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學習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
目錄 |
體驗式學習是個過程,是個直接認知、欣然接受、尊重和運用當下被教導的知識及能力的過程。它特別適合處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去碰觸人們深層的信念與態度,深植於內在的情緒、沉重的價值觀,或相當難熬的人性課題。
體驗,既是一種活動,也是活動的結果。作為一種活動,即主體親歷某件事併進行反思;作為活動的結果,即主體從其親歷中和反思中獲得認識和情感。
要更瞭解體驗式的學習,應先瞭解相反的學習法——傳統式教學法:說教式的教學,也就是一個人以演講或授課的方式傳達資訊給其他人,學習成果僅限於學識範圍的智力層面。這教學法是以“杯與壺”的學習理論為基礎(Roger 1983,Hobbs 1986),簡而言之,聽課者就像空杯子等著授課者從知識之源,也就是“壺”,將知識註入杯子里。這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方式,針對主題內容,學生不會被要求去檢視他們自己的感覺、想法和領悟情形。他們可以保持個人完全的不自覺或對於主題內容引發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反應保持緘默。
體驗式學習致力於一個非常不同於說教式教學方式的學習訓練。所謂體驗式學習,比如創造一個模擬的或真實的環境,使學生不必經歷真實的艱險緊張、自我懷疑受嘲笑以及失敗的經歷,就能領悟和發現真理,完成實踐“體驗”的環節來達到掌握知識,完善自我,提升個人的目的。[1]體驗式學習擁有不同的品質與特質,在於它牽涉到參與者本身是否準備好在各方面來投入整個學習過程。當我們早期的學習影響被有效地重新評估時,我們在智力上、情緒上及行為層面的整合上都會有所學習,成果將顯示在我們實際的態度與行為改變上。
體驗式學習是既令人興奮又富有挑戰性的,它包括很多不同的內容,像是針對個人或團隊解決問題的行動,肢体上的挑戰,游戲,模擬練習,組織練習,分享時間,有指引的冥想,及有組織的互動。在所有的活動中,學生們是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並且能夠從體驗中產生有意義、相關的洞見。
體驗式學習的本質,有以下四個主要特質:
- 學習者對於正在發生的學習及過程是察覺的;
- 學習者是投入於省思的體驗中,並且連結當下的學習到過去、現在和未來;
- 那些體驗和內容是獨具個人意義的:對當事人而言,學到了什麼和如何學到的,對個人而言有特別的重要性;
- 過程牽涉到完整的自己——身體、想法、感覺和行動,不是只關於心智,換句話說,學習者是整個人全然投入的。
這些原則造成以下的主張:
體驗式學習關乎於個人的體驗,不只是他們的參與。參與者會被要求思考及運用自己的體驗作為自我瞭解的基礎和自己的需求、資源和目標的評估。
參與者被視為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參與,並實地的練習這些具教育性的課題與方法。
透過這學習的過程,力量(控制的位置)從老師轉換到學習者,另一個說法是,在傳統的學習法中,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通常是不對稱的,前者比後者擁有更多的力量,但在體驗式學習中,這樣的不對稱減少了,學習者計畫、實現及評估他們自己的學習。“專家”及學習者參與整個過程的重點不在於老師將資訊灌輸於學生,而在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參與者為他自己的學習負責任。專家只是個資源和架構的提供者,當學習者試著主動消化外在的知識並內化為內在的參考資源時,學習就發生了。
大衛·庫伯(David kolb)(1984)有一個四步驟的迴圈過程,描述體驗式學習的過程。
Kolb察覺到當下的體驗是基於反省的觀察力。藉此呈現的是概念上的分析,且可以用主動的方式來測試,這樣的測試產生新的體驗,所以迴圈就開始了。這個模式允許個人偏好之學習風格的各種可能性存在,例如:有些人偏好省思、有些人偏好行動。這個含義是一個有效能的學習者能夠有空間運用廣泛的學習風格。
一個有效的組織具體化所有技巧在其員工之間,並允許這些技巧在適當的時機運用在工作上。
體驗式學習特別強調省思,此省思是藉由省思出來的體驗提供模式及架構,並提供機會讓參與者在精神上及彼此支持的氛圍中去參與省思/學習的過程。
體驗式學習與傳統學習[1]
