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焦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公共焦慮是指民眾對公共事務、公正決策(如公共資源、公共空間使用和分配不合理等)而產生的焦慮心理。“公共焦慮”的產生,與社會經濟發展進步密不可分,考驗的是公共決策能力。合理利用“公共焦慮”可以催生社會管理新思路。
霧霾天氣擊中民眾的“污染焦慮”、食品行業的新國標制訂引起人們“食品安全焦慮”、“限堵令”與“出行難”帶來“擁堵焦慮”、“郭美美”事件和“河南宋基會”事件引發“公益焦慮”,公眾對部分慈善機構、公益性事業的不信任感不斷加強。這些糾結與爭議的背後,是一種典型的社會心態——“公共焦慮”。“公共焦慮”源於信息的不對稱,繼而產生不確定性和不信任感。
諸多公共焦慮的背後,是廣大公眾對公共事務決策更加科學、民主和透明的強烈期盼,發出的是我國社會管理創新亟須向深層次邁進的強烈信號。
要徹底改變越來越多的公共焦慮,關鍵在於決策環節的科學和可持續。
公共焦慮的特點是責任主體的多元化,相關事務不僅依賴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的決策與管理、服務,也要求每個參與其間的公眾個人發揮作用。
一、群眾“公共責任”意識的增強。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慈善、環保、食品安全等公共事務的關註度大幅提高,群眾權利意識得到增強,也變得更“敏感”,會用比過去更高的標準去衡量幹部和政府。
二、部分領域公共決策的不廣泛。公共決策的核心在於公共參與,不能讓公眾在決策過程中有‘被代表’的感覺。決策的參與面小,就會導致公眾對決策結果不買賬、不認可。
三、公共決策過程中的不透明,也容易引發“公共焦慮”。一些政府部門和相關公共機構,決策程式仍是“信息單項發佈”,對公眾的疑慮和意見缺乏反饋機制。
四、公共決策的不盡科學,直接刺激了焦慮的發生。微博、新媒體的飛速發展,讓公眾有了更多更主動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但有些機構、官員仍習慣於“捂”“瞞”的應對策略,導致公共決策機制陷入被動。
負面 表達渠道增多,輿論場域變化,容易讓某些訴求迅速“發酵”。這些資源用好了,公共治理工作的正面效應會倍增;而處理不好,負面效應同樣不可小視。
密集出現的“焦慮”牽涉諸多領域,引發爭議之強,會對政府部門公共決策造成強大的衝擊力。“公共焦慮”的蔓延,表明作為社會情緒穩定器的公信力出現了問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公共決策環境惡化,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的社會管理能力被不斷削弱,最終政府公信力和公眾權益也會受到損害。
正面 “公共焦慮”之痛可以促使一些領域產生新的公共治理思路。面對紛繁複雜的公眾利益訴求,2011年,我國各地涌現出數萬個“官號”的政務微博群體,受到公眾關註,能夠及時回應熱點和社會關切,探索建立放手讓公眾參與的公共決策模式,實現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成為共識,成為推動社會不斷發展的“助推器”。
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服務。只有讓公眾真正參與到決策過程中,他們才能增強對公共決策結果的信任感,切實認識到自己的權益和責任,既維護應有的公共利益,也不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打消‘公共焦慮’。
化解焦慮還應當探索推進新的公共信息交流模式。在公共事務領域,政府部門應將信息發佈模式從以往自上而下的“決定-宣佈”模式,轉化為多渠道、多層次的“反饋-協商”模式。只有暢通公共信息通道,加強公眾“社會心態”建設,才是“公共焦慮”最有效的“減壓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