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培訓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體驗式培訓(Experiential Training)
目錄 |
體驗式培訓是指學習者通過在真實或模擬環境中的具體活動,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並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實踐中的過程,它是基於現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論指導下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二戰期間,英國大西洋商務船隊屢遭德國人襲擊,許多英方年輕海員因為缺乏臨戰經驗葬身海底,而逃生回來的不一定是身強力壯的,但都是意志力特別堅強、求生欲望特別強的人,這些人有豐富的生存經驗和優越的品質,包括團隊的協調和配合。1934年,科翰和其他人創辦了GordonstounSchool,培訓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後的生存技巧,明顯提高了海員的生存率。
1941年,漢思等人在英國威爾士的阿德伯威成立了一所海上生存訓練學校,利用一些自然條件和人工設施,讓年輕的海員們做一些富於心理挑戰的活動和項目,培養海員具有堅定的意志和強健的體魄,從而提高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的能力。二戰結束以後,這種成功的培訓模式在更廣泛的領域推廣開來,訓練對象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了軍人、學生、工商業人士等社會群體,培訓目標也由最初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了團隊合作精神培養、潛能訓練、管理訓練等諸多方面。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斷完善與內容創新,到20世紀80年代之後,現代意義上的體驗式培訓已經悄然進入了世界各地的教育培訓領域,並以其新穎的培訓形式和良好的培訓成效,吸引了越來越多關註的目光。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大衛庫珀在以前學者的研究基礎之上,提出了體驗式學習模型(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
該模型強調親身體驗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通常將被培訓者置身於特定的場景或事件中(親身體驗),對於自身所親歷的事件發表看法,進行反思(觀察反省),形成有關思想、感覺、聯想及其它觀察的資料(經驗資料),進而運用理性邏輯分析資料,在自己已知的知識中尋求類同的體驗(總結領會),並將形成的初步結論、新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整個過程將學習、轉變及成長三個過程加以整合,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及資源的共用與應用的重要性。至此,體驗式培訓擁有了科學的理論體系作為指導。
體驗式培訓是既令人興奮又富有挑戰性的,它包括很多不同的內容,像是針對個人或團隊解決問題的行動,肢体上的挑戰,游戲,模擬練習,組織練習,分享時間,有指引的冥想,及有組織的互動。在所有的活動中,學生們是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並且能夠從體驗中產生有意義、相關的洞見。
體驗式學習包括三個方法:
1.培養態度;
2.發展和練習技巧;
3.促進對主題概念及模式的瞭解;
體驗式培訓的本質的四個主要特質:
一、學習者對於正在發生的學習及過程是察覺的。
二、學習者是投入於省思的體驗中,並且連結當下的學習到過去、現在和未來。
三、那些體驗和內容是獨具個人意義的:對當事人而言,學到了什麼和如何學到的,對個人而言有特別的重要性。
四、過程牽涉到完整的自己--身體、想法、感覺和行動,不是只關於心智,換句話說,學習者是整個人全然投入的。
體驗式培訓由既獨立又密切關聯的五個環節組成。這五個環節是:
(1)體驗:此乃過程的開端。參加者投入一項活動,並以觀察、表達和行動的形式進行。這種初始的體驗是整個過程的基礎。
(2)分享:有了體驗以後,很重要的就是,參加者要與其他體驗過或觀察過相同活動的人分享他們的感覺或觀察結果。
(3)交流:分享個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迴圈的關鍵部分則是把這些分享的東西結合起來。與其他參加者探討、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內在生活模式。
(4)整合:按邏輯的程式,下一步是要從經歷中總結出原則或歸納提取出精華。並用某種方式去整合,以幫助參加者進一步定義和認清體驗中得出的成果。
(5)應用:最後一步是策劃如何將這些體驗應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應用本身也成為一種體驗,有了新的體驗,迴圈開始了。因此參加者可以不斷進步。
體驗式培訓是在虛擬環境中通過感悟提高認知,總結方法和經驗;而體驗式工作是把實際工作的得失通過雙向迴圈溝通的方式,並利用頭腦風暴等方法,來查找或總結工作中的績效增長點或者能力(能力是指完成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心理特征,非同於技能)提高點。
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大幅提高工作熱情,提升團隊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還可以提高個人和團隊的工作績效,變工作為游戲、學習,每天都是新的起點,每天都可以進步一點點。
