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高新技术产业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内涵[1]

  高新技术产业带,简称高新带,是一种依托交通干线融合、集散人口、产业、城镇、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线状空间地域综合悻,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带动着区域经济系统的迅速发展。

  从区域经济开发的空间形式来看,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原来基础上形成的新的高级技术生长点,随着点上蕴含的技术经济产业实力势能的不断增加,其增长的扩散和渗透能力便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最有效的一种(从长远来看)就是沿着一定干线(在实际中主要是沿主要交通干线)呈带状延伸,把新的高级技术的生长点延伸为新的高级技术的生长轴而发展成为高新带,从而带动干线两侧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规划布局来看,高新带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区进一步发展和扩散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科技力量较强、经济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尤其是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聚集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我国的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沪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毫无疑问,高新带是高新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但是,有关高新带的概念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不过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新带不是一种经济类型区或部门经济区,而是一种协调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主导作用,为整个区域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服务的综合产业区。

  因此,从高新带的基本类型来看,高新带仍属于经济区的范畴;从高新带的基本结构形态来看,高新带是以中心城市、高新区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在技术上、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 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主导的地域综合体;从高新带的基本构成要素看,高新带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诸要素高度组合活动在特定地理单元上的集中反映;从高新带组建的目的来看,高新带是为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作用和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组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组合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为高新带所在区域及其周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服务。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构成[1]

  从国际经验看,在高新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在一些经济技术密集的区域建立以区域、产业为特色的高新带,沿高速公路、铁路、江河航遭和海岸线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展开,依托若干个高新区或中心城市,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的全面发展,是一条发展高技术产业、繁荣经济的有效途径虽然高新带的构成相当复杂,但从国内外高新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高新带构成的基本要素有中心城市、城镇体系经济腹地和联系通道。

  1.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不仅是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是交通枢纽、贸易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拥有比较发达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实力和一定规模的城镇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来看,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力量对比。极化效应是由于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和交换行为的空间重叠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扩散效应则是由于经济中心对腹地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辐射作用而产生的。生产要素的地域集中是指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使工业生产形成有利的分工与协作,使原属于个别企业的生产要素(如道路等基础设施)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资源.从而节约投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的集中形成的外部环境使企业产生效应。

  例如,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核心,辐射周围的保定、廊坊,以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大园区为依托,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集团。此外,生产的地域集中使生产者和大量居民聚集在一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容量不断增加.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企业聚集吸引各种人才,厂商能得到素质更高、数量更多的人才,各种人才也能得到更理想的_作 极化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是先强后弱的,这是由于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区域内的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灵,区域内的生产集中到中心城市会得到聚集效益,所以在经济发展初期时经济中心有很强的极化效应;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内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广大的经济腹地与经济中心的运输成本降低,腹地的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因素使经济中心的吸纳能力减弱。经济中心的扩散效应类似于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技术创新也是经济中心扩散效应的重要方面。

  通过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力量对比.中心城市对高新带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起着核心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其本身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实力的增加;另一方面,它与周围地区频繁发生的技术经济联系,带动了周围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从而为高新带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2.城镇体系

  网络发展和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中增长极发展理论和点轴布局理论的延伸。在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内,其空间结构由3个要素构成:-一是节点,包括不同范围、不同等级的增长极;二为域面,即各级节点的吸引力和辐射范围;三为网络,即联系节点与节点之间及节点与域面之间的种种联系通道 在高新带内,城镇体系把中心城市、其他城市、乡镇、高新区和高新企业沟通成点线相连、互相交织的网。高新区和高新企业则是网上的点。这个网络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为目标、高新区和高新企业为节点的城镇企业经济网络系统。这种网络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实现的城镇之间、城乡之间、多部门、多系统和多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例如,珠江带以广州为中心,沿珠江两岸扩张,将深圳、珠海、中山、佛山等31个县市连成一片,未来的重点在于把广州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金融贸易和高技术产业。香港回归以后,南中国沿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3.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在高新带内中心城市和高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包括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所吸引和辐射的一定地域范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这个经济腹地主要是中心城市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生产协作、资金流通、人才流通等主要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最大地域范围。例如,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核心建立的高新带,依托其雄厚的技术、智力资源和人才、物资资源基础,并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京津塘高新带本身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行政区界性,要通过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核心的高新带的发展,来带动整个京津冀经济的振兴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 京津塘高新带的经济腹地就是整个京廊津塘。等京津塘高新带进一步发展壮大后,可以把经济腹地扩大到保定、石家庄和河北省其他地区。此带无论从区位、交通、工业基础、经济实力都堪与长江、珠江带成三足鼎立之势,是21世纪中国经济腾飞的又一支撑点。陕西关中带以西安市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华阴、杨凌及等地,本身也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行政区界性,要通过关中高新带的发展来推动陕西经济的发展,所以可以说,关中高新带的经济腹地就是整个陕西省,将来可把经济腹地扩大为整个西北地区

