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63个条目

技術成熟度曲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炒作周期)

技術成熟度曲線(The Hype Cycle),又稱炒作周期、光環曲線、加德納技術曲線、高德納技術曲線

目錄

什麼是技術成熟度曲線[1]

  技術成熟度曲線又稱炒作周期、光環曲線,是對每一項新技術或其他創新所產生的共同模式的圖形描述。它描述了創新的典型進程,從過度熱情到一段時間的幻滅,最終理解創新在市場或領域的相關性和作用。

  該曲線由全球知名的咨詢公司(全球第一家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的公司)高德納Gartner Group在1995年提出。

  儘管Gartner的許多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都集中在特定的技術或創新上,但同樣的炒作和幻滅模式也適用於更高層次的概念,如IT方法和管理學科。

技術成熟度曲線的五個階段[1]

一項技術(或相關服務和學科創新)在通往生產力的道路上經歷幾個階段:
  • 創新觸發(以前稱為技術觸發):當一個突破、公開演示、產品發佈或其他事件引起媒體和行業對技術創新的興趣時,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就開始了。
  • 期望膨脹的高峰:一波“熱潮”的建立和對這種創新的期望超過了當前的實際能力。在某些情況下,會形成投資泡沫,就像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那樣。
  • 幻滅低谷:不可避免地,對結果的不耐煩開始取代原來對潛在價值的興奮。業績問題、慢於預期的採用或未能在預期時間內提供財務回報,都會導致預期落空,幻想破滅。
  • 啟蒙斜坡:一些早期採用者剋服了最初的障礙,開始體驗益處,並重新努力向前邁進。組織吸取早期採用者的經驗。他們越來越瞭解創新在哪裡以及如何發揮良好效果,同樣重要的是,在哪裡創新幾乎沒有價值。
  • 生產力停滯期:隨著創新在現實世界中的好處被證明和接受,越來越多的組織對現在大大降低的風險水平感到滿意。採用的急劇增加開始了(圖形化時類似於曲棍球棒),並且由於生產和有用的價值而迅速加速滲透。
每個技術成熟度曲線都將技術的生命周期劃分為五個關鍵階段:
  • 技術萌芽期(技術誘發期):潛在的技術突破即將開始。早期的概念驗證報道和媒體關註引發廣泛宣傳。通常不存在可用的產品,商業可行性未得到證明。
  • 期望膨脹期(期望釋放的頂峰):早期宣傳產生了許多成功案例 — 通常也伴隨著多次失敗。某些公司會採取行動,但大多數不會。
  • 泡沫破裂谷底期(失望的山谷):隨著實驗和實施失敗,人們的興趣逐漸減弱。技術創造者被拋棄或失敗。只有幸存的提供商改進產品,使早期採用者滿意,投資才會繼續。
  • 穩步爬升複蘇期(頓悟的斜坡):有關該技術如何使企業受益的更多實例開始具體化,並獲得更廣泛的認識。技術提供商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產品。更多企業投資試驗;保守的公司依然很謹慎。
  • 生產成熟期(生產力的高地):主流採用開始激增。評估提供商生存能力的標準更加明確。該技術的廣泛市場適用性和相關性明顯得到回報。

技術成熟度曲線的詳解分析[1]

  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橫軸被標記為“時間”。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單個創新將在每個階段取得進展。在實踐中,大多數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都是一個快照,顯示了一組創新概況在單個時間點的相對位置。然而,單一主題的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可以用於預測創新的未來路徑。一個著名的例子是1999年發佈的電子商務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它準確地預測了2001年的網路泡沫破裂和電子商務作為“常規業務”的最終出現。

  縱軸被標記為“期望”。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曲線獨特的垂直形狀顯示了隨著創新的進展,基於市場對其未來預期價值的評估,預期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波動和收縮的。最初,垂直軸被標記為“可見性”,但我們在2009年改變了這一點。最初的廠牌專註於推動頂峰的轟動程度和市場話語。目前的標簽更準確地反映了隨著創新的進展,這種嗡嗡聲的深層根源和本質。例如,一項創新可能處於低谷,但仍會以負面新聞的形式出現。特別是,當前的標簽強調了創新的潛在和實際採用者的觀點的變化,以及圍繞投資決策的壓力的變化。

