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普薩拉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烏普薩拉模型(The Uppsala Model)
目錄 |
烏普薩拉模型是瑞典Uppsala大學的Johanson和Vahlne在分析瑞典企業國際化過程的基礎上提出的的漸進式企業國際化理論。Uppsala模型認為企業開展國際化所經歷的國際化過程一般如下:偶然的出口、代理出口、建立海外銷售機構、海外直接生產。即企業的國際化也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
烏普薩拉模型(又稱斯堪的納維亞模型)的理論基礎是理查德·M·西爾特(Richard M.Cyert)和詹姆斯·G·馬奇(James G.March)提出的企業行為理論。企業行為理論將組織理論和經濟學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企業行為模型”。認為組織也能像人類一樣通過學習而成長。[1]
烏普薩拉模型的演進過程[1]
Johanson和Vahlne在分析瑞典企業國際化過程的基礎上。認為國際化是一個企業系列遞進決策的結果。並將模型的重點放在企業通過逐步收購、整合和利用國外市場和知識。從而逐步加深在國外市場參與的行為模式上。該模型還率先提出了“心理距離”的概念。即阻礙市場信息流動的因素的總和。比如在語言、教育、商業慣例、文化和工業發展上的差異。認為投資國和東道國之間文化和語言的差異會決定對外直接投資的模式。因此。從這兩個觀點出發。該理論分別從內外兩條路線發展。
第一條路線關註企業的戰略和決策。Root將該模型發展為階段模型。認為隨著市場知識的積累。企業會經歷從無國際化活動、依靠代理商出口、建立銷售子公司出口到最後建立海外生產基地四個階段的國際化過程(P83—99)。針對認為烏普薩拉模型過於肯定。且實證檢驗證明企業國際化常常是跨越式的發展與模型描述並不相符的批評。Johanson和Vahlne完善了烏普薩拉模型。在階段模型的基礎上。補充了三種例外:一是具備充分知識資源的企業可以採取更大的國際化步驟;二是當市場穩定和均衡時。相關市場知識可以從其他路徑獲得而不是完全依靠經驗;三是一個公司從相似市場上獲得的經驗能夠推廣到任何特定市場上。這構成了目前公認的烏普薩拉國際化模型。
第二條路線關註“心理距離”即文化等環境因素對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模式的影響。Kogut和Singh認為投資國與東道國之間文化距離越大。企業就越有可能會選擇合資或新建投資而不是收購。Barkema、Bell和Pennings則補充了組織學習可以剋服文化障礙的觀點。
首先,烏普薩拉模型側重微觀研究。傾向於管理學的研究方式。關心企業的國際化戰略。能夠為企業的實際運作提供可行的建議。相對其他學說而言操作性較強是其突出的優點。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解釋範圍過窄。不能對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問題提供一個統一的解釋的缺點。其次,“心理距離”概念的界定過於主觀。雖然不同的學者提出各種量化的指標體系來試圖將其客觀化。但是沒有一種得到普遍的認可。[1]
瑞典Johanson & Vahlne創立的Uppsala過程理論是真正意義上解釋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理論。過程理論認為企業國際化成長是自發和持續的,這主要通過“鬆散結合體”(loosely-coupled system)這一概念來解釋。“鬆散結合體”意味著企業各個層次及各個位置的 人員擁有不同利益目的和行為動機,企業國際化成長的經驗學習則主要發生在與某個東道國有經營往來的人員之間。這些個人在發現東道國的市場機會之後,便會推動企業在該國的經營卷入,由此開始企業在該 國的國際化進程。這個過程一旦開始,便擁有持續進行的動力,這實際上與該理論隱含的市場承諾和資源投入的不可轉移性有關。遺憾的是,該理論認為企業利潤最大化動機就是企業國際化的動力,並斷定“企業 國際化進程一旦開始,便會持續下去”(Johanson & Vahlne,1990),這種簡單的描述並不能成為中小企業國際化動因的令人信服的解釋。
是不是應該加個圖說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