  4.联系通道

  高新带是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发展高新技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高新带内各地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非均衡增长将导致梯度发展的极大化,从而出现了中心城市— — 城市—— 城镇— — 乡村的逐级传递的特征,这就需要一定的联系通道,以便进行城市间、城镇间、城乡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些联系通道主要有商品流通通道、交通通信通道、资金融通通道、技术协作与转移通道、生产联合与企业集团化通道、信息传递通道、人才流通通道。从国外发展高新带的经验来看,在高新带发展的初期,交通通信通道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美国的128号公路高科技带把各公司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相连接。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10年问,涌人的公司从39家跃升到1 200家,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硅谷的第2个最大的微电子中心。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270号公路高技术走廊,汇集了600家公司和14个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名声大振,美国1/3多的生物技术公司云集于此 日本7l公里的名神高速公路,栗东至尼崎段在完工的20年内,因沿线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工业产值增加了250倍 苏格兰电子中心也是沿高速公路两侧分布的带状结构,目前是欧洲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技术层次也最高。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功能[1]

  1.集聚功能。

  高新带作为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中心,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直接结台,打破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互分离的状态。特别是从科研院所和大学中生长出来的一批科技企业,依托知识优势、人才优势、先进的管理思想,发展成为全新一代、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现代企业。因此,高新带是一个极富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中心。并且,高新带充分利用其中心功能,通过政府的调控、规划、指导和市场导向,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成为吸引高新技术、高科技人才、资金原材料、劳动力、商品、信息等优势资源和要素在区域内趋于集中的“磁极”。从而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作为一个核心要素引入到了区域资源配置过程之中,打破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资本和普通劳动力大规模投入的资源配置方式。其结果,一方面,使区域资源配置开始向以知识的使用为导向,进行要素之间的新的组合,推动了科学技术与区域经济的直接结合。

  另一方面,由于知识这个要素的配置需要有符合市场规律的政策和体制环境、较高的资金投入、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和联络条件相配合。因而,出现了科技人才、科研成果乃至研究与机构、企业向具有这些条件的经济发达区域、对外开放区域、部分大中城市流动.导致了区域之间要素流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知识、资本、信息等关键要素向少数区域集中的趋势得以强化。其结果是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布局在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两个层面进一步发生分化,以高新带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增长中心与以传统经济为主体的周围地区共生共存 例如,珠江高新带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密集带。近年来在珠江高新带内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以计算机生产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企业。华为长城联想TCL、广东北电、华源等已发展为集团性大公司。NEC、精工爱普生IBM康柏西门子等跨国大公司和大集团纷纷来投资或建立合资企业。从广东整个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珠江高新带已成为广东经济的加速器。

  2.辐射功能。

  高新带发展到适当的条件下,聚集作用能够提高自身的位能和能量,井具有辐射能量,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过分聚集的作用又迫使其辐射自身的能量,否则便会影响经济效益的继续提高,因为过度的经济聚集必然提高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只有通过就近利用周围地区各种有利的生产条件以及广阔的市场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于是高新带向周围地区释放或辐射自身能量。这种辐射主要通过3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高新带产业的波及功能。波及功能主要是指高新带企业的技术、信息、人才、生产要素等向周围地区流动,从而在流动所达的范围内高新企业数量激增,由此而衍生出的相关部门也在增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拉动作用.产生积极的经济作用;二是通过高新带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用。高新带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主要是提供新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改造传统工艺,更新外部发展条件等,这样,就使得面对技术日趋陈旧、产品市场逐渐萎缩、同行竞争激烈而导致利润微薄等多重压力、步履艰难的传统产业(如纺织业、一般制造业传统农业)获得了新生,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三是通过高新带的创新功能。高新带通过创新机制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影响周围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制度 以便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进步,使“夕阳产业”获得新生。同时,高新带内企业的产品不但附加值和投资收益率高,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快,消费领域广,因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特性[1]