體驗式培訓與傳統的教育模式最根本的區別是前者以學員為中心,“以學為主”,而後者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主”。傳統的教育學習,使得教師成為演員,而學員成了消極被動的接受者,並且可能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最終導致較差的教育效果。體驗式培訓強調“做中學”,學生與老師是互動的學習者,通過學習活動體驗,將學習變成學習者的樂趣和追求而不是壓力,能有效地促進學習者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並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達到學用結合的效果。
一般而言,從培訓活動的開始到培訓效果的應用,體驗式培訓主要包括活動、發表、反思、理論、應用五個環節。體驗式培訓最重要的就是體驗後的經驗分享這一環節,使受訓人員能挖掘到活動與自身工作間的共同要素,並通過分享交流吸收別人發現的共同要素,大大拓寬了經驗有效遷移的範圍。專業培訓機構提供的體驗式培訓,一般把受訓人員帶到大自然中,通過專門設計的富有挑戰性的課程,利用種種典型場景和活動方式,讓團隊和個人經歷一系列考驗,磨練剋服困難的毅力,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增強團結合作的團隊意識。
一般來說,培訓師帶隊進行回顧,至少要經過三個連續的步驟,分別是“發生了什麼”、“有什麼感想”、“應該怎樣做”。這三個問題會使受訓者對活動中的行為進行反思,但如果引導不當,往往會使培訓與現實脫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這三個問題可以細分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發生了什麼?這一問題讓受訓者回顧事情的經過,幫助他們回顧與培訓目標有關的體驗,比如事情是按什麼順序發生的,什麼時候發生了一個關鍵事情等,培訓師也應在培訓中記錄一些關鍵行為,以便在回顧時以引導。
第二,為什麼發生?這是對活動中行為的解釋,這一問題幫助大家尋找事情發生的原因,甚至找到藏於表象之下的本質原因。比如你認為活動中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行為,你是基於哪些方面的考慮去這樣做的。
第三,應該怎樣做?這一問題幫助大家對活動中出現的情況進行深一步的認識,力圖找到更合適的解決方法以及糾正措施等。比如,如果讓你再做一次,你會怎樣做。
第四,工作中是否遇到過這類的事情?這一問題促使受訓者將培訓內容與工作聯繫起來,運用類比的方法尋找相同之處,使其做到舉一反三,這是深化培訓效果的重要一步。
第五,工作中類似的地方應該怎樣改正?這一問題促使受訓者將活動中學到的東西轉化到工作中,以確保在將來的工作中遇到此類事情時有正確的行為。
這一系列的問題將使受訓者完成個人學習迴圈,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這一學習模型較衛庫珀的體驗式模型有所改變,強調了分享和形成理論兩個方面。培訓是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傾聽、引導,力圖讓受訓者找到問題癥結所在,並舉一反三地聯想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只有“形成理論”這一個模塊中,培訓師占主體地位,其他各模塊都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中心,而且互動性好,所以培訓效果比較明顯。
體驗式培訓對企業的作用
體驗式培訓與傳統室內灌輸式培訓,在培訓方式上有很大的區別,在培訓效果上也相去甚遠!體驗式培訓的方式以學員高度的參與性為主要指導思想,以學員的感受、感悟為基礎,帶入課程最後學員所能接受的課程效果,特別在員工心態調整、企業文化導入、團隊溝通協作等方面!
- 一、體驗式培訓是一種成功心理訓練
體驗式培訓是一項旨在協助企業提升員工核心價值的訓練過程,通過訓練課程能夠有效地拓展企業人員的潛能,提升和強化個人心理素質,幫助企業人員建立高尚而尊嚴的人格;同時讓團隊成員能更深刻地體驗個人與企業之間,下級與上級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從而激發出團隊更高昂的工作熱誠和拼搏創新的動力,使團隊更富凝聚力。
- 二、體驗式培訓是一種團隊合作訓練
體驗式培訓是一套塑造團隊活力、推動組織成長的不斷增值的訓練課程。體驗式培訓是專門配合現代企業進行團隊建設需要而設計的一套戶外體驗式模擬訓練,這是當今歐、美及亞洲大型商業機構所採納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模式;訓練內容豐富生動,寓意深刻,以體驗啟發作為教育手段,學員參與的訓練將成為他們終身難忘的經歷,從而讓每一系列活動中所寓意的深刻的道理和觀念,能牢牢地扎根在團隊和每個成員的潛意識中,並且能在日後的工作合作中揮發應有的效用。
- 三、體驗式培訓的意義
通過體驗式培訓學員在以下方面將有顯著的提高:
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
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
啟發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
改善人際關係,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學習欣賞、關註和愛護自然。
說到企業培訓,人們通常就會聯想到各類文憑培訓班或各種MBA培訓班,實際上,知識和技能都是有形的資本,而意志和精神則是無形的力量。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動手能力和意志的堅定、堅韌往往比起書本的知識更為有效和實用。同時,如何開發出那些一直潛伏在你身上,而您自己卻從未真正瞭解的力量,怎樣才能弄清,您與他人的溝通和信任到底能深入到什麼程度?這些,就是體驗式培訓的真正意義。
良好的團隊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現代人人格特質的兩大核心內涵。在現代社會,人類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這種人格力量的駕馭下,才會迸發出耀眼的光芒,體驗式培訓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