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经济管理体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经济管理体制(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目录

经济管理体制的概念[1]

  经济管理体制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

  广义的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存在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其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都存在哪些所有制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所有制结构状况,是确定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

  狭义的经济管理体制比经济体制的范围要窄,它是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管理经济活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运行机制的总称。

经济管理体制与生产关系[1]

  经济管理体制与生产关系是密切相联的。体现社会经济本质特征的生产关系,总是在一定经济管理体制中得到实现的,而经济管理体制则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性。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管理体制的根本性质,经济管理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经济管理体制与生产关系本质上的一致性并不排除非本质方面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二者变动的不一致性。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也要作些必要的调整,但是其基本特征在这个社会的历史命运没有结束之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而经济管理体制虽然也不能过于频繁变动,但是它要随着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改变而调整。同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度比较起来,经济管理体制某些具体内容,则具有较多的可变性。另一方面,是模式的不同一性。作为一种特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度里,从本质到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但是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却具有多样性,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却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即使是同一国家,在其基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管理体制也可以有很大的变化。

经济管理体制的内容[1]

  广义的经济管理体制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1.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同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经营形式。例如,同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经营形式上可以采取国家集中统一经营,可以采取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等形式。

  2.经济管理权力的划分。经济管理权力的划分,主要是解决集权分权的关系问题,是指经济权力在国家政权和经济实体之间的划分,经济权力在中央、地方、部门等各层次之间的划分。

  3.经济运行机制经济机制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由于它是运动的,所以,也称经济运动机制。经济运行机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轴和精髓,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经济管理手段。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主要职能之一。国家以什么方式、什么手段调节、控制经济活动,也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任何经济管理体制,都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程度问题。

  5.利益结构和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还存在着利益差别。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地方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同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利益关系。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利益结构和分配方式,就是处理和调整上述利益关系的方式、手段及形成的利益格局。

  6.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包括国家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各经济实体管理机构的设置。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决策和运行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合理设置经济管理机构。

经济管理体制的范围[1]

  对于经济管理体制的范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1.从局部和整体上看,有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包括工、农、商等各类企业的管理体制

  2.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上看,有生产方面的管理体制,包括工业管理体制、农业管理体制、建筑业管理体制等;有流通方面的管理体制,包括商业管理体制金融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等。

  3.从“条条”上看,有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部门的管理体制。

  4.从“块块”上看,有地区经济管理体制,有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各个层次经济区的管理体制。

  5.从经济管理的环节上看,有计划、劳动工资、财政金融价格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体制。

  6.从经济组织形式上看,有总公司分公司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经济组织的管理体制。

  总之,经济管理体制包括各个过程、部门、层次、环节和经济组织等方面的管理体制。这些方面是互相交错、互相联系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总体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建立的条件[1]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条件下建立的。

  (一)社会化大生产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形成的物质前提

  社会化大生产是指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表现在:生产资料使用是社会化的,不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使用的细小的生产资料,而是许多劳动者集中在一起使用的、大规模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是社会化的,不是互不联系地、“小而全”地进行生产,而是社会分工愈来愈细,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绝大多数商品不是一个企业为自己需要独自生产的,而是许多企业为社会需要共同生产的。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已经有了几十万年的历史,但是能够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则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形成的经济前提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我国’虽然存在着社会主义全民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等三种所有制形式。但是,全民经济居于领导地位,国家已经掌握了经济命脉,所以,具备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条件。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形成的政治前提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起来的。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首要的条件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对官僚买办资本的剥夺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全民经济。如果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体制。

  此外,我国原有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受到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外来的影响。我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供给制的传统,这种传统对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建国初期,我们缺乏管理经济的经验,在许多方面曾经借鉴了原苏联当时的一些做法。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李春方主编.经济管理原理.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1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方小莉,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经济管理体制"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