  1.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由于高新带涉及到人口集敬、产业融合、城镇形成各种资源、信息的流动与组合,高新带的组织结构是非常复杂的。高新带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4个基本条件,即联系通道、中心城市与城镇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经济腹地。联系通道是高新带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心城市与城镇体系是高新带的依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镇体系把中心城市、其他城市、乡镇、高新区和高新企业沟通成点线相连、互相交织的网。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是推进其发展演化的动力,经济腹地是在高新带内中 15城市和高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包括技术、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所吸引和辐射的一定地域范围。

  2.空间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性。

  耗散结构是指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与能量,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组织现象,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并逐步实现从无序向有序,从较低水平有序向较高层次有序的转化。高新带是由高新技术产业、人口、城镇、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等要素构成的非平衡态、非线形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它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亲和以及与外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频繁交换维系着自身的存在。高新带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不断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即不断体现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功能,并实现自身结构的自组织及有序化发展。

  3.演化规律的可知性与宏观调控的可能性。

  高新带是大地域范围的空间巨系统,其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重大 高新带固有的时空演化模式使其形成和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其规律性通过研究是可知的,摸清了发展规律,在市场支配资源配置的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传播转化、城镇发展规划为契机,宏观上把握住高新带的总体发展水平,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宏观调控手段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并恰如其分地干预其发展、演变的方向。

  4.演化过程的阶段性。

  高新带的发展至少可分为起步雏形、膨胀增长、成熟扩展、融合衰退4个阶段。高新带起步雏形的特点是经济规模小、经济增长率较高、地域范围较窄。例如,出现在中国的苏杭高新带,从1992~1994年,其总增长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足足占据1/4,总值几乎为台湾的两倍,韩国的1 7倍,比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增长率高2% ,其中部分人均收入已接近泰国。高新带的膨胀增长和成熟扩展阶段具有梯度扩散的特点,这个阶段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地域范围拓宽,经济密度等多项经济指标沿高新带中心向外递减,明显呈梯度扩散状态。例如,出现在法国南部的高新带,很快地向东西方延伸,意欲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到意大利的热亚那,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这一条高新带发生兴趣,德国巴登符聘堡州已同该带建立了密切联系,埃及开辟“金字塔技术各”渴望与之相通,以色列、葡萄牙、塞内加尔和好几个中欧国家都有兴趣介入,该高新带有可能壮大成为一个把北非、西亚和中欧都吸引进来的科技产业集团,成为全球之雄 高新带衰落阶段的经济规模开始萎缩,经济增长呈负值。目前,世界各国的高新带大都处于膨胀增长和成熟扩展阶段,还没有进入融合衰退阶段。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本质[2]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在空间上进行大规模的聚集和扩散运动.并且人 在城市的聚集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出现丁产业密集带。产业密集带表现为产业、人口和城市在特定0 地域空间内沿线状的多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路线、通讯联络线路等)呈带状的高度集中,并形成庞的空间系统。它具有内部组织的有序性和对周围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等性质。因此 产密集带是当代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典型的形式,是近代产业长期演变的结果。高新产业的形成也具有明显的本质特征:一方面高新带是一定地域内的科技、经济聚集的实体,是到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在空问存在的形式和载体,这个载体作为特定的地域经济形式具有相应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聚集性。

  高新带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高科技人才、生产资料、资金等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例如,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带,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是中国航天、航空、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农业等方面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在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方面奄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辐射性。

  高新带的生产力聚集产生高能量的经济场,必然会形成周围地区的亘大辐射力,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起到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新带是区域系统高度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国际高新技术_ 业的发展和屋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区域的发展不仅要求区域的国民经济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要求国民经济结掏、社会结构、经济关系、经济管理体制和科学水平等也有较大的提高。由于科学技术先导作用,特别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作用,打破了原有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和模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迅速腾飞。例如,关中高新带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以及西安、宝鸡两太增长极的存在,已成了向全省乃至西北辐射的基地。同时,关中高新带是东部联结西部的纽带,是西部了解东部的窗口 它既有东北现象:即老工业基地问题,也有我国的西部现象:即贫困问题,关中高新带对这些问题的率先探索及取得的基本经验,决定了关中高新带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先导、示范、带动 辐射和媒介甫。

  由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风险性、高凝聚性、高集约性等特点,这种带状辐射作用但c乎比点状辐射、四面开花效果要好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沿高速公路两侧兴建高新带是理想选择 匿为高速公路速度. 运载量灵活,路面两侧易于拓展,较少受诸如洪水、海潮、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目标[3]

  1.总体目标

  高科技产业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密集,高新技术研究机构密集.高科技企业密集,实施火炬计:目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密集,人才和资金密集的高科技研究中心、技术中心、人才中心和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形成组台优势。功能互补,以高科技为支撵,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协调同步,经过若干年建设成为带动我国经济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的火车头。

