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社會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消費社會學是研究個人、群體和社會的生活消費行為、消費模式及消費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諸因素相互關係的社會學分支學科。消費社會學屬於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同時它又與經濟學存在親緣關係,一般認為它是社會學和經濟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
對消費的社會學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1899年美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T.B.凡勃倫在《有閑階級論》一書中,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有閑階級”的消費特征進行了社會學分析,指出“有閑的紳士”無論是“明顯消費”還是“代理消費”,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一種心理上的榮譽和禮儀上的需要;有閑階級和勞動階級因其階級地位不同,在消費方式上也存在著差異。1936年美國在紐約成立了消費者聯盟,創辦了《消費者導報》成為“消費者運動”的髮端。1941年美國社會學家W.L.沃納對家庭生命周期、消費者行為與購買動機進行了研究。1963年美國社會學家N.J.斯梅爾塞在《經濟生活社會學》一書中提出,為發展消費社會學理論,應重新分析現有的家庭經濟資料、典型剖面和態度調查資料,在此基礎上對家庭生命周期的各種社會學變數進行研究,並設定消費者行為的明確模式。60年代以來,日本的富永健一等學者依據日本政府提供的家庭調查資料,研究了家庭消費行為、消費規範、消費觀念,以及消費趨向等等問題。
消費社會學的研究以生活消費為主體,主要在個人、群體和社會3個層面展開。研究內容主要有:
②家庭、朋友群體、購買群體、參照群體等各類消費群體的消費模式、消費結構的形成條件和機制,以及各類群體的消費模式對個人消費行為的影響;
③社會價值、規範、風俗、時尚等文化心理因素對消費者行為的制約和導向作用;
④消費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對消費的社會控制,消費社會病的診斷和消費社會政策。
消費社會學的理論主要有:家庭發展理論、小群體理論、結構功能理論、決策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等。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事例研究法、階層識別法、意向測定法、態度測量法、調查表法等。
當代消費社會學的研究[1]
當代消費社會學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