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顯示了向上的兩個階段(即增加預期)
  • 上升到膨脹預期的頂峰
  • 上升到啟蒙的斜坡

  第一次增長是由於人們對創新將帶來的新機遇感到興奮,這主要是由市場炒作推動的。當早期預期沒有得到足夠迅速的滿足時,興奮感會迅速上升到一個峰值,然後逐漸減弱(見圖3中的第一條曲線)。預期沒有得到滿足的原因是,當興奮感達到峰值時,創新的成熟度通常仍然很低(見圖中的第二條和第三條曲線)。高期望和低成熟度導致進入幻滅低谷。第二次增長的期望是由創新成熟度的提高所驅動的,這導致了真正的價值和實現的期望。

  每項創新的炒作曲線的垂直尺度通常是不同的,這取決於創新對商業和社會的整體感知重要性。出於可視化的目的,我們對這些單獨的炒作曲線進行了標準化,使它們都適合於一個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圖形。

  例如,網狀網路是一種使用點對點無線網路帶寬的有趣方法。但主要與無線網路服務提供商相關,整體預期和炒作程度相對較低。其他吸引大量公司(例如雲計算)或消費者(例如媒體平板電腦)的創新形象獲得了更高水平的曝光和炒作。因此,即使當網狀網路處於炒作曲線的頂峰時,它可能仍然比雲計算或媒體平板電腦收到更少的整體“炒作量”。

  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在生產力平臺期開始時結束,這時主流對創新的採用激增。正如膨脹預期峰值的高度一樣,生產力高原的最終高度也不盡相同。它的高度反映了創新是廣泛適用和高度可見,還是只受益於一個利基市場。

  創新軌跡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並不是以統一的速度移動的。我們將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的每一項創新分配到一個類別中,該類別表示從當前位置達到生產力平臺需要多長時間。換句話說,我們將它歸入一個類別,以顯示創新從開始被主流採用需要多長時間。分類如下:

  • 不到兩年
  • 2 - 5年
  • 5至10年
  • 10年以上

  停滯期之前就過時了(也就是說,創新永遠不會達到停滯期,因為它將在市場上失敗或被競爭的解決方案超越)

在技術成熟度曲線上定位創新[1]

  我們基於對炒作和成熟度的共識評估,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上對創新進行了定位。我們選擇各種市場信號和代理指標來確定預期水平。其中一些輸入可能是定量的,但總的來說,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是一個結構化的、定性的研究工具。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第一部分,關於創新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在這個階段,它在曲線上的位置更多地由其炒作水平和市場預期引導,而不是由其成熟度引導。在後期階段,隨著關於成熟度、性能和採用的信息越來越多,炒作在確定創新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的位置方面起著較小的作用。

  一項創新在不同的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位置。當一項技術有不同的應用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例如,移動設備的觸覺技術(在幻滅低谷期之後)比觸覺技術作為通用用戶界面(在膨脹期望高峰期之前)更加成熟。應用考慮可能導致同一創新在不同應用(例如CRM銷售)或行業(例如人壽保險)的不同位置的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

  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報告中,創新概況分為五個類別,代表了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不同階段。這些階段的特點是不同的投資、產品和市場模式,我們用這些模式來確定創新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的位置。技術規劃者創建自己的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或添加自己的創新檔案,可以使用這些模式作為定位指南。

正在上升

  “創新觸發器”指的是任何能引發快速發展和興趣增長的事物,每項創新都是不同的。它可能是一次產品發佈,價格/性能的重大改進,被一個受尊敬的組織採用,或者僅僅是媒體的興趣,使這個概念社會化和合法化。它也可能是It行業外部的觸發因素,例如新的立法或經濟或政治危機的要求。一些創新檔案在達到一個有意義的觸發點之前,可能會有一個非常長的研發序言,包括幾次錯誤的開始,有小的高峰和低谷。直到有足夠多的相關方積極討論創新的潛力,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才會開始。

  許多通常不被認為是技術的創新類型可以在Hype Cycle上繪製。其中包括管理技術(例如,企業架構、數字業務和敏捷軟體開發)等創新。出於這個原因,我們現在將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開始稱為創新觸發,而不是像我們之前所說的技術觸發。

