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普萨拉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乌普萨拉模型(The Uppsala Model)
目录 |
乌普萨拉模型是瑞典Uppsala大学的Johanson和Vahlne在分析瑞典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的的渐进式企业国际化理论。Uppsala模型认为企业开展国际化所经历的国际化过程一般如下:偶然的出口、代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机构、海外直接生产。即企业的国际化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乌普萨拉模型(又称斯堪的纳维亚模型)的理论基础是理查德·M·西尔特(Richard M.Cyert)和詹姆斯·G·马奇(James G.March)提出的企业行为理论。企业行为理论将组织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企业行为模型”。认为组织也能像人类一样通过学习而成长。[1]
乌普萨拉模型的演进过程[1]
Johanson和Vahlne在分析瑞典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国际化是一个企业系列递进决策的结果。并将模型的重点放在企业通过逐步收购、整合和利用国外市场和知识。从而逐步加深在国外市场参与的行为模式上。该模型还率先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概念。即阻碍市场信息流动的因素的总和。比如在语言、教育、商业惯例、文化和工业发展上的差异。认为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会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因此。从这两个观点出发。该理论分别从内外两条路线发展。
第一条路线关注企业的战略和决策。Root将该模型发展为阶段模型。认为随着市场知识的积累。企业会经历从无国际化活动、依靠代理商出口、建立销售子公司出口到最后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四个阶段的国际化过程(P83—99)。针对认为乌普萨拉模型过于肯定。且实证检验证明企业国际化常常是跨越式的发展与模型描述并不相符的批评。Johanson和Vahlne完善了乌普萨拉模型。在阶段模型的基础上。补充了三种例外:一是具备充分知识资源的企业可以采取更大的国际化步骤;二是当市场稳定和均衡时。相关市场知识可以从其他路径获得而不是完全依靠经验;三是一个公司从相似市场上获得的经验能够推广到任何特定市场上。这构成了目前公认的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
第二条路线关注“心理距离”即文化等环境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影响。Kogut和Singh认为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文化距离越大。企业就越有可能会选择合资或新建投资而不是收购。Barkema、Bell和Pennings则补充了组织学习可以克服文化障碍的观点。
首先,乌普萨拉模型侧重微观研究。倾向于管理学的研究方式。关心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能够为企业的实际运作提供可行的建议。相对其他学说而言操作性较强是其突出的优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解释范围过窄。不能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的缺点。其次,“心理距离”概念的界定过于主观。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各种量化的指标体系来试图将其客观化。但是没有一种得到普遍的认可。[1]
瑞典Johanson & Vahlne创立的Uppsala过程理论是真正意义上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过程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成长是自发和持续的,这主要通过“松散结合体”(loosely-coupled system)这一概念来解释。“松散结合体”意味着企业各个层次及各个位置的 人员拥有不同利益目的和行为动机,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经验学习则主要发生在与某个东道国有经营往来的人员之间。这些个人在发现东道国的市场机会之后,便会推动企业在该国的经营卷入,由此开始企业在该 国的国际化进程。这个过程一旦开始,便拥有持续进行的动力,这实际上与该理论隐含的市场承诺和资源投入的不可转移性有关。遗憾的是,该理论认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动机就是企业国际化的动力,并断定“企业 国际化进程一旦开始,便会持续下去”(Johanson & Vahlne,1990),这种简单的描述并不能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动因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是不是应该加个图说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