比例。
啊。。樓上好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