1、主動學習:在傳統上,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需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即可。而體驗式學習則要求學習者發揮主動精神,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
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因為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
2、寓教於樂:寓教於樂一直是教育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試圖攻剋的難題。寓教於樂中的“樂”字應包涵兩層意義:一是指教師把傳授的知識融入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中去,儘量使教學過程像娛樂活動一樣吸引人;二是指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掌握的過程。
體驗式學習的提出為這方面的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思路。在這裡“樂”的重心已有所偏移,即並非教師單方面製造的樂趣,而是學生主動體會到的樂趣。學生學得快樂,這才是寓教於“樂”的真正實現和真實效果。
3、學以致用:學以致用是傳統教育的一個難題,原因之一是學生很少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場所、時間和機會。因此,應該讓學習者逐漸意識到學習是一個通過實踐運用循序漸進的過程。
體驗式學習的優勢在於,它為學習者及時提供了一個運用的空間,使學習者成功地進入活生生的語言表達和思想交流之中。讓學員體驗到“你所擁有的超過你所意識到的!”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通過下表可以更直觀的瞭解體驗式學習與傳統學習的區別。
4、虛實結合:體驗式學習是一種情境化學習,在這裡,學習過程被置於各種虛擬的或真實的情境之中。虛擬情境應力求逼近真實的情境,在引導學生體驗時要儘量使學習者從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心.境兩方面都感到自己正處在實際的空間中,而不是在一種被安排好的系列活動之中。
體驗式學習課程的特質是有活動的、多樣化的、和有方向性的。更明確的說,有六個特質區別它和其他課程設計:
1、內容程度適中。
體驗式學習課程擁有精簡的課程。集中在重要的學習領域—其中的元素是未來所要建設的重要基礎,當內容的水準維持在適中程度,講師便有時間設計活動,去介紹、呈現、運用及反映出當下學員所學的。
2、在情感、行為和認知的學習上取得平衡。
體驗式學習包括三個方法:培養態度;發展和練習技巧;促進對主題概念及模式的瞭解。有些訓練課程傾向專註在某一個領域,排除其他的領域,但體驗式學習的講師要參與者不只是知道某些事,並且能夠去實踐它。再者,講師會要求參與者檢視他們自己和正在教導之事之間的關係,並去體察這在參與者身上是如何運作的。
3、參與團隊的機會。
在任何體驗式學習課程里,參與團隊都有很大的益處,參與團隊會將訓練課程從被動的位置移為主動。團隊活動促進參與者投入在學習的過程中,並讓他們和講師成為伙伴。講授的部分減到最少,高度參與是最大特色,如游戲、角色扮演、模擬練習、和案例討論等。
4、運用參與者的專業知識。
每個參與者在體驗式課程中都帶來相關的經驗,有些經驗可直接應用,有些可能從之前的工作狀況或遭遇牽涉到類似的經驗。無論是哪種情形,大多數的學習是來自於同學,可以建立自己的計劃,提供很多機會讓參與者彼此學習。
5、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
體驗式學習著重在現實世界。課程會安排機會並讓參與者運用課程內容解決其正經歷到的實際問題。運用課程內容,不只是發生在訓練之後,而且是在課程進行時的主要焦點。當參與者將所學運用在解決自己的狀況和案例上時,是他們學習得最好的時候。這給予直接的實用資訊,並賦予參與者在問題點上運用的能力。
6、允許重新計畫。
任何訓練課程的結論都會令參與者自然地問“那接下來要如何呢?”,要衡量體驗式學習課程的成功與否,端看這個問題是如何被回答的。也就是說,如何將所學轉換到工作或帶回家。一個主動式的課程結束時,會考慮到參與者要採取的下一步行動,以及他們實行新想法和技巧時將會面對的障礙。
體驗式學習,學會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