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生產策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國外生產策略是指企業將生產(營銷)過程的一部分或全部轉移到國外進行,然後就地銷售或者轉售給其他國家的一種策略。
國外生產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一種重要選擇,它意味著一個企業真正進入了跨國營銷階段。事實上,國內外大多數跨國營銷企業都經歷了從間接出口到直接出口再到國外生產的發展階段。
國外生產策略的優勢[1]
國外生產已日益受到各國企業的重視,發展很快,其主要原因是:
②國外生產可以降低運輸成本;
③國外生產可以使企業獲得本國稀缺的或比本國廉價的某些生產要素,可以使企業真正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
④國外生產可以使企業更能適應當地市場的需求和變化;
⑤從東道國角度看,因為國外生產有利於東道國獲得本國稀缺的生產要素,繁榮本國市場,增加本國稅收,增加本國勞動力就業,所以東道國政府也對此持歡迎態度。
國外生產策略的形式[1]
1.許可證貿易
許可證貿易指由企業(授權方)授權國外廠商(被授權方)使用授權方的某種專利,包括技術、工藝、商標等,自行生產和銷售,由授權方向被授權方收取許可費作為回報。授權方應要求被授權方承諾下列內容:使用授權方的專利,特別是商標專利生產的產品,質量要達到規定標準;只能在授權方指定的市場範圍內銷售產品;許可費的數量和收取方式;授權期限的確定。
許可證貿易的優點是:
②企業也勿須做許多開拓市場的前期工作,可皎迅速進入並占領國外市場;
③由於向目標市場國家提供了先進技術,可以較容易獲得東道國政府批准。
許可證貿易的缺點是:
這種形式的最大缺點是,可能培養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另外,雖然規定了產品的質量標準,但有時難以控制。
因此,採取許可證貿易這一形式的關鍵有兩點:一是許可方應保持強大的科技開發力量,確保最先進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二是在提供商標專利的情況下,許可方應特別重視對產品質量的監控。
2.特許經營
特許經營指企業(特許方)與國外廠商(被特許方)之間的一種契約關係,特許方允許被特許方在某一特定範圍內使用其公司的名稱、商標及其它無形資產;相對地,被特許方必須保持特許方的經營特色,嚴格按照特許方所制定的經營方式和方法經營企業,並定期支付權利金或其他約定的報酬。
特許經營是許可證貿易的一種形式,因而上面關於許可證貿易的介紹中,許可方要求被許可方承諾的內容,在特許經營中也是被要求的。但是,特許經營與一般意義上的許可證貿易又有所區別。一般意義上的許可證貿易除專利、商標外,包括專有技術的轉移,但其所指的專有技術通常僅為用於工業生產目的的秘密技術知識和經驗等。特許經營業務中的專有技術包括生產技術,也包括管理技術。特許經營強調的是經營觀念和管理體制的轉移,追求的是所有特許企業必須具有全球一致的公司形象和經營管理體制。
因此,特許經營一般用於企業發展跨國聯鎖經營體系的業務中。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等公司是發展特許經營的典型。
特許經營的條件
企業開展特許經營業務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企業必須擁有獨特的產品(或服務)、管理技術以及著名的公司品稱和產品品牌;
第二,企業擁有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是比較容易轉移的。
3.組裝業務
組裝業務指企業在國內生產出某種產品的全部或大部分零部件,運到國外市場組裝成成品,然後就地銷售或轉售給其他國家。中國企業採取這種方式進入國外市場的不多,但是,採取這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特別是外國家電企業很多。
這種方式的主要優點是:運費低、能夠實破目標市場國家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許多國家對某些產品成品進口往往設置種種障礙,而對能夠給國內帶來就業機會的零部件進口則比較歡迎),以及較容易為當地政府接受(因為能帶來就業機會)。
4.合同製造
合同製造指企業與國外廠家簽訂合同,由對方代為生產產品,然後由本企業負責產品的銷售。為了使產品質量達到企業要求,企業通常要向對方提供技術和工藝服務。美國耐克公司是採取這種方式開拓國際市場的典型。
合同製造的優勢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
第一,因為企業付出的僅僅是加工費,所以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資源、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因為技術和工藝、產品銷售這兩個最重要的環節掌握在企業手裡,有利於企業對整個生產(營銷)過程進行控制;
第三,投資少,萬一市場發生變化,終止合同帶來的損失也比關閉自己在當地工廠小;
第四,因為能給當地帶來就業機會,所以易得到當地政府的批准和合作。
合同製造的劣勢
一是難以找到合適的合作者;
二是可能為自己製造出一個潛在的競爭者,但是可能性比許可證貿易要小。
5.合資企業
合資企業指企業與國外一家或多家廠商共同經營一個企業,雙方按投資比例獲得管理許可權和利潤,承擔虧損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