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外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擴大外需,顧名思義就是擴大外部地區和國家的市場的需求。
從總需求角度,構成經濟增長的四大因素分別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以及凈出口。前三項加總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國內總需求或曰內需,凈出口即為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差,其中出口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外需,也就是總需求中的出口需求部分,表現為一國商品向國外出口的部分。
當其它因素保持不變的時候,外需增加也即出口增加,對一國經濟的增長具有拉動作用。這一點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在任何一個時期來說都是成立的。但是,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其意義卻不盡相同。
美國的發展經驗表明,進出口貿易是美國實現工業化的重要手段。從1870年至1914年,除了個別年分外,美國進出口持續增長,其製成品出口在全球貿易中所占比重也是持續提高,最高的年份在1900年達到15%,在20世紀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基本上維持在13%左右。可以說,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在美國的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如果說在傳統的產業間和產業內以“產品”為界限的分工和貿易形式下,外需主要是通過跨國交易而實現商品價值,進而刺激產出擴大和經濟增長的話,那麼在以要素流動和產品內分工為主要特征的國際分工情況下,外需則成為“全球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因為完成最終產品的生產之前,會要求中間產品進行多次跨國流動,且最終產品是面向全球的需求。
外需是一國參與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必然表現。如果忽視“外需”,實際上就是輕視參與國際分工、利用全球資源發展本國經濟的重要性,就是放棄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發展中國家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1]
外需和內需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以國家為界限,國內的需求即內需,國外的需求即外需。老的製造業國家現今大都把新的經濟增長點放在擴大外需上,原先以消費為主的一些發達經濟體把解決就業、拉動經濟複蘇的著眼點也放在如何擴大出口上。但擴大內需是中國長期的戰略決策。如何讓廣大消費者能以合理的價格享受到高質量的產品,在國內同樣樂購易購,這是中國內需市場必須正視的一個話題。
擴大內需與擴大外需並不矛盾,二者之間具有協同拉動的作用。在受到金融危機的短期衝擊、國際市場需求下降時,採取擴大內需的手段來緩解金融危機的影響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改變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大方向,轉向“內需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而忽視了“外需”的重要性。
不能因此將擴大內需與發展出口對立起來,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上看,兩者都並非是對立關係,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進的協同關係。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僅僅停留在產出擴大的層面上,更為重要的是,由此而引發的中間產品流動和要素流動帶來了更強的知識、技術、觀念等溢出效應,並且加強了產業間的關聯性、強化了競爭效應、促進了企業的技術改進和效率提升,推動了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內需”的增長同時對“外需”也有促進作用。如瑞典經濟學家林德的偏好相似論認為,潛在出口是由國內需求決定的,更準確地說,使一種產品成為潛在出口產品的必要條件是該產品必須是國內消費品或投資品(資本品),即產品存在國內需求,這種國內需求通常被企業家稱為國內市場支持。理由有三:第一,企業家得到的有限信息將阻止他們察覺本地現在不消費的那種物品潛在的需求;第二,即使企業家準確地預見到國外對一定質量的產品的潛在需求,但是由於不熟悉這種需求,也將妨礙企業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第三,即使生產出了基本合適的產品,但由於遠離市場,使得企業為了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而不斷調整產品質量的工作變得很困難,並且代價太大。所以,出口總是以國內需求作為基礎的。
內需和外需的失衡,內需的不足,外需的波動萎縮,是需要認真解決的長期性戰略問題。中國的情形是,一邊在努力擴大內需,一邊是國人去國外大幅採購。如何解決好國內市場對消費力的容納問題,讓廣大消費者能以合理的價格享受到高質量的產品,將去國外的消費能力留在國內,有效的擴大內需市場。而不是將中國本來的內需市場扭曲成擴大外需形式下的消費。
應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方針,堅定不移地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快形成“內需”“外需”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太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