  觸發點和峰值之間的間隔通常很短。一項創新從啟動到達到穩定階段需要10年時間,從啟動到達到頂峰可能只需要1到2年。消費者驅動的創新,比如社交媒體,通常經歷一個特別短的高峰前階段,因為成功的觸發因素是快速的病毒式傳播。

  一項創新已經過時的最常見指標是它可以從商業供應商而不是實驗室購買。一項創新已經過了觸發期,但尚未達到頂峰的其他指標包括:

  • 只有少數供應商在銷售這種創新產品(通常只有一兩個)。
  • 一家成熟的供應商將一款極具創新性的產品推向市場(比如蘋果的iPad)。
  • 這種創新需要大量定製才能在操作環境中工作。定製主要由供應商完成。
  • 相對於生產成本和相關但更成熟產品的成本,價格較高。
  • 供應商還不能提供參考或案例研究。
巔峰時刻

  在預期膨脹的高峰期,這種創新似乎出現在每一本商業和行業雜誌的封面上,或者成為每一個與計算相關的博客或推文的主題。供應商在營銷中使用最新的流行語,以使他們的產品更具吸引力,市場上充斥著重疊、競爭和互補的產品。當投資者在市場上看到一個新出現的熱點時,他們希望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加入“其中一個”,這鼓勵了提供類似產品的公司的激增。

  隨著創新的消息傳播開來,那些喜歡領先於當前思維的公司會在競爭對手之前採用它。這種創新的供應商吹噓自己的早期知名客戶,而其他公司也希望加入進來,以免被甩在後面。一種潮流效應開始出現,隨著公司在一系列環境中進行嘗試,創新被推向了極限。在這一點上,創新被視為靈丹妙藥,很少考慮它對每種應用的適用性。媒體上的報道捕捉到了人們對創新的興奮之情,並強化了參與創新或被甩在後面的需求。在許多情況下,企業在沒有充分瞭解相關挑戰和風險的情況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消費者世界的炒作可能持續幾個月到一年或更長時間。在商業領域,由於企業決策和投資的速度較慢,炒作的高峰期通常至少持續一年。主要的高峰,如網路時代或“綠色”技術,可能會持續兩到三年。

  創新處於巔峰的指標包括:

  • 一個流行的名字取代了原來的,更學術或專業的工程術語。例如,被稱為“802.11g”的無線網路技術變成了“Wi-Fi”。
  • 分析人士、博客作者和媒體都在猜測這項創新的未來影響和變革力量。
  • 簡單、誇張、不具體的陳述性營銷口號出現了,比如“我有雲的力量”和“雲就是答案”。
  • 大量供應商(通常是30家或更多)提供創新的變體。
  • 在相關市場擁有產品的供應商將其定位和營銷與創新主題相結合。
  • 供應商可以提供一兩個早期採用者的推薦信
  • 投資者積極地為他們的投資組合尋找有代表性的供應商。一些早期的風險投資家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出售。
  • 成熟的公司會在高峰行將結束時,以昂貴而高調的收購方式收購一兩家早期的領先供應商。
滑入低谷

  同樣的幾個早期成功的故事已經被重覆了一遍又一遍,但現在深入研究往往會發現,這些公司仍然在努力創造有意義的價值。其中許多失敗都與創新的不當使用有關。當大多數公司意識到事情並不像最初看起來那麼容易時,不那麼有利的消息開始出現。媒體總是需要一個新的角度來保持讀者的興趣,轉而報道創新帶來的挑戰而不是機遇。這種創新很快就失去了信譽,因為它沒有達到組織和媒體早期過度膨脹的期望。

  當一項創新進入低谷時,整體採用人數並不總是會下降。相反,預期中的快速增長可能只是被推遲了。供應商和投資者所期待的“曲棍球棒”式增長仍然是一條緩慢的增長道路。結果,供應商合併和倒閉發生了,因為採用增長太少,無法維持這麼多類似的產品。