  2.功能性目标

  A.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其目标内涵包括:

  建成高素质人才(包括研究、开发和管理人才)凝聚中心和培养基地。通过强有力的人才吸引机制使一大批具有超群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思维的国内外优秀科技及管理专家向产业带聚集。相互启迪、知识叠加,优势集成共同开剖事业。并使一批优秀年青人才在基地受到造诣高深的专家指点,得到培训、锻炼、提高,茁壮成长,并卓有成效地工作。

  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区。通过一批优秀人才卓有成效地进行高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充分发挥孵化器功能,大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将高新技术产业带真正建设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基地。

  培育科技创新机制的发源地。通过一系列有关激励人才成长,鼓励创新性地从事研究开发、成果推广和实现产业化等新的运行机制的试行、完善,并源源不断孕育新的机制,使高新技术产业带成长发展为培育科技剖新机制的发源地。

  B.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试验区当前,我国科技、经济体制改革亟持向纵深推进取得新的突破。应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这一新鲜事物的实际出发,在带上进行科技股份制经济,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分流重组组织结构调整,高科技税收制度投资融资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启迪改革新的思维,寻求新的突破,从而使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C.对外开放的窗口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与国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互设窗口,共同建设科研开发机构,共同开发新产品,吸引国外专家和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产业带落户,以及促成政府间的国际合作项目在高科技产业带上实施等,使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D.现代化城市建设示范区

  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建成发达的第三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带上建设信息发达,交通运输、服务等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群,使高新技术产业带发挥其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功能,建成现代化城市建设示范区。

  3、结构性目标

  ^.产业结构。各高新技术产业带上产业结构必须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新型环保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新医药,新能源技术等产业为主体,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产品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本地和本省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柏%和3O%以上,利税和出口刨汇分别占本省的35%和25% 以上。

  B.人才结构。建成与产业带发展相适应的,以高科技人才为主体的,集研究、开发、推广、管理人才为一体的配套人才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带上劳动者的5O% 以上具有太专以上文化水平。

  C.企业结构。建成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群体,实行股份翩和股份合作翩、中外合资、外资独资等多种经营形式。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模式[3]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显著特征体现为 创新” 二字.是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示范基地,应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实现和体现自身的功能。

  l、产学研结合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带是建筑在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高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基础上的一种特殊产业地带,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密切结合模式,使三者在创新功能上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最大程度地提高创新活动效率,形成以项目或产品发展为纽带的联结体,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以企业为基地,以合同为纽带,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须打破条块分割,拆除产学研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藩篙,加强创新系统的整体集成。使企业成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开发和实习基地。高校和企业成为企业技术开发的后盾和依托。

  2、以风险投资机制为支撑的投融资模式。

  根据高科技企业高投人、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带内在规律的风险投资机制和模式 大力鼓励投资者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风险,但有望获得高回报的高新技术领域。其运作模式是投资者既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风险企业的利益分成,同时还可从风险企业成功后在股市上出售股份,收回投资。建立政府与民间相结合,上市与非上市产权交易相结合的风险投资体制,采取多种形式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要物色好具有高水平高紊质的风险企业家,同时重视发挥专家在管理风险投资资金上的专业特长,让专家参与管理

  3、优势集成型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带集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于一体,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启动产业优势,再加上相应的政策优势、管理优势,从而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优势叠加,突显区位优势,这种优势集成模式是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建设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4、功能互补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带不仅是一个区域科学技术中心、人才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应形成区域内各区间各生产要素的互补功能,实现各生产要素的重组和科学配置,合理流动,从而实现强强结合,产生出极佳的互补组合效益。

  5、辐射型模式。

  作为区域科学技术中心和区域经济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还应发挥出向区域外的经济技术辐射功能,既源源不断地从区域外获得技术信息,又经久不衰地向区域外扩散技术,扩散产品,为周围地域不断注人新的经济技术活力.支持扶持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同时又从周围地区吸取技术经济发展的营养成分。

  6、外向型模式。

  为使高新技术产业带走向产业化、国际化道路,必须发展同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向外向型模式发展,必须大力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全方位地同国外、省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交流合作、协作关系,相互在对方设立窗口,共同开发新产品,联合组建跨国经营公司等。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李寿德,张春莹.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基本理论探讨.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1期
  2. 李寿德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组织、功能与本质问题探析.科研管理.2002年1期
  3. 3.0 3.1 何心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目标模式.软科学.1999年3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高新技术产业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