  低谷的長度是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最易變的部分之一。低谷期的平均長度為2到4年,一個快速發展的創新可能會遭受6到9個月的短暫挫折。消費者級創新通常有一個特別短暫的低谷,通常與出於商業目的採用它們的安全性和遵從性問題有關。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程或商業案例問題的創新十年來一直處於低谷(請參閱快速通道和長期融合部分)。

  在這種幻滅中,試驗仍在繼續,供應商根據早期反饋改進產品。一些早期採用者從採用創新中受益。對於一些進展緩慢的創新,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出現併在利基領域提供價值,即使創新仍處於幻滅低谷。

  一項創新正在或即將處於低谷期的指標包括:

  • 新聞報道變得消極,突出了創新的挑戰和失敗。像“失敗”和“反彈”這樣的詞經常出現在頭條新聞中。
  • 人們普遍對這種創新的變革潛力持懷疑態度。
  • 供應商需要從投資者那裡獲得第二輪和第三輪融資。
  • 供應商使用相同的少數案例研究和成功採用者的參考資料。
爬斜坡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供應商在早期反饋的基礎上改進產品,並剋服性能、集成、用戶採用和商業案例論證方面的障礙,創新就會成熟。應用創新的方法被成功地編入法典,其使用的最佳實踐社會化

  當創新爬上啟蒙之坡時,許多重大的教訓已經吸取,創新的聲譽再次上升。學到的知識被整合到第二代和第三代產品中,並創建方法和工具來簡化開發過程。對於一些創新,有一個重要的新功能或性能改進,改變了價值主張,並使創新更廣泛地有用。這些成熟產品或新能力的營銷往往是推動創新走出低谷的小觸發器。在其他情況下,改變或改善是緩慢而微妙的。它可能會讓組織措手不及,除非他們積極跟蹤進展。

  在啟蒙斜率開始時,潛在細分市場的滲透率往往明顯低於5%。隨著創新進入生產力平臺期,這一比例將增長到20%至30%。上山的過程可能持續一到三年。

  創新正在走下坡路的跡象包括:

  • 創新的供應商提供第二代或第三代產品,這些產品很少或根本不需要供應商咨詢。
  • 技術創新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套件將創新整合到更廣泛的工具中。
  • 咨詢和行業組織發佈了採用創新的方法。
  • 新聞文章主要關註供應商的成熟能力和市場動態
  • 新的成功故事和參考開始激增。
  • 關於成本、價值和實現價值的時間的可靠數據是可用的。
進入高原

  生產力的高原期代表了主流採用的開始,當創新的現實世界的好處是可預測的,並被廣泛承認。當創新達到瓶頸期時,它們越來越多地成為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隨著一項創新的成熟,尤其是重大的、引人註目的創新,相關產品和服務的“生態系統”往往會圍繞它發展。這可能會引發生態系統組件的新一輪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

  當一項創新達到完全成熟並支持成千上萬的組織和數百萬用戶時,圍繞它的炒作通常會消失。關於應用和部署創新的最佳方法的扎實知識體系取代了天花亂墜的宣傳。

  創新達到平臺期的指標包括:

  • 行業期刊和網站開始關註如何部署創新的最佳實踐文章。
  • 在啟蒙斜坡上加入市場的許多供應商中出現了明確的領導者。
  • 投資活動主要集中在收購和首次公開發行(ipo)。
  • 在多個行業中都有許多成功部署的例子。
  • 與創新相關的術語成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比如谷歌簡訊和博客。

技術成熟度曲線的重要性[1]

  持續不斷的正面和負面炒作往往會導致組織的行為方式可能不能代表其資源的最佳利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波峰和波谷對組織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在不瞭解潛在價值的情況下採用有風險的技術或創新。它們還掩蓋了接受不太明顯的、可能高度相關的創新的機會。這導致了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四個陷阱——過早採用、過早放棄、太晚採用或堅持太久。

  重要的是要瞭解那些可能誘捕粗心的採用者的陷阱。但同樣重要的是,要審視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必然性所帶來的機會。能夠預測行為的重大轉變(比如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主要轉折點)的組織可以通過走在人群前面而獲得優勢。

  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出現了兩種類型的機會:

技術成熟度曲線的採用策略[1]

  為了對何時採用創新做出正確的決定,組織必須平衡三個變數:

  • 創新對組織的潛在價值有多大
  • 創新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處於什麼位置

  就創新採用而言,組織往往被分為三種類型之一:

  A型(激進型):一般來說,這些組織試圖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的早期採用創新。他們準備接受與早期採用相關的風險,以換取回報。

  B型(大多數):這些組織試圖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中期採用創新。通過這樣做,他們學習了A型組織的經驗,但不會等待太久,以至於落後於競爭對手,成為C型組織。

  C型(保守型):這些組織試圖通過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後期採用創新來最小化風險,一旦他們達到了生產力的平臺期。

  然而,只在自己的舒適區運作的組織會錯失機會。他們總是傾向於在早期或晚期採用創新,與他們的組織個性保持一致。

  組織應該認識到他們的風險舒適區,但根據創新的戰略重要性,準備好走出風險舒適區。他們應該有選擇性地採取激進措施。即使是A型公司也應該有選擇性地積極採取早期的創新,因為不是所有的創新都值得冒險。相反,如果創新有助於實現關鍵業務目標,B類和C類企業應儘早考慮採用創新。B型公司在避免“過早採用”陷阱方面面臨著特別的挑戰,因為他們被市場炒作和高管期望引誘出舒適區(見圖)。在經濟周期的極端高點和低點,當財政壓力加劇炒作效應時,組織應該特別小心。例子包括2000年的電子商務熱潮和2003年為降低成本而過度熱心的高風險離岸外包

  一些創新領導者使用技術成熟度曲線(炒作周期)作為與高管討論創新候選人的一種方式。一個有用的聚焦機制是將圖表分為兩部分:低谷前和低谷後(見圖)。對於低谷前的創新概況,團隊會問自己:“這裡有什麼我們可以利用的?”它討論了哪些地方值得積極採用,即使超出了組織通常的舒適水平。對於處於低谷期之後的創新概況,團隊會問:“這裡有什麼是我們沒有使用的?”換句話說,團隊討論組織缺少什麼,以及團隊是否需要對此做些什麼。從這些討論中獲得的見解可以為組織的排名和優先順序決策提供信息。

技術成熟度曲線分析案例

高德納對XBRL的成熟度分析[2]

  高德納的技術成熟度曲線說明瞭人們對新技術響應的共同模式。2005年高德納由超過300位高德納的分析師評估IT行業的各種技術的成熟度。共發佈68個光環曲線圖。他們涵蓋了超過1600個信息技術和新技術應用,跨越了超過60個市場、區域和行業。

  在高德納發佈的2005年IT新技術成熟度曲線圖中,XBRL被認為正處於谷底期,並且估計還有2-5年才能夠達到“生產力高地”,即達到比較成熟的商業應用程度。(見下圖)

  從高德納分析師的分析結果看,XBRL技術2005年時正處於谷底期,正在“失望的低谷”中掙扎。還有2-5年才能夠進入他的成熟期。

  XBRL技術自1998年4月份,華盛頓州的會計師CharlesHoffman開始研究到2000年7月1日發佈XBRL規格書(SpecificationVersion1.0)及XBRL分類標準(Taxonomy),是XBRL技術發展的萌芽期,此後,世界各國和相關IT組織投入了相當的人力和財力對XBRL技術進行了非常廣泛的研究和應用,相繼成立了各類XBRL組織,進行了相當規模的應用實驗,其中,上海證交所的實驗項目對推動我國的XBRL熱潮起了很大的作用,逐步將XBRL技術推到了過熱期,終於使XBRL戴上了眩目的光環,達到了“期望釋放的頂峰”。可能由於中國的IT技術相對於世界潮流稍稍延遲1-2年,所以,中國的XBRL發展的“期望釋放的頂峰”大約在2005-2006年形成,2007年應該是這項技術在中國的谷底期。目前,XBRL的價值正在逐步為管理層和企業所理解,正在逐步進入它的攀升期。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瞭解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高德納官網.2018-08-20
  2. 於明亮, 朱建國. 光環曲線與XBRL成熟度研究[J]. 會計之友, 2009(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Saseamorra,均购货款,Dan,Yixi,方小莉,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技術成熟度曲線"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